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割線-----
……
三個月後,日本,大阪。
一個月前,葉沖在睡夢中去世了。
他走的很安詳,沒有任何痛苦。
那天推著他的那名年輕男子,是他的曾孫,名叫葉鴻卓。
他的曾祖母,是何櫻。
葉沖和龍言說,陳深在1992年3月26日的時候因病去世,唐山海於1987年10月24日病逝於北京。
在這之後沒多久,徐碧城和李小男也相繼因病去世,林小莊則是在五年前病逝的。
至於清泉純子,自從葉沖親手殺了清泉上野之後,他們倆就沒有再見過。
但是葉沖一直默默的關注著她。
遺憾的是,清泉純子在十年前就已經去世。
龍言這次是一個人來的日本。
根據葉沖給他的地址,他來到了一個陵園。
這裏是一座大山,麵朝大海,俯瞰四方。
今天是工作日,他到的時候,陵園內基本沒人。
他順著石字路往前走,到第十六排的時候向右轉,然後繼續往前走。
這裏本來是夏目家的陵園,夏目家的人基本都葬在這裏,日本戰敗後,夏目家不復往日的輝煌,就連這片陵園也成了公共的。
在快靠邊的一座墓碑上,龍言看到了『夏目和人』幾個大字。
旁邊的一座墓碑上,寫著『夏目賢人』。
夏目和人死於1943年9月22日,夏目賢人在他死後沒多久,於1943年10月31日,在上海遭到軍統颶風隊的暗殺。
龍言將書包取下,從裏麵拿出兩束櫻花,分別放在夏目賢人和夏目和人的墓碑前。
他蹲下身,抬手輕輕拂過屬於夏目賢人的那個墓碑:「哥,我是你看著長大的,你最喜歡櫻花,每次帶給我的東西,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都和櫻花有關,也許是這個原因,從小我也和你一樣,喜歡一切和櫻花有關的東西。」
「如果有來世的話……」龍言笑了笑,然後低下頭,站起了身,將書包背好:「哥,等我畢業了,我會經常來看你的。」
前方不遠處,龍言看到夏目建一和夏目雅子的墓碑。
他將背包裏的另外兩束櫻花拿出,放在碑前。
做完這一切後,他最後看了一眼夏目賢人的墓碑,然後轉過身,踏上了石字路。
不遠處,一名頭髮花白、上了年紀的男子推著一名老婦人,緩緩的往前走著。
男子停在原地休息了一會兒,轉頭看著龍言的側臉,疑惑道:「真是奇怪,這個時候怎麽會有人來上墳,學生應該還在上課吧?」
他低下頭,看著輪椅上的老婦人,像是在自說自話:「不過管他呢,這也不關我們的事,你說對吧?」
輪椅上的老婦人神情呆滯,自始至終沒有回答男子的話。
男子推著老婦人一路往前,最終來到原本屬於夏目家的那片墓地。
看到墓碑上的櫻花,男子抓了抓自己僅有的頭髮,一臉不解:「怎麽會有人給賢人堂哥和和人哥哥上墳?還有父親母親那邊,怎麽也有櫻花?」
男子轉過身,看著龍言的背影,嘴裏喃喃自語:「該不會是他吧?」
這個想法一閃而過,男子搖搖頭,否認道:「想什麽呢,我又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
微風吹過,帶起花瓣和樹葉。
似乎是有些不舒服,老婦人身子往前靠了靠,因為太陽光的緣故,她的胸口處閃過一道粉紅色的光。
她的胸前,掛著一條項鍊。
這是一條由純金打造的項鍊,上麵有一個粉紅色的櫻花吊墜。
吊墜色澤明亮,晶瑩通透,透過太陽,可以從花瓣的稜角處折射出五彩的光。
……
-----正文完-----
——致敬所有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英烈
……
作者有話要說:
寫在最後的話:
戲中人出了戲,戲外人入了迷
現世求他們各安天命,各有所歸
平行時空願他們執手天涯,一世無憂
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可能性,探索欲,共鳴感
我想看看,那條『未選擇的路』
夏目和人的故事結束了,但龍言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第204章 番外
1958年3月6日,星期四,驚蟄,天氣晴。
北京,中午十一點半,已經快四十歲的葉沖坐在書桌前,手裏拿著一張有摺痕的、已經泛黃的病歷單。
書桌很幹淨,右上角擺著一本《漢語拚音方案》。
「沖哥,小莊哥,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應該是1955年以後了吧?
說實話,我不知道現在的我到底是留在中國,還是回到了日本。
其實作為龍言的我,更希望能留在中國。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無條件投降,在這之後,國.共.兩.黨內戰,一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這片土地才算迎來了真正的和平。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我真正的名字叫龍言,並不是你們所說的夏目和人。
我是中國人,我沒有騙你們,從一開始就沒有。
隻是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有些話我沒辦法說出來。
那麽現在,重新自我介紹一下吧。
-----分割線-----
……
三個月後,日本,大阪。
一個月前,葉沖在睡夢中去世了。
他走的很安詳,沒有任何痛苦。
那天推著他的那名年輕男子,是他的曾孫,名叫葉鴻卓。
他的曾祖母,是何櫻。
葉沖和龍言說,陳深在1992年3月26日的時候因病去世,唐山海於1987年10月24日病逝於北京。
在這之後沒多久,徐碧城和李小男也相繼因病去世,林小莊則是在五年前病逝的。
至於清泉純子,自從葉沖親手殺了清泉上野之後,他們倆就沒有再見過。
但是葉沖一直默默的關注著她。
遺憾的是,清泉純子在十年前就已經去世。
龍言這次是一個人來的日本。
根據葉沖給他的地址,他來到了一個陵園。
這裏是一座大山,麵朝大海,俯瞰四方。
今天是工作日,他到的時候,陵園內基本沒人。
他順著石字路往前走,到第十六排的時候向右轉,然後繼續往前走。
這裏本來是夏目家的陵園,夏目家的人基本都葬在這裏,日本戰敗後,夏目家不復往日的輝煌,就連這片陵園也成了公共的。
在快靠邊的一座墓碑上,龍言看到了『夏目和人』幾個大字。
旁邊的一座墓碑上,寫著『夏目賢人』。
夏目和人死於1943年9月22日,夏目賢人在他死後沒多久,於1943年10月31日,在上海遭到軍統颶風隊的暗殺。
龍言將書包取下,從裏麵拿出兩束櫻花,分別放在夏目賢人和夏目和人的墓碑前。
他蹲下身,抬手輕輕拂過屬於夏目賢人的那個墓碑:「哥,我是你看著長大的,你最喜歡櫻花,每次帶給我的東西,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都和櫻花有關,也許是這個原因,從小我也和你一樣,喜歡一切和櫻花有關的東西。」
「如果有來世的話……」龍言笑了笑,然後低下頭,站起了身,將書包背好:「哥,等我畢業了,我會經常來看你的。」
前方不遠處,龍言看到夏目建一和夏目雅子的墓碑。
他將背包裏的另外兩束櫻花拿出,放在碑前。
做完這一切後,他最後看了一眼夏目賢人的墓碑,然後轉過身,踏上了石字路。
不遠處,一名頭髮花白、上了年紀的男子推著一名老婦人,緩緩的往前走著。
男子停在原地休息了一會兒,轉頭看著龍言的側臉,疑惑道:「真是奇怪,這個時候怎麽會有人來上墳,學生應該還在上課吧?」
他低下頭,看著輪椅上的老婦人,像是在自說自話:「不過管他呢,這也不關我們的事,你說對吧?」
輪椅上的老婦人神情呆滯,自始至終沒有回答男子的話。
男子推著老婦人一路往前,最終來到原本屬於夏目家的那片墓地。
看到墓碑上的櫻花,男子抓了抓自己僅有的頭髮,一臉不解:「怎麽會有人給賢人堂哥和和人哥哥上墳?還有父親母親那邊,怎麽也有櫻花?」
男子轉過身,看著龍言的背影,嘴裏喃喃自語:「該不會是他吧?」
這個想法一閃而過,男子搖搖頭,否認道:「想什麽呢,我又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
微風吹過,帶起花瓣和樹葉。
似乎是有些不舒服,老婦人身子往前靠了靠,因為太陽光的緣故,她的胸口處閃過一道粉紅色的光。
她的胸前,掛著一條項鍊。
這是一條由純金打造的項鍊,上麵有一個粉紅色的櫻花吊墜。
吊墜色澤明亮,晶瑩通透,透過太陽,可以從花瓣的稜角處折射出五彩的光。
……
-----正文完-----
——致敬所有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英烈
……
作者有話要說:
寫在最後的話:
戲中人出了戲,戲外人入了迷
現世求他們各安天命,各有所歸
平行時空願他們執手天涯,一世無憂
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可能性,探索欲,共鳴感
我想看看,那條『未選擇的路』
夏目和人的故事結束了,但龍言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第204章 番外
1958年3月6日,星期四,驚蟄,天氣晴。
北京,中午十一點半,已經快四十歲的葉沖坐在書桌前,手裏拿著一張有摺痕的、已經泛黃的病歷單。
書桌很幹淨,右上角擺著一本《漢語拚音方案》。
「沖哥,小莊哥,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應該是1955年以後了吧?
說實話,我不知道現在的我到底是留在中國,還是回到了日本。
其實作為龍言的我,更希望能留在中國。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無條件投降,在這之後,國.共.兩.黨內戰,一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這片土地才算迎來了真正的和平。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我真正的名字叫龍言,並不是你們所說的夏目和人。
我是中國人,我沒有騙你們,從一開始就沒有。
隻是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有些話我沒辦法說出來。
那麽現在,重新自我介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