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有什麽用,他和常超一樣,難兄難弟,也是個不識字的莽夫。」


    「啊?又隻能做馬前卒?」


    「可不是嘛!」


    「哎,那可真可惜。」小夥感嘆,「要是能請個夫子,好好教導他們一番,你說會不會有可能往上麵攀幾步?」


    第28章


    請夫子教導?


    趙清毓心思一動,心裏有了想法。


    自古以來,文人科舉,自幼學在學堂,夫子教導,一路過關斬將,層層篩選,方為王朝輸送了人才。


    可是,卻從未有人想過,對武學有天賦的孩子進行自幼進行培養。


    民間倒是有些武館,教一些拳腳功夫。可是他們學習功夫,誌不在保家衛國,而是求一份大戶人家護院的活,討口飯吃。


    誌不遠而功不就。


    稚兒能入學讀書,那為何不能入學學武,學用兵之道,學克敵之法。


    等一批批青年才俊成長之時,大恆何愁無將?


    趙清毓細細思索一番,便在校場待不住了。一抹臉上偽裝,策馬揚鞭,直奔兵部。


    兵部尚書秉政正坐在案前,端著茶盞,細細的品著宜州知州獻上來的春茶。


    春茶清香凜冽,甘味綿長。


    秉政眯著眼,美美的享受時,一陣雜亂的腳步聲自門外延廊響起。


    秉政心裏不悅,正要怒斥時,一道清麗身影從門外越進。秉政定睛一看,手上一鬆,茶盞跌落在案桌上。


    「臣,見過帝姬。」


    秉政自案桌後繞到桌前,低首行禮。


    秉政心中回想著近些日子自己的行為舉止,沒有什麽出格的事啊。難道是因為自己收了宜州知州的孝敬和百府知府的春禮?還是因為自己前幾日隨手給新得小妾的兄弟安排了無品階的雜役官職事?可這些事平常的很,算不得什麽大事啊。


    那帝姬怎麽好端端的皇宮內院不待,往他這兵部跑?


    秉政還記得趙清毓南征回朝的那一日,不由分說當廷砍了禦史大夫王進滄。那可是從二品,與自己同一品階,說砍就砍啊。


    秉政一深想,心裏就發虛。畢竟明頤帝姬不按常理出牌,誰知道她今日要演哪一出。


    難不成帝姬今日過來,是來砍了自己的?


    秉政心中惶惶,兩股戰戰,腿一軟,差些跪倒在地。


    「秉大人……」


    「咚」的一聲,秉政跪倒在地,埋首兩袖之間。


    「臣在。」


    秉政卑微的態度讓趙清毓一時摸不著頭腦,可是她今日目標不是秉政,便沒有在意。


    「秉大人,我有一個想法。」


    想法?什麽想法?要砍人嗎?


    「臣愚鈍,不知帝姬有何想法?」


    趙清毓看著依舊跪在的秉政,眼神莫名,「秉大人,你先起身。」


    似乎,自己沒招惹麻煩?


    趙清毓的客氣,讓秉政心裏有了些底氣,便聽從趙清毓的話,起身站在一旁。


    「武舉的事,去歲便交給兵部,今日我無事,便去校場查看了一番。」


    武舉?


    秉政轉著腦瓜子回想了一番,武舉這事他交給底下人了,自己好像也沒什麽問題啊。


    難道是校場哪個不長眼的龜兒子得罪了帝姬,所以讓她找自個撒氣?秉政惡狠狠想著,等他查到是哪個王八蛋幹的好事,他定讓他嚐嚐兵部的好招待。


    現在最重要的是態度,要讓帝姬知道他秉政是大恆最忠誠的人。


    隻是還沒等秉政表忠心,趙清毓便自己提起話頭。


    「我發現,校場上不識字的人不少。」


    「是臣失職,竟讓這些莽夫渾水摸魚。」秉政急忙說道,「臣立刻讓人去校場,將這些人驅逐。」


    趙清毓眉頭微皺,她怎麽有種驢頭不對馬嘴,雞同鴨講的感覺。


    「秉大人誤會了。」趙清毓無奈的說道,「我不是讓你們驅逐不識字的人。那些人手腳功夫不錯,若是放在戰場,定能保家衛國。隻是即便雙拳能敵四手,那六手、八手呢?」


    「六手?八手?」秉政喃喃,「我大恆人多,可以有十手、百手……」


    如今的兵部尚書秉政,雖識文斷字,可並沒什麽禦下、管理之才。提拔為兵部尚書,靠的是前些年在戰場上掙得的軍功。


    他本就不是什麽聰明人,這些年官居兵部尚書,自是有人捧臭腳,更是不思進取,在官場上混日子。趙清毓說得如此委婉,秉政哪裏懂得趙清毓的意思。


    辦置武學堂,趙清毓當然可以明說,可她卻更想通過她的提點,讓朝廷大員們自個思索。


    畢竟她隻有一個,而大恆有千千萬萬的人,她並不能事事躬親。


    而且若辦置武學堂,這事終究還是要交到兵部手上。


    隻可惜,秉政讓她失望了。


    「秉大人,你將兵部其他人叫過來,說本帝姬有要事相商。」


    秉政不知趙清毓意欲何為,但仍乖乖的領命召集其他官員。


    兵部有品階的官員齊聚秉政的議事廳,施禮後便聽從趙清毓的吩咐,沿著議事廳兩側坐定。


    趙清毓便將同秉政的說的一席話又重複了一遍,便讓諸官發表自己的見解。


    議事廳中,兵部官員各抒已見,有些人想法同趙清毓想法擦邊而過,不得要點。有些人奇聞異談,不著邊調。有些人甚至大放厥詞,借著帝姬麵前露臉的機會,鼓吹著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帝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朗並收藏第一帝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