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寒也以為這次能在半個月內好轉,她從心底覺得自己主動成為一個病人,甚至是一個住院的病人,已經是一種積極的信號了——簡直是模範病人吧,心裏有點得意都。但幾次深度交流後,她和黃醫生都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她隻展開了內心世界的外層,最裏麵始終有一個黑色盒子,她不願意打開。
她一開始並不知道那個盒子的存在,但當確定自己不想觸碰那件事時,她才知道,哦,原來它還在。
路寒不知道,每次心理幹預結束,黃醫生隨手記錄的本子上,都有兩個大大的字:懷疑。這和上一次抑鬱症期間的記錄,倒是「一脈相承」的。
黃醫生翻出了路寒上一次抑鬱症期間的所有資料,眉頭緊鎖。聰明人的痛苦更難消除,因為他們的病也是更聰明的病,他想。
路寒的懷疑是一種係統性的對世界、人生的懷疑,當然也包括愛情。但她目前為止,還隻願意跟黃醫生講具體的困境和困擾:很多工作無意義但占據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且目之所及事業有成的人不過也就是那樣渾渾噩噩的樣子,擁有了一段讓自己沉溺的戀情但是好像隨時會失去——而且自己本身也不相信愛情的持久,隻是自欺欺人享受當下,覺得今朝有酒今朝醉。
說起愛情的時候,黃醫生問:「你覺得愛情重要的是結果還是過程呢?」但路寒對這種問題很抗拒:「不要問我這種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問題,這種問題就是個圈套。」心裏想的卻是:愛情隻有一種結果,就是像人一樣,死亡;而所謂的過程,又有什麽意義呢,不過是向死亡運動的趨勢罷了。
最新的一次治療,黃醫生問了這個問題:「從你的履歷看,從小到大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你自己的感受是怎樣的?」
「順風順水麽?什麽樣的人生是順風順水呢?」路寒露出苦笑。
黃醫生麵上不動聲色,心裏卻是有點興奮的,路寒這個回答聽起來有點抬槓,但心理醫生有時候最怕的也正是看起來「順風順水」的治療,能「抬槓」,他就能發現問題,比自己被「蒙在鼓裏」感受好很多。
「你看,你從小到大都是最尖子的學生,各種獎項,全省前五名考進p大,直博,工作才幾年就副教授……」黃醫生推推眼鏡,「在外人看來,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了,非常成功的人生。」
「黃醫生,你也是p大的,我經歷的,你大概也差不多都經歷過,你覺得你的人生順風順水嗎?」路寒望向他,目光很誠懇。
「我知道你的意思,隻是想問問你,在外界的這種,可以說是『刻板印象』下,你自己的感受和經歷是什麽樣的。」黃醫生繞過了自己,這是醫生的職業素養使然。當然,即使他們不是在做治療,他也會繞過去,畢竟即使同是p大學生,也不是誰都那麽「順風順水」的,冷暖自知啊。
「我沒有什麽明確的感受。我從小就沒覺得非得上p大或t大。所有人都覺得我去這兩所之一理所當然,等我真的去了,都那麽羨慕,電視台、報紙來採訪,各種恭喜的電話,所有人都是誇張的語氣,但我真的真的沒有任何感覺,連一點虛榮心都沒有起來,也沒有什麽對大學生活的期待和嚮往。」
看,這就是我和你的區別。黃醫生心裏默默吐槽。
「你大二的時候為什麽從數院轉到了中文係呢?」
「可能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吧。我不知道。」路寒眼神有點失焦,似乎在回憶什麽,或者確定什麽。
又開口:「跟聰明不聰明沒什麽關係——雖然可能確實不夠聰明。就是跟自己和解了,不想那麽撬著勁了。數學裏有很多讓我覺得驚心動魄的東西,好像更接近世界的本質,但是又好像是一座更大的迷宮,讓我覺得難受,也感到絕望。如果你連山頂都看不到,甚至那座山根本沒有山頂,哪怕是西西弗斯,可能也會絕望得停下來吧。」
「你是說你……」
「我從小都缺乏信念感。」
「嗯……這倒也不是什麽缺陷或者過失……」
「我知道。我隻是覺得沒有信念感,很難做學術研究。」
「那你現在,也是這麽覺得嗎?」
「嗯。大學的時候,想法不成熟,以為隻有搞自然科學和數學才是攀高峰,需要絕對的高智商和信念感。現在才知道,社科也是一樣的。」
「所以,現在對工作的不滿,或者說抗拒,跟信念感也有關係嗎?」
「有一點點吧,不完全是。你知道我畢業前後的狀態,非常糟糕。這幾年其實在慢慢壘築對工作的信念,一點點,很少,很慢,但可以說基本是在做加法。這一點其實是積極的。但是……」
路寒說著,看了一眼黃醫生,忽然停下來,感受到心裏有情緒的浪潮擊打過來,雙手緊緊扣住沙發椅的邊緣,緩了緩,繼續說:「但是,這種積極有點像假的,也不是完全假,但……像是身體裏有個實驗室,實驗室裏有個培養皿,我壘築的東西就在這個培養皿裏,微小、脆弱,不堪一擊,根本不能拿到外麵的世界裏去,更無法對抗任何東西。」
路寒眼中噙淚:「你明白嗎?」
黃醫生沉吟一下,點點頭:「所以,你的實驗室裏有很多培養皿,你覺得人生裏那些積極的東西都隻是培養皿裏的實驗品?我這麽擴充理解對嗎?」
她一開始並不知道那個盒子的存在,但當確定自己不想觸碰那件事時,她才知道,哦,原來它還在。
路寒不知道,每次心理幹預結束,黃醫生隨手記錄的本子上,都有兩個大大的字:懷疑。這和上一次抑鬱症期間的記錄,倒是「一脈相承」的。
黃醫生翻出了路寒上一次抑鬱症期間的所有資料,眉頭緊鎖。聰明人的痛苦更難消除,因為他們的病也是更聰明的病,他想。
路寒的懷疑是一種係統性的對世界、人生的懷疑,當然也包括愛情。但她目前為止,還隻願意跟黃醫生講具體的困境和困擾:很多工作無意義但占據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且目之所及事業有成的人不過也就是那樣渾渾噩噩的樣子,擁有了一段讓自己沉溺的戀情但是好像隨時會失去——而且自己本身也不相信愛情的持久,隻是自欺欺人享受當下,覺得今朝有酒今朝醉。
說起愛情的時候,黃醫生問:「你覺得愛情重要的是結果還是過程呢?」但路寒對這種問題很抗拒:「不要問我這種非此即彼、二元對立的問題,這種問題就是個圈套。」心裏想的卻是:愛情隻有一種結果,就是像人一樣,死亡;而所謂的過程,又有什麽意義呢,不過是向死亡運動的趨勢罷了。
最新的一次治療,黃醫生問了這個問題:「從你的履歷看,從小到大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你自己的感受是怎樣的?」
「順風順水麽?什麽樣的人生是順風順水呢?」路寒露出苦笑。
黃醫生麵上不動聲色,心裏卻是有點興奮的,路寒這個回答聽起來有點抬槓,但心理醫生有時候最怕的也正是看起來「順風順水」的治療,能「抬槓」,他就能發現問題,比自己被「蒙在鼓裏」感受好很多。
「你看,你從小到大都是最尖子的學生,各種獎項,全省前五名考進p大,直博,工作才幾年就副教授……」黃醫生推推眼鏡,「在外人看來,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了,非常成功的人生。」
「黃醫生,你也是p大的,我經歷的,你大概也差不多都經歷過,你覺得你的人生順風順水嗎?」路寒望向他,目光很誠懇。
「我知道你的意思,隻是想問問你,在外界的這種,可以說是『刻板印象』下,你自己的感受和經歷是什麽樣的。」黃醫生繞過了自己,這是醫生的職業素養使然。當然,即使他們不是在做治療,他也會繞過去,畢竟即使同是p大學生,也不是誰都那麽「順風順水」的,冷暖自知啊。
「我沒有什麽明確的感受。我從小就沒覺得非得上p大或t大。所有人都覺得我去這兩所之一理所當然,等我真的去了,都那麽羨慕,電視台、報紙來採訪,各種恭喜的電話,所有人都是誇張的語氣,但我真的真的沒有任何感覺,連一點虛榮心都沒有起來,也沒有什麽對大學生活的期待和嚮往。」
看,這就是我和你的區別。黃醫生心裏默默吐槽。
「你大二的時候為什麽從數院轉到了中文係呢?」
「可能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吧。我不知道。」路寒眼神有點失焦,似乎在回憶什麽,或者確定什麽。
又開口:「跟聰明不聰明沒什麽關係——雖然可能確實不夠聰明。就是跟自己和解了,不想那麽撬著勁了。數學裏有很多讓我覺得驚心動魄的東西,好像更接近世界的本質,但是又好像是一座更大的迷宮,讓我覺得難受,也感到絕望。如果你連山頂都看不到,甚至那座山根本沒有山頂,哪怕是西西弗斯,可能也會絕望得停下來吧。」
「你是說你……」
「我從小都缺乏信念感。」
「嗯……這倒也不是什麽缺陷或者過失……」
「我知道。我隻是覺得沒有信念感,很難做學術研究。」
「那你現在,也是這麽覺得嗎?」
「嗯。大學的時候,想法不成熟,以為隻有搞自然科學和數學才是攀高峰,需要絕對的高智商和信念感。現在才知道,社科也是一樣的。」
「所以,現在對工作的不滿,或者說抗拒,跟信念感也有關係嗎?」
「有一點點吧,不完全是。你知道我畢業前後的狀態,非常糟糕。這幾年其實在慢慢壘築對工作的信念,一點點,很少,很慢,但可以說基本是在做加法。這一點其實是積極的。但是……」
路寒說著,看了一眼黃醫生,忽然停下來,感受到心裏有情緒的浪潮擊打過來,雙手緊緊扣住沙發椅的邊緣,緩了緩,繼續說:「但是,這種積極有點像假的,也不是完全假,但……像是身體裏有個實驗室,實驗室裏有個培養皿,我壘築的東西就在這個培養皿裏,微小、脆弱,不堪一擊,根本不能拿到外麵的世界裏去,更無法對抗任何東西。」
路寒眼中噙淚:「你明白嗎?」
黃醫生沉吟一下,點點頭:「所以,你的實驗室裏有很多培養皿,你覺得人生裏那些積極的東西都隻是培養皿裏的實驗品?我這麽擴充理解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