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兒子啊傻兒子!
柴時傾留不得,必要除之!
不過,再是父親,楚英睿也不好細問兒子的床事,麵上忍著心頭勃發的怒氣,用平靜無波的語氣說道:「禮製上,夫為妻之父母服緦麻三月,是為婿禮。你要盡孝,服個婿禮,便足夠了。」
父親都退讓了一步,元愷不好再堅持斬衰,隻要能盡到服喪守孝的心意便好。
等兒子退出去了,楚英睿越想越是氣憤恨,順手抓起手邊的茶盞,恨恨砸了出去,好像砸到了柴時傾的腦門上一般。那茶水四濺的樣子,好像是那混帳東西被砸得腦袋開花,鮮血四濺的樣子。
楚英睿靜坐了好一會兒,才叫來下人,吩咐去請三爺過來議事。下人們剛把書房碎瓷片收拾幹淨,楚英豪便風風火火地趕來了。
其時,正當盛夏,平日裏穿著正裝坐著不動,都會冒汗,這會兒,元愷裏麵穿了件緦麻孝衣,外麵再罩件素服,跪坐在時傾身邊,不消多時,便熱得滿頭大汗。
時傾已經聽元愷告知了,世子爺讓他扶柩回鄉的事,心頭大定。這會兒,見元愷被熱得大汗淋淋,心頭有些不落忍,便道:「你回後麵歇著吧,不用守在這裏。」
照理,堂姨過世,元愷前來拜祭之後,便可以回嘉彧居,換上輕薄的居家涼衫,讓小廝打著扇,悠哉遊哉地看本書,消磨苦夏。
元愷側過身,稍稍扒開外麵的素服,向時傾露出裏麵的緦麻,說:「你娘便是我娘,我要給五姨守喪呢,哪能去歇著?」
盡孝並不是嘴巴上說一說的輕快事,元愷非常誠心地要為柴卓氏服喪守靈,跟時傾跪在一起,共同進退,受點熱,流點汗,算什麽?那一刻,元愷的內心是安樂而滿足的。
喜歡一個人,為他做一切事,不但不覺得苦,反而樂在其中。
時傾:「……」
在最後一個血親離世之時,有這麽一個人,堅守在他身邊,跟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怎麽不叫時傾心頭感動?
隻可惜,他們不是一路人。跟著時傾又安慰自己:他們終歸還是兄弟。
安若王府第一時間便把柴卓氏的死訊傳播了出去,王府上下都為柴門弟子前來悼念祭奠作好了準備。
然而,停靈三天,並沒有一個柴門弟子前來悼念祭奠。
楚英睿倒收到了王府埋在鳳景城暗樁的消息,說鄒凡塵收到柴時傾的兩封信和柴卓氏的死訊後,並沒有什麽反應,如常地到衙門坐班理事,看起來,不準備前來王府悼念。
收到消息,楚英睿自是失望的,他設局一場,被柴卓氏這一死,給搞砸了。好在柴時傾還在手上,不怕勾不來鄒凡塵。
既然鄒凡塵不來,柴時傾又一直催著要上路,王府一番忙碌之後,停靈第四天午後,時傾方才帶著「小廝」,扶柩上路。
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下,山遠水遙地扶柩回鄉,便不能像尋常旅客那樣從從容容地住店歇宿。
如果半路上屍體腐臭了,便是對死者的大不敬,因此得爭分奪秒,日夜兼程地趕路。
卓夫人早已經考慮到這些,分派了足夠多的人手和馬車,輪流趕路和休息,這一路上,除了打尖吃飯,都不準備住店,休息全在車上。
時傾是孝子,孝子的主要任務是懷念哀悼逝者,是不能出麵管事的。
因此,楚英睿讓元愷擔任了此行的主管,負責一切事宜的安排調度。這樣安排,他也是想給兒子一個鍛鍊實際能力的機會。
但是元愷畢竟沒有管事經驗,又是王府小世子,身份敏/感,很多事不便親自出麵。
所以,楚英睿又派了一個王府得力的,姓李的管家從旁協助,但凡穿州過府,接受盤查等事宜,均由這位李管家出麵交涉。
直到上了路,時傾的心情才略略放鬆了些:他終於離開了和岐州,離開了安若王府。
他娘拚了命,才把他送出王府,但這隻是開始,他必須要擺脫王府的控製,在不傷害王府的前提下,阻止王府起事,才算對得起他娘為他拚卻的這一命。
第24章
隨離講了一個開局
隨離講了一個美好開局
時傾趁著停車歇息吃飯的空隙, 冷眼看了看,王府派了二十來個人護送,這些人都穿著下人的短衫, 外麵罩著素衣, 看起來像普通下人。
但一個個都年輕力壯, 腰圓膀闊,時傾猜測, 這些人都是從王府府兵裏精挑出來的勇士吧。
說到底, 世子爺還是不放心不相信自己, 怕自己跑了。
這一路山遠水遙, 在母親下葬之前, 他不會有任何行動, 更不會棄棺逃跑。下葬之後,他怎麽擺脫這二十來個壯漢的控製,又是一場鬥智鬥勇。
這一路還遠,他不能先把身體熬垮了, 得養足精神, 能休息的時候, 就得休息。
疲憊想睡是一回事,睡不睡得著, 卻是另一回事, 時傾躺在車板上,腦子裏走馬燈似地,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地轉動, 亂成一團, 怎麽也睡不著。
那位李管事在出發之前, 便拿著輿圖,與元愷商量好了前往金川的路線。
因他們手裏拿著從和岐州縣衙開具的真【假】身份文書和路引,不怕官府查驗,因此,大部分路徑都選擇了比較平坦的官道。
不過,官道再怎麽平坦,馬車裏也是顛簸的,再加上沒日沒夜的趕路,把初次出遠門,養得身嬌肉貴的兩個少年,顛得七葷八素,苦不堪言,隻蔫頭耷腦地癱在車廂裏,連話都懶怠說。
柴時傾留不得,必要除之!
不過,再是父親,楚英睿也不好細問兒子的床事,麵上忍著心頭勃發的怒氣,用平靜無波的語氣說道:「禮製上,夫為妻之父母服緦麻三月,是為婿禮。你要盡孝,服個婿禮,便足夠了。」
父親都退讓了一步,元愷不好再堅持斬衰,隻要能盡到服喪守孝的心意便好。
等兒子退出去了,楚英睿越想越是氣憤恨,順手抓起手邊的茶盞,恨恨砸了出去,好像砸到了柴時傾的腦門上一般。那茶水四濺的樣子,好像是那混帳東西被砸得腦袋開花,鮮血四濺的樣子。
楚英睿靜坐了好一會兒,才叫來下人,吩咐去請三爺過來議事。下人們剛把書房碎瓷片收拾幹淨,楚英豪便風風火火地趕來了。
其時,正當盛夏,平日裏穿著正裝坐著不動,都會冒汗,這會兒,元愷裏麵穿了件緦麻孝衣,外麵再罩件素服,跪坐在時傾身邊,不消多時,便熱得滿頭大汗。
時傾已經聽元愷告知了,世子爺讓他扶柩回鄉的事,心頭大定。這會兒,見元愷被熱得大汗淋淋,心頭有些不落忍,便道:「你回後麵歇著吧,不用守在這裏。」
照理,堂姨過世,元愷前來拜祭之後,便可以回嘉彧居,換上輕薄的居家涼衫,讓小廝打著扇,悠哉遊哉地看本書,消磨苦夏。
元愷側過身,稍稍扒開外麵的素服,向時傾露出裏麵的緦麻,說:「你娘便是我娘,我要給五姨守喪呢,哪能去歇著?」
盡孝並不是嘴巴上說一說的輕快事,元愷非常誠心地要為柴卓氏服喪守靈,跟時傾跪在一起,共同進退,受點熱,流點汗,算什麽?那一刻,元愷的內心是安樂而滿足的。
喜歡一個人,為他做一切事,不但不覺得苦,反而樂在其中。
時傾:「……」
在最後一個血親離世之時,有這麽一個人,堅守在他身邊,跟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怎麽不叫時傾心頭感動?
隻可惜,他們不是一路人。跟著時傾又安慰自己:他們終歸還是兄弟。
安若王府第一時間便把柴卓氏的死訊傳播了出去,王府上下都為柴門弟子前來悼念祭奠作好了準備。
然而,停靈三天,並沒有一個柴門弟子前來悼念祭奠。
楚英睿倒收到了王府埋在鳳景城暗樁的消息,說鄒凡塵收到柴時傾的兩封信和柴卓氏的死訊後,並沒有什麽反應,如常地到衙門坐班理事,看起來,不準備前來王府悼念。
收到消息,楚英睿自是失望的,他設局一場,被柴卓氏這一死,給搞砸了。好在柴時傾還在手上,不怕勾不來鄒凡塵。
既然鄒凡塵不來,柴時傾又一直催著要上路,王府一番忙碌之後,停靈第四天午後,時傾方才帶著「小廝」,扶柩上路。
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下,山遠水遙地扶柩回鄉,便不能像尋常旅客那樣從從容容地住店歇宿。
如果半路上屍體腐臭了,便是對死者的大不敬,因此得爭分奪秒,日夜兼程地趕路。
卓夫人早已經考慮到這些,分派了足夠多的人手和馬車,輪流趕路和休息,這一路上,除了打尖吃飯,都不準備住店,休息全在車上。
時傾是孝子,孝子的主要任務是懷念哀悼逝者,是不能出麵管事的。
因此,楚英睿讓元愷擔任了此行的主管,負責一切事宜的安排調度。這樣安排,他也是想給兒子一個鍛鍊實際能力的機會。
但是元愷畢竟沒有管事經驗,又是王府小世子,身份敏/感,很多事不便親自出麵。
所以,楚英睿又派了一個王府得力的,姓李的管家從旁協助,但凡穿州過府,接受盤查等事宜,均由這位李管家出麵交涉。
直到上了路,時傾的心情才略略放鬆了些:他終於離開了和岐州,離開了安若王府。
他娘拚了命,才把他送出王府,但這隻是開始,他必須要擺脫王府的控製,在不傷害王府的前提下,阻止王府起事,才算對得起他娘為他拚卻的這一命。
第24章
隨離講了一個開局
隨離講了一個美好開局
時傾趁著停車歇息吃飯的空隙, 冷眼看了看,王府派了二十來個人護送,這些人都穿著下人的短衫, 外麵罩著素衣, 看起來像普通下人。
但一個個都年輕力壯, 腰圓膀闊,時傾猜測, 這些人都是從王府府兵裏精挑出來的勇士吧。
說到底, 世子爺還是不放心不相信自己, 怕自己跑了。
這一路山遠水遙, 在母親下葬之前, 他不會有任何行動, 更不會棄棺逃跑。下葬之後,他怎麽擺脫這二十來個壯漢的控製,又是一場鬥智鬥勇。
這一路還遠,他不能先把身體熬垮了, 得養足精神, 能休息的時候, 就得休息。
疲憊想睡是一回事,睡不睡得著, 卻是另一回事, 時傾躺在車板上,腦子裏走馬燈似地,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地轉動, 亂成一團, 怎麽也睡不著。
那位李管事在出發之前, 便拿著輿圖,與元愷商量好了前往金川的路線。
因他們手裏拿著從和岐州縣衙開具的真【假】身份文書和路引,不怕官府查驗,因此,大部分路徑都選擇了比較平坦的官道。
不過,官道再怎麽平坦,馬車裏也是顛簸的,再加上沒日沒夜的趕路,把初次出遠門,養得身嬌肉貴的兩個少年,顛得七葷八素,苦不堪言,隻蔫頭耷腦地癱在車廂裏,連話都懶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