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頁
穿成炮灰後和反派he了 作者:北風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其他富庶地方舉人想要派官何其難,但堯昌府這邊對他來說是次良機,因為這裏缺官員,秀才舉人就能進入官衙,沒看之前的同知房吉信也不過是舉人出身。
有了幫手後,顧昭將精力放在堯昌府的教育、農業還有經濟上,這也包括了作坊在內。
讓人將府衙這段時間的帳冊送過來,顧昭查了帳麵上的餘額,可喜可賀,除了原先抄家得來的銀錢外,如今地方上靠作坊與稅收收入,府衙帳麵上還剩下少銀兩。
「大人,」範師爺提醒顧昭,「大人最初投的那筆錢還沒收回呢。」
顧昭看看帳麵上銀子雖然不少,但他要做的事情和要花錢的地方也不少,想想說:「算了,我也不缺這點錢,就不用抽回來了,這些銀子還是用在該用的地方吧。」
範師爺心說也隻有大人說得出不缺這錢的話,旁的官員,貪得再多,可依舊控製不住往自己兜裏攬銀子的貪念,也隻有大人反而往外倒貼銀子的。
「那大人下一步想要做什麽?」範師爺心說,他好早作準備,就知道大人是閑不住了,這不稍微清閑些,大人又給自己找事情做了。
顧昭曲指敲擊桌麵,說:「我打算拿這些銀子多建些學堂,讓適齡的孩子都能夠進入學堂識字,有天分的可以繼續念下去。」
範師爺驚訝:「是所有適齡的孩子?」
真這般的話,難怪大人會不想將銀子抽出來了,因為這投入太大了,而且沒有利潤收回來的,跟辦作坊的意義完全不一樣,但這顯然是造福堯昌府所有百姓的大善舉。
「是有這個打算,但還要再考察考察是否適合,而且也不必衙門掏出所有的銀子,可以發動富戶鄉紳,這可是做善事。建設堯昌府不是本官一人的事,而是所有堯昌府百姓的頭等大事。」所以,讓大家都參與進來應該沒問題的吧。
範師爺一想也是,大人讓那些商戶有生意可做,那他們回饋這地界也在情理之中。
兩人商議過後也沒立即向那些富戶鄉紳提出要錢的事,而是顧昭在帶人去各地走動考察的時候,範師爺讓人放出了些風聲,探一探眾人的想法。
消息散播得很快,百姓異常關注。
「聽說沒有,咱們的知府大人想要多建些學堂,讓孩子們都能讀書識字。」
「這事是真的?我也想送自家孩子去識幾個字,到時進作坊的機會也會比別人多,可咱這堯昌城內的學堂就那麽幾所,而且門檻可不低,束脩也不少,想要識字都沒去處。」
「現在大人辦的幾個作坊裏,閑暇時間都有識字班的,識字越多的工人,晉升加工錢的機會也越大,可惜我們沒能進去,也沒辦法參加這識字班了。」
「如果真是大人建的話,我頭一個支持,大人收的束脩肯定不會太高,大人做的哪一件事不是造福我們百姓的。」
「對,對,我也支持,我兒子送去念兩年書,出來正好可以看有沒有機會進作坊了,如果能進橡膠作坊那是最好了。」
老百姓如今對顧昭這位知府大人是無條件地支持,他們不笨,分得清哪個官員是真心對他們窮苦老百姓好,又有哪些官員隻是做表麵文章,聽著說了不少中聽的話,可說得多做得少,實際上心裏對他們百姓很是瞧不上眼。哪裏像他們知府大人,跑下來看他們生活情況時兜裏還揣了些糖,看到孩子時會掏出糖來哄孩子,一點架子都沒有。
老百姓在討論,那些商人富戶也在議論紛紛。
「消息是從府衙裏傳出來的,隻怕此事不會有假,而且聽那意思,是要讓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免束脩入學的。」
「這是想要建多少學堂?不收束脩,府衙能有這以多銀錢支撐?」
「如今府衙帳麵上可不窮,我聽說進帳可不少呢,不過此事得打聽清楚些,看顧大人到底是什麽意思。」
「要打聽不如去問閻家主,在我們這些商人中,他是跟顧大人走得最近的一個,也最為了解顧大人,聽聽他是怎麽說的。」
有一人帶頭,不少人跑到閻家,找閻家主打聽關於建學堂一事。
閻家主看到這麽多人找上門來,心中苦笑不已,他們的確沒跑錯地方,因為範師爺可特地找人給他透了口風,他不得不承認,顧大人可真會折騰,但讓人又沒辦法不上鉤。
當然麵對這些人閻家主可不會說出心裏的真實想法,而是說:「你們也知道我們堯昌府出不了幾個秀才舉人,能夠讀書的人也太少了,顧大人想要抓政績,這一塊就不能撒開手不管,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這建學堂的事情依我看是不會有錯的,而且學堂建起來,那是利在千秋的大善舉。」
「我們當然知道這是好事,可要建多少學堂?到時學堂怎麽入學法?」
「閻某曾聽顧大人提過一嘴,他是想讓更多的孩子有書可讀有學可上。」
「這能讀得起?」
「你們見過幾個作坊裏的識字班嗎?」
「你是說免費識字?真要這麽做?」
「也許別的官員沒有這個魄力,可顧大人不見得沒有,你們以前見過和顧大人這樣的官員嗎?」
一個個囫圇搖頭,別說他們地界上了,就是其他地界,也極少聽說過有顧昭這樣的官員的,不得不承認,隻要守規矩,在顧昭手底下做生意比別的地方來得痛快多了,雖然稅一點不能少交,但相比以前,他們這一年的收入可增加不少,所以這稅也交得心甘情願,他們還指望顧昭能在這裏多待幾年,帶著他們越做越大呢。
有了幫手後,顧昭將精力放在堯昌府的教育、農業還有經濟上,這也包括了作坊在內。
讓人將府衙這段時間的帳冊送過來,顧昭查了帳麵上的餘額,可喜可賀,除了原先抄家得來的銀錢外,如今地方上靠作坊與稅收收入,府衙帳麵上還剩下少銀兩。
「大人,」範師爺提醒顧昭,「大人最初投的那筆錢還沒收回呢。」
顧昭看看帳麵上銀子雖然不少,但他要做的事情和要花錢的地方也不少,想想說:「算了,我也不缺這點錢,就不用抽回來了,這些銀子還是用在該用的地方吧。」
範師爺心說也隻有大人說得出不缺這錢的話,旁的官員,貪得再多,可依舊控製不住往自己兜裏攬銀子的貪念,也隻有大人反而往外倒貼銀子的。
「那大人下一步想要做什麽?」範師爺心說,他好早作準備,就知道大人是閑不住了,這不稍微清閑些,大人又給自己找事情做了。
顧昭曲指敲擊桌麵,說:「我打算拿這些銀子多建些學堂,讓適齡的孩子都能夠進入學堂識字,有天分的可以繼續念下去。」
範師爺驚訝:「是所有適齡的孩子?」
真這般的話,難怪大人會不想將銀子抽出來了,因為這投入太大了,而且沒有利潤收回來的,跟辦作坊的意義完全不一樣,但這顯然是造福堯昌府所有百姓的大善舉。
「是有這個打算,但還要再考察考察是否適合,而且也不必衙門掏出所有的銀子,可以發動富戶鄉紳,這可是做善事。建設堯昌府不是本官一人的事,而是所有堯昌府百姓的頭等大事。」所以,讓大家都參與進來應該沒問題的吧。
範師爺一想也是,大人讓那些商戶有生意可做,那他們回饋這地界也在情理之中。
兩人商議過後也沒立即向那些富戶鄉紳提出要錢的事,而是顧昭在帶人去各地走動考察的時候,範師爺讓人放出了些風聲,探一探眾人的想法。
消息散播得很快,百姓異常關注。
「聽說沒有,咱們的知府大人想要多建些學堂,讓孩子們都能讀書識字。」
「這事是真的?我也想送自家孩子去識幾個字,到時進作坊的機會也會比別人多,可咱這堯昌城內的學堂就那麽幾所,而且門檻可不低,束脩也不少,想要識字都沒去處。」
「現在大人辦的幾個作坊裏,閑暇時間都有識字班的,識字越多的工人,晉升加工錢的機會也越大,可惜我們沒能進去,也沒辦法參加這識字班了。」
「如果真是大人建的話,我頭一個支持,大人收的束脩肯定不會太高,大人做的哪一件事不是造福我們百姓的。」
「對,對,我也支持,我兒子送去念兩年書,出來正好可以看有沒有機會進作坊了,如果能進橡膠作坊那是最好了。」
老百姓如今對顧昭這位知府大人是無條件地支持,他們不笨,分得清哪個官員是真心對他們窮苦老百姓好,又有哪些官員隻是做表麵文章,聽著說了不少中聽的話,可說得多做得少,實際上心裏對他們百姓很是瞧不上眼。哪裏像他們知府大人,跑下來看他們生活情況時兜裏還揣了些糖,看到孩子時會掏出糖來哄孩子,一點架子都沒有。
老百姓在討論,那些商人富戶也在議論紛紛。
「消息是從府衙裏傳出來的,隻怕此事不會有假,而且聽那意思,是要讓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免束脩入學的。」
「這是想要建多少學堂?不收束脩,府衙能有這以多銀錢支撐?」
「如今府衙帳麵上可不窮,我聽說進帳可不少呢,不過此事得打聽清楚些,看顧大人到底是什麽意思。」
「要打聽不如去問閻家主,在我們這些商人中,他是跟顧大人走得最近的一個,也最為了解顧大人,聽聽他是怎麽說的。」
有一人帶頭,不少人跑到閻家,找閻家主打聽關於建學堂一事。
閻家主看到這麽多人找上門來,心中苦笑不已,他們的確沒跑錯地方,因為範師爺可特地找人給他透了口風,他不得不承認,顧大人可真會折騰,但讓人又沒辦法不上鉤。
當然麵對這些人閻家主可不會說出心裏的真實想法,而是說:「你們也知道我們堯昌府出不了幾個秀才舉人,能夠讀書的人也太少了,顧大人想要抓政績,這一塊就不能撒開手不管,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這建學堂的事情依我看是不會有錯的,而且學堂建起來,那是利在千秋的大善舉。」
「我們當然知道這是好事,可要建多少學堂?到時學堂怎麽入學法?」
「閻某曾聽顧大人提過一嘴,他是想讓更多的孩子有書可讀有學可上。」
「這能讀得起?」
「你們見過幾個作坊裏的識字班嗎?」
「你是說免費識字?真要這麽做?」
「也許別的官員沒有這個魄力,可顧大人不見得沒有,你們以前見過和顧大人這樣的官員嗎?」
一個個囫圇搖頭,別說他們地界上了,就是其他地界,也極少聽說過有顧昭這樣的官員的,不得不承認,隻要守規矩,在顧昭手底下做生意比別的地方來得痛快多了,雖然稅一點不能少交,但相比以前,他們這一年的收入可增加不少,所以這稅也交得心甘情願,他們還指望顧昭能在這裏多待幾年,帶著他們越做越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