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是女皇, 而是扶持幼子上位, 當個垂簾聽政的太後, 也不用仰人鼻息,自然不會混到如此的地步。
孫仲在掌權最初,裝做個明君的樣子並沒有廣納妃嬪,卻依舊寵幸了幾個宮娥,封了一些低階的名分。
外麵朝臣覺得無所謂,他們以男人看男人的寬容很好的接納了這件事,不過幾個低位宮妃,連個嬪都沒有, 根本不會撼動皇後的地位,陛下隻是貪圖個新鮮, 不會因此誤了大事。
那可是皇帝,誰會想著讓皇帝對皇後從一而終呢, 就連他們那些大臣, 誰家裏還沒幾個妾的。
所以, 真正感到憤怒難過的隻有皇後自己,就連她的兒子胡固都不覺得有什麽問題,那些女子連讓他行禮的資格都沒有,不過是父皇的玩物,他搞不懂為什麽母後會跑去跟父皇大鬧一場。
最初,孫仲還會好言好語的跟皇後賠個不是,說自己是一時衝動,是對方勾引了他,卻又不好不給名分,往後不再去了就是。
孫仲說話算話,的確不再寵幸那幾個宮娥出身的才人,卻開始與朝臣們聯姻,三年之內連四妃的位置都補齊了。
每一次,孫仲都有合適的藉口,皇後也漸漸麻木,終於在得知敬妃懷孕之後,熄滅了那顆充滿愛意的心。
不知是否因禍得福,皇後不再喜歡孫仲之後,反而變得清明了一些,她開始審視自己在這些年失去了什麽,得到了什麽,以及牢牢握在手裏的還有什麽。
然後她就驚恐地發現父皇留給自己傍身的東西竟然不剩多少,不管是財富還是護衛,都已經被孫仲潛移默化之中拿走了大多半,而剩下的那些還有多少是忠於她的根本不好說。
幸而,她有一個兒子,並且這個兒子已經啟蒙,並且在老師們中有個不錯的名聲。
沒了戀愛腦的皇後開始為自己和兒子籌謀未來,她不再將一切都賭在孫仲的良心上,如果說曾經的她認為拋棄髮妻是孫仲愛自己的表現,現在的她就覺得當初的自己腦子進了水。
話雖如此,皇後心底依舊是懷念最初那段你儂我儂的時光,畢竟是真的愛過,所以現在孫仲放下臉麵,開始跟她回憶往昔,她不由得有些心軟。
也僅僅是心軟,皇後不會因為孫總的一時示弱就停止逼宮的行為,退位詔書今天一定要寫,她的兒子今天必須成為虛朝的皇帝!
至於當了皇帝後該怎麽收拾那些爛攤子,皇後倒也沒覺得自己能力挽狂瀾,她對此有很清楚的認知——孫仲做不到,她和兒子也做不到,還剩下的這些朝臣同樣做不到。
現在爭奪皇帝之位,也僅僅是為了日後能有多的底牌和對方交涉,皇後非常清楚孟旭和慕容颯的宣傳政策——投降不殺,優待俘虜,絕不會對前朝皇室血脈趕盡殺絕。
真走到那一步的時候,她的兒子好歹坐過幾天龍椅,哪怕日後頂個「亡國之君」的名頭,好歹他也曾經是個皇帝,而非一輩子都沒法站在那個位置的太子。
思緒間,皇後牽著太子的手,一步步靠近跌坐在椅子上沒動過的孫仲,她麵上帶著柔情,露出懷念往昔的悲傷,輕聲開口:「仲哥哥,你真的想開了麽?」
孫仲緩緩點頭,也配合地做出一副悔不當初的樣子,伸手去抓皇後的手:「香香,朕後悔了,不該那樣對你。當然,現在說什麽都晚了,朕將位置傳給固兒之後,咱們就在後宮頤養天年,好不好?」
皇後仔細觀察著孫仲的神色,見他神色雖有後悔,但更多的害怕,心中不由得一鬆,知道對方是擔憂自己退位後沒有好日子過,這才服軟求饒。
有所求就好,有所求才不會鬧事,皇後本就不打算苛待孫仲,趁此機會剛好順水推舟。
太子也是這麽想的,雖然他父皇算是「贅婿」的一種,但依舊是他的父親,這點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他行逼宮之事還能勉強說成「父親生病糊塗了,為國家社稷著想,他才不得已為之」,可若是真把人弄死了,縱然能叫這屋裏的人都封口不提,也難保不會走漏消息。
如今這樣就最好了,父皇老老實實地在後宮生活,他自不會在生活上虧待他,至於母後……夫妻怎好分離,最好也留在後宮和父皇生活在一起。
他已經長大了,前朝又有外公留下的人手,各個忠心可嘉,實在犯不上讓母後一個女子拋頭露麵——那不是跟陳留那邊的叛逆一樣了嗎?那種不守規矩的事可不能出現在皇家身上,不然何以成為天下表率。
殿內皇家三人麵上一副其樂融融,內則各有各的想法,殿下群臣差不多也是這樣,各自心中都有一本適合自家利益的帳,哪怕是低頭不語的內侍和宮娥們,也都在腦子裏想著今後的出路,盤算著走誰的門路、又給誰多塞點錢才能換個更好的去處。
此時皇後和太子都已經走到孫仲身邊,他瞪著因兩頰消瘦而格外突出的眼睛,看看這邊,又看看那邊,顫抖著輕聲問出隻有他們三人能聽清的話。
「真的沒有轉圜餘地了?朕可以下詔令固兒監國,待他行冠禮之後再退位,如何?」
皇後搖頭,太子抿唇不語,顯然這事毫無商量的餘地。
孫仲見狀閉目慘笑一聲,待再睜開時,倏然從椅子右手側扶手上抽出一把短刃,朝著一直被自己抓在手裏的皇後捅了過去。
「竟敢逼宮!去死吧!」
孫仲在掌權最初,裝做個明君的樣子並沒有廣納妃嬪,卻依舊寵幸了幾個宮娥,封了一些低階的名分。
外麵朝臣覺得無所謂,他們以男人看男人的寬容很好的接納了這件事,不過幾個低位宮妃,連個嬪都沒有, 根本不會撼動皇後的地位,陛下隻是貪圖個新鮮, 不會因此誤了大事。
那可是皇帝,誰會想著讓皇帝對皇後從一而終呢, 就連他們那些大臣, 誰家裏還沒幾個妾的。
所以, 真正感到憤怒難過的隻有皇後自己,就連她的兒子胡固都不覺得有什麽問題,那些女子連讓他行禮的資格都沒有,不過是父皇的玩物,他搞不懂為什麽母後會跑去跟父皇大鬧一場。
最初,孫仲還會好言好語的跟皇後賠個不是,說自己是一時衝動,是對方勾引了他,卻又不好不給名分,往後不再去了就是。
孫仲說話算話,的確不再寵幸那幾個宮娥出身的才人,卻開始與朝臣們聯姻,三年之內連四妃的位置都補齊了。
每一次,孫仲都有合適的藉口,皇後也漸漸麻木,終於在得知敬妃懷孕之後,熄滅了那顆充滿愛意的心。
不知是否因禍得福,皇後不再喜歡孫仲之後,反而變得清明了一些,她開始審視自己在這些年失去了什麽,得到了什麽,以及牢牢握在手裏的還有什麽。
然後她就驚恐地發現父皇留給自己傍身的東西竟然不剩多少,不管是財富還是護衛,都已經被孫仲潛移默化之中拿走了大多半,而剩下的那些還有多少是忠於她的根本不好說。
幸而,她有一個兒子,並且這個兒子已經啟蒙,並且在老師們中有個不錯的名聲。
沒了戀愛腦的皇後開始為自己和兒子籌謀未來,她不再將一切都賭在孫仲的良心上,如果說曾經的她認為拋棄髮妻是孫仲愛自己的表現,現在的她就覺得當初的自己腦子進了水。
話雖如此,皇後心底依舊是懷念最初那段你儂我儂的時光,畢竟是真的愛過,所以現在孫仲放下臉麵,開始跟她回憶往昔,她不由得有些心軟。
也僅僅是心軟,皇後不會因為孫總的一時示弱就停止逼宮的行為,退位詔書今天一定要寫,她的兒子今天必須成為虛朝的皇帝!
至於當了皇帝後該怎麽收拾那些爛攤子,皇後倒也沒覺得自己能力挽狂瀾,她對此有很清楚的認知——孫仲做不到,她和兒子也做不到,還剩下的這些朝臣同樣做不到。
現在爭奪皇帝之位,也僅僅是為了日後能有多的底牌和對方交涉,皇後非常清楚孟旭和慕容颯的宣傳政策——投降不殺,優待俘虜,絕不會對前朝皇室血脈趕盡殺絕。
真走到那一步的時候,她的兒子好歹坐過幾天龍椅,哪怕日後頂個「亡國之君」的名頭,好歹他也曾經是個皇帝,而非一輩子都沒法站在那個位置的太子。
思緒間,皇後牽著太子的手,一步步靠近跌坐在椅子上沒動過的孫仲,她麵上帶著柔情,露出懷念往昔的悲傷,輕聲開口:「仲哥哥,你真的想開了麽?」
孫仲緩緩點頭,也配合地做出一副悔不當初的樣子,伸手去抓皇後的手:「香香,朕後悔了,不該那樣對你。當然,現在說什麽都晚了,朕將位置傳給固兒之後,咱們就在後宮頤養天年,好不好?」
皇後仔細觀察著孫仲的神色,見他神色雖有後悔,但更多的害怕,心中不由得一鬆,知道對方是擔憂自己退位後沒有好日子過,這才服軟求饒。
有所求就好,有所求才不會鬧事,皇後本就不打算苛待孫仲,趁此機會剛好順水推舟。
太子也是這麽想的,雖然他父皇算是「贅婿」的一種,但依舊是他的父親,這點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他行逼宮之事還能勉強說成「父親生病糊塗了,為國家社稷著想,他才不得已為之」,可若是真把人弄死了,縱然能叫這屋裏的人都封口不提,也難保不會走漏消息。
如今這樣就最好了,父皇老老實實地在後宮生活,他自不會在生活上虧待他,至於母後……夫妻怎好分離,最好也留在後宮和父皇生活在一起。
他已經長大了,前朝又有外公留下的人手,各個忠心可嘉,實在犯不上讓母後一個女子拋頭露麵——那不是跟陳留那邊的叛逆一樣了嗎?那種不守規矩的事可不能出現在皇家身上,不然何以成為天下表率。
殿內皇家三人麵上一副其樂融融,內則各有各的想法,殿下群臣差不多也是這樣,各自心中都有一本適合自家利益的帳,哪怕是低頭不語的內侍和宮娥們,也都在腦子裏想著今後的出路,盤算著走誰的門路、又給誰多塞點錢才能換個更好的去處。
此時皇後和太子都已經走到孫仲身邊,他瞪著因兩頰消瘦而格外突出的眼睛,看看這邊,又看看那邊,顫抖著輕聲問出隻有他們三人能聽清的話。
「真的沒有轉圜餘地了?朕可以下詔令固兒監國,待他行冠禮之後再退位,如何?」
皇後搖頭,太子抿唇不語,顯然這事毫無商量的餘地。
孫仲見狀閉目慘笑一聲,待再睜開時,倏然從椅子右手側扶手上抽出一把短刃,朝著一直被自己抓在手裏的皇後捅了過去。
「竟敢逼宮!去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