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長善權衡利弊,決計採取低價策略放手一搏。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她向來反對小腳女人似的一步三晃,既然打定主意非得拿下秋蕙,無論彭朗說什麽喪氣話也得想方設法證明她能化不可能為可能。
她不再與彭朗談公司層麵的生意,假如繼續聽他論證遠方失敗的必然性,季長善保不準橫眉冷對惡言相向。她捧起水杯潤嗓子,溫水已經冷了,彭朗問她需不需要再添水,季長善答:「我要點兒燙的,謝謝。」
彭朗給她接了一杯七十五度的水,見季長善直接咽了兩口,忽而說:「你有沒有聽過,老吃燙的會得食道癌。」
「彭總這麽怕死?」
他不置可否,「得病的滋味兒應該不好受。」
季長善想起他吃的那盤焦糊料理,「那彭總有沒有聽過菜炒糊了致癌。」
「人總歸要吃飯的。」
「您點個外賣,或者請阿姨做飯,問題迎刃而解。」
彭朗問季長善是不是覺得他做飯不好吃,她點頭:「顯而易見。」
他不言語一會兒,季長善也沒講話。頭頂吊燈垂落清冷的白光,她低眼喝起熱水,目光朝對麵男人的手腕偏移。彭朗慢慢轉動腕上棕繩,一條銀色的鯉魚墜子在指縫間遊進遊出,周身翻滾零星半點光。
「彭總下周二有時間嗎?我們去趟海城,辦戶口遷移。」
「海城地方不錯。」彭朗仍舊轉著手繩,「我有個房客也是海城人,他女朋友長了雙好看的手,跟季小姐的很像。你怎麽不戴戒指了?」
季長善一瞥左手無名指,「被同事看見了不好解釋,後天去彭總家裏再戴吧。」她停頓片刻,考慮如何措辭才能避免說出老婆二字,「在別人麵前,彭總能不能直接叫我名字?」
「結了婚,不都喊老婆?」
他對結婚的認知是季長善前所未聞的,她隻能表明婚後稱呼其實存在多樣性。
彭朗尊重季長善的想法,轉而問她有無小名。季長善從小到大都被家裏人連名帶姓地叫,彭朗聽她這樣說,目光在她臉上多停了一會兒。
第7章 公婆 有錢人確實質樸。
見彭朗父母的那天,季長善穿了一件淺藍的襯衫。假如有關他母親的資料裏未註明石漸青女士鍾愛鮮亮色彩,季長善會一如既往著黑白或深藍。
距離上次這樣投其所好,其實沒過去多久。兩周以前,有位愛好現代詩的客戶拉著季長善聊文人作品。張棗有首著名的詩,客戶飲酒沉吟:「隻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他禁不住潸然淚下,季長善遞去紙巾,嘴上背的是提前模仿好的專業評論,那顆紋絲不動的心卻暗自嘀咕:「到底太閑,還有工夫想梅花兒。」
她的脾氣已經被社會生活磨平許多,早個十年八年,她最厭惡投其所好。
彭朗在西瓦台接上季長善,她梳了高馬尾,發尖輕掃脖頸,黑白互襯,彼此都愈發分明。他請季長善坐副駕駛,腳踩油門目看前路時,冒出一句:「季小姐今天很好看。」
他的讚美總突如其來。
季長善朝彭朗臉上斜去一瞬目光,回了聲謝謝,低眼複習彭家三口的資料。
彭家父母住郊外別墅區,從西瓦台出發,不堵車也要一個小時。周末適逢大家返鄉出遊,路上水泄不通,走走停停,傍晚七點鍾才抵達目的地。
季長善上午參加學習班,練了半天女子防身術,累得睡了小半路。車子開進地庫,熄了火,一切噪音與顛簸無影無蹤。季長善睡眠淺,環境一經改變,哪怕由鬧入靜,都會驟然驚醒。
眼睛半睜,發覺身上蓋了件男士外套。
「醒了?」
季長善坐直身子,點一點頭。她歸還外套,道了聲謝,彭朗讓她披上外套,男裝女穿,能在外人麵前顯出親密。
地庫比室外涼許多,季長善拉緊外套,跟隨彭朗繞到後備箱處拿給他父母的禮物。東西統共兩樣,二十年的老班章普洱茶送他父親,一隻明代泉窯青釉直頸瓶給他母親。季長善分文未花,彭朗卻在她頭上扣了個送禮人的帽子。他父母未必不曉得禮物由兒子自掏腰包,隻不過接到禮物的剎那,還是露出上流社會的微笑,附上一句季小姐費心。
四個人戴著各自麵具,落座飯廳。
彭家別墅的裝潢中西合璧,牆麵地麵與家具皆由木頭打造,若是忽略海南黃花梨的價碼,整座房子頗有歸園田居之遺風。
上世紀六十年代,彭朗爺爺知青下鄉,在西南洱城種咖啡供應蘇聯的需求。他娶了一位當地婦女,生下彭朗的父親,取名彭訴仁。彭訴仁後來事業有成,多次公開強調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他聲稱童年與土地相伴的溫情歲月刻骨銘心,別墅落成後就在院子裏辟了兩塊地,親手種些應季果蔬,一為緬懷慈父慈母,二為紀念一去不返的時光。
彭訴仁十指交握,莊重地擱在桌上,他向新晉兒媳介紹今日的素菜全部出自家庭農場,季長善照彭朗教她的話術,低調吹捧彭訴仁的質樸和孝心。
她的名義公爹或許有些高興,微笑時國字臉更加寬闊。
彭家的阿姨端來一籃斜切法棍,配了黃油和橄欖油。彭朗的母親石漸青女士請客人先動手,彭朗代季長善拿了麵包,悉心抹好黃油遞到她手裏,「媽不是拿你當外人,隻不過你第一次來,她覺得新鮮。」
她不再與彭朗談公司層麵的生意,假如繼續聽他論證遠方失敗的必然性,季長善保不準橫眉冷對惡言相向。她捧起水杯潤嗓子,溫水已經冷了,彭朗問她需不需要再添水,季長善答:「我要點兒燙的,謝謝。」
彭朗給她接了一杯七十五度的水,見季長善直接咽了兩口,忽而說:「你有沒有聽過,老吃燙的會得食道癌。」
「彭總這麽怕死?」
他不置可否,「得病的滋味兒應該不好受。」
季長善想起他吃的那盤焦糊料理,「那彭總有沒有聽過菜炒糊了致癌。」
「人總歸要吃飯的。」
「您點個外賣,或者請阿姨做飯,問題迎刃而解。」
彭朗問季長善是不是覺得他做飯不好吃,她點頭:「顯而易見。」
他不言語一會兒,季長善也沒講話。頭頂吊燈垂落清冷的白光,她低眼喝起熱水,目光朝對麵男人的手腕偏移。彭朗慢慢轉動腕上棕繩,一條銀色的鯉魚墜子在指縫間遊進遊出,周身翻滾零星半點光。
「彭總下周二有時間嗎?我們去趟海城,辦戶口遷移。」
「海城地方不錯。」彭朗仍舊轉著手繩,「我有個房客也是海城人,他女朋友長了雙好看的手,跟季小姐的很像。你怎麽不戴戒指了?」
季長善一瞥左手無名指,「被同事看見了不好解釋,後天去彭總家裏再戴吧。」她停頓片刻,考慮如何措辭才能避免說出老婆二字,「在別人麵前,彭總能不能直接叫我名字?」
「結了婚,不都喊老婆?」
他對結婚的認知是季長善前所未聞的,她隻能表明婚後稱呼其實存在多樣性。
彭朗尊重季長善的想法,轉而問她有無小名。季長善從小到大都被家裏人連名帶姓地叫,彭朗聽她這樣說,目光在她臉上多停了一會兒。
第7章 公婆 有錢人確實質樸。
見彭朗父母的那天,季長善穿了一件淺藍的襯衫。假如有關他母親的資料裏未註明石漸青女士鍾愛鮮亮色彩,季長善會一如既往著黑白或深藍。
距離上次這樣投其所好,其實沒過去多久。兩周以前,有位愛好現代詩的客戶拉著季長善聊文人作品。張棗有首著名的詩,客戶飲酒沉吟:「隻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他禁不住潸然淚下,季長善遞去紙巾,嘴上背的是提前模仿好的專業評論,那顆紋絲不動的心卻暗自嘀咕:「到底太閑,還有工夫想梅花兒。」
她的脾氣已經被社會生活磨平許多,早個十年八年,她最厭惡投其所好。
彭朗在西瓦台接上季長善,她梳了高馬尾,發尖輕掃脖頸,黑白互襯,彼此都愈發分明。他請季長善坐副駕駛,腳踩油門目看前路時,冒出一句:「季小姐今天很好看。」
他的讚美總突如其來。
季長善朝彭朗臉上斜去一瞬目光,回了聲謝謝,低眼複習彭家三口的資料。
彭家父母住郊外別墅區,從西瓦台出發,不堵車也要一個小時。周末適逢大家返鄉出遊,路上水泄不通,走走停停,傍晚七點鍾才抵達目的地。
季長善上午參加學習班,練了半天女子防身術,累得睡了小半路。車子開進地庫,熄了火,一切噪音與顛簸無影無蹤。季長善睡眠淺,環境一經改變,哪怕由鬧入靜,都會驟然驚醒。
眼睛半睜,發覺身上蓋了件男士外套。
「醒了?」
季長善坐直身子,點一點頭。她歸還外套,道了聲謝,彭朗讓她披上外套,男裝女穿,能在外人麵前顯出親密。
地庫比室外涼許多,季長善拉緊外套,跟隨彭朗繞到後備箱處拿給他父母的禮物。東西統共兩樣,二十年的老班章普洱茶送他父親,一隻明代泉窯青釉直頸瓶給他母親。季長善分文未花,彭朗卻在她頭上扣了個送禮人的帽子。他父母未必不曉得禮物由兒子自掏腰包,隻不過接到禮物的剎那,還是露出上流社會的微笑,附上一句季小姐費心。
四個人戴著各自麵具,落座飯廳。
彭家別墅的裝潢中西合璧,牆麵地麵與家具皆由木頭打造,若是忽略海南黃花梨的價碼,整座房子頗有歸園田居之遺風。
上世紀六十年代,彭朗爺爺知青下鄉,在西南洱城種咖啡供應蘇聯的需求。他娶了一位當地婦女,生下彭朗的父親,取名彭訴仁。彭訴仁後來事業有成,多次公開強調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他聲稱童年與土地相伴的溫情歲月刻骨銘心,別墅落成後就在院子裏辟了兩塊地,親手種些應季果蔬,一為緬懷慈父慈母,二為紀念一去不返的時光。
彭訴仁十指交握,莊重地擱在桌上,他向新晉兒媳介紹今日的素菜全部出自家庭農場,季長善照彭朗教她的話術,低調吹捧彭訴仁的質樸和孝心。
她的名義公爹或許有些高興,微笑時國字臉更加寬闊。
彭家的阿姨端來一籃斜切法棍,配了黃油和橄欖油。彭朗的母親石漸青女士請客人先動手,彭朗代季長善拿了麵包,悉心抹好黃油遞到她手裏,「媽不是拿你當外人,隻不過你第一次來,她覺得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