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這個遼陽的冬天,格外寒冷,西伯利亞來的寒風吹在人麵上,嗖嗖的吃痛。


    隨著中日兩國不斷地調兵遣將,原本激烈異常的遼東戰場居然贏得了一絲難得的寧靜,國防軍沒有主動出擊的意思,而日軍也在加緊做著攻破遼陽防線的準備——各色的物資、軍火、糧秣源源不斷地從旅大和朝鮮調遣北上。日本海或者叫中國海上,到處是日本運輸船和軍艦的穿梭往來。


    自從魚雷機發動對艦攻擊後,吃到苦頭的日本海軍就主動將封鎖線後退了30海裏,隻是在前哨線上布置了一些老舊的海防艦,雖然依舊還保持著對葫蘆島和秦皇島的壓力,但這種壓力,無形中卻是放鬆了,不惟中國海軍最新銳的快速驅逐艦和魚雷快艇敢於出來晃蕩一圈,便是某些膽大的商船,也敢利用天氣不利、風高浪急的機會進行運輸。這種買賣可是能比平常多3倍的運費,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船員們也是豁出去了。


    當然,後撤封鎖線的好處也很明顯,由於距離增大,航空兵飛機的飛行距離無形中也拉大了,冬季風大,順風的時候自然無話可說,但逆風的時候,速度慢了許多,這個時候的飛機,滯空能力很短,特別是載有魚雷的飛機,本來負擔就大,有效作戰半徑就小,這便占去了所剩無幾的作戰時間,要是在敵艦上空多停留一會,說不定都飛不會來。因此,日軍的這個高招自然也大大降低了被空襲地概率。


    當然,航行偵察是免不了的,可日本海軍自恃彼此實力差距很大,就是全部讓支那軍看去又何妨?一開始氣球炮還要對偵察機進行射擊。到後來怎麽也打不下,幹脆就不再白費力氣,要知道,每一發氣球炮的炮彈都要3個日元,日本還沒有富裕到可以如此揮霍的地步。


    源源不斷的情報傳入戰區指揮部,匯聚成一副越來越清晰地圖像,而鬼子在遼陽戰場上的兩個大鉗,也是更見明與主動權。便成為指揮官戰術高明的試金石——誰說防禦作戰中主動權一定是屬於進攻者的?


    在這樣緊急備戰的當口,遼陽軍的最高指揮李杜、遼陽軍民心目中的精神領袖沈麒昌,卻齊齊聚集在弓長嶺以北20公裏的一處工業基地裏,在這處基地的周圍。遍布著荷槍實彈地衛兵甚至還有憲兵,如果對遼陽軍內幕大有了解的人士,一定能看出其中的端倪,擔任守衛的是全遼陽乃至全東北最精銳地武力——遼陽營和新民營,這裏究竟有什麽了不得的情況?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處基地在外頭的名聲很其他工業基地並無什麽特殊區別,作為遼陽實業重工體係的關鍵一環。這裏的地位雖然重要,但並不具備決定性意義。在以往地日子裏,這裏也從來不曾出現這麽多的官兵。唯獨幾個月前突然實現了軍管,人們不僅要問。究竟出了什麽事?


    如果再把這處基地放眼開來考慮,聰明人或許已經能夠嗅到一些蛛絲馬跡——這裏名叫遼陽機車廠,是東北唯一能製造和修理機車地地方。


    這便夠了。


    新的思維通常促使新地戰法和武器產生,在這個地方,已經有了兩次成功的經驗。


    第一次,遼陽實業地工人們在拖拉機底盤上安裝了鋼鐵框架,組成了中國最早的鐵甲車,並成功奠定了中國裝甲力量快速發展地基礎;


    第二次,在總裝的直接指揮下,震撼遼東大地的雷公,即將登場。\\\


    為了這次揭幕,連遠在京城大本營的何峰上將都急匆匆趕來,當神秘即將揭曉時,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呼吸。


    “總長閣下,係統全部調試完畢,請求試車!”


    “很好。”何峰果斷下令,“開始!”


    “開始!”的聲音,激起了山嵐無數的回響,這一處的基地,構思得十分巧妙,全部都隱藏在巨大的鞍山山脈體係門。


    早有令旗揮動和電話指揮,“隆隆”聲作響之後,洞庫的鐵門徐徐開啟,裏麵的光景也一點一點的變亮。


    這是一個火車頭?李杜已經看清楚了裏麵的東西,不由得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何峰,遼陽機車廠能出產火車頭是天下皆知的事情,用得著這麽保密?


    可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錯了,隨著工程總指揮和德國工程師顧問團的持續指揮,洞庫轟轟作響,那火車頭,開了出來,速度不快,黑煙滾滾,但李杜分明覺得,腳下的大地在顫抖。\\\


    他不是沒見過火車,也不是沒有近距離接觸過火車頭,可是,今兒這個,怎麽如此古怪,不僅塊頭要大上一圈,便連聲音都如此與眾不同,他再次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何峰,卻發現後者的目光正目不轉睛地盯著黑黝黝的鋼鐵怪物。


    啊!這下差點要輪到李杜驚叫出聲了,在常規的火車頭後麵,居然還拖著老長一段,再仔細一看,老天,總裝怎麽把火炮裝到火車上去了?


    見過火炮裝在鐵甲車上,沒見過火炮裝在火車上,而且,這還是一門如此碩大的火炮。


    “植初兄,怎麽樣,長見識了吧。”望著嘴巴大得幾乎可以塞下一個蘋果的李杜,一旁的郭寶忍不住調侃他,雖然郭寶統帥大本營直屬的重炮經很久沒在一起了,可兩人卻是從義軍時期便相熟的哥們,這番玩笑卻是當得起……


    “你們,把艦炮裝上了火車?”李杜悄聲問道,“我看那口徑,起碼在10寸以


    “你猜對了方向,不過都完全說錯了。\///\\”郭寶笑道,“列車上裝載的不是艦炮,而是從德國進口的要塞炮,口徑也不是10寸,而是11寸,確切地說叫做28公厘……”


    這輛綽號“雷公”的列車炮幾乎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的列車炮,口徑280mm,身管72倍(即20.16m),全炮長39.8m,戰鬥重194噸,炮管采用深膛線不需抬起,直接支撐在經過特殊加固處理的炮架上,用台12輪鐵道車運輸,可以發射500斤中的破甲彈或者高爆彈,射程在40公裏以,


    在行進過程中,“雷公”列車炮依靠前後兩組6軸各12個鐵道輪之平台車承載,調整主炮之射角則由炮身兩旁各一組的液壓裝置及中央一組的液壓緩衝器所負責,在構築發射陣地後,除了經過特殊加固處理的鐵軌炮台還,還要額外動用工兵構築兩組大弧形旋轉鐵軌,使火炮可以通過位置改變做全周天射擊。


    “老兄,我沒有聽錯吧,40公裏?”


    “沒錯!”郭寶斬釘截鐵地告訴他,“你說,海軍艦炮多遠?這可比海軍艦炮的身管長多了,打40公裏自然綽綽有餘。德國專家根據要塞炮的估計,在標準裝藥狀態下,4公裏射程內精度偏差不超過300米!如果進行強裝藥,甚至可以打50公裏遠,隻是那樣會對炮膛產生太大的壓力,壽命不濟罷了。”


    “這玩意,是你想出來的?”


    “我?”郭寶吐吐舌頭,“沒有何總長點頭和操心,誰會去弄這玩意,別的不說,光是這30多個德國工程師一年的費用就要幾十萬,不要說造普通火炮,便是造戰車坦克乃至重炮,都是不小的量了。”


    李杜狠狠點了點頭,總長總是能夠想出這些異想天開的東西來,不知道這次,會帶來什麽影響。正想問郭寶如何開火,如何發射,猛一回頭,這家夥已經坐鎮在列車炮前指揮了。


    “各單位注意,各就各位,進行發射前準備。”


    “嘩”一陣令人心寂的聲音中,炮口前端的炮架緩緩升高,帶動炮口徐徐上揚,李杜看得清清楚楚,那黑黝黝、寒氣逼人的炮口直指南方,那裏,有日本人的陣地。


    “調整標高定尺,34000米!”


    “34000米!”


    34000米?沒錯,那裏正好是日軍的陣地,這些天坐鎮遼陽指揮,李杜早已把一切方滾瓜爛熟,至於日軍的部署,在偵察機眼皮底下也是心知肚明,34000米的射程一報出來,他就有數了。


    “方位,,調整方向角!”


    “全體注意,揚彈機工作。”


    嘩,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雖然中間的準備時間已經用去許久,但很多人都覺得過得飛快,當那發黑黝黝的、重達500斤的炮彈通過揚彈起重機塞入炮膛時,所有人都感覺無比踏實。


    “3分鍾準備,進行疏散,所有人撤離現場。”


    望著磨磨蹭蹭還想多看幾眼的李杜,何峰笑了,一把拉住他,“走吧!”


    “最後1分鍾準備。”人群已經在安全距離外屏住呼吸,隻聽到廣播裏傳來越來越緊張的聲音。0,發射!”隨著郭寶的令旗狠狠揮動,


    “轟地”一聲巨響,炮彈飛出了炮膛,穿入雲霄,帶著仇恨,直朝日軍的炮兵陣地飛去。


    align="cente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影梧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影梧桐並收藏國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