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答應了自己,要陪在自己身邊,不許不理的。為什麽召喚不來?難道,隨離又出事了?
看見時傾臉色漸漸難看起來,元愷頓時便明白時傾沒召來隨離,他大大鬆了口氣:「我就知道,你騙人!」世外仙人大多會斬斷塵緣,哪會跟個凡人相好?
時間緊迫,時傾幾次沒召喚來隨離,很快便放棄了,放軟了語氣,說道:「阿愷,私事咱們回頭慢慢說,你快跟我說,那些山匪,到底是些什麽人?」
元愷到底是王府的當家人,深知責任重大,他得對王府上上下下幾萬號人負責,時傾既然答應他們之間的「私事」回頭細說,便也不過份逼迫,便道:「我真不知道那些山匪的身份。」
「和岐州一直有山匪?」
「沒有。」元愷斷然否定,開什麽玩笑,在王府的地盤上,怎麽可能允許暴民嘯聚成山匪?
「那就是有一夥人潛伏在和岐州,」時傾沉思著猜測道:「這夥人關注著王府的動向,說不定在王府中有內應,王府若是起事,他們說不定會有行動。結果王府沒起事,他們便趁著太子返京之際,伏擊太子。看來,這夥人,也覬覦著皇位啊,會是誰呢?」
元愷聽了時傾喃喃低語的分析,心頭一動,叫道:「昭王!一定是昭王!」
昭王,就是靖寧帝的嫡長子,被立為太子二十年,卻在靖寧二十三年,被廢為昭王。
要說這世上,誰最跟安若王同病相憐,那一定是昭王。同樣都是嫡長子出生,同樣最後被剝奪了承嗣權。
不同的是,神光帝厭棄的是安若王的母後,扶持次子上位後,神光帝對這個長子做出了一些補償。
而靖寧帝是直接厭棄昭王,擼了他的太子之位後,把他攆去封地,明令「非召不回」。
做了二十年的太子,臨到靖寧帝病重之時被廢,勒令剋期赴封,隻差半個月,就可以熬死父親登基了,換了任何人,都不能甘心。
若說整個大昌國,還有誰敢覬覦皇位,除了安若王,就要數到昭王了。
時傾聽了,眼前一亮:「你怎麽猜測是昭王?」
「我聽父親說過,昭王曾派過使者,來聯絡過我們。」元愷說道:「不過,我們沒有答允。父親說,我們是要「拿回」皇位,若跟昭王聯盟,就是「謀逆」了。再說了,大家都想坐上那個獨一無二的位子,沒準昭王會在關鍵時候,背後捅刀。」
說到這裏,元愷心頭越加理清了思緒:「他娘的!他們這個時候派一股人過來,就是準備背後捅刀的!」不管是捅安若王府,還是捅太子,對昭王都有利。
轉換思路,從當今聖上和太子的角度來想:安若王跟昭王就是天然的盟友,昭王的人出現在和岐州,肯定是來配合安若王起事的!說不定,王府臨時臣服,拖住禁軍,昭王的人馬去伏擊太子,就是兩位王爺商量好的策略!
總之,昭王的人馬出現在和岐州,什麽話都不用說,就是兩者之間勾結聯盟的證據,安若王府有嘴都說不清。
「糟了!」元凱和時傾想通了其中的關竅,幾乎同時驚呼出來。
「怎麽辦?」凱傾相望著,又幾乎異口同聲地問對方。
時傾道:「必須要用實際行動來洗脫嫌疑。」
元愷道:「對,我親自帶隊,跟禁軍一起馳援。但願還來得及……」他一邊說著,一邊往外疾走,吩咐候在門口中的小廝春榕:「傳話,請三爺去議事廳,要快,立即,馬上!他要敢拿喬,就叫他以後永遠都別來了!」
時傾跟上去道:「我跟你一起。」
「不用。」
時傾道:「你別忘了,太子在我身邊,放了幾個人,我會把他們都帶上。」
那幾個人是太子的眼線,通過他們的眼,去看王府是怎麽出力營救太子的,再借他們的嘴,說出他們看到的,這比王府自證清白有力有效得多,能更好地洗脫嫌疑。
「好!」
第38章
營救
三爺楚英豪雖是武夫, 卻也知道輕重,很快便召集了五百來個府衛,全是府衛裏的精英, 自己率領著, 跟著元愷和禁軍一起出發。
兵力上,王府不多, 不占優勢,王府的優勢在於地頭蛇。
和岐州是王府的地盤, 府兵們時常拉到附近山坳裏操練, 整個和岐州的地形地貌地勢, 都熟爛於胸。
因此, 禁軍是馳援主力, 王府府兵主要發揮嚮導作用。
當援軍趕到太子遇襲的山坳時, 天色已經漸漸黑了下來,大家還能看見太子遇襲之後一路撤退,一路抵抗,一路血水, 一路屍體的慘狀。
這處山坳是和岐州通往鳳景城的官道, 隻是官道雙邊山勢對峙, 且相當陡峭,倒是處伏擊的好地方。
和岐州是鳳景城的遠郊轄縣, 並非南來北往的交通要衝, 隻因那裏住著安若王府,才會修築這麽一條寬闊的官道。平時並沒有多少人在這官道上行走。
三爺楚英豪看了太子遇襲的地點後,立即在地上用樹枝劃出了周圍十裏的地形地勢地貌草圖, 並向禁軍首領建議:沒有必要把所有禁軍擺在一個方向, 先派一股禁軍循著太子撤退的路線追下去;此外, 把剩下的禁軍分成幾大股,讓王府府兵帶路,把這一片區域全部包抄在內,不管太子從哪個方向撤退,這幾股禁軍都可以迎頭救援,同時也可以從多個方向打擊攔截山匪。
看見時傾臉色漸漸難看起來,元愷頓時便明白時傾沒召來隨離,他大大鬆了口氣:「我就知道,你騙人!」世外仙人大多會斬斷塵緣,哪會跟個凡人相好?
時間緊迫,時傾幾次沒召喚來隨離,很快便放棄了,放軟了語氣,說道:「阿愷,私事咱們回頭慢慢說,你快跟我說,那些山匪,到底是些什麽人?」
元愷到底是王府的當家人,深知責任重大,他得對王府上上下下幾萬號人負責,時傾既然答應他們之間的「私事」回頭細說,便也不過份逼迫,便道:「我真不知道那些山匪的身份。」
「和岐州一直有山匪?」
「沒有。」元愷斷然否定,開什麽玩笑,在王府的地盤上,怎麽可能允許暴民嘯聚成山匪?
「那就是有一夥人潛伏在和岐州,」時傾沉思著猜測道:「這夥人關注著王府的動向,說不定在王府中有內應,王府若是起事,他們說不定會有行動。結果王府沒起事,他們便趁著太子返京之際,伏擊太子。看來,這夥人,也覬覦著皇位啊,會是誰呢?」
元愷聽了時傾喃喃低語的分析,心頭一動,叫道:「昭王!一定是昭王!」
昭王,就是靖寧帝的嫡長子,被立為太子二十年,卻在靖寧二十三年,被廢為昭王。
要說這世上,誰最跟安若王同病相憐,那一定是昭王。同樣都是嫡長子出生,同樣最後被剝奪了承嗣權。
不同的是,神光帝厭棄的是安若王的母後,扶持次子上位後,神光帝對這個長子做出了一些補償。
而靖寧帝是直接厭棄昭王,擼了他的太子之位後,把他攆去封地,明令「非召不回」。
做了二十年的太子,臨到靖寧帝病重之時被廢,勒令剋期赴封,隻差半個月,就可以熬死父親登基了,換了任何人,都不能甘心。
若說整個大昌國,還有誰敢覬覦皇位,除了安若王,就要數到昭王了。
時傾聽了,眼前一亮:「你怎麽猜測是昭王?」
「我聽父親說過,昭王曾派過使者,來聯絡過我們。」元愷說道:「不過,我們沒有答允。父親說,我們是要「拿回」皇位,若跟昭王聯盟,就是「謀逆」了。再說了,大家都想坐上那個獨一無二的位子,沒準昭王會在關鍵時候,背後捅刀。」
說到這裏,元愷心頭越加理清了思緒:「他娘的!他們這個時候派一股人過來,就是準備背後捅刀的!」不管是捅安若王府,還是捅太子,對昭王都有利。
轉換思路,從當今聖上和太子的角度來想:安若王跟昭王就是天然的盟友,昭王的人出現在和岐州,肯定是來配合安若王起事的!說不定,王府臨時臣服,拖住禁軍,昭王的人馬去伏擊太子,就是兩位王爺商量好的策略!
總之,昭王的人馬出現在和岐州,什麽話都不用說,就是兩者之間勾結聯盟的證據,安若王府有嘴都說不清。
「糟了!」元凱和時傾想通了其中的關竅,幾乎同時驚呼出來。
「怎麽辦?」凱傾相望著,又幾乎異口同聲地問對方。
時傾道:「必須要用實際行動來洗脫嫌疑。」
元愷道:「對,我親自帶隊,跟禁軍一起馳援。但願還來得及……」他一邊說著,一邊往外疾走,吩咐候在門口中的小廝春榕:「傳話,請三爺去議事廳,要快,立即,馬上!他要敢拿喬,就叫他以後永遠都別來了!」
時傾跟上去道:「我跟你一起。」
「不用。」
時傾道:「你別忘了,太子在我身邊,放了幾個人,我會把他們都帶上。」
那幾個人是太子的眼線,通過他們的眼,去看王府是怎麽出力營救太子的,再借他們的嘴,說出他們看到的,這比王府自證清白有力有效得多,能更好地洗脫嫌疑。
「好!」
第38章
營救
三爺楚英豪雖是武夫, 卻也知道輕重,很快便召集了五百來個府衛,全是府衛裏的精英, 自己率領著, 跟著元愷和禁軍一起出發。
兵力上,王府不多, 不占優勢,王府的優勢在於地頭蛇。
和岐州是王府的地盤, 府兵們時常拉到附近山坳裏操練, 整個和岐州的地形地貌地勢, 都熟爛於胸。
因此, 禁軍是馳援主力, 王府府兵主要發揮嚮導作用。
當援軍趕到太子遇襲的山坳時, 天色已經漸漸黑了下來,大家還能看見太子遇襲之後一路撤退,一路抵抗,一路血水, 一路屍體的慘狀。
這處山坳是和岐州通往鳳景城的官道, 隻是官道雙邊山勢對峙, 且相當陡峭,倒是處伏擊的好地方。
和岐州是鳳景城的遠郊轄縣, 並非南來北往的交通要衝, 隻因那裏住著安若王府,才會修築這麽一條寬闊的官道。平時並沒有多少人在這官道上行走。
三爺楚英豪看了太子遇襲的地點後,立即在地上用樹枝劃出了周圍十裏的地形地勢地貌草圖, 並向禁軍首領建議:沒有必要把所有禁軍擺在一個方向, 先派一股禁軍循著太子撤退的路線追下去;此外, 把剩下的禁軍分成幾大股,讓王府府兵帶路,把這一片區域全部包抄在內,不管太子從哪個方向撤退,這幾股禁軍都可以迎頭救援,同時也可以從多個方向打擊攔截山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