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將門逆襲:不要嬌寵要上位 作者:甘梅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嘆口氣,睜開眼睛,忽的心裏一動,看向李嬤嬤:“難道是催產?”
李嬤嬤搖搖頭,回稟道:“鄭太醫把過脈了,淑妃並未服用過催產的湯藥。”
“竟是天意?”太後喃喃道,良久,她靠在軟墊上輕聲道:“待時而動吧。”
正殿太後心裏不斷謀算,東配殿淑妃撕心裂肺的叫聲讓大太太哭濕了手帕和兩個衣袖,老太太閉著眼睛坐在婉清旁邊,婉清則輕輕撫摸著肚子,垂著眉眼等待淑妃誕下皇子。
一盆盆熱水端進來,一盆盆血水端出去,從中午到下午,淑妃喊叫的聲音逐漸幹澀嘶啞。
皇上隻在午膳的時間過來看了一眼,吩咐宮人等淑妃生產後,去貞貴妃宮中向他報喜,再拱手給太後行過禮便離開了。
太後臉色鐵青,隻恨不能將萬貞兒五馬分屍。
一直到傍晚,五彩的霞光布滿寧康宮的角角落落,一陣嘹亮的哭聲在東配殿響起。
太後慌忙扶著李嬤嬤走過去,迎麵碰上報喜的穩婆。
穩婆笑的像一朵花:“恭喜太後,淑妃娘娘生了皇子,母子均安。”
皇上有後了!太後瞬間紅了眼眶,指著來報喜的穩婆道:“重賞。”她越過穩婆,走到東配殿,聽著寢殿裏小皇子洪亮的哭聲,欣慰道:“是個壯實的皇子。”
老太太和大太太走上前向太後道喜,太後點點頭,笑著道:“去看看淑妃吧,她辛苦了。”
大太太如聽天籟,一個箭步衝進內室,望著淑妃虛脫無力的躺在床榻上半眯著眼眸,大太太忍不住掉下淚來。
穩婆將小皇子包好抱出去,笑眯眯的給太後看:“小皇子七斤八兩,長得白白胖胖的,奴婢從未見過一出生便如此齊整的孩子。”
太後滿眼慈愛的俯身看去,含笑道:“像淑妃多一點。”
李嬤嬤踮著腳尖打量著,哎呦一聲:“這眉毛和嘴巴都像太後呢。”
太後仔細看了看,頓時笑眯了眼。
婉清站在角落裏,眉眼低垂,到了走第三步棋子的時候了。
她走到老太太跟前,咬著唇似是很為難的輕聲問:“娘娘是不是要挪回永福宮坐月子?但產婦不能見風啊。”
老太太嘖一聲,低聲訓斥:“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插手皇家的事。”
婉清眼眶發紅的低下頭。
一旁的太後嘴角一哂,這不就是說給她聽的嗎?
老太太拱手向太後請罪:“臣婦管教有失,請太後責罰。”
太後佯裝不在意,笑道:“無需請罪,這丫頭說的很對,淑妃誕下皇嗣有功,哀家怎會忍心她因挪宮殿吹了風,便讓她在寧康宮東配殿坐月子吧。”
老太太連忙謝恩,看了看天色,向太後恭聲請辭。
太後溫聲道:“周老太太放心,哀家定會讓宮人盡心照料淑妃。”
老太太再次謝恩,轉身要走之際,看向鄭太醫,懇求道:“能否請鄭太醫為淑妃娘娘請個平安脈?老婆子我也能放心些。”
鄭太醫看向太後,太後在心裏冷哼一聲,臉上依舊帶著慈祥的笑,揮揮手讓鄭太醫去給淑妃把脈。
片刻後,鄭太醫出來回稟道:“淑妃娘娘一切安好,產後的虛弱,補養幾日便可大好了。”
老太太安心的呼了一口氣:“有勞鄭太醫了。”然後看向太後,恭聲道:“娘娘安好,是臣婦等人的福氣,且娘娘在太後宮裏坐月子,有太後看護,娘娘必然能平平安安,臣婦感念皇恩。”
婉清低著頭,嘴角微微勾起,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太後不會讓淑妃在寧康宮裏出事。
且淑妃順利生產,經鄭太醫把過脈確認身體無恙,太後便不能讓淑妃生產後重病而亡,她不會做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事。
太後也不會找替罪羊來謀害淑妃,相反她會盡力保護淑妃安全,因為淑妃一旦在她宮裏被謀害,豈不是向世人昭告她無能?
不過,一國太後護不住在自己宮殿裏坐月子的產婦,誰信?
那隻能說明她未用心,但這樣便會失了周家的忠心。
太後定不願。
所以淑妃坐月子的這段時間,太後必會全力相護。
婉清隨著老太太和大太太向太後請辭,在出了宮門後,她扶著肚子輕聲道:“你們兩個要快一點出生,因為我們要盡快走下一步了”。
第139章 無憂的養胎生活
命婦外臣進出皇宮隻能步行,或許是從寧康宮到宮門的距離太遠了、婉清扛著九個月的肚子走了太多路,回到將軍府後她便有些見紅,老太太和大太太嚴令她臥床休息,還將孫郎中請到前院住下,方便每日為婉清把脈並調整安胎的藥方,也是為著她如果突然生產能夠順利安穩。
路得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且淑妃這一個月內是安全無虞的,所以婉清也就聽話的放鬆身心,每日閑適的躺在床榻上看話本,然後吃吃睡睡,過上了無憂養胎的生活。
大太太來梧桐小院的次數最多,每天吃過早飯,去老太太院裏請過安後,便牽著景泰的手來探望婉清。
小傢夥還不記事,加上五個月未見婉清,已經把婉清忘了個幹幹淨淨。
婉清出宮回府的當天,小傢夥歪著小腦袋,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看著她和她的大肚子,之後咧著嘴露著小白牙去拉大太太的手,指著婉清笑眯了眼:“胖。”
李嬤嬤搖搖頭,回稟道:“鄭太醫把過脈了,淑妃並未服用過催產的湯藥。”
“竟是天意?”太後喃喃道,良久,她靠在軟墊上輕聲道:“待時而動吧。”
正殿太後心裏不斷謀算,東配殿淑妃撕心裂肺的叫聲讓大太太哭濕了手帕和兩個衣袖,老太太閉著眼睛坐在婉清旁邊,婉清則輕輕撫摸著肚子,垂著眉眼等待淑妃誕下皇子。
一盆盆熱水端進來,一盆盆血水端出去,從中午到下午,淑妃喊叫的聲音逐漸幹澀嘶啞。
皇上隻在午膳的時間過來看了一眼,吩咐宮人等淑妃生產後,去貞貴妃宮中向他報喜,再拱手給太後行過禮便離開了。
太後臉色鐵青,隻恨不能將萬貞兒五馬分屍。
一直到傍晚,五彩的霞光布滿寧康宮的角角落落,一陣嘹亮的哭聲在東配殿響起。
太後慌忙扶著李嬤嬤走過去,迎麵碰上報喜的穩婆。
穩婆笑的像一朵花:“恭喜太後,淑妃娘娘生了皇子,母子均安。”
皇上有後了!太後瞬間紅了眼眶,指著來報喜的穩婆道:“重賞。”她越過穩婆,走到東配殿,聽著寢殿裏小皇子洪亮的哭聲,欣慰道:“是個壯實的皇子。”
老太太和大太太走上前向太後道喜,太後點點頭,笑著道:“去看看淑妃吧,她辛苦了。”
大太太如聽天籟,一個箭步衝進內室,望著淑妃虛脫無力的躺在床榻上半眯著眼眸,大太太忍不住掉下淚來。
穩婆將小皇子包好抱出去,笑眯眯的給太後看:“小皇子七斤八兩,長得白白胖胖的,奴婢從未見過一出生便如此齊整的孩子。”
太後滿眼慈愛的俯身看去,含笑道:“像淑妃多一點。”
李嬤嬤踮著腳尖打量著,哎呦一聲:“這眉毛和嘴巴都像太後呢。”
太後仔細看了看,頓時笑眯了眼。
婉清站在角落裏,眉眼低垂,到了走第三步棋子的時候了。
她走到老太太跟前,咬著唇似是很為難的輕聲問:“娘娘是不是要挪回永福宮坐月子?但產婦不能見風啊。”
老太太嘖一聲,低聲訓斥:“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插手皇家的事。”
婉清眼眶發紅的低下頭。
一旁的太後嘴角一哂,這不就是說給她聽的嗎?
老太太拱手向太後請罪:“臣婦管教有失,請太後責罰。”
太後佯裝不在意,笑道:“無需請罪,這丫頭說的很對,淑妃誕下皇嗣有功,哀家怎會忍心她因挪宮殿吹了風,便讓她在寧康宮東配殿坐月子吧。”
老太太連忙謝恩,看了看天色,向太後恭聲請辭。
太後溫聲道:“周老太太放心,哀家定會讓宮人盡心照料淑妃。”
老太太再次謝恩,轉身要走之際,看向鄭太醫,懇求道:“能否請鄭太醫為淑妃娘娘請個平安脈?老婆子我也能放心些。”
鄭太醫看向太後,太後在心裏冷哼一聲,臉上依舊帶著慈祥的笑,揮揮手讓鄭太醫去給淑妃把脈。
片刻後,鄭太醫出來回稟道:“淑妃娘娘一切安好,產後的虛弱,補養幾日便可大好了。”
老太太安心的呼了一口氣:“有勞鄭太醫了。”然後看向太後,恭聲道:“娘娘安好,是臣婦等人的福氣,且娘娘在太後宮裏坐月子,有太後看護,娘娘必然能平平安安,臣婦感念皇恩。”
婉清低著頭,嘴角微微勾起,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太後不會讓淑妃在寧康宮裏出事。
且淑妃順利生產,經鄭太醫把過脈確認身體無恙,太後便不能讓淑妃生產後重病而亡,她不會做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事。
太後也不會找替罪羊來謀害淑妃,相反她會盡力保護淑妃安全,因為淑妃一旦在她宮裏被謀害,豈不是向世人昭告她無能?
不過,一國太後護不住在自己宮殿裏坐月子的產婦,誰信?
那隻能說明她未用心,但這樣便會失了周家的忠心。
太後定不願。
所以淑妃坐月子的這段時間,太後必會全力相護。
婉清隨著老太太和大太太向太後請辭,在出了宮門後,她扶著肚子輕聲道:“你們兩個要快一點出生,因為我們要盡快走下一步了”。
第139章 無憂的養胎生活
命婦外臣進出皇宮隻能步行,或許是從寧康宮到宮門的距離太遠了、婉清扛著九個月的肚子走了太多路,回到將軍府後她便有些見紅,老太太和大太太嚴令她臥床休息,還將孫郎中請到前院住下,方便每日為婉清把脈並調整安胎的藥方,也是為著她如果突然生產能夠順利安穩。
路得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且淑妃這一個月內是安全無虞的,所以婉清也就聽話的放鬆身心,每日閑適的躺在床榻上看話本,然後吃吃睡睡,過上了無憂養胎的生活。
大太太來梧桐小院的次數最多,每天吃過早飯,去老太太院裏請過安後,便牽著景泰的手來探望婉清。
小傢夥還不記事,加上五個月未見婉清,已經把婉清忘了個幹幹淨淨。
婉清出宮回府的當天,小傢夥歪著小腦袋,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看著她和她的大肚子,之後咧著嘴露著小白牙去拉大太太的手,指著婉清笑眯了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