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頁
穿成炮灰後和反派he了 作者:北風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昭人雖不在城內,可每日都會有消息送過來,顧沐忙得團團轉,還能抽出時間寫信向他抱怨,說陛下還不派人給他分憂,顧昭看得也有些同情顧沐,又要查案又將整個江南府擔在肩上,這擔子實在不輕。
就在顧昭繼續要說什麽的時候,外麵有聲音傳來:「大人,顧大人,京城來人了,說有旨意傳給大人。」
師爺驚了,這會兒京城有旨意給顧昭?會是什麽?
顧昭同樣驚訝,怎會有旨意傳到他這兒的?不會是搞錯人了吧,應該是給木頭的吧。
不管有沒有錯,京城來人他都得出去見的。
前來傳旨的並非太監,而是皇帝身邊的另外一批人,見著顧昭也不囉嗦:「顧昭接旨。」
「微臣在。」顧昭恭敬地聽著。
師爺落在後麵恭敬地跪著,並豎起耳朵聽。
這回的聖旨簡明利落,先將顧昭誇了幾句,然後就是他的新任命了,顧昭當場傻眼,叫他出任代知府代管江南事務?皇帝沒搞錯人吧。
「顧大人,接旨吧。」
顧昭趕緊回神,恭敬地將明黃色聖旨接過來:「顧昭接旨。」然後起身問,「可有其他旨意了?」
來人點頭,一臉冷肅:「陛下還有旨意給平南子爵,陛下希望顧大人快快赴任,免得江南府一團亂。」
好吧,顧昭隻得說:「微臣即刻動身。」
第290章 顧昭赴任
傳旨的人前腳剛離開京城,後腳就有不少參顧昭顧沐的摺子飛到了皇帝的案頭上,就連朝會上也有了聲音。
有人拿顧沐的年齡說事,說他年紀尚淺經驗淺薄,江南歷來是大周的富庶之地,又身處魚米之鄉,一旦江南亂了,會對大周產生極大的影響,此大臣甚至以七年前的舊事為例,說明江南的穩定有多重要,由不得顧沐一個小兒胡搞。
姚首輔一直站在那裏低垂著眼睛,像是在閉目養神,直到此人提到七年前的舊事才抬起頭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似乎有著微妙的同情。
皇帝派顧沐前去江南是什麽用意,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清楚?包括顧沐讓人送到皇帝手裏的那些東西他也看過了,七年前這些人聯合起來糊弄了皇帝一把,現在再提七年前的舊事,豈不是在往皇帝心口插刀?
隻是這微妙的一個眼神,姚首輔便收回目光,又老神在在站在那裏,仿佛身處的並非激烈的朝堂,而是環境靜謐的茶樓。
此大臣一出口,便站出好幾位臣子附和此人的意見,甚至還有人以萬宏鏡為例,講他在江南知府這個位置上作出了多少成績,可現在萬宏鏡的消息絲毫沒有,陛下卻轉頭讓顧昭暫代了他的知府一職,所以萬宏鏡這樣一個忠臣究竟如何了,意即皇帝千萬不要讓朝廷的這些忠臣寒心啊。
燕向熙聽得直翻白眼,皇帝冷笑出聲。
「忠臣?真是好一個忠臣,就不知道這忠臣可有將七年前的贓銀尋找出來?還是他這忠臣監守自盜,私吞了這些贓銀?」
剛說萬宏鏡是忠臣的大臣立即跪下,聲稱:「這是誣衊,陛下千萬不要聽信小人之言。」
嘖嘖,顧沐都成了小人了,皇帝也成了聽信小人饞言之徒。
「莫非朕在愛卿眼裏,就是聽信饞言是非不分的皇帝,講萬宏鏡時,你要朕給你證據,結果轉身就無端指責別人是小人,小人的證據呢?你倒是給朕拿一個出來看看?莫非諸位愛卿行事都是如此的標準嗎?」
皇帝就是罵他們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對己待人不一樣的態度,你倒是堅持到底啊。
「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嗎?想不明白就回去閉門思過半年吧,再不想明白幹脆這官就不要做了,做了也是個糊塗官。退朝。」
「退朝——」
皇帝起身氣呼呼地走了,拋下跪在那裏的大臣不管,那大臣趴在地上身體輕顫,顯然他惹惱了陛下,半年閉門思過,傳出去他還要不要名聲了,何況半年過去,這朝堂上還有他的位置嗎?
殿上朝臣們有的同情他,有的投以幸災樂禍的目光,有的則無動於衷,轉身和其他大臣邊說話邊往外走,說的還是江南的事,揣測皇帝此番用意,還有那顧沐顧昭在江南到底幹了些什麽事。
參顧沐隻是一個開始,不少大臣還沒提到顧昭身上呢,顧昭被任命為欽差去負責修堤築壩一事也就罷了,畢竟他是工部官員,又一手弄出了水泥之物,沒人比他更熟悉這東西,但讓他代理江南知府一位,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顧昭有什麽處理地方事務的經驗?江南又是上府,的確幹係重要,很是擔心他將江南搞得一團亂。
還有其他人麽,則是盯上了萬宏鏡騰出來的這一位置,想要將自己人安插進去,所以就想一起出力將顧昭這代知府一位給攪了,到時各看本事。
結果連顧昭的名字還沒提呢,皇帝就借著顧沐一事大罵了他們一頓。
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很快傳到翰林院,和顧昭同期的進士們震驚得很,顧昭和他們一同進翰林院的,可這才多長時間,顧昭都爬到了江南知府一位,盡管這是個代的,但他的品級也不差什麽了。
「顧探花不是跑江南修堤築壩去了嗎?怎會又成為代知府的?」
「宋六元和顧探花關係向來好,可聽顧探花提起江南那邊的情況?到底背景不一樣,這官位提升得就是快。」
就在顧昭繼續要說什麽的時候,外麵有聲音傳來:「大人,顧大人,京城來人了,說有旨意傳給大人。」
師爺驚了,這會兒京城有旨意給顧昭?會是什麽?
顧昭同樣驚訝,怎會有旨意傳到他這兒的?不會是搞錯人了吧,應該是給木頭的吧。
不管有沒有錯,京城來人他都得出去見的。
前來傳旨的並非太監,而是皇帝身邊的另外一批人,見著顧昭也不囉嗦:「顧昭接旨。」
「微臣在。」顧昭恭敬地聽著。
師爺落在後麵恭敬地跪著,並豎起耳朵聽。
這回的聖旨簡明利落,先將顧昭誇了幾句,然後就是他的新任命了,顧昭當場傻眼,叫他出任代知府代管江南事務?皇帝沒搞錯人吧。
「顧大人,接旨吧。」
顧昭趕緊回神,恭敬地將明黃色聖旨接過來:「顧昭接旨。」然後起身問,「可有其他旨意了?」
來人點頭,一臉冷肅:「陛下還有旨意給平南子爵,陛下希望顧大人快快赴任,免得江南府一團亂。」
好吧,顧昭隻得說:「微臣即刻動身。」
第290章 顧昭赴任
傳旨的人前腳剛離開京城,後腳就有不少參顧昭顧沐的摺子飛到了皇帝的案頭上,就連朝會上也有了聲音。
有人拿顧沐的年齡說事,說他年紀尚淺經驗淺薄,江南歷來是大周的富庶之地,又身處魚米之鄉,一旦江南亂了,會對大周產生極大的影響,此大臣甚至以七年前的舊事為例,說明江南的穩定有多重要,由不得顧沐一個小兒胡搞。
姚首輔一直站在那裏低垂著眼睛,像是在閉目養神,直到此人提到七年前的舊事才抬起頭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似乎有著微妙的同情。
皇帝派顧沐前去江南是什麽用意,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清楚?包括顧沐讓人送到皇帝手裏的那些東西他也看過了,七年前這些人聯合起來糊弄了皇帝一把,現在再提七年前的舊事,豈不是在往皇帝心口插刀?
隻是這微妙的一個眼神,姚首輔便收回目光,又老神在在站在那裏,仿佛身處的並非激烈的朝堂,而是環境靜謐的茶樓。
此大臣一出口,便站出好幾位臣子附和此人的意見,甚至還有人以萬宏鏡為例,講他在江南知府這個位置上作出了多少成績,可現在萬宏鏡的消息絲毫沒有,陛下卻轉頭讓顧昭暫代了他的知府一職,所以萬宏鏡這樣一個忠臣究竟如何了,意即皇帝千萬不要讓朝廷的這些忠臣寒心啊。
燕向熙聽得直翻白眼,皇帝冷笑出聲。
「忠臣?真是好一個忠臣,就不知道這忠臣可有將七年前的贓銀尋找出來?還是他這忠臣監守自盜,私吞了這些贓銀?」
剛說萬宏鏡是忠臣的大臣立即跪下,聲稱:「這是誣衊,陛下千萬不要聽信小人之言。」
嘖嘖,顧沐都成了小人了,皇帝也成了聽信小人饞言之徒。
「莫非朕在愛卿眼裏,就是聽信饞言是非不分的皇帝,講萬宏鏡時,你要朕給你證據,結果轉身就無端指責別人是小人,小人的證據呢?你倒是給朕拿一個出來看看?莫非諸位愛卿行事都是如此的標準嗎?」
皇帝就是罵他們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對己待人不一樣的態度,你倒是堅持到底啊。
「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嗎?想不明白就回去閉門思過半年吧,再不想明白幹脆這官就不要做了,做了也是個糊塗官。退朝。」
「退朝——」
皇帝起身氣呼呼地走了,拋下跪在那裏的大臣不管,那大臣趴在地上身體輕顫,顯然他惹惱了陛下,半年閉門思過,傳出去他還要不要名聲了,何況半年過去,這朝堂上還有他的位置嗎?
殿上朝臣們有的同情他,有的投以幸災樂禍的目光,有的則無動於衷,轉身和其他大臣邊說話邊往外走,說的還是江南的事,揣測皇帝此番用意,還有那顧沐顧昭在江南到底幹了些什麽事。
參顧沐隻是一個開始,不少大臣還沒提到顧昭身上呢,顧昭被任命為欽差去負責修堤築壩一事也就罷了,畢竟他是工部官員,又一手弄出了水泥之物,沒人比他更熟悉這東西,但讓他代理江南知府一位,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顧昭有什麽處理地方事務的經驗?江南又是上府,的確幹係重要,很是擔心他將江南搞得一團亂。
還有其他人麽,則是盯上了萬宏鏡騰出來的這一位置,想要將自己人安插進去,所以就想一起出力將顧昭這代知府一位給攪了,到時各看本事。
結果連顧昭的名字還沒提呢,皇帝就借著顧沐一事大罵了他們一頓。
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很快傳到翰林院,和顧昭同期的進士們震驚得很,顧昭和他們一同進翰林院的,可這才多長時間,顧昭都爬到了江南知府一位,盡管這是個代的,但他的品級也不差什麽了。
「顧探花不是跑江南修堤築壩去了嗎?怎會又成為代知府的?」
「宋六元和顧探花關係向來好,可聽顧探花提起江南那邊的情況?到底背景不一樣,這官位提升得就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