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瑤喃喃自語:「見過的……人?」
碧清源點頭:「就好比黑白無常, 因為我們心中對亡者使者的概念是如此一個形象, 我們看到的是黑白無常。」
茜瑤明白了:「但實際他們不是這樣, 同樣道理,我內心之中的學者專家,可能是這樣一個形象,所以我在副本內看到的就是他!我以前可能見過他,是以學者專家之類的形象出現過——我需要立即聯繫我的父母!」
碧清源把『可以試試催眠』這句話咽下去,尷尬點頭附和:「對,問問你周圍的人是否認識這個人。」
你別說,照片發過去讓茜瑤的父母確認後,還真有收穫!
「這不是劉教授嗎?你小時候不是老做噩夢,說自己看到奇怪的東西,所以帶你去看的心理醫生,叫個劉——劉什麽來著,記不起來了,反正是個教授,挺厲害的,你去看過幾次之後就好多了。」
茜瑤震驚,她完全沒有自己去看過心理醫生這方麵的記憶!
她媽媽道:「你太小了,當然不記得了,後來誰也不提這事。」
數十年前,大家都對心理醫生有偏見,覺得心理有嚴重疾病,類似神經病那種才去看醫生,所以誰去看醫生都偷偷摸摸,不敢讓人知道。好比茜瑤父母帶她去看過之後,也不會跟人說,哪怕是對茜瑤也不主動提起。倒是近兩年大家觀念開放,對心理學的認可度更高,漸漸理解看心理醫生不代表自己就是有毛病,多數人都經歷很多次心理失衡,心理醫生的作用是輔助你度過難關。
碧清源提醒:「未成年兒童是不會單獨與心理醫生進行交流的,問問你父母,當時誰陪你一起見的醫生,治療流程有什麽,具體還記著些什麽?等等,先問問他們誰跟你一起去見的,我立即叫人將他請過來。」
茜瑤問過之後,得知當年帶她去的竟然是她父親。
這很少見,父親工作很忙,在她小時候三天兩頭不在家,一般來說都是她母親帶她去看病什麽的。
對此,她父親倒是很誠懇:「那個醫生,是個帥哥。」
啊,這……好吧我懂了,辛苦你了老爸。
茜瑤哭笑不得。
茜瑤的父親過來之後,配合回憶了下當時的治療經過,好像跟普通的心理學治療沒差別,讓做墨跡圖鑑,還有讓畫畫,通過這些來確認心理狀況什麽的。至於雙方的對話內容,他覺得比起那位心理醫生,自己女兒的童言童語更可怕,無論是小茜瑤講述的夢裏的內容,還有見到的奇奇怪怪的事,就連他一個成年大男人聽了都害怕。
倒是醫生的話,在他聽來隻是心理治療的一部分,聽起來很正常的。
不過他還是按照要求,回想了當時醫生所說的話。他好像當時對茜瑤說——
「你知道,為什麽會有傳說中的妖怪存在?那是人類為了克服恐懼,對未知事物加以描述,賦予形象,當它成為一個實際存在的物質時,便可以去學習理解,進而人類戰勝了未知與恐懼。」
那個男人用溫和的聲音對年幼的孩子低語道。
「你很特殊,應該說,每個人都很特殊,大家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
「人的眼睛會說謊,人的耳朵會說謊,甚至就連觸覺與感覺都會說謊。因為我們的大腦,會欺騙我們自己。所以當你發現你看到的東西與他人不同,不用害怕,隻要賦予它形狀跟名字就好,隻要它從未知變成了一個形象,就不可怕了。」
父親對這段話印象很深,因為他自己聽完都深有感慨,甚至有點懊悔自己對於女兒的情況大驚小怪,小孩子隻是喜歡幻想,所以『看』到了不同的東西,沒必要為此大驚小怪,這不常見,但也不算多可怕。
除此之外,讓父親印象較深的另一段對話,是小茜瑤跟醫生討論『世界』的話題,因為太過奇思妙想,而且小孩子討論世界感覺很尤其,所以他的印象也較深。
「你對他說,世界是一個洞,很深很深的洞,我們都在洞裏,洞的內外上下還有不同的世界,有生物會在不同世界之中遊蕩,而你經常能看到的就是那種生物。你說,這些是姐姐告訴你的——當然這肯定是你自己想像,我問過你姐,她沒講過這些東西。」父親回憶道,「你還說,洞是『活得』,有自己的想法。說實話我以為你長大會成為小說家,哪裏來的那麽多奇思妙想。」
茜瑤茫然:「我完全不記得這些!」
父親道:「當然了,你那時候那麽小,肯定忘記了。醫生聽了還開玩笑說,聽起來很像海參,說不定能內外翻轉過來,讓『世界』的疊層發生改變。你還跟他說,那樣很麻煩,海參會把內髒吐掉。醫生還哈哈大笑的說你講的沒錯,裏麵的東西會跑到外麵來,一定很精彩。你們聊得挺好,那個醫生也很有童心。」
「反正去了三次之後,你就不再做噩夢,醫生也說不用繼續治療。不過他說,如果你遇到突發情況,還可以聯繫他。」
茜瑤連忙問:「還有他的聯繫方式嗎?」
父親理所當然的回答:「早沒了,那都多久之前的事了,怎麽可能還留著。」
哪怕他想起來的不多,已經算有一些情報了。當時這位醫生也是認識人介紹的,認識人自然也早都聯繫不到,又不是什麽熟人,老媽跳舞時候認識的人,早就斷了聯繫。就連當年去做諮詢的地址也記不清,實在是過去了太久,能記得才是奇怪的事。
碧清源點頭:「就好比黑白無常, 因為我們心中對亡者使者的概念是如此一個形象, 我們看到的是黑白無常。」
茜瑤明白了:「但實際他們不是這樣, 同樣道理,我內心之中的學者專家,可能是這樣一個形象,所以我在副本內看到的就是他!我以前可能見過他,是以學者專家之類的形象出現過——我需要立即聯繫我的父母!」
碧清源把『可以試試催眠』這句話咽下去,尷尬點頭附和:「對,問問你周圍的人是否認識這個人。」
你別說,照片發過去讓茜瑤的父母確認後,還真有收穫!
「這不是劉教授嗎?你小時候不是老做噩夢,說自己看到奇怪的東西,所以帶你去看的心理醫生,叫個劉——劉什麽來著,記不起來了,反正是個教授,挺厲害的,你去看過幾次之後就好多了。」
茜瑤震驚,她完全沒有自己去看過心理醫生這方麵的記憶!
她媽媽道:「你太小了,當然不記得了,後來誰也不提這事。」
數十年前,大家都對心理醫生有偏見,覺得心理有嚴重疾病,類似神經病那種才去看醫生,所以誰去看醫生都偷偷摸摸,不敢讓人知道。好比茜瑤父母帶她去看過之後,也不會跟人說,哪怕是對茜瑤也不主動提起。倒是近兩年大家觀念開放,對心理學的認可度更高,漸漸理解看心理醫生不代表自己就是有毛病,多數人都經歷很多次心理失衡,心理醫生的作用是輔助你度過難關。
碧清源提醒:「未成年兒童是不會單獨與心理醫生進行交流的,問問你父母,當時誰陪你一起見的醫生,治療流程有什麽,具體還記著些什麽?等等,先問問他們誰跟你一起去見的,我立即叫人將他請過來。」
茜瑤問過之後,得知當年帶她去的竟然是她父親。
這很少見,父親工作很忙,在她小時候三天兩頭不在家,一般來說都是她母親帶她去看病什麽的。
對此,她父親倒是很誠懇:「那個醫生,是個帥哥。」
啊,這……好吧我懂了,辛苦你了老爸。
茜瑤哭笑不得。
茜瑤的父親過來之後,配合回憶了下當時的治療經過,好像跟普通的心理學治療沒差別,讓做墨跡圖鑑,還有讓畫畫,通過這些來確認心理狀況什麽的。至於雙方的對話內容,他覺得比起那位心理醫生,自己女兒的童言童語更可怕,無論是小茜瑤講述的夢裏的內容,還有見到的奇奇怪怪的事,就連他一個成年大男人聽了都害怕。
倒是醫生的話,在他聽來隻是心理治療的一部分,聽起來很正常的。
不過他還是按照要求,回想了當時醫生所說的話。他好像當時對茜瑤說——
「你知道,為什麽會有傳說中的妖怪存在?那是人類為了克服恐懼,對未知事物加以描述,賦予形象,當它成為一個實際存在的物質時,便可以去學習理解,進而人類戰勝了未知與恐懼。」
那個男人用溫和的聲音對年幼的孩子低語道。
「你很特殊,應該說,每個人都很特殊,大家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
「人的眼睛會說謊,人的耳朵會說謊,甚至就連觸覺與感覺都會說謊。因為我們的大腦,會欺騙我們自己。所以當你發現你看到的東西與他人不同,不用害怕,隻要賦予它形狀跟名字就好,隻要它從未知變成了一個形象,就不可怕了。」
父親對這段話印象很深,因為他自己聽完都深有感慨,甚至有點懊悔自己對於女兒的情況大驚小怪,小孩子隻是喜歡幻想,所以『看』到了不同的東西,沒必要為此大驚小怪,這不常見,但也不算多可怕。
除此之外,讓父親印象較深的另一段對話,是小茜瑤跟醫生討論『世界』的話題,因為太過奇思妙想,而且小孩子討論世界感覺很尤其,所以他的印象也較深。
「你對他說,世界是一個洞,很深很深的洞,我們都在洞裏,洞的內外上下還有不同的世界,有生物會在不同世界之中遊蕩,而你經常能看到的就是那種生物。你說,這些是姐姐告訴你的——當然這肯定是你自己想像,我問過你姐,她沒講過這些東西。」父親回憶道,「你還說,洞是『活得』,有自己的想法。說實話我以為你長大會成為小說家,哪裏來的那麽多奇思妙想。」
茜瑤茫然:「我完全不記得這些!」
父親道:「當然了,你那時候那麽小,肯定忘記了。醫生聽了還開玩笑說,聽起來很像海參,說不定能內外翻轉過來,讓『世界』的疊層發生改變。你還跟他說,那樣很麻煩,海參會把內髒吐掉。醫生還哈哈大笑的說你講的沒錯,裏麵的東西會跑到外麵來,一定很精彩。你們聊得挺好,那個醫生也很有童心。」
「反正去了三次之後,你就不再做噩夢,醫生也說不用繼續治療。不過他說,如果你遇到突發情況,還可以聯繫他。」
茜瑤連忙問:「還有他的聯繫方式嗎?」
父親理所當然的回答:「早沒了,那都多久之前的事了,怎麽可能還留著。」
哪怕他想起來的不多,已經算有一些情報了。當時這位醫生也是認識人介紹的,認識人自然也早都聯繫不到,又不是什麽熟人,老媽跳舞時候認識的人,早就斷了聯繫。就連當年去做諮詢的地址也記不清,實在是過去了太久,能記得才是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