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人生短短數十年,何必為那些虛名而活,孝寬素來灑脫聰慧,想來也是看得極明白的。」
曹恩英聞言在旁邊嗬嗬了一聲。
自古以來,皇帝都不喜歡底下有人比他還富,什麽石崇,沈萬三的,哪個能落得好下場。趙禎信任曹純,但不代表他信任曹純的後代。可現在好了,所有的錢都「充公」了,安全隱患瞬間消失。
趙禎心底還不知道有多麽快活呢!
不過對此,曹恩英也沒有什麽立場去說罷了,畢竟……獲利者也是她的兒子。
可能是咋聞秘密讓氣血太過沸騰的關係,所以這一次的風寒居然比預想中的要恢復的快一些趙禎在床榻上躺了一個星期就漸漸康復了而也就在這個時候,大宋的好鄰居西夏毅宗突然病死了,他死的時候才二十一歲,可以說是典型的英年早逝了。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毅宗的繼任者惠宗李秉常是一個隻有七歲稚齡的孩童,他的母親梁太後又是個蠻橫專/製,毫無智慧的女人。
「感覺這個時候不發兵都對不起上天呢!」曹恩英在趙禎耳邊鼓吹起來,而我們的皇帝陛下難以自製的感到了心動。
這其實也是非常能夠理解的事情。
要知道對於趙禎來說,他一生的帝王生涯中,在【文.治】上是沒得挑的,唯一遺憾的可能就是【武.治】了。
檀淵之盟、慶曆議和。
難道是他自己想要的嗎?
「官家,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當斷則斷啊!」皇後的枕頭風吹的越加厲害起來,而朝堂上也不乏有力的支持者。
譬如說:狄青。
他主動請戰,並立下了軍令狀。
韓琦、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等人表示了贊成,宋癢等生性謹慎的保守派選擇了反對。
最終,趙禎下旨,命狄青率一萬軍馬,奇襲西夏。
這個時候專業軍隊的好處就能完全看出來了,從下旨到整裝出發,全程不到一日時間,等到滿朝文武反應過來的時候,狄青都已經帶著軍隊走掉了。
眾臣:怎麽回事?
軍糧準備好了嗎?兵員都登記在冊了嗎?誓師大會開了嗎?
這怎麽說開拔就開拔了。
也太快了吧!
已經習慣出個戰,能拖拖拉拉兩三個月的大家,齊齊懵逼起來。
而對於這場戰爭,趙禎居然有一種前所未有的信心,他深知狄青的軍事實力也深知他麾下這隻部隊的戰鬥力而且這一次還有霹靂營隨行。隻需要區區幾炮,便是再堅固的城牆也能在瞬息間灰飛煙滅吧,趙禎隻要想到這裏,頓時就覺得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
果然,老天爺沒有辜負皇帝陛下的期望。
狄青也沒有辜負君王的信任。
他率領一萬大軍千裏奔波,與十日後在宋朝邊境,奇襲夏軍,殺敵三千,破城門,斬敵將於城頭。狄青突襲敵地,完全採用閃電戰術,每戰必勝,勝了就走,絕不分散兵員占領城市,故而他全力攻擊之下,猶如一隻鐵箭般攪的整個西夏之地是亂成一團。
聽說宮裏的梁太後為此大發雷霆,氣的幾度暈厥。
「妾身聽聞那個梁太後不過就是仗著娘家強大,所以才能夠登臨後位,其自身卻是個無德無才之人。」苗心柔一臉高興的對著曹恩英說道。
前方戰事順利,讓後宮的氣氛也變得輕鬆起來,
果然,她這話一落,立刻就有人接口道:「賢妃娘娘說的是,妾身也聽說那位梁太後不僅擅妒成性且還十分愚蠢……」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底下討論的熱火朝天起來,最後話題甚至變成了:姓梁的水性楊花,連兒子都不一定是毅宗的這樣狗血內容。
曹恩英:心好累。
「行了,今天就到這裏,大家都散了吧!」
「是!」
眾人起身行禮而後依次退出大殿。
晚上,趙禎過來。
臉上表情十分高興,他告訴妻子說狄青今日又攻下一座城池,這已經是第十二座了。
曹恩英聽後心裏也很開心,不過雖然開心,但該說的話還是要說的。
「陛下覺得,此一戰,可滅西夏嗎?」
趙禎微愣,隨即苦笑一聲,言說:自是不可。
那是當然的了,你看哪個國家是用一萬人就能滅掉的啊。
「陛下也不必覺得失望,此一戰。已是揚我國威,讓天下人明白,我大宋已非昔日阿蒙。」曹恩英握住趙禎的雙手,情不自禁的說道:「這隻是剛剛開始,臣妾相信,總有一天,我們大宋的軍隊會帶來更多的勝利。」趙禎聞言眼眶頓時濕潤起來,他重重地點了下頭,然後下一秒,將妻子緊緊摟進了懷裏。
狄青的一萬人馬搞的西夏是人仰馬翻,最終,承受不住的梁太後向大宋低下高貴的頭顱。
她願意付出一定的代價求情議和。
對此,宋朝給出的答案也相當簡單,他們要求即刻起廢除慶曆年間兩國簽訂的「歲幣」協定。西夏非常的不願意。笑話,相比於物資豐饒的大宋,西夏窮的簡直如同乞丐,他們每一年就等著大宋送來的那些個錢糧貼補呢,可如今,竟說不給就不給了嗎?這與割肉放血有何區別?
但現在問題的關鍵是,他們要是不願意,狄青就會繼續禍害他們。
幼主登基,國內亂像肆起,實在有心無力。
曹恩英聞言在旁邊嗬嗬了一聲。
自古以來,皇帝都不喜歡底下有人比他還富,什麽石崇,沈萬三的,哪個能落得好下場。趙禎信任曹純,但不代表他信任曹純的後代。可現在好了,所有的錢都「充公」了,安全隱患瞬間消失。
趙禎心底還不知道有多麽快活呢!
不過對此,曹恩英也沒有什麽立場去說罷了,畢竟……獲利者也是她的兒子。
可能是咋聞秘密讓氣血太過沸騰的關係,所以這一次的風寒居然比預想中的要恢復的快一些趙禎在床榻上躺了一個星期就漸漸康復了而也就在這個時候,大宋的好鄰居西夏毅宗突然病死了,他死的時候才二十一歲,可以說是典型的英年早逝了。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毅宗的繼任者惠宗李秉常是一個隻有七歲稚齡的孩童,他的母親梁太後又是個蠻橫專/製,毫無智慧的女人。
「感覺這個時候不發兵都對不起上天呢!」曹恩英在趙禎耳邊鼓吹起來,而我們的皇帝陛下難以自製的感到了心動。
這其實也是非常能夠理解的事情。
要知道對於趙禎來說,他一生的帝王生涯中,在【文.治】上是沒得挑的,唯一遺憾的可能就是【武.治】了。
檀淵之盟、慶曆議和。
難道是他自己想要的嗎?
「官家,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當斷則斷啊!」皇後的枕頭風吹的越加厲害起來,而朝堂上也不乏有力的支持者。
譬如說:狄青。
他主動請戰,並立下了軍令狀。
韓琦、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等人表示了贊成,宋癢等生性謹慎的保守派選擇了反對。
最終,趙禎下旨,命狄青率一萬軍馬,奇襲西夏。
這個時候專業軍隊的好處就能完全看出來了,從下旨到整裝出發,全程不到一日時間,等到滿朝文武反應過來的時候,狄青都已經帶著軍隊走掉了。
眾臣:怎麽回事?
軍糧準備好了嗎?兵員都登記在冊了嗎?誓師大會開了嗎?
這怎麽說開拔就開拔了。
也太快了吧!
已經習慣出個戰,能拖拖拉拉兩三個月的大家,齊齊懵逼起來。
而對於這場戰爭,趙禎居然有一種前所未有的信心,他深知狄青的軍事實力也深知他麾下這隻部隊的戰鬥力而且這一次還有霹靂營隨行。隻需要區區幾炮,便是再堅固的城牆也能在瞬息間灰飛煙滅吧,趙禎隻要想到這裏,頓時就覺得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
果然,老天爺沒有辜負皇帝陛下的期望。
狄青也沒有辜負君王的信任。
他率領一萬大軍千裏奔波,與十日後在宋朝邊境,奇襲夏軍,殺敵三千,破城門,斬敵將於城頭。狄青突襲敵地,完全採用閃電戰術,每戰必勝,勝了就走,絕不分散兵員占領城市,故而他全力攻擊之下,猶如一隻鐵箭般攪的整個西夏之地是亂成一團。
聽說宮裏的梁太後為此大發雷霆,氣的幾度暈厥。
「妾身聽聞那個梁太後不過就是仗著娘家強大,所以才能夠登臨後位,其自身卻是個無德無才之人。」苗心柔一臉高興的對著曹恩英說道。
前方戰事順利,讓後宮的氣氛也變得輕鬆起來,
果然,她這話一落,立刻就有人接口道:「賢妃娘娘說的是,妾身也聽說那位梁太後不僅擅妒成性且還十分愚蠢……」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底下討論的熱火朝天起來,最後話題甚至變成了:姓梁的水性楊花,連兒子都不一定是毅宗的這樣狗血內容。
曹恩英:心好累。
「行了,今天就到這裏,大家都散了吧!」
「是!」
眾人起身行禮而後依次退出大殿。
晚上,趙禎過來。
臉上表情十分高興,他告訴妻子說狄青今日又攻下一座城池,這已經是第十二座了。
曹恩英聽後心裏也很開心,不過雖然開心,但該說的話還是要說的。
「陛下覺得,此一戰,可滅西夏嗎?」
趙禎微愣,隨即苦笑一聲,言說:自是不可。
那是當然的了,你看哪個國家是用一萬人就能滅掉的啊。
「陛下也不必覺得失望,此一戰。已是揚我國威,讓天下人明白,我大宋已非昔日阿蒙。」曹恩英握住趙禎的雙手,情不自禁的說道:「這隻是剛剛開始,臣妾相信,總有一天,我們大宋的軍隊會帶來更多的勝利。」趙禎聞言眼眶頓時濕潤起來,他重重地點了下頭,然後下一秒,將妻子緊緊摟進了懷裏。
狄青的一萬人馬搞的西夏是人仰馬翻,最終,承受不住的梁太後向大宋低下高貴的頭顱。
她願意付出一定的代價求情議和。
對此,宋朝給出的答案也相當簡單,他們要求即刻起廢除慶曆年間兩國簽訂的「歲幣」協定。西夏非常的不願意。笑話,相比於物資豐饒的大宋,西夏窮的簡直如同乞丐,他們每一年就等著大宋送來的那些個錢糧貼補呢,可如今,竟說不給就不給了嗎?這與割肉放血有何區別?
但現在問題的關鍵是,他們要是不願意,狄青就會繼續禍害他們。
幼主登基,國內亂像肆起,實在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