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萍一邊勸說,一邊掏出手絹兒,幫王丹宇擦幹眼淚,又用自己胖胖圓圓的手緊握王丹宇瘦瘦小小的手,並不說話,隻默默地傳導著女孩子間的關愛與力量。
痛痛快快地哭過之後,王丹宇仿佛真的死過一回,現在活在世上的是重生的自己。隨著流淌的眼淚,她把心中所有的憤懣和愁苦統統放空,將自己的手從徐秀萍的手中抽出來,又輕輕捏了一下她肉肉的手指,表達的是一種感激之情,然後,邁著沉重的腳步走回家。
進到院門,見房頂上的煙囪已經冒起白煙,知是母親從炕上下地了。她進到家門,不看灶下生火添柴的母親,也不說話,低頭掄起刷子刷鍋添水做飯。飯煮到鍋裏後,又來到院子中央,用菜刀在木板上剁青菜,聲音好響,然後是拌雞食豬食,喂飽了滿院子亂跑等待吃飽進架的雞和圈裏餓得“哼哼”直叫喚的豬。它們,也因為小主人王丹宇的回來而回歸到往日平靜的生活節奏之中。
晚飯,坐在桌邊,母女兩個仍然是誰也不說一句話,埋頭各吃碗裏的飯。吃罷,王丹宇起身收拾,刷了兩個人的碗筷,就躲進奶奶過去住的房間裏做習題。還有一年就中考了,班主任魏老師對她的殷切期望和諄諄囑托,王丹宇一刻也不曾忘記。此時,她在心裏暗下決心,一定要考上重點高中,將來考取大學,走得遠遠的,哪怕是天涯海角,走了以後就再也不回來。
掌燈的時候,生產隊長李寶柱來了,帶著他的媳婦徐秀蘭,用網袋拎著兩個玻璃瓶裝的糖水黃桃罐頭。
徐秀蘭進門就問:“大嬸兒,聽說你讓馬踢傷了,好些了嗎?”
李寶柱說:“大嫂,這幾天隊裏事兒多活兒忙,我一直沒騰出工夫來看你。”
徐秀蘭白了丈夫一眼,說:“人家叫大嬸兒你喊大嫂,就想占人家點兒便宜!”
兩個人打情罵俏的情態也驅散了胡鳳娥一臉的愁雲慘霧。
“大嫂,明天,我就讓老五爺套輛驢車,送你上公社衛生院瞧一瞧傷,沒有事兒最好,如果傷到了內髒,一定要及時醫治。這錢,咱生產隊出。”李寶柱大方地說。
趁丈夫和胡秀娥說話的工夫,徐秀蘭推開王丹宇的房門,笑道:“你看看人家丹宇,一有空兒就看書學習,將來一定能考上大學,離開咱這窮窩兒。哪像我家秀萍,成天隻知道剜菜喂豬,將來跟我一樣,就是個鍋台轉兒的命。”
第二天一大早,王丹宇上學還沒有走,老五爺已經趕著驢車來到家門口,接上母親,去公社衛生院看病。
王丹宇晚上放學回家時,母親已經回來了,從臉上的表情看,傷情應該不重。
母親從自己的布包裏拿出一件淡粉色的確良半袖衫,說:“這是我在公社供銷社看到的減價衣服,我比了下大小,你穿應該合適,就買下來了。隻是袖口有一個小疵點,我用縫紉機收拾了一下,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我的傷,大夫看過了,說沒事兒,沒傷到內髒和骨頭,就是軟組織損傷,養些日子就好了。現在,好像也不像剛開始那麽疼了。”
王丹宇沒有接母親遞過來的衣服,也沒有說話,而是放下書包,低著頭去灶間生火做飯,喂雞喂豬,做著過去每天由母親做,如今因為母親被騍馬踢傷而轉嫁到她身上的家務。
母女兩個的冷戰持續了三天,五天,抑或是一周,總之是有一段時間。最後,是母親主動示好的。
一天早晨,母親說:“丹宇,天熱了,你那件長袖衫該換換了吧?這件的確良半袖衫,不抓緊穿就小了呢!”
王丹宇順從地換下已經穿了好久的花布長袖衫,穿上了母親新買的那件粉色的確良半袖衫。她內心中是很喜歡這件衣服的,因為它裁剪得特別得體,腰身恰到好處地收緊一些,顯出女孩子的身材來,再往上,兩側還特意各拿了一個褶,使前胸的部位有一點點的寬鬆隆起,很好地掩蓋了少女剛剛發育的身體。這件半袖襯衫,常常出現在王丹宇對這段生活的回憶裏,像是她走向青春期的一麵旗幟。
走出充滿死亡氣息的灰色地帶,走進五彩斑斕的青春歲月,王丹宇感覺一片廣闊的天地正在她麵前鋪展開來。在初中舉行的各類考試大榜單中,她每次都位居前五名的位置,不出意外的話,考上省重點中學——縣一中已經是手拿把掐的事了。
因為學業和品質都很優秀,王丹宇就要加入共青團了。班主任魏老師找到她,跟她講解了一些團組織的有關知識,並讓她依據老師講解的內容,寫一份入團申請書。過了不久,魏老師又把一張表格交給王丹宇。讓她填寫。王丹宇用她在小學時參加朗讀比賽得到的那隻鋼筆工工整整地填表,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家庭成員,填到這一欄,她躊躇了一下,寫上了母親胡鳳娥的名字,把表格交給魏老師。
“王丹宇,你的父親呢?”魏老師奇怪地問。
“他,他在我七歲那年就去世了。”王丹宇小聲回答道,不敢抬頭看魏老師的臉,那樣她會忍不住流下眼淚來。
“哦,對不起,老師不知道這個情況。你真是個不幸的孩子。不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也不要太傷心難過。”魏老師安慰道。
這一刻,個子本來比較矮小的魏老師在王丹宇心目中的形象忽然高大起來,她很想喊他一聲“爸爸”。以後的許多年裏,凡是麵對給予她關愛的成年男人,王丹宇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爸爸的形象。
爸爸,王丹宇多麽希望有一個爸爸啊,她甚至想,她的媽媽或許應該給她另外找一個新爸爸了,因為爸爸已經離開了她們七年多。當然,這隻是她一個人閑來無事時的胡思亂想,這樣的思想當然不能跟母親麵對麵溝通,她不想破壞和母親之間好不容易形成的這種相安無事的關係。
放寒假了,天短起來,母親依然每天去生產隊給牲口鍘草,王丹宇自覺承擔起做晚飯喂豬喂雞的家務。這天傍晚,飯都做好了,雞豬也打點完畢,都到了家家戶戶吃晚飯的時間,仍不見母親回來。因為有了那一次母親被騍馬踢傷的經曆,王丹宇不放心,決定去生產隊裏看一看。
夜幕降臨,生產隊隊部裏靜悄悄的,走近馬廄,隻有馬匹吃草料的聲音和偶爾打的一個響鼻,聽不見“嚓嚓嚓”熟悉的鍘草聲音,也不見燈光。她奇怪,母親會去哪裏呢?正當她掉轉頭準備往家裏走時,忽然聽到馬廄裏傳出奇怪的聲音,像是女人壓抑的痛苦呻吟。她有些害怕起來,走到馬棚門前,借著微弱的光線,見鋪著幹草的地麵上,兩個朦朧的人影緊緊地摟抱在一起。一個是老五爺,另一個,竟然是自己的母親。王丹宇心“怦怦怦”亂跳,趕緊收住腳步,躡手躡腳地退了出來,輕輕地走出去很遠,才飛快地跑回家去。
回到家裏,王丹宇一頭紮進原先奶奶居住,如今已經收拾成自己閨房的那間屋子,趴到被子上,禁不住淚如雨下。她想起了小時候,那個有一片蛙鳴屋頂漏雨的夏日的深夜,爸爸上房鋪上苫布,回來後和母親說的那些她聽不懂的囈語,母親好像也發出這樣幾聲痛苦的呻吟。她又想起那次老五爺來家裏幫助收拾房子,孫權勝和小夥伴們躲在柴火垛後辱罵自己,母親當時怪異的神情。驚嚇,悲傷,羞愧……這個正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子揣著這個驚天秘密,內心中五味雜陳。
過了大約十分鍾,也許是十五分鍾,或者是半個小時,房門外有響動,母親回來了。
王丹宇趕緊拽過枕巾擦幹了臉上的淚痕,拿起英語書假裝小聲地讀起來。
母親並沒有進她的房間,也沒有像過去一樣罵女兒不做家務躲在房間裏偷懶,而是忙著洗手,洗臉,往桌子上擺放碗筷,盛飯,盛菜。
王丹宇情緒已經慚慚恢複了平靜,拿著英語書來到飯桌旁,一邊吃飯一邊佯裝繼續看書。她用眼睛的餘光發現母親的臉頰有一些微汗,還有一絲不易被察覺的潮紅。這潮紅其實已經出現過好幾次,隻不過以往王丹宇都認為是幹活累的或被冷風吹的。細想起來,這變化就從那次老五爺趕驢車送母親去公社衛生院看病之後。
這是個王丹宇守了半生的秘密,沒有跟母親點破,更不會對自己的丈夫寶音講起。
母親在王丹宇生了大女兒其其格的時候從老家來到牧場,負責照看自己的小外孫女。其其格六歲那一年,母親回了一趟白山老家,賣掉了家裏的老房子。
再次回來時,母親表情難過地說:“你老五爺上個月沒了。他可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咱娘倆那些年多虧有他照應。可惜好人沒好命,你老五奶早早就走了,他最後成了個五保戶,有個頭疼腦熱的身邊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老了,幹不動活兒了,去了鎮上的敬老院,最後就孤苦伶仃地死在了敬老院裏”
這個時候,王丹宇更不能拆穿自己守了十幾年的秘密了。她有時想,如果當時說破這件事,促成母親與老五爺兩個在一起呢?轉念又一想,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老五爺是他們王氏族裏的人,雖然已經出了五服,但是畢竟是本家,跟自己的父親還差著輩分,母親與老五爺在一起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關係,村裏人不笑話死,母親和老五爺也會羞死。
痛痛快快地哭過之後,王丹宇仿佛真的死過一回,現在活在世上的是重生的自己。隨著流淌的眼淚,她把心中所有的憤懣和愁苦統統放空,將自己的手從徐秀萍的手中抽出來,又輕輕捏了一下她肉肉的手指,表達的是一種感激之情,然後,邁著沉重的腳步走回家。
進到院門,見房頂上的煙囪已經冒起白煙,知是母親從炕上下地了。她進到家門,不看灶下生火添柴的母親,也不說話,低頭掄起刷子刷鍋添水做飯。飯煮到鍋裏後,又來到院子中央,用菜刀在木板上剁青菜,聲音好響,然後是拌雞食豬食,喂飽了滿院子亂跑等待吃飽進架的雞和圈裏餓得“哼哼”直叫喚的豬。它們,也因為小主人王丹宇的回來而回歸到往日平靜的生活節奏之中。
晚飯,坐在桌邊,母女兩個仍然是誰也不說一句話,埋頭各吃碗裏的飯。吃罷,王丹宇起身收拾,刷了兩個人的碗筷,就躲進奶奶過去住的房間裏做習題。還有一年就中考了,班主任魏老師對她的殷切期望和諄諄囑托,王丹宇一刻也不曾忘記。此時,她在心裏暗下決心,一定要考上重點高中,將來考取大學,走得遠遠的,哪怕是天涯海角,走了以後就再也不回來。
掌燈的時候,生產隊長李寶柱來了,帶著他的媳婦徐秀蘭,用網袋拎著兩個玻璃瓶裝的糖水黃桃罐頭。
徐秀蘭進門就問:“大嬸兒,聽說你讓馬踢傷了,好些了嗎?”
李寶柱說:“大嫂,這幾天隊裏事兒多活兒忙,我一直沒騰出工夫來看你。”
徐秀蘭白了丈夫一眼,說:“人家叫大嬸兒你喊大嫂,就想占人家點兒便宜!”
兩個人打情罵俏的情態也驅散了胡鳳娥一臉的愁雲慘霧。
“大嫂,明天,我就讓老五爺套輛驢車,送你上公社衛生院瞧一瞧傷,沒有事兒最好,如果傷到了內髒,一定要及時醫治。這錢,咱生產隊出。”李寶柱大方地說。
趁丈夫和胡秀娥說話的工夫,徐秀蘭推開王丹宇的房門,笑道:“你看看人家丹宇,一有空兒就看書學習,將來一定能考上大學,離開咱這窮窩兒。哪像我家秀萍,成天隻知道剜菜喂豬,將來跟我一樣,就是個鍋台轉兒的命。”
第二天一大早,王丹宇上學還沒有走,老五爺已經趕著驢車來到家門口,接上母親,去公社衛生院看病。
王丹宇晚上放學回家時,母親已經回來了,從臉上的表情看,傷情應該不重。
母親從自己的布包裏拿出一件淡粉色的確良半袖衫,說:“這是我在公社供銷社看到的減價衣服,我比了下大小,你穿應該合適,就買下來了。隻是袖口有一個小疵點,我用縫紉機收拾了一下,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我的傷,大夫看過了,說沒事兒,沒傷到內髒和骨頭,就是軟組織損傷,養些日子就好了。現在,好像也不像剛開始那麽疼了。”
王丹宇沒有接母親遞過來的衣服,也沒有說話,而是放下書包,低著頭去灶間生火做飯,喂雞喂豬,做著過去每天由母親做,如今因為母親被騍馬踢傷而轉嫁到她身上的家務。
母女兩個的冷戰持續了三天,五天,抑或是一周,總之是有一段時間。最後,是母親主動示好的。
一天早晨,母親說:“丹宇,天熱了,你那件長袖衫該換換了吧?這件的確良半袖衫,不抓緊穿就小了呢!”
王丹宇順從地換下已經穿了好久的花布長袖衫,穿上了母親新買的那件粉色的確良半袖衫。她內心中是很喜歡這件衣服的,因為它裁剪得特別得體,腰身恰到好處地收緊一些,顯出女孩子的身材來,再往上,兩側還特意各拿了一個褶,使前胸的部位有一點點的寬鬆隆起,很好地掩蓋了少女剛剛發育的身體。這件半袖襯衫,常常出現在王丹宇對這段生活的回憶裏,像是她走向青春期的一麵旗幟。
走出充滿死亡氣息的灰色地帶,走進五彩斑斕的青春歲月,王丹宇感覺一片廣闊的天地正在她麵前鋪展開來。在初中舉行的各類考試大榜單中,她每次都位居前五名的位置,不出意外的話,考上省重點中學——縣一中已經是手拿把掐的事了。
因為學業和品質都很優秀,王丹宇就要加入共青團了。班主任魏老師找到她,跟她講解了一些團組織的有關知識,並讓她依據老師講解的內容,寫一份入團申請書。過了不久,魏老師又把一張表格交給王丹宇。讓她填寫。王丹宇用她在小學時參加朗讀比賽得到的那隻鋼筆工工整整地填表,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家庭成員,填到這一欄,她躊躇了一下,寫上了母親胡鳳娥的名字,把表格交給魏老師。
“王丹宇,你的父親呢?”魏老師奇怪地問。
“他,他在我七歲那年就去世了。”王丹宇小聲回答道,不敢抬頭看魏老師的臉,那樣她會忍不住流下眼淚來。
“哦,對不起,老師不知道這個情況。你真是個不幸的孩子。不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也不要太傷心難過。”魏老師安慰道。
這一刻,個子本來比較矮小的魏老師在王丹宇心目中的形象忽然高大起來,她很想喊他一聲“爸爸”。以後的許多年裏,凡是麵對給予她關愛的成年男人,王丹宇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爸爸的形象。
爸爸,王丹宇多麽希望有一個爸爸啊,她甚至想,她的媽媽或許應該給她另外找一個新爸爸了,因為爸爸已經離開了她們七年多。當然,這隻是她一個人閑來無事時的胡思亂想,這樣的思想當然不能跟母親麵對麵溝通,她不想破壞和母親之間好不容易形成的這種相安無事的關係。
放寒假了,天短起來,母親依然每天去生產隊給牲口鍘草,王丹宇自覺承擔起做晚飯喂豬喂雞的家務。這天傍晚,飯都做好了,雞豬也打點完畢,都到了家家戶戶吃晚飯的時間,仍不見母親回來。因為有了那一次母親被騍馬踢傷的經曆,王丹宇不放心,決定去生產隊裏看一看。
夜幕降臨,生產隊隊部裏靜悄悄的,走近馬廄,隻有馬匹吃草料的聲音和偶爾打的一個響鼻,聽不見“嚓嚓嚓”熟悉的鍘草聲音,也不見燈光。她奇怪,母親會去哪裏呢?正當她掉轉頭準備往家裏走時,忽然聽到馬廄裏傳出奇怪的聲音,像是女人壓抑的痛苦呻吟。她有些害怕起來,走到馬棚門前,借著微弱的光線,見鋪著幹草的地麵上,兩個朦朧的人影緊緊地摟抱在一起。一個是老五爺,另一個,竟然是自己的母親。王丹宇心“怦怦怦”亂跳,趕緊收住腳步,躡手躡腳地退了出來,輕輕地走出去很遠,才飛快地跑回家去。
回到家裏,王丹宇一頭紮進原先奶奶居住,如今已經收拾成自己閨房的那間屋子,趴到被子上,禁不住淚如雨下。她想起了小時候,那個有一片蛙鳴屋頂漏雨的夏日的深夜,爸爸上房鋪上苫布,回來後和母親說的那些她聽不懂的囈語,母親好像也發出這樣幾聲痛苦的呻吟。她又想起那次老五爺來家裏幫助收拾房子,孫權勝和小夥伴們躲在柴火垛後辱罵自己,母親當時怪異的神情。驚嚇,悲傷,羞愧……這個正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子揣著這個驚天秘密,內心中五味雜陳。
過了大約十分鍾,也許是十五分鍾,或者是半個小時,房門外有響動,母親回來了。
王丹宇趕緊拽過枕巾擦幹了臉上的淚痕,拿起英語書假裝小聲地讀起來。
母親並沒有進她的房間,也沒有像過去一樣罵女兒不做家務躲在房間裏偷懶,而是忙著洗手,洗臉,往桌子上擺放碗筷,盛飯,盛菜。
王丹宇情緒已經慚慚恢複了平靜,拿著英語書來到飯桌旁,一邊吃飯一邊佯裝繼續看書。她用眼睛的餘光發現母親的臉頰有一些微汗,還有一絲不易被察覺的潮紅。這潮紅其實已經出現過好幾次,隻不過以往王丹宇都認為是幹活累的或被冷風吹的。細想起來,這變化就從那次老五爺趕驢車送母親去公社衛生院看病之後。
這是個王丹宇守了半生的秘密,沒有跟母親點破,更不會對自己的丈夫寶音講起。
母親在王丹宇生了大女兒其其格的時候從老家來到牧場,負責照看自己的小外孫女。其其格六歲那一年,母親回了一趟白山老家,賣掉了家裏的老房子。
再次回來時,母親表情難過地說:“你老五爺上個月沒了。他可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咱娘倆那些年多虧有他照應。可惜好人沒好命,你老五奶早早就走了,他最後成了個五保戶,有個頭疼腦熱的身邊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老了,幹不動活兒了,去了鎮上的敬老院,最後就孤苦伶仃地死在了敬老院裏”
這個時候,王丹宇更不能拆穿自己守了十幾年的秘密了。她有時想,如果當時說破這件事,促成母親與老五爺兩個在一起呢?轉念又一想,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老五爺是他們王氏族裏的人,雖然已經出了五服,但是畢竟是本家,跟自己的父親還差著輩分,母親與老五爺在一起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關係,村裏人不笑話死,母親和老五爺也會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