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真的認認真真想了很長時間,哪句話最好用什麽養的語氣,那一句話最好不要說,絕對不能動武,這些都是在私下裏都是設計好的,必須要正常發揮,必要時間可以超水平發揮。
可萬萬沒想到,不用她們下大力氣,吳巧自己內部就惹人生厭了。
這效果真的太好了,一會兒回本村根本不用按原來那樣再鬧一次了,隻要把吳巧村的人怎麽說她的說出去就行,別人知道吳巧是個什麽樣的就一切都簡單了。
想著,蘇奶奶又有些後悔了,真是失策,當時害怕事情鬧不好所以留了一手,想著有個退路,所以沒讓本村的人也來做個見證。
後悔,早知道到這些還用想那麽多!直接帶上人來,讓村裏的人聽一聽吳巧是一個什麽樣的東西,那一切都解決了,誰都知道她的話不能信。
帶著有些懊惱的心情,蘇家人還是心滿意足的回了家。
吳巧已經翻不起什麽大風浪來了,臉皮已經沒了。
————
「其實也是,如果她不是個這樣的人,也想不出過繼自己兒子這樣的想法來,像咱們,有一分奈何,又哪裏捨得把自己的孩子過繼給別人家呢。」
剛剛進入臘月,但是村子裏年味已經很濃了,每家每戶都在準備過年用的東西。
大家很重視春節,過年象徵著新的一年到了,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氣象,為吉利,家裏隻要是有條件,所有的東西都要用新的。
被褥都要拆洗,全部都要拆下來,裏麵的棉花要重新彈,弄的軟軟的。還有人們的衣服,裏麵的裏衣要做,一家人的棉衣棉褲也要做。每到過年,供銷社裏麵的布料真的是供不應求,排隊買東西的人都能打起來。
他們村子還不錯,大家年底也都有幾個錢,一年了,開開心心的,小孩的衣服過年肯定要給買新的,家庭好一點的,大人也一年能換個新,家庭一般點的,兩年也肯定換新了。
剛進臘月,有布料就要開始縫製衣服了,還有棉鞋鞋墊,除了身上換洗的,還有家裏的一些雜七雜八的器具。
家裏蓖子,是用一驚選好的高粱杆一根一根縫起來,然後裁成圓的或者放的。這樣的蓖子每一家每年臘月最少也要弄十來個。有放食物的,捏好餃子放餃子,捏好花糕放花糕。還有每天鍋裏熱東西也要這些,年底要多弄幾個。還有在缸、翁口蓋,不算送親戚的,七七八八,少說也要花兩天的功夫。
張麗娟她們這些人最近幾天都是上午一夥五六個人去供銷社,中午回來做飯,吃了飯在家收拾一會兒,下午三點多女人們就又聚在一起,邊忙手裏的,邊一起聊聊天。
這幾天大家都是在蘇家聚的,蘇家房子比較大,又向陽,下午五點之後也捨得給爐子裏放煤膏子,房間裏暖和,所以大夥都喜歡到蘇家來。
聚在一起就東家長西家短的開始聊,說完別的,話題又轉到吳巧這裏來。
「你們家咋不早點和我說這個吳巧,你們可不知道,吳巧這個人不行。咱們村的人是不知道,但是在咱們隔壁村子,她可是出了名了,知道她的都不會和她打第二次交道,真的,這個人的便宜是占不夠的。」
說話的人稍微停頓一下,往針裏穿了一根線繼續手裏忙活:「我娘家一個姐妹就是嫁到隔壁村子,和這個吳巧也認識,她可跟我說過這個人。就是這個吳巧,她要是有事情想要找你幫忙,那好話是沒夠的,好的跟你一個人似的,等用完我姐妹了,把人扔的遠遠的,再不見上門,你上門找她還吃一個閉門羹,就怕你多喝她家一碗水。聽我的,這樣的人可不用和她處。」
張麗娟王喜娥幾個也沒想過事情居然就是這麽的巧,她們村子居然也有人真的知道這個吳巧,還聽過她的事情,有這樣的一個人說出吳巧的事情來,可比她們蘇家自己說有用的多了!
「早知道她是一個這樣的人我們也不能讓她天天往家跑,到底顧念著有一些親戚的,誰知道她天天笑眯眯的,心裏打著這樣的一個態度,我就是她天天來我家找我婆婆呢,估計是想著走通我婆婆的路讓我婆婆和秀秀說呢。」
王喜娥扯著一塊兒藏藍色的布蜷著一條腿坐在窗邊,身子微微往前傾半趴著,她在給下麵的布料畫著尺寸:「你說她咋想的,以後估計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
「你不知道,人家一直說她自己以後不在村子裏,以後是要去大城市生活的。」
「怪不得,怪不得這人不在乎村裏的人呢,人家就沒想過好好處,還是咱們想的淺了。」
「可別她說的這個要去市裏生活就是去你秀秀家!」黃娥嬸子聽了話,放下手裏的針,突然提高聲音。
「她沒那麽大的臉吧?」旁邊張麗娟有些疑惑,這也不是正常人能幹出來的事情。
「嗨,你可小瞧這樣的人,有這樣的臉皮啥事情幹不出來啥話說不出來,啥想法不能有呢。」
屋子裏越說越熱火朝天,對於吳巧一屋子的人有一百個猜測。
滿炕都是布料和針線,大家不是在縫衣服就是在繡鞋墊子。
農村的人們做針線活,喜歡幾個人一起做,解悶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大家可以一起商量著衣服鞋子怎麽縫更好看。
就算是農村,每年村子裏也有幾個引領時尚的人,她們手巧心巧,會縫各種各樣的新花樣,也會用各種各樣的碎布料子縫出各種各樣的新裝飾。
可萬萬沒想到,不用她們下大力氣,吳巧自己內部就惹人生厭了。
這效果真的太好了,一會兒回本村根本不用按原來那樣再鬧一次了,隻要把吳巧村的人怎麽說她的說出去就行,別人知道吳巧是個什麽樣的就一切都簡單了。
想著,蘇奶奶又有些後悔了,真是失策,當時害怕事情鬧不好所以留了一手,想著有個退路,所以沒讓本村的人也來做個見證。
後悔,早知道到這些還用想那麽多!直接帶上人來,讓村裏的人聽一聽吳巧是一個什麽樣的東西,那一切都解決了,誰都知道她的話不能信。
帶著有些懊惱的心情,蘇家人還是心滿意足的回了家。
吳巧已經翻不起什麽大風浪來了,臉皮已經沒了。
————
「其實也是,如果她不是個這樣的人,也想不出過繼自己兒子這樣的想法來,像咱們,有一分奈何,又哪裏捨得把自己的孩子過繼給別人家呢。」
剛剛進入臘月,但是村子裏年味已經很濃了,每家每戶都在準備過年用的東西。
大家很重視春節,過年象徵著新的一年到了,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氣象,為吉利,家裏隻要是有條件,所有的東西都要用新的。
被褥都要拆洗,全部都要拆下來,裏麵的棉花要重新彈,弄的軟軟的。還有人們的衣服,裏麵的裏衣要做,一家人的棉衣棉褲也要做。每到過年,供銷社裏麵的布料真的是供不應求,排隊買東西的人都能打起來。
他們村子還不錯,大家年底也都有幾個錢,一年了,開開心心的,小孩的衣服過年肯定要給買新的,家庭好一點的,大人也一年能換個新,家庭一般點的,兩年也肯定換新了。
剛進臘月,有布料就要開始縫製衣服了,還有棉鞋鞋墊,除了身上換洗的,還有家裏的一些雜七雜八的器具。
家裏蓖子,是用一驚選好的高粱杆一根一根縫起來,然後裁成圓的或者放的。這樣的蓖子每一家每年臘月最少也要弄十來個。有放食物的,捏好餃子放餃子,捏好花糕放花糕。還有每天鍋裏熱東西也要這些,年底要多弄幾個。還有在缸、翁口蓋,不算送親戚的,七七八八,少說也要花兩天的功夫。
張麗娟她們這些人最近幾天都是上午一夥五六個人去供銷社,中午回來做飯,吃了飯在家收拾一會兒,下午三點多女人們就又聚在一起,邊忙手裏的,邊一起聊聊天。
這幾天大家都是在蘇家聚的,蘇家房子比較大,又向陽,下午五點之後也捨得給爐子裏放煤膏子,房間裏暖和,所以大夥都喜歡到蘇家來。
聚在一起就東家長西家短的開始聊,說完別的,話題又轉到吳巧這裏來。
「你們家咋不早點和我說這個吳巧,你們可不知道,吳巧這個人不行。咱們村的人是不知道,但是在咱們隔壁村子,她可是出了名了,知道她的都不會和她打第二次交道,真的,這個人的便宜是占不夠的。」
說話的人稍微停頓一下,往針裏穿了一根線繼續手裏忙活:「我娘家一個姐妹就是嫁到隔壁村子,和這個吳巧也認識,她可跟我說過這個人。就是這個吳巧,她要是有事情想要找你幫忙,那好話是沒夠的,好的跟你一個人似的,等用完我姐妹了,把人扔的遠遠的,再不見上門,你上門找她還吃一個閉門羹,就怕你多喝她家一碗水。聽我的,這樣的人可不用和她處。」
張麗娟王喜娥幾個也沒想過事情居然就是這麽的巧,她們村子居然也有人真的知道這個吳巧,還聽過她的事情,有這樣的一個人說出吳巧的事情來,可比她們蘇家自己說有用的多了!
「早知道她是一個這樣的人我們也不能讓她天天往家跑,到底顧念著有一些親戚的,誰知道她天天笑眯眯的,心裏打著這樣的一個態度,我就是她天天來我家找我婆婆呢,估計是想著走通我婆婆的路讓我婆婆和秀秀說呢。」
王喜娥扯著一塊兒藏藍色的布蜷著一條腿坐在窗邊,身子微微往前傾半趴著,她在給下麵的布料畫著尺寸:「你說她咋想的,以後估計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
「你不知道,人家一直說她自己以後不在村子裏,以後是要去大城市生活的。」
「怪不得,怪不得這人不在乎村裏的人呢,人家就沒想過好好處,還是咱們想的淺了。」
「可別她說的這個要去市裏生活就是去你秀秀家!」黃娥嬸子聽了話,放下手裏的針,突然提高聲音。
「她沒那麽大的臉吧?」旁邊張麗娟有些疑惑,這也不是正常人能幹出來的事情。
「嗨,你可小瞧這樣的人,有這樣的臉皮啥事情幹不出來啥話說不出來,啥想法不能有呢。」
屋子裏越說越熱火朝天,對於吳巧一屋子的人有一百個猜測。
滿炕都是布料和針線,大家不是在縫衣服就是在繡鞋墊子。
農村的人們做針線活,喜歡幾個人一起做,解悶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大家可以一起商量著衣服鞋子怎麽縫更好看。
就算是農村,每年村子裏也有幾個引領時尚的人,她們手巧心巧,會縫各種各樣的新花樣,也會用各種各樣的碎布料子縫出各種各樣的新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