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事業當先,男主靠邊[快穿] 作者:木樨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支持鎮壓的將領無言以對。
「今日對他們仁慈,我們又何必起義?老老實實的受他們欺壓,讓他們帶著家奴侵占土地房產,強搶妻女。」又一位師長開口,「你們當初從軍無一人是自願,那樣的苦日子,還要過?」
「不過。」不支持鎮壓的將領齊齊出聲。
「他們手中的權力為何累世傳承,是因為他們沒被打疼過,因為皇帝需要他們維護穩定。」元錦不疾不徐出聲,「我們可以打疼他們,讓百姓真正的做人而不是奴隸。」
「你們不信我可以讓大盛變得更好,還是不信,你們能將這些享受了幾百上千年民脂民膏的王孫貴族,世家大族推倒?」元錦語氣加重,「箭在弦上,此時猶豫乃是兵家大忌。」
帳內一下子安靜下去。
「他們便是聯合起來,也不過是烏合之眾,我們的將士經過十年訓練,慌什麽?」元錦拔高聲調,「慌他們有朝一日再得勢跟你們算帳嗎?我們手裏有兵外麵有百姓擁護,有什麽可慌的。」
「大將軍,我們錯了。」幾個不支持鎮壓將領羞愧低下頭。
元錦緩了語氣,重新分析眼前的局勢,布置即將跟晉王對上的這一仗。
晉王的大軍有七萬人馬,武器裝備明顯不如他們,糧草倒是準備的異常充足。
十年來,齊王和晉王為了皇權,在封地豢養私兵收刮錢財,百姓苦不堪言。加之這些年天災頻發,粗粗摸查得到的人口數據,整個大盛從五年前的接近七千萬人口,到現在隻有不足五千萬。
中原往南也就江南一帶好一點,中原一帶五年來幾乎沒有新增人口,能去南方的都逃去南方,能到北地的也都跑了。
走不了的百姓全都成了晉王爭奪皇權的基石。
「晉王大軍已連續行軍八日,到了臨江府估摸著會修整一日,冷箭旅一、二營化整為零先行進入臨江府,控製守備營接我們的大軍入城。」元錦拿起圖杆指著沙盤說,「在臨江府解決了晉王,隊伍繼續開拔,趕到盧城攔截齊王大軍。」
「冷箭旅三、四、五營,可提前進入齊王入京路線的各府州縣,斷他們糧,刺殺高級將領。」副將軍走到元錦身邊,取下沙盤上的臨江府小旗子,「臨江府易守難攻,因此我們必須要在晉王大軍之前,拿下臨江府狙擊晉王大軍。」
眾將對此作戰計劃無異議。
當夜,大軍分成小股部隊繼續往臨江府急行軍。因所有將士都配備了行軍背包和單兵口糧,分散後行蹤難測,又有偵查旅在前方開路,晉王派出的探子不是被斬殺就是無功而返。
兩日後元錦和一眾將領進入臨江府,北地大軍隨後入城,比晉王大軍提早了一日。
布防結束已是天亮。
元錦站在城牆上,拿著費了好幾年功夫才做出來的望遠鏡,仔細觀察城外的動靜。
「偵察營來報,晉王大軍分成三股,再有兩個時辰便進入我們的埋伏區域,準備呈合圍之勢攻打臨江府。」副將軍將戰報遞給元錦,「趁他們人困馬乏,我們爭取一次拿下。」
「速戰速決,最好生擒晉王。」元錦隨手把望遠鏡遞給他,「江南一地的收復還算順利,特意培養出來的水師和冷箭旅水陸特戰營,傳來捷報。再有二十日,江南一帶可全部拿下,負責各府州縣安置工作的官員已在路上。」
她是打下一城就留下相應的官員處置戰後事宜,所有官員由宋雲策和曲如雲負責護送,跟隨起義軍的行軍路線行進。
這邊也是同樣的安排,拿下一城隨行的官員就接手管轄一城。
十年來,她精心培養了數千後備官員,該是到了發揮作用的時候。
臨江府外。
蕭銘楚坐在中軍帳內,一封封翻看探子從各地送來的線報。
突然冒出來的起義軍背後到底是誰在統帥,竟然無一條線報說的清楚。從北地打聽來的消息,有說起事的城主是女子,有說是男子,竟是連性別都無法確定。
唯一能確定的隻有北地的百姓,這十年衣食富足,不論朝廷增加的苛捐雜稅幾何,百姓都不受影響。
派去北地的探子來報,此次起義軍從北地出發,百姓夾道相迎。
「王爺,我們養在棱穀關的三萬將士,叛了起義軍。」跟隨蕭銘楚多年的副將,拿著新送到的線報,麵如死灰。
「王爺,起義大軍的行蹤依舊無法探查,末將覺著這臨江府不能去。」軍中副將低頭看著案上的先報,遲疑開口,「探子連探數日,數萬人馬的大軍竟是一點蹤跡都沒留下。」
被起義軍占領的城池內,百姓跟過年一樣開心,並未像他們預料的那樣被起義軍□□。
「不過臨江府,進京的行程會延後五日,你是想讓本王的王兄捷足先登嗎?」蕭銘楚轉頭盯著沙盤,咬牙出聲,「再探再報,務必把起義軍的行蹤找出來。」
援軍沒了。起義軍的紀律如此嚴明,統帥之人會是誰?
趙英武並未離開棱穀關,梁守備病倒,探子未能確認是否屬實。
他一個守備,沒有幫手如何指揮得動十幾萬的起義軍?
從甘城出發的起義軍有八萬左右,江南一地的起義軍人數亦有七萬上下,兩股兵力呈合圍之勢往上京圍攏,他梁守備沒有這個統帥的能力。
「是。」副將應聲傳話出去。
「今日對他們仁慈,我們又何必起義?老老實實的受他們欺壓,讓他們帶著家奴侵占土地房產,強搶妻女。」又一位師長開口,「你們當初從軍無一人是自願,那樣的苦日子,還要過?」
「不過。」不支持鎮壓的將領齊齊出聲。
「他們手中的權力為何累世傳承,是因為他們沒被打疼過,因為皇帝需要他們維護穩定。」元錦不疾不徐出聲,「我們可以打疼他們,讓百姓真正的做人而不是奴隸。」
「你們不信我可以讓大盛變得更好,還是不信,你們能將這些享受了幾百上千年民脂民膏的王孫貴族,世家大族推倒?」元錦語氣加重,「箭在弦上,此時猶豫乃是兵家大忌。」
帳內一下子安靜下去。
「他們便是聯合起來,也不過是烏合之眾,我們的將士經過十年訓練,慌什麽?」元錦拔高聲調,「慌他們有朝一日再得勢跟你們算帳嗎?我們手裏有兵外麵有百姓擁護,有什麽可慌的。」
「大將軍,我們錯了。」幾個不支持鎮壓將領羞愧低下頭。
元錦緩了語氣,重新分析眼前的局勢,布置即將跟晉王對上的這一仗。
晉王的大軍有七萬人馬,武器裝備明顯不如他們,糧草倒是準備的異常充足。
十年來,齊王和晉王為了皇權,在封地豢養私兵收刮錢財,百姓苦不堪言。加之這些年天災頻發,粗粗摸查得到的人口數據,整個大盛從五年前的接近七千萬人口,到現在隻有不足五千萬。
中原往南也就江南一帶好一點,中原一帶五年來幾乎沒有新增人口,能去南方的都逃去南方,能到北地的也都跑了。
走不了的百姓全都成了晉王爭奪皇權的基石。
「晉王大軍已連續行軍八日,到了臨江府估摸著會修整一日,冷箭旅一、二營化整為零先行進入臨江府,控製守備營接我們的大軍入城。」元錦拿起圖杆指著沙盤說,「在臨江府解決了晉王,隊伍繼續開拔,趕到盧城攔截齊王大軍。」
「冷箭旅三、四、五營,可提前進入齊王入京路線的各府州縣,斷他們糧,刺殺高級將領。」副將軍走到元錦身邊,取下沙盤上的臨江府小旗子,「臨江府易守難攻,因此我們必須要在晉王大軍之前,拿下臨江府狙擊晉王大軍。」
眾將對此作戰計劃無異議。
當夜,大軍分成小股部隊繼續往臨江府急行軍。因所有將士都配備了行軍背包和單兵口糧,分散後行蹤難測,又有偵查旅在前方開路,晉王派出的探子不是被斬殺就是無功而返。
兩日後元錦和一眾將領進入臨江府,北地大軍隨後入城,比晉王大軍提早了一日。
布防結束已是天亮。
元錦站在城牆上,拿著費了好幾年功夫才做出來的望遠鏡,仔細觀察城外的動靜。
「偵察營來報,晉王大軍分成三股,再有兩個時辰便進入我們的埋伏區域,準備呈合圍之勢攻打臨江府。」副將軍將戰報遞給元錦,「趁他們人困馬乏,我們爭取一次拿下。」
「速戰速決,最好生擒晉王。」元錦隨手把望遠鏡遞給他,「江南一地的收復還算順利,特意培養出來的水師和冷箭旅水陸特戰營,傳來捷報。再有二十日,江南一帶可全部拿下,負責各府州縣安置工作的官員已在路上。」
她是打下一城就留下相應的官員處置戰後事宜,所有官員由宋雲策和曲如雲負責護送,跟隨起義軍的行軍路線行進。
這邊也是同樣的安排,拿下一城隨行的官員就接手管轄一城。
十年來,她精心培養了數千後備官員,該是到了發揮作用的時候。
臨江府外。
蕭銘楚坐在中軍帳內,一封封翻看探子從各地送來的線報。
突然冒出來的起義軍背後到底是誰在統帥,竟然無一條線報說的清楚。從北地打聽來的消息,有說起事的城主是女子,有說是男子,竟是連性別都無法確定。
唯一能確定的隻有北地的百姓,這十年衣食富足,不論朝廷增加的苛捐雜稅幾何,百姓都不受影響。
派去北地的探子來報,此次起義軍從北地出發,百姓夾道相迎。
「王爺,我們養在棱穀關的三萬將士,叛了起義軍。」跟隨蕭銘楚多年的副將,拿著新送到的線報,麵如死灰。
「王爺,起義大軍的行蹤依舊無法探查,末將覺著這臨江府不能去。」軍中副將低頭看著案上的先報,遲疑開口,「探子連探數日,數萬人馬的大軍竟是一點蹤跡都沒留下。」
被起義軍占領的城池內,百姓跟過年一樣開心,並未像他們預料的那樣被起義軍□□。
「不過臨江府,進京的行程會延後五日,你是想讓本王的王兄捷足先登嗎?」蕭銘楚轉頭盯著沙盤,咬牙出聲,「再探再報,務必把起義軍的行蹤找出來。」
援軍沒了。起義軍的紀律如此嚴明,統帥之人會是誰?
趙英武並未離開棱穀關,梁守備病倒,探子未能確認是否屬實。
他一個守備,沒有幫手如何指揮得動十幾萬的起義軍?
從甘城出發的起義軍有八萬左右,江南一地的起義軍人數亦有七萬上下,兩股兵力呈合圍之勢往上京圍攏,他梁守備沒有這個統帥的能力。
「是。」副將應聲傳話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