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進城的時候遇到了唐縣令,現在已經走不了了。」應子玄並非真的傻子,結合之前種種他大概是明白蒼耳縣肯定也參與了什麽事情。
周南川被這個消息嚇得站起來,唐子盛那個鬼精鬼精的人,「你們和他說了什麽?」
「我們也沒說什麽,但他大概是猜到我們來蒼耳縣的目的。」
「那完了,別說你們現在走不了,我現在都要成為他重點排查對象了。」
周南川頭疼,怎麽偏偏進城遇到了唐子盛,那不是羊入虎口,「算了,真要是走不了,你們就暫時在我家住著,少不了你們一口飯吃。」
「所以,現在可以說你瞞著的事了嗎?」應子玄想求個真相,孟羌也看過去。
「既然你們都走不了了告訴你們也無妨,之所以阻止你們去找西州總兵去南州平亂,是因為現在西州總兵已經帶兵去了西北城,前不久西北城外外邦人集結了十萬兵馬,想要攻打西北城,這會他們沒空管南州的事。」
「西北城不是有將軍的西北軍鎮守,十幾萬人馬何懼外邦十萬人馬。」
「是不懼,可是西北軍更早之前就已經偷偷轉移到了南州,現在南州打仗的可不光是信王和懷王,還有將軍,這三方人馬打起來,不要說你們,就是朝廷都隻能隔岸觀火。若是不能坐收漁翁之利,就隻能作為魚肉任人刀俎。」
「將軍要謀反。」孟羌顯然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他是走武舉路子的,天下走武科的舉子莫不都是崇拜景將軍,一代良將忠誠竟然要謀反,這如何可能。
「將軍若不反,信王、懷王和太子登上那個位置後都不會放過將軍,這些年朝廷忌憚將軍,忌憚西北軍,再加上皇城內許多官差貪墨,每每該到西北軍手中的物資都被半路劫走,全靠將軍養活這十幾萬人。
本該效忠的朝廷連口飯都給西北軍吃不上,你說西北軍認誰為主。而這件事除開皇帝,太子他們可是門清,哪個皇帝能夠容忍兵權落在外人手裏,臥床之榻豈容他人鼾睡,將軍不反就要死。」
時局動盪,而常人消息隻曉得一星半點,不知大局總會有所偏私,將軍的難處不在他的位置少有人能體會。
孟羌被這番言論堵的說不出話,朝廷的確是欠景將軍的。雖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景將軍不同,景將軍要是死了,大豫又要落得風雨飄搖。
皇帝可以換,景奐不能死。
「餘下的事情,你們還想知道什麽我都可以說,不過之後你們得同我去一趟縣衙見唐縣令,你們的身份必須在他眼前過明路。」
周南川想想他就不該發那份邀約函,不然怎麽會落得如此境地。
——
唐子盛下午到了縣衙,聽到說周南川同人離開之後便不在關注,而是靜心開始將近期局勢變化寫在紙上。
南州那場亂還不夠亂,將軍要想順理成章的拿下皇位,必須讓太子也參與這場混戰之中。
不然到時候將軍打贏了懷王和信王,要麽臣服於太子說他是在平亂,要麽進攻皇城,說他是在謀逆。
前者後果就是依舊受製於人,還會加深太子的猜忌,待太子登位將軍必會成為新帝斬殺的第一滴血,後者雖於計劃無異,但將軍登位便會變成謀朝篡位,名不正言不順。
破局之法唯有讓太子也被牽扯其中,而太子身居皇城,不會輕易出去,隻有讓信王懷王和將軍的戰場蔓延至皇城,這一切才好解決。
關鍵的點在於,怎麽將戰場引渡到皇城,晏丞相在其中是否已經插手,現在晏丞相表明是站在太子一派,要是暗中插手想必不難。
這樣想著,唐子盛手中的紙上已經呈現出一張清晰的脈絡圖,他拿起來看了看,最後將皇城圈了起來。
第105章 西北有變
「大人,周縣丞來找。」唐默進屋通報。
「讓他們進來吧。」唐子盛放下筆案,來的比想像中要快。
周南川進屋第一件事先是給唐子盛行禮,蒼耳縣如今不受朝廷管製,早在他們相熟之後這些虛禮再不見周南川用過,今日一見行禮拜見,可見周南川的鄭重。
「為你友人來的?」唐子盛見周南川身後不見其他人,心中給應子玄和孟羌的地位又拔高了些。
「嗯,他們此次過來,隻是受人蒙蔽,並沒有要助太子成事的意思,更多是為南州戰亂中受苦的百姓做些事,並無其他的念頭。」
周南川先把應子玄和孟羌做的事定性,就怕唐子盛認為這兩位是太子黨,道不同不相為謀,這要是唐子盛狠下心斬草除根他還真不一定能救下二人。
「周兄啊周兄,雖然我這人喜歡不留後患,但也不是嗜殺成性,你這樣的態度讓我覺得我似乎做人有些失敗?」
唐子盛此番言語並沒有什麽深意,聽在周南川耳朵裏也算是鬆口氣的信號,這表明唐子盛並沒有要應子玄和孟羌性命的打算。
「這不是他二人同我們立場不同,若是我在你的位置,也不知道該作何打算。」周南川態度鬆下來,說話便也不繃著了。
「他們隻是天底下讀書人最尋常的想法,也不算錯,但是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的確是愚忠,他們與我們的計劃並沒有什麽影響,不過在戰亂平息前最好是留在蒼耳縣。」
「這個自然,如今蒼耳縣算是各州裏難得一塊清淨地,他們留下對他們也有好處。」
周南川被這個消息嚇得站起來,唐子盛那個鬼精鬼精的人,「你們和他說了什麽?」
「我們也沒說什麽,但他大概是猜到我們來蒼耳縣的目的。」
「那完了,別說你們現在走不了,我現在都要成為他重點排查對象了。」
周南川頭疼,怎麽偏偏進城遇到了唐子盛,那不是羊入虎口,「算了,真要是走不了,你們就暫時在我家住著,少不了你們一口飯吃。」
「所以,現在可以說你瞞著的事了嗎?」應子玄想求個真相,孟羌也看過去。
「既然你們都走不了了告訴你們也無妨,之所以阻止你們去找西州總兵去南州平亂,是因為現在西州總兵已經帶兵去了西北城,前不久西北城外外邦人集結了十萬兵馬,想要攻打西北城,這會他們沒空管南州的事。」
「西北城不是有將軍的西北軍鎮守,十幾萬人馬何懼外邦十萬人馬。」
「是不懼,可是西北軍更早之前就已經偷偷轉移到了南州,現在南州打仗的可不光是信王和懷王,還有將軍,這三方人馬打起來,不要說你們,就是朝廷都隻能隔岸觀火。若是不能坐收漁翁之利,就隻能作為魚肉任人刀俎。」
「將軍要謀反。」孟羌顯然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他是走武舉路子的,天下走武科的舉子莫不都是崇拜景將軍,一代良將忠誠竟然要謀反,這如何可能。
「將軍若不反,信王、懷王和太子登上那個位置後都不會放過將軍,這些年朝廷忌憚將軍,忌憚西北軍,再加上皇城內許多官差貪墨,每每該到西北軍手中的物資都被半路劫走,全靠將軍養活這十幾萬人。
本該效忠的朝廷連口飯都給西北軍吃不上,你說西北軍認誰為主。而這件事除開皇帝,太子他們可是門清,哪個皇帝能夠容忍兵權落在外人手裏,臥床之榻豈容他人鼾睡,將軍不反就要死。」
時局動盪,而常人消息隻曉得一星半點,不知大局總會有所偏私,將軍的難處不在他的位置少有人能體會。
孟羌被這番言論堵的說不出話,朝廷的確是欠景將軍的。雖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景將軍不同,景將軍要是死了,大豫又要落得風雨飄搖。
皇帝可以換,景奐不能死。
「餘下的事情,你們還想知道什麽我都可以說,不過之後你們得同我去一趟縣衙見唐縣令,你們的身份必須在他眼前過明路。」
周南川想想他就不該發那份邀約函,不然怎麽會落得如此境地。
——
唐子盛下午到了縣衙,聽到說周南川同人離開之後便不在關注,而是靜心開始將近期局勢變化寫在紙上。
南州那場亂還不夠亂,將軍要想順理成章的拿下皇位,必須讓太子也參與這場混戰之中。
不然到時候將軍打贏了懷王和信王,要麽臣服於太子說他是在平亂,要麽進攻皇城,說他是在謀逆。
前者後果就是依舊受製於人,還會加深太子的猜忌,待太子登位將軍必會成為新帝斬殺的第一滴血,後者雖於計劃無異,但將軍登位便會變成謀朝篡位,名不正言不順。
破局之法唯有讓太子也被牽扯其中,而太子身居皇城,不會輕易出去,隻有讓信王懷王和將軍的戰場蔓延至皇城,這一切才好解決。
關鍵的點在於,怎麽將戰場引渡到皇城,晏丞相在其中是否已經插手,現在晏丞相表明是站在太子一派,要是暗中插手想必不難。
這樣想著,唐子盛手中的紙上已經呈現出一張清晰的脈絡圖,他拿起來看了看,最後將皇城圈了起來。
第105章 西北有變
「大人,周縣丞來找。」唐默進屋通報。
「讓他們進來吧。」唐子盛放下筆案,來的比想像中要快。
周南川進屋第一件事先是給唐子盛行禮,蒼耳縣如今不受朝廷管製,早在他們相熟之後這些虛禮再不見周南川用過,今日一見行禮拜見,可見周南川的鄭重。
「為你友人來的?」唐子盛見周南川身後不見其他人,心中給應子玄和孟羌的地位又拔高了些。
「嗯,他們此次過來,隻是受人蒙蔽,並沒有要助太子成事的意思,更多是為南州戰亂中受苦的百姓做些事,並無其他的念頭。」
周南川先把應子玄和孟羌做的事定性,就怕唐子盛認為這兩位是太子黨,道不同不相為謀,這要是唐子盛狠下心斬草除根他還真不一定能救下二人。
「周兄啊周兄,雖然我這人喜歡不留後患,但也不是嗜殺成性,你這樣的態度讓我覺得我似乎做人有些失敗?」
唐子盛此番言語並沒有什麽深意,聽在周南川耳朵裏也算是鬆口氣的信號,這表明唐子盛並沒有要應子玄和孟羌性命的打算。
「這不是他二人同我們立場不同,若是我在你的位置,也不知道該作何打算。」周南川態度鬆下來,說話便也不繃著了。
「他們隻是天底下讀書人最尋常的想法,也不算錯,但是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的確是愚忠,他們與我們的計劃並沒有什麽影響,不過在戰亂平息前最好是留在蒼耳縣。」
「這個自然,如今蒼耳縣算是各州裏難得一塊清淨地,他們留下對他們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