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是為了馴服他,而他是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這就是他們不能和睦的根本原因。
太宰治花了很長時間做心理掙紮,才接受了芥川已經被別人上過很多次了的事實,他知道如果因為這一點就嫌棄芥川的話肯定又會讓芥川跑掉的,因小虧失大利可不是他的做法,所以最後即使他萬般介意也不得不微笑著說那不是什麽大問題。
可就算他不介意,芥川也不可能不介意,隻不過芥川介意的不是肉身上的貞潔,而是心靈上的所屬的唯一。在芥川龍之介看來,他現在不需要為了大義而出賣身體了,他以前曾以此為資本做情報買賣無數次,但他知道那是為了最終的勝利,他的靈魂仍然是潔淨的,如今身體掌握權已經歸為己有,想不想珍惜是他自己的事了,他不想和太宰治上床,那太宰治就沒有權力強迫他,否則和強|奸犯沒有區別。太宰治擁有正常的性需求,在芥川寧死不從的態度麵前,無從釋放的需求就隻能轉化為日漸增生的膩煩感與甘苦自知的埋怨。
其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兩個誌不同道不合。
太宰治總是對芥川說,我知道你很苦,我知道你很累,我非常共情你,也很心疼你,但他根本不知道,芥川龍之介從來都是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太宰治對他的這些年幾乎一無所知,共情不了他這麽多年的轉變與成長,對於芥川有何所思有何所想也不打算花時間好好去感受一回。他無法理解芥川那獨獨向他而生的冷淡與孤僻,就像芥川龍之介也無法理解現在的太宰治怎麽不打自己不罵自己了一樣,他們對彼此的認知都停留在多年以前,所以對彼此的苦衷與感受隻能停留在知曉的表麵,永遠不能深入其中成為知音。
因此,即使有吃有穿了,即使有人保護有人照顧了,即使有床睡有錢花了,芥川龍之介卻依舊覺得無比孤單寂寞,隻能通過思念陀思妥耶夫斯基來拖延思想上的麻木枯竭與情感上的自尋短見。
太宰治不希望他看的書他就不能看,不希望他了解的時事他就無論如何都無從了解,他想讀一篇文章,太宰治卻認為這篇文章思想拐歪,對他有弊無益,並認為正是因為這些東西看多了所以他才越來越多愁善感,情緒也愈加悲觀脆弱,甚至影響到了性情上的叛逆乖張,再看下去他們兩個人還要怎麽過日子,還要怎麽保持這份得之不易的默契與共識?他希望芥川龍之介是這個樣子的,那麽一旦芥川龍之介產生了會變成另種樣子的苗頭,他就會費盡心力把苗頭撥幹殺盡。
芥川想起了以前在夕陽下的咖啡館裏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同閱讀討論的日子,忍不住哭泣了。
他吃著太宰治的,穿著太宰治的,住著太宰治的,完全靠太宰治養活,寄人籬下的卑微與低下使他不能同時也沒有資格抱怨,隻有夜深時候趁著太宰治睡著了才能悄悄地流淚。
他安全了,但是得不到安全感,他如願活下去了,但是得到的卻不是圓滿。
他開始漸漸失去了對自己身體的珍惜之情,有時候甚至會自殘給太宰治看,太宰治覺得他無病呻吟,就像個沒有小學畢業的中二病一樣,靠自殘和賣慘博取關注度來滿足虛榮心,笑一笑就過去了。芥川龍之介從癲狂中慢慢恢復理智,看著之前自己因為精神失常而拿刀在皮膚上割出的傷口,看著還隱隱約約有些外滲之勢的血痕,一個人在深更半夜的時候枯坐於窗前,靜待夜晚把這脆弱的皮膚和傷口都過渡成晦暗的顏色。
他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他是王的新娘,而太宰治卻說他是無病呻吟的野狗,再也忍不住,對著月亮捂麵痛哭。
太宰治不會心甘情願每天都去做粗活,芥川龍之介是個吹吹就倒的美人燈,他們隻好秘密聘請一些吃苦耐勞的人,清一色的聾啞人士,除了來做飯打掃外不能做任何事情,也無法做到散播任何有關芥川龍之介的消息,當然,如果男主人心情好的話會特例允許他們負責一回芥川的飲食。太宰治本來是隻想家裏隻有他和芥川兩個人,之所以到了不得不聘請勞動力的地步,隻不過是因為一瓶無足輕重的酒。
有一天,太宰治忽然想到要在進行午餐時加上兩瓶冰酒,恰巧芥川龍之介要從樓下的飲品店經過,他囑咐芥川買了酒後上樓拿給他,但那時芥川已經走過飲品店有了一段距離,並且芥川認為太宰治離店的距離要比他離的距離近得多,太宰治應該自己下樓去買。他認為自己的想法沒有任何問題,隻不過他沒有對太宰治說明,也沒有表達自己不想買酒的意願,掛掉電話後就再也沒有給過太宰治消息了。他在海邊看著天色想念故人,太宰治一個人守著沒有酒水點綴的餐桌直至黃昏。
回去之後,他們吵了整整一個晚上,吵得鄰居都無法睡覺,無論來勸告幾次他們都還是在無休無了地爭辯,都認為自己才是最委屈最應該被哄被遷就的那個。
太宰治問他為什麽隻是一瓶酒而已都不肯買,問他為什麽讓自己等了整整一個下午。
芥川龍之介反問他:明明你距離更近,你行動更方便,我腿不好,你下一趟樓要花的時間可能隻有我的一半,自己動身就這麽不情願嗎,沒有命令到我就這麽難以接受嗎?
太宰治指著他的腿說:我每天都在照料你,你的腿明明已經好了那麽多卻不肯走,出門走幾十步都不行,這麽廢我要你有什麽用?
太宰治花了很長時間做心理掙紮,才接受了芥川已經被別人上過很多次了的事實,他知道如果因為這一點就嫌棄芥川的話肯定又會讓芥川跑掉的,因小虧失大利可不是他的做法,所以最後即使他萬般介意也不得不微笑著說那不是什麽大問題。
可就算他不介意,芥川也不可能不介意,隻不過芥川介意的不是肉身上的貞潔,而是心靈上的所屬的唯一。在芥川龍之介看來,他現在不需要為了大義而出賣身體了,他以前曾以此為資本做情報買賣無數次,但他知道那是為了最終的勝利,他的靈魂仍然是潔淨的,如今身體掌握權已經歸為己有,想不想珍惜是他自己的事了,他不想和太宰治上床,那太宰治就沒有權力強迫他,否則和強|奸犯沒有區別。太宰治擁有正常的性需求,在芥川寧死不從的態度麵前,無從釋放的需求就隻能轉化為日漸增生的膩煩感與甘苦自知的埋怨。
其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兩個誌不同道不合。
太宰治總是對芥川說,我知道你很苦,我知道你很累,我非常共情你,也很心疼你,但他根本不知道,芥川龍之介從來都是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太宰治對他的這些年幾乎一無所知,共情不了他這麽多年的轉變與成長,對於芥川有何所思有何所想也不打算花時間好好去感受一回。他無法理解芥川那獨獨向他而生的冷淡與孤僻,就像芥川龍之介也無法理解現在的太宰治怎麽不打自己不罵自己了一樣,他們對彼此的認知都停留在多年以前,所以對彼此的苦衷與感受隻能停留在知曉的表麵,永遠不能深入其中成為知音。
因此,即使有吃有穿了,即使有人保護有人照顧了,即使有床睡有錢花了,芥川龍之介卻依舊覺得無比孤單寂寞,隻能通過思念陀思妥耶夫斯基來拖延思想上的麻木枯竭與情感上的自尋短見。
太宰治不希望他看的書他就不能看,不希望他了解的時事他就無論如何都無從了解,他想讀一篇文章,太宰治卻認為這篇文章思想拐歪,對他有弊無益,並認為正是因為這些東西看多了所以他才越來越多愁善感,情緒也愈加悲觀脆弱,甚至影響到了性情上的叛逆乖張,再看下去他們兩個人還要怎麽過日子,還要怎麽保持這份得之不易的默契與共識?他希望芥川龍之介是這個樣子的,那麽一旦芥川龍之介產生了會變成另種樣子的苗頭,他就會費盡心力把苗頭撥幹殺盡。
芥川想起了以前在夕陽下的咖啡館裏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同閱讀討論的日子,忍不住哭泣了。
他吃著太宰治的,穿著太宰治的,住著太宰治的,完全靠太宰治養活,寄人籬下的卑微與低下使他不能同時也沒有資格抱怨,隻有夜深時候趁著太宰治睡著了才能悄悄地流淚。
他安全了,但是得不到安全感,他如願活下去了,但是得到的卻不是圓滿。
他開始漸漸失去了對自己身體的珍惜之情,有時候甚至會自殘給太宰治看,太宰治覺得他無病呻吟,就像個沒有小學畢業的中二病一樣,靠自殘和賣慘博取關注度來滿足虛榮心,笑一笑就過去了。芥川龍之介從癲狂中慢慢恢復理智,看著之前自己因為精神失常而拿刀在皮膚上割出的傷口,看著還隱隱約約有些外滲之勢的血痕,一個人在深更半夜的時候枯坐於窗前,靜待夜晚把這脆弱的皮膚和傷口都過渡成晦暗的顏色。
他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他是王的新娘,而太宰治卻說他是無病呻吟的野狗,再也忍不住,對著月亮捂麵痛哭。
太宰治不會心甘情願每天都去做粗活,芥川龍之介是個吹吹就倒的美人燈,他們隻好秘密聘請一些吃苦耐勞的人,清一色的聾啞人士,除了來做飯打掃外不能做任何事情,也無法做到散播任何有關芥川龍之介的消息,當然,如果男主人心情好的話會特例允許他們負責一回芥川的飲食。太宰治本來是隻想家裏隻有他和芥川兩個人,之所以到了不得不聘請勞動力的地步,隻不過是因為一瓶無足輕重的酒。
有一天,太宰治忽然想到要在進行午餐時加上兩瓶冰酒,恰巧芥川龍之介要從樓下的飲品店經過,他囑咐芥川買了酒後上樓拿給他,但那時芥川已經走過飲品店有了一段距離,並且芥川認為太宰治離店的距離要比他離的距離近得多,太宰治應該自己下樓去買。他認為自己的想法沒有任何問題,隻不過他沒有對太宰治說明,也沒有表達自己不想買酒的意願,掛掉電話後就再也沒有給過太宰治消息了。他在海邊看著天色想念故人,太宰治一個人守著沒有酒水點綴的餐桌直至黃昏。
回去之後,他們吵了整整一個晚上,吵得鄰居都無法睡覺,無論來勸告幾次他們都還是在無休無了地爭辯,都認為自己才是最委屈最應該被哄被遷就的那個。
太宰治問他為什麽隻是一瓶酒而已都不肯買,問他為什麽讓自己等了整整一個下午。
芥川龍之介反問他:明明你距離更近,你行動更方便,我腿不好,你下一趟樓要花的時間可能隻有我的一半,自己動身就這麽不情願嗎,沒有命令到我就這麽難以接受嗎?
太宰治指著他的腿說:我每天都在照料你,你的腿明明已經好了那麽多卻不肯走,出門走幾十步都不行,這麽廢我要你有什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