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鈐邀請秦時竹前來剪彩,一是慶賀中央公園的完工,另外也是打探總統對於《修改前三門城垣》方案的態度。朱啟鈐在籌劃中央公園後不久,便認為“……有鑒於前門地區淆雜喧鬧現象亟待改善”而提出修改方案,具體內容是:“拆除正陽門甕城東西月牆,於原交點處齊開兩門,舊基址改築馬路,箭樓崇巍則仍留存……”報告送上去已經兩三個月了,遲遲沒有動靜,也不見有反對或讚同的聲音,讓朱啟鈐有些摸不著頭腦。俗話說京城無小事,這等重大工程沒有最高首長的點頭是萬萬不可妄行的,借著典禮打探一下最高領袖的意見成了非常重要的內容。
“桂辛兄,怎麽,還在擔心你的修改方案?”秦時竹看穿了朱啟鈐的心思,笑道,“方案我已經準了,昨日簽的字,今天已送請季老副署,估計明天正式公文便可下達。”
朱啟鈐一聽,大喜過望,連忙道:“卑職多謝總統,多謝總統!”
“本來,這個方案在技術上沒有什麽難度,再加上經過京畿議會的審議和批準,照理我是應該迅速首肯的,但你也知道,國家多事,前不久還為複辟案煩心,所以拖延了時日……”
“國家多事,總統太過辛勞。”
“關鍵還不在這裏,關鍵在於對於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思路困擾了我許多日子。北京作為三代帝都,已有600餘年的曆史,一磚一瓦都是古跡,輕易動搖不得。另一個方麵,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城市建設需要加快,特別是作為首都,更要有首都的氣魄,這就需要拆除一些舊的東西……這兩個方麵很矛盾啊!”秦時竹邊走邊說,“我不是守舊的人。更不是保守的人,但對於曆史古跡卻始終持有十分謹慎小心的態度。城牆作為舊時代的堡壘,在目前地軍事攻擊力麵前,已無絲毫防禦力可言,也就是說,現存的城牆作為軍事防禦在將來是不可能重建的。拆除容易,可真要是這些600多年的城牆被拆除,恐怕永遠都沒有重建的機會了。你說,能說拆就拆麽?”
“卑職也是這個忐忑。”朱啟鈐算是明白了為什麽耽擱這麽多天的道理。
“別地都好商量,什麽拆除城牆不利於治安,大興土木不利於風水啦……這全是鬼話,不必介懷。我考慮的是城市如何發展,現在城內已擁擠不堪,不擴充麵積。肯定是不行的。北京作為國都,就要有國都的氣象,局促一隅。縛手縛腳,顯示不出泱泱大國的氣派,更不利於承擔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職責。在不破壞整體形象的前提下,進行局部的小修小補還是適當的,我隻是希望你能對於城市發展有一個全麵地、統籌的規劃,既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古跡,又不至於窒息城市的發展。”
“卑職慚愧,卑職對於城市建設和管理,雖然從洋人那裏學了一鱗半爪。但是大局並沒有形成統一地印象。如果三門改建的方案得到批準,卑職擬準備在今秋開始全市下水道、自來水、衛生設施、照明設施、消防設施、休閑設施、交通設施等方麵的建設,擬將一些破舊不堪之住房拆除,將城中的泥路改建為柏油馬路等……另外,人民大學今年還要建設新校址,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
“這次政府從德國聘請了1名顧問,其中就有一名關於市政建設的專家,你們可以多聽聽他的意見,看看應該如何統籌。聽說嫂夫人曾經在法國生活多年,想必她也不應該陌生吧?”
朱啟鈐妻子陳氏自幼隨父出國,曾長住巴黎,十歲後方回國,她對異國的所見所聞對朱啟鈐頗有啟發,聽到秦時竹提起此節,朱啟鈐笑了:“確實自內人處受益頗多,某些小節,諸如公共廁所、公共花園等。她都與我繪聲繪色描繪過。”
“適當地時候。你也可以出國去考察遊曆一番。眼見為實麽!如果沒有時間出國。去上海、青島地租界考察一二。也會大有裨益。各國租界地存在。確實是對吾國地侮辱。但我們在事實上也不得不承認。洋人對租界地管理。遠較我們得法。無論治安、整潔乃至司法公正。都有所長。我們要抱有學習地心態去認識、去掌握他人地本領。等將來國家強大。租界總是要收回地。如果收回後仍舊管理不善。豈非貽笑大方?沈陽曾經派人去學習過。城市建設突飛猛進。京城也應該學習學習。要有這個氣度。”舊中國地城市。確實是敗舊不堪、汙水橫溢。疾病傳播迅速地場所。特別是貧民聚集地場所。更是藏汙納垢之地。讓秦時竹等後世來人搖頭不已。相比之下。列強在華地租界作為各國對華“文明”地輸出窗口。無論在市政管理還是社會管理方麵。都強於中國。
當時中國普遍地輿論一種是認為租界是“國中之國”。痛恨得咬牙切齒。另一種則認為租界是外國地勢力範圍。猶如老鼠見了貓。絕不敢輕易去接觸。秦時竹地言論頗讓朱啟鈐耳目一新。
“報告批複下來後。打算何時動工?何時竣工?約需經費多少?”
“打算五月初動工。倘若抓緊時間。可望在國慶前夕完工。費用做過匡算。約需30萬元。由京城市政經費中支取一部分。京沈、京漢鐵路利潤支取一部分。”朱啟鈐想了想。既然總統讚同明年地大規模建設。應該也會在資金上支持一些。便開口道。“剛才卑職提到地建設方案。議會基本都首肯了。現在陸陸續續進行費用匡算和布局。隻是資金缺口還請總統能夠從中央經費處支援一二。”
“這個口子麽……倒是開不得。京城擴建中央如果協助經費。那各地都會來紛紛化緣。到時我可就麻煩了。”,
聽了秦時竹地答複。朱啟鈐略微有些失望。但還是不動聲色。總統講地畢竟也是實情。
“不過,京城地位重要。總該有些特殊政策……”秦時竹若有所思,“對於紫禁城和頤和園管理,有何想法?”
朱啟鈐心中一動,難道總統想把故宮和頤和園送交地方管理?這意義可非同小可,想了想後方才回話道:“卑職以為,這兩處地方移交地方管理並無不可。對於中央擬建設遊覽勝地和博物館地想法,卑職是萬分讚同的,數千年來一直籠罩著神秘色彩地皇宮和皇家園林一旦對外開放,必然觀者如織,遊人如潮,門票收入大為可觀。我想,紫禁城、頤和園兩處地方哪怕定一人一元的門票費,也不嫌貴!”
“中央確實有這個意思,不僅紫禁城、頤和園的管理權可以下放。就連崇文門的收稅站也可以移交地方,中央是全國政權,沒必要去掌握一些收費機構和項目。你回去後打個報告。看看收益到底如何分潤,不過,海軍上過報告,頤和園的利潤除去修繕費用外,都要歸他們地。”
“好!我回去後立刻籌劃,保證讓總統和梁總長滿意。”
“隻要梁財神爺點頭,我沒意見。”秦時竹笑道,“如何,建設費用應該有著落了吧?如果實在不夠。可以打報告向中央申請借款,由中央在建設公債名義下撥付,不過將來可是要還的……”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多謝總統。”朱啟鈐心想,首都是一國臉麵,總統對於京城還是很照顧的,這樣的安排可謂滴水不漏。
“關於開工典禮,卑職命人特製了一把銀鎬,鎬頭重三十餘兩,用銀打造。木柄為兩尺長的紅木手柄,上麵鐫刻紀念字樣,擬用此器拆除第一塊牆磚,以做紀念,恭請總統屆時出席典禮。”
“我過些時候要到南方去視察,開工典禮就趕不上了,你就請總理主持吧。特製銀鎬是個好主意,很有紀念意義,今後將曆次工程的紀念物品保存起來。將來可以搞一個市政建設博物館供人參觀。也是美事一樁,當然。銀鎬做一把就夠了。”
“那是那是。”一聽自己地意見又被采納,朱啟鈐的高興勁就甭提了……北京的初春之夜,風暖花香。
坐落在東四鐵獅子胡同一幢帶花園的住宅裏,數名衣冠楚楚的男子酒宴方罷,便進入客廳築起“長城”。財政總長梁士詒連輸三局,第四局雖末終了,但敗局已定。他打出去的每一張牌都是下家亟需的,上家卻從未打出一張他用得上的,而且他新摸上的也全是廢牌。一輪又一輪,摸一張廢一張,牌運不佳,手氣也背。
“您是昨摘地嘛,往日的常勝將軍今兒個卻……”在一旁觀戰的大個子任宏袍在替梁士詒著急,“要不讓作民替您一圈兒,換換手氣。”
“也好,”梁士詒拿出一張牌舉在半空想了想,換一張,又想了想,再換一張,猶豫再三,才把牌子打出去,“這局完了他就替……”
話音未落,下家便把他打出地牌子撿去,隨著就是一聲“和了”的歡叫。
“作民,上。”梁士詒起身離座。
留日學習銀行學的高材生,時任財政部庫藏司司長的周作民搖頭:“不行,我近日手氣兒也不旺。”說罷,眼睛還向窗外瞄了瞄。窗外就是花園,是時,清風習習、花香陣陣,沁人肺腑。
“要不就宏枚上。”梁士詒正了正領帶,示意周作民:“陪我去花園走走吧。”出得門來,隻行數步,他便歎道:“花美風香月色好,隻可惜……唉……”
周作民借著月光默默地看了看梁士詒,似乎明白了什麽。梁打牌不順固然與手氣有關,但更重要的因素是梁思想不集中導致技術水平未能正常發揮。
“總長有心事!”周作民早得結論。但到花園也不出口詢問----要倍加小心啊,能讓神通廣大的財神爺難為成這樣一定不是小事。見梁士詒再三歎氣,他才小心翼翼地問道:“總長您……?”
“碰到一樁難事。”梁士詒的話音很輕,但每個音符都充滿憂鬱。
“不知道我能不能替總長分憂?”
梁士怡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隻是自管自自己說下去:“前兩天,總統交代我和熊秉三一個任務,聽聽很簡單,卻是難辦的很!”
“嗯。”周作民沒有詢問是什麽事,這等機密大事,如果總長不把自己當作心腹看待,必定是不會透露半點風聲的,現在既然已經漏了口風,肯定就會說下去,也不用自己問。果然,梁士詒說道:“總統指示中央銀行在暗地裏要開始大規模收購白銀,準備做成銀條儲存起來……”
“啊!”周作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現在國際銀價可是在下跌,近期看並沒有止步地跡象,為什麽總統會下這麽奇怪的命令?現在囤積,豈不是白白受損?真要囤積,也應該囤積黃金才對啊!”
梁士怡苦笑一聲:“黃金也要囤積!但更重要的是囤積白銀!總而言之,就是要把目前發行的可轉股債券部分留出必要部分外,其餘都漸漸換成貴金屬!”
“啊……四億元全部換成金銀?”
“不止四億,八億!”
“什麽?”周作民以為自己聽錯了,“不是隻發了四億麽?哪裏來的八億?”
“外交部和法國人在談判,再過些日子,法國可能會承認我國並建立外交關係,到那時還要再發行2億!1億擬由法國人單獨承銷,另外1億由目前已承認我國的各國自由承銷。”
“法國人好大的手筆。”周作民知道法國人一直以金融家自詡,凡是對華發放貸款,一直少不了法國人的參與,這次已發行的4億一分錢也沒有法國人地份,早已讓他們氣昏了,隻能從旁門左道下功夫--日本從中國獲得了一億,但日本本身是債務國,沒有多少錢貸給中國。於是,聰明的日本人想了個辦法,暗地裏以對華債券為“抵押”,從法國人手中貸款然後再轉手貸給中國,從法國貸回的是法郎,貸給中國的卻是日元。於是,明麵上是日本承銷一億,其實八成以上讓法國人承銷了去。
周作民本來還想問:難道總統不知道日本人的手法?看見梁士怡似笑非笑的眼色,才明白,這後麵多半還有某些交易。
“桂辛兄,怎麽,還在擔心你的修改方案?”秦時竹看穿了朱啟鈐的心思,笑道,“方案我已經準了,昨日簽的字,今天已送請季老副署,估計明天正式公文便可下達。”
朱啟鈐一聽,大喜過望,連忙道:“卑職多謝總統,多謝總統!”
“本來,這個方案在技術上沒有什麽難度,再加上經過京畿議會的審議和批準,照理我是應該迅速首肯的,但你也知道,國家多事,前不久還為複辟案煩心,所以拖延了時日……”
“國家多事,總統太過辛勞。”
“關鍵還不在這裏,關鍵在於對於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思路困擾了我許多日子。北京作為三代帝都,已有600餘年的曆史,一磚一瓦都是古跡,輕易動搖不得。另一個方麵,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城市建設需要加快,特別是作為首都,更要有首都的氣魄,這就需要拆除一些舊的東西……這兩個方麵很矛盾啊!”秦時竹邊走邊說,“我不是守舊的人。更不是保守的人,但對於曆史古跡卻始終持有十分謹慎小心的態度。城牆作為舊時代的堡壘,在目前地軍事攻擊力麵前,已無絲毫防禦力可言,也就是說,現存的城牆作為軍事防禦在將來是不可能重建的。拆除容易,可真要是這些600多年的城牆被拆除,恐怕永遠都沒有重建的機會了。你說,能說拆就拆麽?”
“卑職也是這個忐忑。”朱啟鈐算是明白了為什麽耽擱這麽多天的道理。
“別地都好商量,什麽拆除城牆不利於治安,大興土木不利於風水啦……這全是鬼話,不必介懷。我考慮的是城市如何發展,現在城內已擁擠不堪,不擴充麵積。肯定是不行的。北京作為國都,就要有國都的氣象,局促一隅。縛手縛腳,顯示不出泱泱大國的氣派,更不利於承擔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職責。在不破壞整體形象的前提下,進行局部的小修小補還是適當的,我隻是希望你能對於城市發展有一個全麵地、統籌的規劃,既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古跡,又不至於窒息城市的發展。”
“卑職慚愧,卑職對於城市建設和管理,雖然從洋人那裏學了一鱗半爪。但是大局並沒有形成統一地印象。如果三門改建的方案得到批準,卑職擬準備在今秋開始全市下水道、自來水、衛生設施、照明設施、消防設施、休閑設施、交通設施等方麵的建設,擬將一些破舊不堪之住房拆除,將城中的泥路改建為柏油馬路等……另外,人民大學今年還要建設新校址,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
“這次政府從德國聘請了1名顧問,其中就有一名關於市政建設的專家,你們可以多聽聽他的意見,看看應該如何統籌。聽說嫂夫人曾經在法國生活多年,想必她也不應該陌生吧?”
朱啟鈐妻子陳氏自幼隨父出國,曾長住巴黎,十歲後方回國,她對異國的所見所聞對朱啟鈐頗有啟發,聽到秦時竹提起此節,朱啟鈐笑了:“確實自內人處受益頗多,某些小節,諸如公共廁所、公共花園等。她都與我繪聲繪色描繪過。”
“適當地時候。你也可以出國去考察遊曆一番。眼見為實麽!如果沒有時間出國。去上海、青島地租界考察一二。也會大有裨益。各國租界地存在。確實是對吾國地侮辱。但我們在事實上也不得不承認。洋人對租界地管理。遠較我們得法。無論治安、整潔乃至司法公正。都有所長。我們要抱有學習地心態去認識、去掌握他人地本領。等將來國家強大。租界總是要收回地。如果收回後仍舊管理不善。豈非貽笑大方?沈陽曾經派人去學習過。城市建設突飛猛進。京城也應該學習學習。要有這個氣度。”舊中國地城市。確實是敗舊不堪、汙水橫溢。疾病傳播迅速地場所。特別是貧民聚集地場所。更是藏汙納垢之地。讓秦時竹等後世來人搖頭不已。相比之下。列強在華地租界作為各國對華“文明”地輸出窗口。無論在市政管理還是社會管理方麵。都強於中國。
當時中國普遍地輿論一種是認為租界是“國中之國”。痛恨得咬牙切齒。另一種則認為租界是外國地勢力範圍。猶如老鼠見了貓。絕不敢輕易去接觸。秦時竹地言論頗讓朱啟鈐耳目一新。
“報告批複下來後。打算何時動工?何時竣工?約需經費多少?”
“打算五月初動工。倘若抓緊時間。可望在國慶前夕完工。費用做過匡算。約需30萬元。由京城市政經費中支取一部分。京沈、京漢鐵路利潤支取一部分。”朱啟鈐想了想。既然總統讚同明年地大規模建設。應該也會在資金上支持一些。便開口道。“剛才卑職提到地建設方案。議會基本都首肯了。現在陸陸續續進行費用匡算和布局。隻是資金缺口還請總統能夠從中央經費處支援一二。”
“這個口子麽……倒是開不得。京城擴建中央如果協助經費。那各地都會來紛紛化緣。到時我可就麻煩了。”,
聽了秦時竹地答複。朱啟鈐略微有些失望。但還是不動聲色。總統講地畢竟也是實情。
“不過,京城地位重要。總該有些特殊政策……”秦時竹若有所思,“對於紫禁城和頤和園管理,有何想法?”
朱啟鈐心中一動,難道總統想把故宮和頤和園送交地方管理?這意義可非同小可,想了想後方才回話道:“卑職以為,這兩處地方移交地方管理並無不可。對於中央擬建設遊覽勝地和博物館地想法,卑職是萬分讚同的,數千年來一直籠罩著神秘色彩地皇宮和皇家園林一旦對外開放,必然觀者如織,遊人如潮,門票收入大為可觀。我想,紫禁城、頤和園兩處地方哪怕定一人一元的門票費,也不嫌貴!”
“中央確實有這個意思,不僅紫禁城、頤和園的管理權可以下放。就連崇文門的收稅站也可以移交地方,中央是全國政權,沒必要去掌握一些收費機構和項目。你回去後打個報告。看看收益到底如何分潤,不過,海軍上過報告,頤和園的利潤除去修繕費用外,都要歸他們地。”
“好!我回去後立刻籌劃,保證讓總統和梁總長滿意。”
“隻要梁財神爺點頭,我沒意見。”秦時竹笑道,“如何,建設費用應該有著落了吧?如果實在不夠。可以打報告向中央申請借款,由中央在建設公債名義下撥付,不過將來可是要還的……”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多謝總統。”朱啟鈐心想,首都是一國臉麵,總統對於京城還是很照顧的,這樣的安排可謂滴水不漏。
“關於開工典禮,卑職命人特製了一把銀鎬,鎬頭重三十餘兩,用銀打造。木柄為兩尺長的紅木手柄,上麵鐫刻紀念字樣,擬用此器拆除第一塊牆磚,以做紀念,恭請總統屆時出席典禮。”
“我過些時候要到南方去視察,開工典禮就趕不上了,你就請總理主持吧。特製銀鎬是個好主意,很有紀念意義,今後將曆次工程的紀念物品保存起來。將來可以搞一個市政建設博物館供人參觀。也是美事一樁,當然。銀鎬做一把就夠了。”
“那是那是。”一聽自己地意見又被采納,朱啟鈐的高興勁就甭提了……北京的初春之夜,風暖花香。
坐落在東四鐵獅子胡同一幢帶花園的住宅裏,數名衣冠楚楚的男子酒宴方罷,便進入客廳築起“長城”。財政總長梁士詒連輸三局,第四局雖末終了,但敗局已定。他打出去的每一張牌都是下家亟需的,上家卻從未打出一張他用得上的,而且他新摸上的也全是廢牌。一輪又一輪,摸一張廢一張,牌運不佳,手氣也背。
“您是昨摘地嘛,往日的常勝將軍今兒個卻……”在一旁觀戰的大個子任宏袍在替梁士詒著急,“要不讓作民替您一圈兒,換換手氣。”
“也好,”梁士詒拿出一張牌舉在半空想了想,換一張,又想了想,再換一張,猶豫再三,才把牌子打出去,“這局完了他就替……”
話音未落,下家便把他打出地牌子撿去,隨著就是一聲“和了”的歡叫。
“作民,上。”梁士詒起身離座。
留日學習銀行學的高材生,時任財政部庫藏司司長的周作民搖頭:“不行,我近日手氣兒也不旺。”說罷,眼睛還向窗外瞄了瞄。窗外就是花園,是時,清風習習、花香陣陣,沁人肺腑。
“要不就宏枚上。”梁士詒正了正領帶,示意周作民:“陪我去花園走走吧。”出得門來,隻行數步,他便歎道:“花美風香月色好,隻可惜……唉……”
周作民借著月光默默地看了看梁士詒,似乎明白了什麽。梁打牌不順固然與手氣有關,但更重要的因素是梁思想不集中導致技術水平未能正常發揮。
“總長有心事!”周作民早得結論。但到花園也不出口詢問----要倍加小心啊,能讓神通廣大的財神爺難為成這樣一定不是小事。見梁士詒再三歎氣,他才小心翼翼地問道:“總長您……?”
“碰到一樁難事。”梁士詒的話音很輕,但每個音符都充滿憂鬱。
“不知道我能不能替總長分憂?”
梁士怡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隻是自管自自己說下去:“前兩天,總統交代我和熊秉三一個任務,聽聽很簡單,卻是難辦的很!”
“嗯。”周作民沒有詢問是什麽事,這等機密大事,如果總長不把自己當作心腹看待,必定是不會透露半點風聲的,現在既然已經漏了口風,肯定就會說下去,也不用自己問。果然,梁士詒說道:“總統指示中央銀行在暗地裏要開始大規模收購白銀,準備做成銀條儲存起來……”
“啊!”周作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現在國際銀價可是在下跌,近期看並沒有止步地跡象,為什麽總統會下這麽奇怪的命令?現在囤積,豈不是白白受損?真要囤積,也應該囤積黃金才對啊!”
梁士怡苦笑一聲:“黃金也要囤積!但更重要的是囤積白銀!總而言之,就是要把目前發行的可轉股債券部分留出必要部分外,其餘都漸漸換成貴金屬!”
“啊……四億元全部換成金銀?”
“不止四億,八億!”
“什麽?”周作民以為自己聽錯了,“不是隻發了四億麽?哪裏來的八億?”
“外交部和法國人在談判,再過些日子,法國可能會承認我國並建立外交關係,到那時還要再發行2億!1億擬由法國人單獨承銷,另外1億由目前已承認我國的各國自由承銷。”
“法國人好大的手筆。”周作民知道法國人一直以金融家自詡,凡是對華發放貸款,一直少不了法國人的參與,這次已發行的4億一分錢也沒有法國人地份,早已讓他們氣昏了,隻能從旁門左道下功夫--日本從中國獲得了一億,但日本本身是債務國,沒有多少錢貸給中國。於是,聰明的日本人想了個辦法,暗地裏以對華債券為“抵押”,從法國人手中貸款然後再轉手貸給中國,從法國貸回的是法郎,貸給中國的卻是日元。於是,明麵上是日本承銷一億,其實八成以上讓法國人承銷了去。
周作民本來還想問:難道總統不知道日本人的手法?看見梁士怡似笑非笑的眼色,才明白,這後麵多半還有某些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