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臘月之後,人們就很忙碌,窸窸窣窣,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
女人們手上的針線活兒還沒有做完,就又到了捏花糕的時間。
捏花糕是他們這邊的習俗,是老一輩對新一年的期待,是每年必須的,很重要。大家平時可以吃黃窩窩紅窩窩嘴裏苦一點也沒啥,但是過年的花糕必須是要白麵的,要蒸的白白胖胖的,不僅代表著吉利,也代表著這家正月裏的臉麵。
小水村臘月初五左右,人們就開始一條龍的開始蒸花糕。平時相好的人一組,一組基本就是五六七八個人,今天給她蒸明天給你蒸,每天都熱熱鬧鬧的,一直到臘月十五,輪流在幾個人家裏轉。
初六晚上蘇家人齊聚在蘇奶奶這邊開始和麵。花糕必須要蒸的白白胖胖,所以和麵的時候就必須仔細又下力氣。
和麵的時候給麵放鹼特別重要,這個和花糕蒸出來白不白有關係。和麵還必須用力,麵最後要特別的筋道白胖,表麵不能有氣泡不能皺皺巴巴,這個和花糕蒸出來後蓬不蓬有關係。
想要花糕蒸出來完美漂亮,和麵就即是一個技術活又是一個力氣活,所以和麵後半截一般是蘇建軍他們動手,因為他們力氣大一點。
蘇家十幾口人,還要給蘇秀那邊蒸一點,還要給蘇奶奶兄弟準備一點,要蒸的花糕很多,所以和麵時間就比較長。不過人們說說笑笑,隨便聊聊,屋子裏很熱鬧,時間過的還是很快的。晚上八點半,麵終於和好了。將麵團從麵板上放進盆裏蓋上蓖子,讓麵團自己發一晚上。
初七這天,輪到蘇田葉家蒸花糕。
按理來說蘇田葉家一個老奶奶三個兒媳婦,人手是夠的,現在其實每家人蒸花糕的人手是夠的,隻是大家一起捏花糕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所以現在也是幾家輪流的來。
「你家這麵看起來就好,用不用火烤一烤?」早上八點多,捏花糕的人已經陸陸續續的來蘇家了。
麵團放到案板上,又白又虛又蓬,表麵光滑,大家都覺得不錯,言語之間都是誇讚。
不過一般為了以防萬一,害怕鹼放少了或者放多了,避免蒸出來的花糕是黃色的,都會在最開始的時候用麵捏一個小團在爐子上烤一烤,看出來是啥樣的,吃起來甜不甜。
「不用了,剛才烤了,好著呢,白白的。」另一個更早來的一條巷子住的潤英嬸子回答。
「你們來的早的,我家起不來,一直安頓不完,剛吃完飯洗完鍋。」
「我家也是,一直起不來,我就說不起就不起了,一年也歇不了幾天,這幾天就讓人鬆快一點吧,早起來也涼的入骨啥也幹不了。」
「是了,這幾天可真冷啊,現在是三九了吧……」
說話間,剩下的兩三個嬸子也全來了,每個人還帶著自己的小工具,捏花糕的小剪子之類,工具齊全。
人全部到之後,不大的屋子瞬間就開始擠起來了。開始分工,三個人上炕,三個人站在地上,兩個人擺紅棗,兩個人用擀麵杖打花糕需要的底子。
炕上擺上兩個麵案板,外麵桌子上也擺著麵案板,裏間裏麵的灶頭上放著兩盆水靈靈的用清水洗幹淨的紅棗。
王喜娥這三個兒媳婦,剛嫁過來的時候每年捏花糕就是打下手,主要任務就是往花糕上擺紅棗。現在也嫁過來快二十年了,但每年也依舊是擺紅棗,頂多可以幹一個捏花瓣的活兒,因為她們在這些人裏麵,輩分還上最小……
第二天捏花糕,也還是需要將前一天發好的麵團再好好的揉一次。反覆的揉,切開其中一個麵團和其他麵團合併繼續揉,一直揉到裏麵的泡泡差不多才可以開始捏。
小水村不僅要捏花糕,還要蒸一些饃,饃是桃子狀。最開始將揉好的麵團揉成長條,將麵團揪成一塊兒一塊兒的。揉一揉,再在手裏一邊拍一邊轉,最後成一個上麵窄下麵胖的桃子型。
「田田呢?是不是在家裏學習呢又。」桃子捏了一個多小時,幾十個饃整整齊齊的放在放在炕上蓋著紗布在勻著。
捏饃的一個小時裏話題換了不知道多少個,都是每家的家長裏短,現在又說到每家的小孩學習問題。
說起學習問題,小水村誰都忽視不了蘇田葉,家長們也都喜歡自己的孩子和蘇田葉一起玩。
「學著呢,他不是剛從他姑姑那裏回來,帶回來本英語書,最近在看那個呢。」蘇奶奶回答。
「我就說叫三狗來你家,一起跟著田田學習,這孩子從放假就沒看過一本書,他姐姐不念書了,可把他羨慕的,還說明年就不想上學了,要去磚廠工作。」嬸子說話的語氣也聽不出來她咋想的。
她是不願意自己的孫子和她一樣啥字也不認識,一輩子就是一個文盲,這樣太受製,但現在學習又好像也沒有多大用處。她心裏是知道學習好的,然而她孫子是一點也不喜歡學習,上學也不好好學,說真的,還不如就像三狗自己說的那樣,去廠子裏工作,反正他現在也學會那麽多字,加減乘除也全部都會算,已經上到初中,該學的也都學完了。
「那你叫他來麽,長生每天都在屋子裏自己看書,二胖昨天還來找他,也跟著他學習了,今天也不知道來不來。」張麗娟一開始也不願意別人過來打擾自己兒子,一個個心又不在學習上,來了也不好好看書,一會兒上個廁所一會兒又吃個東西,就是不安靜的看書,自己長生還要分出心神來照看他們。
進入臘月之後,人們就很忙碌,窸窸窣窣,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
女人們手上的針線活兒還沒有做完,就又到了捏花糕的時間。
捏花糕是他們這邊的習俗,是老一輩對新一年的期待,是每年必須的,很重要。大家平時可以吃黃窩窩紅窩窩嘴裏苦一點也沒啥,但是過年的花糕必須是要白麵的,要蒸的白白胖胖的,不僅代表著吉利,也代表著這家正月裏的臉麵。
小水村臘月初五左右,人們就開始一條龍的開始蒸花糕。平時相好的人一組,一組基本就是五六七八個人,今天給她蒸明天給你蒸,每天都熱熱鬧鬧的,一直到臘月十五,輪流在幾個人家裏轉。
初六晚上蘇家人齊聚在蘇奶奶這邊開始和麵。花糕必須要蒸的白白胖胖,所以和麵的時候就必須仔細又下力氣。
和麵的時候給麵放鹼特別重要,這個和花糕蒸出來白不白有關係。和麵還必須用力,麵最後要特別的筋道白胖,表麵不能有氣泡不能皺皺巴巴,這個和花糕蒸出來後蓬不蓬有關係。
想要花糕蒸出來完美漂亮,和麵就即是一個技術活又是一個力氣活,所以和麵後半截一般是蘇建軍他們動手,因為他們力氣大一點。
蘇家十幾口人,還要給蘇秀那邊蒸一點,還要給蘇奶奶兄弟準備一點,要蒸的花糕很多,所以和麵時間就比較長。不過人們說說笑笑,隨便聊聊,屋子裏很熱鬧,時間過的還是很快的。晚上八點半,麵終於和好了。將麵團從麵板上放進盆裏蓋上蓖子,讓麵團自己發一晚上。
初七這天,輪到蘇田葉家蒸花糕。
按理來說蘇田葉家一個老奶奶三個兒媳婦,人手是夠的,現在其實每家人蒸花糕的人手是夠的,隻是大家一起捏花糕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所以現在也是幾家輪流的來。
「你家這麵看起來就好,用不用火烤一烤?」早上八點多,捏花糕的人已經陸陸續續的來蘇家了。
麵團放到案板上,又白又虛又蓬,表麵光滑,大家都覺得不錯,言語之間都是誇讚。
不過一般為了以防萬一,害怕鹼放少了或者放多了,避免蒸出來的花糕是黃色的,都會在最開始的時候用麵捏一個小團在爐子上烤一烤,看出來是啥樣的,吃起來甜不甜。
「不用了,剛才烤了,好著呢,白白的。」另一個更早來的一條巷子住的潤英嬸子回答。
「你們來的早的,我家起不來,一直安頓不完,剛吃完飯洗完鍋。」
「我家也是,一直起不來,我就說不起就不起了,一年也歇不了幾天,這幾天就讓人鬆快一點吧,早起來也涼的入骨啥也幹不了。」
「是了,這幾天可真冷啊,現在是三九了吧……」
說話間,剩下的兩三個嬸子也全來了,每個人還帶著自己的小工具,捏花糕的小剪子之類,工具齊全。
人全部到之後,不大的屋子瞬間就開始擠起來了。開始分工,三個人上炕,三個人站在地上,兩個人擺紅棗,兩個人用擀麵杖打花糕需要的底子。
炕上擺上兩個麵案板,外麵桌子上也擺著麵案板,裏間裏麵的灶頭上放著兩盆水靈靈的用清水洗幹淨的紅棗。
王喜娥這三個兒媳婦,剛嫁過來的時候每年捏花糕就是打下手,主要任務就是往花糕上擺紅棗。現在也嫁過來快二十年了,但每年也依舊是擺紅棗,頂多可以幹一個捏花瓣的活兒,因為她們在這些人裏麵,輩分還上最小……
第二天捏花糕,也還是需要將前一天發好的麵團再好好的揉一次。反覆的揉,切開其中一個麵團和其他麵團合併繼續揉,一直揉到裏麵的泡泡差不多才可以開始捏。
小水村不僅要捏花糕,還要蒸一些饃,饃是桃子狀。最開始將揉好的麵團揉成長條,將麵團揪成一塊兒一塊兒的。揉一揉,再在手裏一邊拍一邊轉,最後成一個上麵窄下麵胖的桃子型。
「田田呢?是不是在家裏學習呢又。」桃子捏了一個多小時,幾十個饃整整齊齊的放在放在炕上蓋著紗布在勻著。
捏饃的一個小時裏話題換了不知道多少個,都是每家的家長裏短,現在又說到每家的小孩學習問題。
說起學習問題,小水村誰都忽視不了蘇田葉,家長們也都喜歡自己的孩子和蘇田葉一起玩。
「學著呢,他不是剛從他姑姑那裏回來,帶回來本英語書,最近在看那個呢。」蘇奶奶回答。
「我就說叫三狗來你家,一起跟著田田學習,這孩子從放假就沒看過一本書,他姐姐不念書了,可把他羨慕的,還說明年就不想上學了,要去磚廠工作。」嬸子說話的語氣也聽不出來她咋想的。
她是不願意自己的孫子和她一樣啥字也不認識,一輩子就是一個文盲,這樣太受製,但現在學習又好像也沒有多大用處。她心裏是知道學習好的,然而她孫子是一點也不喜歡學習,上學也不好好學,說真的,還不如就像三狗自己說的那樣,去廠子裏工作,反正他現在也學會那麽多字,加減乘除也全部都會算,已經上到初中,該學的也都學完了。
「那你叫他來麽,長生每天都在屋子裏自己看書,二胖昨天還來找他,也跟著他學習了,今天也不知道來不來。」張麗娟一開始也不願意別人過來打擾自己兒子,一個個心又不在學習上,來了也不好好看書,一會兒上個廁所一會兒又吃個東西,就是不安靜的看書,自己長生還要分出心神來照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