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香的味道混雜在飯菜味中,伴隨著飯菜味漸淡,安神香的味道重新覆蓋到屋子中。


    終於又重新回歸了混沌。


    姚伯在靠近黎山邊的一處茶館內,遙看黎山的每個角落。


    他已經一日未睡,自從黎山消息一出,他便料想到了是生姚一批人出了差子,當晚拿著燈小心翼翼的走了黎山每個角落,卻沒有找到任何一個他們的人,什麽屍體,什麽人際,一個都沒有。


    他抱著僥倖的心理,也許隻是一台戲,生姚他們應當是沒事的。


    但千般自我肯定,仍然繞不開眼前的一個現實。


    生姚他們沒有回來,沒有回到李家客棧或者酒坊還是回家。


    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他們的蹤跡。


    同行十幾人,竟一人都未歸,到底是為什麽!難道當真出了什麽錯。


    如果料想的沒錯,帶走聖女的是李符卿,李符卿為何又如此狠心,將自己想要合作的人殺死,為自己樹敵,這是多麽不明智的一個行為,他不相信李符卿身為二皇子會做這種偏激的事情。


    「還真別說,那個姑娘長得確實好看。」茶館正是熱鬧的時候,舟車勞頓,很多人都需要一個地方暫且休息一下,正在聊天的幾日,便是馬車夫。


    「我數了數,前後大概有兩批人來找她了吧,都凶神惡煞的。」那人撇了撇嘴,像是很不屑的樣子。


    「估計是惹著人了,我家老婆子說,那姑娘來村裏的時候就半死不活了。」有一人接道。


    姚伯戴上鬥笠帽子,將繩結拉好,招手道:「小二,結帳。」


    --------------------


    作者有話要說:


    早點睡


    第104章


    安王府內老臣極聚,每個人麵上都十分不快,整個正堂都籠罩在一種陰鬱的氛圍中。


    「他連王爺都不見?」有一人蹙著眉頭說道。


    自從早上出了那檔子事,他們幾個已經站好二殿下隊伍的老臣便已經心有不快,再加上,他們心中十之八九已經猜到了轎子裏鐵定是個女人。


    這件事可大可小,往大了去也就是陛下知道了,覺得二殿下冥頑不靈,無藥可救,這麽多天都是做戲,欺騙,現在就是本性暴露,便不會再幫扶二殿下,那二殿下必然便沒有了再爭東宮的條件。


    往小了說,陛下不知道此事,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件事便就是這麽過去了。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覺得這件事會影響他們幾人的利益,所以在此匯集,惴惴不安。


    另一老臣嘆氣:「等會再去看看?」


    安王摹揣著指尖的玉環,眼神深邃:「不必了。」


    眾人皆望向他,隻聽得他接著道:「也許他有自己的打算也不一定。」李符卿籌謀多年,當真就會在這個收線關頭做出那樣的事情?他看著李符卿長大,自然是知道這孩子心中精於謀劃。


    所以現在,他選擇相信李符卿今日作為是另有打算。


    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皆是有質疑。他們幾人知道李符卿當年的性子,心中自然也是隱隱不安於李符卿會不會重蹈覆轍,眼下出了這檔子事,怎麽看都不像是什麽另有打算,也不像是什麽明智的作為。


    但安王在上頭,眾人也不敢說什麽,隻得拱手稱是。


    眼下太子並不算失勢,隻是少了皇後庇護,且仍然受到陛下,眾朝臣、以及眾百姓的認可,受千家所喜愛,本就不是對等的局勢,眼下更是有些窘迫了。


    也不知道二殿下到底是何打算。


    雖然說眾人都已經明確了站在二殿下黨派之中,但是一次都沒有和二殿下有過單獨的會談,偶爾幾句在早朝時候的點頭之間,告知不了他們的心思。


    想要邀請二殿下來府中相聚,二殿下卻是次次都有事隻得作罷,改則下次。


    眼下出了這件事,各位朝臣心中也是有一些別的心思,借著大多數人以為是看熱鬧的心思,他們幾人卻是想藉此時機讓二殿下知道他們跟隨的決心。


    沒想到王府閉門謝客,連門檻兒都跨不進去。


    安王扳動玉扳指,俯視下麵每位官員的眼睛:「近日太子在做些什麽?」


    「聽人說太子近日很是安分,除了早朝外也不怎麽出府,平日裏就是在府中看書,除了太傅能進府外,其餘人一律都謝客了。」


    安王不語。


    眾人中有人輕聲嘆了口氣:「太子雖說是最適配的太子,可擋住了我們的利益,那就隻能讓路了。」


    其餘人皆是點頭,眼神不屑。


    「若論起適配的話,當年最適配登基的不就是安王殿下,隻是可惜先皇偏愛現在的陛下,所以才沒有傳位給安王,安王當時何等風光,文章學識高遠,世人稱其「鶴鳴雞樹」,還有…」


    「好了。」安王擺手打斷,嘴角輕笑著「本王倒是隻想當一個閑散王爺,你們多慮了。」


    眾人皆是替他不值。


    朝廷奉嫡長子即位的老規矩,使得比安王遜色很多的陛下即位,當時的陛下雖然說有一些謀略和才華,但是遠不及安王。


    很這也是為什麽陛下為什麽還沒介懷安王,處處設限安王。


    眼下這局勢,倒是反著來了。


    他們想要幫扶上位者,並非是明君人選,若論起明君,眾人心中必然是認可太子的,多年來太子就像是為帝位量身定做的那般,所作所為皆是明君之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虛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挽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挽幹並收藏虛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