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良久之後,和德帝才道:「小夫妻磕磕絆絆,打打鬧鬧,在所難免,你們這輩子,還很長,隻要多多磨合一下,說不定便能琴瑟和諧,還是應該給彼此一個機會。」
皇帝已經年老成精,雖然小兩口看起來,都在對方著想,為對方好。
但他哪裏看不出來,其實是時傾想和離,隻是不想撕破臉,不敢落了皇家的麵子。
甚至於偷情這回事,鬧到自己麵前來,兩位勛貴陪兒孫哭得老淚縱橫,但在時傾提出下堂的那一刻,和德帝有種圖窮匕現的感覺。
和德帝心道:看樣子,煊兒還沒有看出莫家的圖謀來,還是太嫩了。不過,這樣的兒子,安全。太精明的,總想著搶班奪權,自己病一病,他們就蠢蠢欲欲了。可是,安全的,似乎又不太精明啊。唉,真難兩全。
和德帝居高臨下,看見時傾嘴唇動了動,似要說話,輕哼道:「時傾,你若是覺得委屈,不妨想一想,這世上,有哪個人沒有受過委屈?朕當年亦不例外。」
皇帝都拿自己打比喻了,時傾雖心有不甘,卻也不好再說什麽。
和德帝又道:「朕是心疼自己的兒子,但也會不太委屈了你。朕與你約定,以五年為期,倘若你仍是不想跟煊兒過下去,朕可以作主,讓你和離。」
苗鵬煊和時傾幾乎同時叫道:「陛下……」
和德帝雙手虛虛一按,禁止他們說話,道:「朕當著煊兒的麵,頒你一道口諭。」
太監叫道:「苗鵬煊莫時傾聽旨。」
皇帝的金口玉言都是聖旨,隻是口諭沒有形成書麵文字,不那麽正式。一旦違反了口諭,就看皇帝想不想追究了。
和德帝道:「煊兒,以後你還是搬回自己的府邸住吧。隻有當莫時傾同意,你才可留宿莫府。」他揮了揮手,製止了兒子說話,道:「就這樣,退下。」
按照和德帝的布局,他是想讓哥兒盡快站上朝堂,成為朝堂瑞祥。照這個思路,如果偷情的事鬧開了,時傾德性有虧,便很快出仕了。因此,偷情這個事必須壓下來。
其次,召贅一個皇子為上門夫婿,好歹也算皇親國戚,當他對時傾破格提升之時,不至於遭到太多的反對和參劾。因此,這門親事,必須要維繫下來。
最後,一年之內,他便作主讓苗鵬煊和離兩次,傳出去,苗鵬煊丟臉事小,皇族也會跟著被大臣非議,他不能不維護一下苗鵬煊,給他時間去搞定時傾。要是五年都搞不定,給再多時間都白搭,不如幹脆和離。
至於那道口諭,看來起是偏袒時間。其實,作為一個在萬花叢中打滾了一輩子的皇帝,他對感情的了解,遠比苗鵬煊深刻:知道兩個人能不能在一起生活下去,取決於很多因素,而性這個因素,絕對不是關鍵因素。尤其,時傾是哥兒,不是女人,不存在三貞九烈,從一而終這回事。
莫老侯爺和信國公從禦書房退出來,心頭也在打鼓,反覆思索。
皇帝先是強迫時傾維持婚姻五年,看起來像是在袒護苗鵬煊,跟著後麵又下了道口諭,卻又把婚姻關係中的主動權交給了時傾,看起來,又像是想偏袒時傾。
和德帝對苗鵬煊和莫時傾都是打一棒子,給個甜棗,真不知道他到底想偏袒誰,帝心難測呀。
從宮裏出來,莫老侯爺跟信國公沒有任何的肢體,動作,眼神和聲音的交流,好像彼此不存在一般。
莫府對苗鵬煊的反擊,這一役,當然不是莫老侯爺能想得出來的。出謀劃策的是左夫人的胞兄左大人,出麵暗中聯絡遊說信國公的,也是左大人。
不過,左大人是想把偷情醜事鬧出來,才好自請下堂,撬走苗鵬煊那尊瘟神,同時壞了時傾的名聲和德性,順便絕了他的仕途,免得他將來站上朝堂,天天在風口浪尖上打滾。
可是,皇帝的處置方法,讓左大人的謀算一樣都沒有成功。
其中,最無辜的人,是桂承基,因為沒有人徵詢過他的意見,甚至都沒有事先跟他通過氣,被信國公當做了棄子,極有可能死得不明不白。整個事件中,他都在迷迷糊糊狀態中嚇得瑟瑟發抖,僅有的兩次說話,都是他爹遞的話。
隨後,苗鵬煊搬回了皇子府,不過,他隻是自己回到皇子府過夜,天天一大清早就來莫府了,比上朝還勤快。而且,皇子府的下人全都留在莫府,鬧騰得越加變本加厲,替他們的主子出氣。
每到國子監休沐日,苗鵬煊一早便跟莫家下人一起去迎接時傾。大約是和德帝私底下教訓過他,他沒有再逼著時傾洞房,而是各種討好獻殷勤,用滴水穿石的功夫,以賺取時傾的好感和感動。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時傾明知道苗鵬煊對自己虛情假意,不懷好意,他也不好做得太絕,人家畢竟是皇子,總得給幾分薄麵,隻得耐著性子,虛與委蛇,相互飆戲。
這樣的日子,對所有人都是煎熬。萬幸,這樣的日子還有一個五年的期限,大家還有一個盼望,不太崩潰。
時傾平日要關在國子監讀書,以備將來出仕,給朝堂做牛做馬,好不容易休沐了,回到家裏,還在應付苗鵬煊的癡纏。
一個人對自己有沒有心,不要看他說了什麽,也不要看他做了什麽,而是要憑感覺去感受,這是很微妙但卻很可靠的感覺。
時傾覺得,苗鵬煊應該能感受到他對他的態度,可苗鵬煊還鍥而不捨地癡纏他,真不知道意義何在?
皇帝已經年老成精,雖然小兩口看起來,都在對方著想,為對方好。
但他哪裏看不出來,其實是時傾想和離,隻是不想撕破臉,不敢落了皇家的麵子。
甚至於偷情這回事,鬧到自己麵前來,兩位勛貴陪兒孫哭得老淚縱橫,但在時傾提出下堂的那一刻,和德帝有種圖窮匕現的感覺。
和德帝心道:看樣子,煊兒還沒有看出莫家的圖謀來,還是太嫩了。不過,這樣的兒子,安全。太精明的,總想著搶班奪權,自己病一病,他們就蠢蠢欲欲了。可是,安全的,似乎又不太精明啊。唉,真難兩全。
和德帝居高臨下,看見時傾嘴唇動了動,似要說話,輕哼道:「時傾,你若是覺得委屈,不妨想一想,這世上,有哪個人沒有受過委屈?朕當年亦不例外。」
皇帝都拿自己打比喻了,時傾雖心有不甘,卻也不好再說什麽。
和德帝又道:「朕是心疼自己的兒子,但也會不太委屈了你。朕與你約定,以五年為期,倘若你仍是不想跟煊兒過下去,朕可以作主,讓你和離。」
苗鵬煊和時傾幾乎同時叫道:「陛下……」
和德帝雙手虛虛一按,禁止他們說話,道:「朕當著煊兒的麵,頒你一道口諭。」
太監叫道:「苗鵬煊莫時傾聽旨。」
皇帝的金口玉言都是聖旨,隻是口諭沒有形成書麵文字,不那麽正式。一旦違反了口諭,就看皇帝想不想追究了。
和德帝道:「煊兒,以後你還是搬回自己的府邸住吧。隻有當莫時傾同意,你才可留宿莫府。」他揮了揮手,製止了兒子說話,道:「就這樣,退下。」
按照和德帝的布局,他是想讓哥兒盡快站上朝堂,成為朝堂瑞祥。照這個思路,如果偷情的事鬧開了,時傾德性有虧,便很快出仕了。因此,偷情這個事必須壓下來。
其次,召贅一個皇子為上門夫婿,好歹也算皇親國戚,當他對時傾破格提升之時,不至於遭到太多的反對和參劾。因此,這門親事,必須要維繫下來。
最後,一年之內,他便作主讓苗鵬煊和離兩次,傳出去,苗鵬煊丟臉事小,皇族也會跟著被大臣非議,他不能不維護一下苗鵬煊,給他時間去搞定時傾。要是五年都搞不定,給再多時間都白搭,不如幹脆和離。
至於那道口諭,看來起是偏袒時間。其實,作為一個在萬花叢中打滾了一輩子的皇帝,他對感情的了解,遠比苗鵬煊深刻:知道兩個人能不能在一起生活下去,取決於很多因素,而性這個因素,絕對不是關鍵因素。尤其,時傾是哥兒,不是女人,不存在三貞九烈,從一而終這回事。
莫老侯爺和信國公從禦書房退出來,心頭也在打鼓,反覆思索。
皇帝先是強迫時傾維持婚姻五年,看起來像是在袒護苗鵬煊,跟著後麵又下了道口諭,卻又把婚姻關係中的主動權交給了時傾,看起來,又像是想偏袒時傾。
和德帝對苗鵬煊和莫時傾都是打一棒子,給個甜棗,真不知道他到底想偏袒誰,帝心難測呀。
從宮裏出來,莫老侯爺跟信國公沒有任何的肢體,動作,眼神和聲音的交流,好像彼此不存在一般。
莫府對苗鵬煊的反擊,這一役,當然不是莫老侯爺能想得出來的。出謀劃策的是左夫人的胞兄左大人,出麵暗中聯絡遊說信國公的,也是左大人。
不過,左大人是想把偷情醜事鬧出來,才好自請下堂,撬走苗鵬煊那尊瘟神,同時壞了時傾的名聲和德性,順便絕了他的仕途,免得他將來站上朝堂,天天在風口浪尖上打滾。
可是,皇帝的處置方法,讓左大人的謀算一樣都沒有成功。
其中,最無辜的人,是桂承基,因為沒有人徵詢過他的意見,甚至都沒有事先跟他通過氣,被信國公當做了棄子,極有可能死得不明不白。整個事件中,他都在迷迷糊糊狀態中嚇得瑟瑟發抖,僅有的兩次說話,都是他爹遞的話。
隨後,苗鵬煊搬回了皇子府,不過,他隻是自己回到皇子府過夜,天天一大清早就來莫府了,比上朝還勤快。而且,皇子府的下人全都留在莫府,鬧騰得越加變本加厲,替他們的主子出氣。
每到國子監休沐日,苗鵬煊一早便跟莫家下人一起去迎接時傾。大約是和德帝私底下教訓過他,他沒有再逼著時傾洞房,而是各種討好獻殷勤,用滴水穿石的功夫,以賺取時傾的好感和感動。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時傾明知道苗鵬煊對自己虛情假意,不懷好意,他也不好做得太絕,人家畢竟是皇子,總得給幾分薄麵,隻得耐著性子,虛與委蛇,相互飆戲。
這樣的日子,對所有人都是煎熬。萬幸,這樣的日子還有一個五年的期限,大家還有一個盼望,不太崩潰。
時傾平日要關在國子監讀書,以備將來出仕,給朝堂做牛做馬,好不容易休沐了,回到家裏,還在應付苗鵬煊的癡纏。
一個人對自己有沒有心,不要看他說了什麽,也不要看他做了什麽,而是要憑感覺去感受,這是很微妙但卻很可靠的感覺。
時傾覺得,苗鵬煊應該能感受到他對他的態度,可苗鵬煊還鍥而不捨地癡纏他,真不知道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