第222頁
將門逆襲:不要嬌寵要上位 作者:甘梅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稟太皇太後,微臣搜晉王書房時,晉王書房裏的小廝及搜查的兵將都在場,晉王私藏龍袍有目共睹,微臣並未汙衊晉王。”周以安恭聲回稟,他心裏已經全然明白,這是太皇太後做的局。
“證據確鑿,晉王你還不認嗎?”太皇太後怒聲道:“你太讓哀家失望了,皇上年幼,哀家念你是他的親皇叔,才將皇上與朝政都託付給你,哀家何其信任你,你竟是這樣回報哀家的信任,你簡直其心可誅,來人,晉王私藏龍袍,意欲篡位,罪不可赦,將其押入大牢,聽候發落。”
禁軍進殿拽起晉王,拖著他往外走,晉王拚命掙紮,嘶吼道:“臣沒有,臣冤枉,太皇太後,臣並未心存謀逆,您不能冤枉微臣。”
太皇太後走到珠簾前,看著晉王被禁軍拖走,聽著晉王越來越遠的嘶吼聲,她沉聲道:“周愛卿,抄晉王府,其家眷奴僕一律打入大牢,等內閣商議後再做定奪。”
李相及各位閣老三緘其口,他們在太後說密奏時,心裏就有了猜測,太皇太後在為皇上清除隱患,為了大武國的安寧,晉王不值一提,他們心裏贊同太皇太後的做法,畢竟其他宗室王爺都縮著頭往後退,隻有晉王裝傻充愣的往前湊,所以晉王並不冤枉。
周以安恭聲應下,帶著兵將去抄晉王府,搜查結束時他已經命人將晉王府團團圍住,現如今晉王府一隻蒼蠅都沒有飛出去。
朝堂上,太皇太後看著滿朝的文武大臣,冷聲道:“李愛卿,孫愛卿,這段時間向晉王表忠心很辛苦吧?”
被點到名的兩人連忙跪下求饒,太皇太後沉聲道:“來人,將他們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隨著大聲求饒的兩人被禁軍拖走,滿朝文武皆戰戰兢兢的低下頭,太皇太後嘆氣道:“連皇上的親皇叔都不可信,哀家還可以信誰?罷了,罷了,這世間一心一意為孩子謀劃的大概隻有父母了,既如此,哀家能託付的隻有皇上的生身母親了,從明日起,太後便與哀家一同垂簾聽政,眾位愛卿,可有異議?”
“太皇太後聖明。”朝臣一同恭聲道。
太後與太皇太後一同垂簾聽政後,太皇太後便盡心盡力教導太後治國之道、如何製衡朝臣、統禦天下,等到四個月後,太後處理朝政漸漸得心應手,太皇太後便下了懿旨令鎮國公回京榮養,並與太後商討後,派正二品龍虎將軍前往邊疆接替鎮國公戍守邊疆。次月,鎮國公回京後,太皇太後授予鄒家二爺天子太傅官銜,並親筆寫下了封鄒家女兒為後的懿旨。
弘興六年七月十三日,太皇太後已病的起不來身,她拍拍太後的手,囑託道:“哀家教你的最後一點,是學會放手,皇上慢慢長大,你要讓他自己學會拿主意。”眼角滑落一滴眼淚,太皇太後哀傷道:“先帝,是哀家的錯。”
太後眼眶發紅,看著對麵即將垂暮的老人,恭聲道:“臣妾謹記。”
弘興六年七月十六日,太皇太後薨逝,自此太後一人垂簾聽政。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弘興十三年,太後下懿旨令鎮守邊關數十年的周大將軍回京榮養,同時封周以安為正一品兵馬大元帥,命其接替周大將軍戍守邊關。
“婉清。”周以安不知如何開口:“你……”為了大武國,為了太後,為了周家,他必然要戍守邊關,隻是他不捨得媳婦,便求了太後的恩旨,允他帶媳婦一同前去。
武將拖家帶口戍守邊關風險太大,朝臣本有異議,但周以安是太後的親弟弟,且人家願意將四個兒子留在京城,朝臣們也就不再說什麽。
“我願意與你一同前去。”婉清含笑道,她知道為了讓周以安能夠親自教養孩子們,父親周大將軍拖了三年才肯回京榮養,現在最小的景浩都九歲了,以後有老太太、大老爺與大太太教養,她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周以安柔聲問道:“四個兒子要留在京城,你還願意與我同去嗎?”
婉清含笑道:“我愛孩子們,也愛你,而且我還未見過邊疆的風景,趁我們還未老,我想與你一起去看看。”
周以安將婉清摟在懷中,眉眼溫柔:“謝謝夫人。”
婉清忽然想到了什麽,抬起頭問道:“剛才你說四個兒子要留在京城,那佳寧可以與我們一起去?”
“嗯。”周以安笑著點頭。
(正文完)
第192章 番外:佳寧(一)
一馬平川的平原上,一個身穿紅衣的少女駕著馬飛奔而過,揚起一路黃土飛揚。
女使明月伸手揮了揮撲到臉前的黃土,打了個響亮的噴嚏後,繼續瞪大眼睛盯著騎馬的紅衣女子,望著馬上身姿矯健的姑娘,看著姑娘飛舞在風中的黑髮,明月情不自禁雙手捂住心口,眼眸裏閃著明亮的小星星,她家姑娘實在是太完美了,真是如花如竹如月如風一般的女子啊。
明月癡癡的看了一刻鍾,紅衣少女跑馬過了癮,籲一聲緩緩停下來,身後護在她騎得馬兩側的女護衛同時勒緊韁繩,停在紅衣少女身後。
明月連忙拿起準備好的手帕走過去,後麵跟著捧著茶盞的小丫鬟。
“姑娘,奴婢為您擦手。”明月咧嘴笑,她家姑娘離近了看更好看。
“證據確鑿,晉王你還不認嗎?”太皇太後怒聲道:“你太讓哀家失望了,皇上年幼,哀家念你是他的親皇叔,才將皇上與朝政都託付給你,哀家何其信任你,你竟是這樣回報哀家的信任,你簡直其心可誅,來人,晉王私藏龍袍,意欲篡位,罪不可赦,將其押入大牢,聽候發落。”
禁軍進殿拽起晉王,拖著他往外走,晉王拚命掙紮,嘶吼道:“臣沒有,臣冤枉,太皇太後,臣並未心存謀逆,您不能冤枉微臣。”
太皇太後走到珠簾前,看著晉王被禁軍拖走,聽著晉王越來越遠的嘶吼聲,她沉聲道:“周愛卿,抄晉王府,其家眷奴僕一律打入大牢,等內閣商議後再做定奪。”
李相及各位閣老三緘其口,他們在太後說密奏時,心裏就有了猜測,太皇太後在為皇上清除隱患,為了大武國的安寧,晉王不值一提,他們心裏贊同太皇太後的做法,畢竟其他宗室王爺都縮著頭往後退,隻有晉王裝傻充愣的往前湊,所以晉王並不冤枉。
周以安恭聲應下,帶著兵將去抄晉王府,搜查結束時他已經命人將晉王府團團圍住,現如今晉王府一隻蒼蠅都沒有飛出去。
朝堂上,太皇太後看著滿朝的文武大臣,冷聲道:“李愛卿,孫愛卿,這段時間向晉王表忠心很辛苦吧?”
被點到名的兩人連忙跪下求饒,太皇太後沉聲道:“來人,將他們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隨著大聲求饒的兩人被禁軍拖走,滿朝文武皆戰戰兢兢的低下頭,太皇太後嘆氣道:“連皇上的親皇叔都不可信,哀家還可以信誰?罷了,罷了,這世間一心一意為孩子謀劃的大概隻有父母了,既如此,哀家能託付的隻有皇上的生身母親了,從明日起,太後便與哀家一同垂簾聽政,眾位愛卿,可有異議?”
“太皇太後聖明。”朝臣一同恭聲道。
太後與太皇太後一同垂簾聽政後,太皇太後便盡心盡力教導太後治國之道、如何製衡朝臣、統禦天下,等到四個月後,太後處理朝政漸漸得心應手,太皇太後便下了懿旨令鎮國公回京榮養,並與太後商討後,派正二品龍虎將軍前往邊疆接替鎮國公戍守邊疆。次月,鎮國公回京後,太皇太後授予鄒家二爺天子太傅官銜,並親筆寫下了封鄒家女兒為後的懿旨。
弘興六年七月十三日,太皇太後已病的起不來身,她拍拍太後的手,囑託道:“哀家教你的最後一點,是學會放手,皇上慢慢長大,你要讓他自己學會拿主意。”眼角滑落一滴眼淚,太皇太後哀傷道:“先帝,是哀家的錯。”
太後眼眶發紅,看著對麵即將垂暮的老人,恭聲道:“臣妾謹記。”
弘興六年七月十六日,太皇太後薨逝,自此太後一人垂簾聽政。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弘興十三年,太後下懿旨令鎮守邊關數十年的周大將軍回京榮養,同時封周以安為正一品兵馬大元帥,命其接替周大將軍戍守邊關。
“婉清。”周以安不知如何開口:“你……”為了大武國,為了太後,為了周家,他必然要戍守邊關,隻是他不捨得媳婦,便求了太後的恩旨,允他帶媳婦一同前去。
武將拖家帶口戍守邊關風險太大,朝臣本有異議,但周以安是太後的親弟弟,且人家願意將四個兒子留在京城,朝臣們也就不再說什麽。
“我願意與你一同前去。”婉清含笑道,她知道為了讓周以安能夠親自教養孩子們,父親周大將軍拖了三年才肯回京榮養,現在最小的景浩都九歲了,以後有老太太、大老爺與大太太教養,她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周以安柔聲問道:“四個兒子要留在京城,你還願意與我同去嗎?”
婉清含笑道:“我愛孩子們,也愛你,而且我還未見過邊疆的風景,趁我們還未老,我想與你一起去看看。”
周以安將婉清摟在懷中,眉眼溫柔:“謝謝夫人。”
婉清忽然想到了什麽,抬起頭問道:“剛才你說四個兒子要留在京城,那佳寧可以與我們一起去?”
“嗯。”周以安笑著點頭。
(正文完)
第192章 番外:佳寧(一)
一馬平川的平原上,一個身穿紅衣的少女駕著馬飛奔而過,揚起一路黃土飛揚。
女使明月伸手揮了揮撲到臉前的黃土,打了個響亮的噴嚏後,繼續瞪大眼睛盯著騎馬的紅衣女子,望著馬上身姿矯健的姑娘,看著姑娘飛舞在風中的黑髮,明月情不自禁雙手捂住心口,眼眸裏閃著明亮的小星星,她家姑娘實在是太完美了,真是如花如竹如月如風一般的女子啊。
明月癡癡的看了一刻鍾,紅衣少女跑馬過了癮,籲一聲緩緩停下來,身後護在她騎得馬兩側的女護衛同時勒緊韁繩,停在紅衣少女身後。
明月連忙拿起準備好的手帕走過去,後麵跟著捧著茶盞的小丫鬟。
“姑娘,奴婢為您擦手。”明月咧嘴笑,她家姑娘離近了看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