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竹對徐世昌還是十分謙恭,拉著沈蓉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嘴裏說:“秦時竹夫婦見過老相國!”
“不敢當,不敢當。”徐世昌連忙站起來回禮,這可不是以前啦,現在秦時竹是堂堂北疆巡閱使,而他隻不過是個遺臣而已。
“本來時竹應該早就去青島拜會老相國的,無奈公事繁忙,一直脫不了身,此次來京能見到老相國,實在是大感榮幸啊……”秦時竹馬屁功力不減當年。
“複生客氣了,我一個老頭子,不值得你這麽看重。”徐世昌拿起心愛的紫砂壺咪了一口,悠悠說道,“現在你也是北疆大員,國家柱石了,能來看我,應該是我感到榮幸才對!”
“老相國說笑了。”秦時竹一揮手,左雨農拿上來一個精製的盒子,秦時竹畢恭畢敬地遞給徐世昌,“此番來京,也沒帶什麽東西,區區薄禮還請老相國笑納。”
“哎呀,複生,你這是……”徐世昌嘴上客氣,手卻已打開了盒子,映入他眼簾的,是一把金光閃閃的手槍。
徐世昌起先嚇了一跳,看秦時竹臉上並無惡意,就又拿起來看了看:“嗯,果然是好槍。”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此槍是沈陽兵工廠仿製國外的勃朗寧手槍,外麵用純金打造,更重要的是,在防滑握把處有一獨特設計……”“哦?”老狐狸來了興趣。仔細看了起來,“上麵好像是個人像嘛!”
“老相國好眼力。”秦時竹笑著說,“請您再看看。這人像和老相國可像否?”
經秦時竹這麽一提醒,徐世昌越看越像,摸著下巴上地白胡須,稱讚道:“倒是和老夫有些相像。”
這禮一收,兩人的交情就開始打開了,本來徐世昌對秦時竹還有點意見,當時袁世凱讓他給秦時竹帶個口信後者愣是沒買賬,後來反正也共和了。這事一旦過去就不值得一提。更重要的是,徐世昌一直對秦時竹有好感,曾經不止一次地在袁世凱麵前提起過,共和大計乃至後來北疆局麵地失衡,完全是因為忽視了秦時竹……
秦時竹當然也不傻,既然要托徐世昌給他引薦,這中間的關節自然要打通,雖說徐世昌不會明著拒絕,但感情融洽一點總是好事。手槍是兵工廠開發出來的,當初就定位在禮品槍上。不僅徐世昌,袁世凱、孫中山、黃興、段祺瑞等人人手一把,按照秦時竹的想法,隻要在這批達官貴人中打開了銷路,就不愁沒有人來買,一來這東西比古董、字畫來的新鮮,二來,畢竟還有一個防身功能,一個錢,一個命。::.首-發*子*堂::對達官貴人來說都是珍貴的……
閑聊了一會後,徐世昌和秦時竹夫婦就進宮去了,同行的還有一個神秘人物。
現在進宮可不比以往,要簡單方便多了。再說清室早就接到了通知,特意派人一旁等著了。黑夜中,一排車馬到來,後麵跟著秦時竹的警衛(出於安全考慮,袁世凱不僅同意秦時竹地警衛隨時護衛,還給秦時竹下榻的地方安排了不少警衛。孫中山不怕死,秦時竹可是怕暗殺……)
對秦時竹的來訪,清室內部的情感極為複雜:首先。革命後。清宮小朝廷對五大元勳的看法是不同的,他們本來倚為長城的袁世凱給了重重一擊。讓不少人恨得咬牙切齒,對孫中山卻有好感。這種邏輯看上去奇怪,想通了卻一點也不稀奇。當年清廷死命通緝孫中山,要置革命黨人於死地,人家反抗,要革命畢竟是理所必然,而袁世凱、黎元洪和秦時竹等人都是清廷官員,特別是袁世凱,可謂是“世受國恩”,但就是這家夥,奪了清朝的天下,故而遺老遺少們有評論:“大清非亡於革命黨,實是亡於袁世凱”,同理,秦時竹揭竿而起,奪了東北,也是對清朝覆滅的重重一擊,自然而然地位於仇恨榜的高位;
其次,秦時竹在東北鬧革命,推翻了滿清政權不說,還把關外“祖宗隆興之地”地皇莊、各親貴大臣的田畝統統給沒收了,把一幫子遺老遺少氣得不輕,更絕的是,秦時竹把蒙古和滿族賴以發家的八旗製度也廢除了,來了釜底抽薪,讓他們是捶胸頓足,更增加了仇恨的心態;
再次,秦時竹不像袁世凱那些對某些複辟人士優容,赫圖阿拉案、甘肅趙惟熙等都是被秦時竹以妄圖複辟的手段打掉的,這一年多來,被秦時竹鎮壓下去的舊時旗主、王公不計其數,有不少人死在秦時竹、葛洪義的手裏,舊時東北的勢力被硬生生地一點點連根拔起,這幫人是舊仇新恨,聲稱秦時竹若是膽敢前來皇宮地話,必定讓他“血濺三尺”。
當然,載灃懦弱,隆裕又舍不得為此搭上優待條件,自然不會同意這麽做,實際上提這些主意的都是文人,手無縛雞之力,隻是嘴上說說罷了,良弼、善耆這樣的強硬派已經死了,禁衛軍也被解散,根本沒有什麽像樣的力量,而秦時竹又以強硬號稱,既然敢來,肯定做好了一切準備,任何對他不利地舉動都不太可能成功,到時候隻怕落得個灰飛煙滅的下場。
當然,清廷對秦時竹也不是一點好感也沒有,起碼秦時竹說話還是算數的。說過要沒收,真的就沒收了,說的要改革,也真的改革了,同理,說過要分田,也真的分了田。一般的旗民通過繳納一筆注冊費分得旗地後,都高興地不得了,連呼“巡閱使萬歲!”。下層人民才不管你們高層怎麽想呢。他們有了活路才是最主要地。人在北京,旗籍在東北地人聽到消息後也不禁心癢癢,興衝衝地跑到關外。果然也分得了田地,回來這麽一宣傳,京城的八旗子弟就走了不少--人都是現實地,大清眼看是沒有指望了,但好歹還有一份田地可以指望,大家鬧騰歸鬧騰,不滿歸不滿,但誰也不會和自己的日子過不去。,
最後。最最要緊的一點是,在秦時竹大力倡導的墾荒政策下,關內滿人開始了回流。由於南方革命黨勢力比較強,排滿情緒也相對嚴重,對滿人的態度都不是太友好,隆裕和載灃,雖然已經遜了位,但在名義上畢竟還是滿的首領,這種情況他們看了也急,軟弱的領導也不是沒有優點。他們兩個畢竟還在心裏牽掛著自己的人民;聽說秦時竹給妥善安置了,也都鬆了口氣--他們可沒那本事。因此,秦時竹沒收資產地事情就有了一個很好的解釋--就當是分給那些滿人了吧。大清還在的時候沒能給自己的子民一些財產,那就隻有在它的廢墟上給子民一些安慰了……至於剪辮子等等都是小事了,誰也管不著。更妙的是,分得田地後居然也有滿人子弟願意參加北疆國防軍(八旗本來尚武精神就強一些),而秦時竹還真敢收,讓他們覺得這“五族共和”倒也不是虛名。
“徐大人,秦大人,你們二位來了?”世續站在門口迎接。“太後和王爺特意讓我在此迎候。”
世續還是老規矩,一口一個“大人”,秦時竹一臉苦笑,也不知道該稱呼他什麽好。還是徐世昌反應快,說:“那咱們趕緊進去吧,別讓太後和王爺久等……”
一行人進了宮,情況特殊,秦時竹的警衛也被允許進來了,包圍了大殿,負責外圍的保衛工作。
隆裕和載灃坐在正中央,徐世昌上前一步:“老臣拜見太後、王爺……”
“徐大人。免禮。免禮。”
該如何行禮呢?秦時竹稍微愣了一下,冷不防從旁邊的偏門裏竄出一個孩子。衝到秦時竹麵前,厲聲質問道:“你就是秦時竹?”
“正是在下。”秦時竹定睛一看,樂了,這不是溥儀嘛?剛要說話,溥儀揮動著手裏的小拳頭就朝他打來,嘴裏一個勁喊:“你還我天下來,還我天下來……”
秦時竹猝不及防,挨了溥儀好幾下,雖說是孩子,但拳打腳踢地,還能感覺到疼。
“皇上,不得放肆……”座位上的隆裕發話了。
這個時候,旁邊的太監趕緊把溥儀拉開,本來秦時竹的貼身警衛要上前,被沈蓉製止住了,她知道,溥儀的拳頭對秦時竹沒有危險,眼前這個人畢竟是退位的皇上,還是不要太突兀----夫人英明!
溥儀聽到隆裕的訓斥,手腳立即停了下來,轉過頭去,委屈地對隆裕說:“皇額娘,就是這家夥奪去大清天下的,朕要拿回來,拿回來……”說罷,用惡狠狠的眼光盯著秦時竹。
“皇上,不得無禮……”隆裕在秦時竹麵前出了醜,隻好再次訓斥溥儀。
秦時竹麵帶笑容,走到溥儀麵前,蹲下身子:“你是誰啊?”
“朕是愛新覺羅·溥儀,大清皇上。”溥儀氣哼哼地說著,“你怎麽還不跪下?”
載灃有點看不下去了,剛要起來製止,被秦時竹用眼光阻止了。
“你剛才為什麽要打我呢?”
“因為你奪了大清天下,也就是奪了朕的天下。”
“這是誰告訴你地?”
“太傅、張謙他們都這麽說……”溥儀一愣,隨即又理直氣壯地說。
秦時竹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你說我奪了你的天下,那我問你,這天下究竟是個什麽東西?有多大啊?長什麽樣呢?”
“這……”溥儀一愣,“天下就是很大很大的國土,很多很多的人……”
“你能把他拿在手裏嗎?”“不能。天下很大,不能拿地。”
“你能把他藏在家裏嗎?”
“也不能。天下人很多,家裏藏不下的。”
“那你憑什麽認定天下是我奪去了?”秦時竹嗬嗬地笑著,“這東西我一不能拿著走,二不能藏在家裏,我怎麽占有他呢?”
“這……”溥儀愣了,“這是太傅告訴朕的,說朕的天下是給袁世凱和你這幫亂臣賊子奪去了。”
“那你什麽時候有過天下啊?”
“朕是皇上,一生下來天下就是朕的。”
“天下既然不能拿著走,也不能藏在家裏,你怎麽占有他啊?你怎麽說一生下來就是你的呢?”
“夠了!皇上,你趕緊回去歇著,沒有額娘的吩咐,不要出來……”溥儀嘟囔了一聲,怏怏地走了。
“別走,別走,我還有東西送給你。”秦時竹這麽一說,溥儀又停下了腳步。畢竟是小孩子,聽說有東西送給自己,很好奇地想看個究竟。
像變戲法似的,左雨農從馬車上搬下了兩樣東西,一樣是飛艇地模型,一樣是一輛小自行車。秦時竹給溥儀細細地解說起來:“這是飛艇模型,就是那種能在空中飛地大家夥的樣子,這是小自行車,專門生產出來給你騎地。”
“飛艇?”溥儀的小眼睛裏閃爍著光芒,拿著手裏的模型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是不是就是你送給袁世凱的那種?能在天上飛來飛去,還可以載人的東西?”
“對,就是這東西,不過這個是模型,不能飛。”
溥儀又走到自行車的麵前,問:“他們說這自行車兩個輪子就能騎了,這車怎麽有四個輪子?”
“旁邊的小輪子是為了保持車的平衡用的,剛開始學的時候容易東倒西歪,等你熟練後,就可以把小輪子卸去,光用兩個大輪子騎車啦。”
“這兩樣東西當真是送給朕的?”溥儀一副不相信的樣子。
“是啊,這東西現在就歸你了。”
“可師傅說你是個大壞蛋,你為什麽要送朕東西?”
“你還小,將來懂事了就會明白的。”秦時竹歎了口氣,“壞蛋和好人不是寫在臉上,一看就可以看出來的……”
“不管怎麽說,朕謝謝你啦。”溥儀第一次對師傅的話產生了懷疑,抱著飛艇模型,讓太監幫忙推著小自行車,心滿意足地走了,對小皇帝來說,看不見摸不著的天下,哪有眼前的東西好玩呢?
“不敢當,不敢當。”徐世昌連忙站起來回禮,這可不是以前啦,現在秦時竹是堂堂北疆巡閱使,而他隻不過是個遺臣而已。
“本來時竹應該早就去青島拜會老相國的,無奈公事繁忙,一直脫不了身,此次來京能見到老相國,實在是大感榮幸啊……”秦時竹馬屁功力不減當年。
“複生客氣了,我一個老頭子,不值得你這麽看重。”徐世昌拿起心愛的紫砂壺咪了一口,悠悠說道,“現在你也是北疆大員,國家柱石了,能來看我,應該是我感到榮幸才對!”
“老相國說笑了。”秦時竹一揮手,左雨農拿上來一個精製的盒子,秦時竹畢恭畢敬地遞給徐世昌,“此番來京,也沒帶什麽東西,區區薄禮還請老相國笑納。”
“哎呀,複生,你這是……”徐世昌嘴上客氣,手卻已打開了盒子,映入他眼簾的,是一把金光閃閃的手槍。
徐世昌起先嚇了一跳,看秦時竹臉上並無惡意,就又拿起來看了看:“嗯,果然是好槍。”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此槍是沈陽兵工廠仿製國外的勃朗寧手槍,外麵用純金打造,更重要的是,在防滑握把處有一獨特設計……”“哦?”老狐狸來了興趣。仔細看了起來,“上麵好像是個人像嘛!”
“老相國好眼力。”秦時竹笑著說,“請您再看看。這人像和老相國可像否?”
經秦時竹這麽一提醒,徐世昌越看越像,摸著下巴上地白胡須,稱讚道:“倒是和老夫有些相像。”
這禮一收,兩人的交情就開始打開了,本來徐世昌對秦時竹還有點意見,當時袁世凱讓他給秦時竹帶個口信後者愣是沒買賬,後來反正也共和了。這事一旦過去就不值得一提。更重要的是,徐世昌一直對秦時竹有好感,曾經不止一次地在袁世凱麵前提起過,共和大計乃至後來北疆局麵地失衡,完全是因為忽視了秦時竹……
秦時竹當然也不傻,既然要托徐世昌給他引薦,這中間的關節自然要打通,雖說徐世昌不會明著拒絕,但感情融洽一點總是好事。手槍是兵工廠開發出來的,當初就定位在禮品槍上。不僅徐世昌,袁世凱、孫中山、黃興、段祺瑞等人人手一把,按照秦時竹的想法,隻要在這批達官貴人中打開了銷路,就不愁沒有人來買,一來這東西比古董、字畫來的新鮮,二來,畢竟還有一個防身功能,一個錢,一個命。::.首-發*子*堂::對達官貴人來說都是珍貴的……
閑聊了一會後,徐世昌和秦時竹夫婦就進宮去了,同行的還有一個神秘人物。
現在進宮可不比以往,要簡單方便多了。再說清室早就接到了通知,特意派人一旁等著了。黑夜中,一排車馬到來,後麵跟著秦時竹的警衛(出於安全考慮,袁世凱不僅同意秦時竹地警衛隨時護衛,還給秦時竹下榻的地方安排了不少警衛。孫中山不怕死,秦時竹可是怕暗殺……)
對秦時竹的來訪,清室內部的情感極為複雜:首先。革命後。清宮小朝廷對五大元勳的看法是不同的,他們本來倚為長城的袁世凱給了重重一擊。讓不少人恨得咬牙切齒,對孫中山卻有好感。這種邏輯看上去奇怪,想通了卻一點也不稀奇。當年清廷死命通緝孫中山,要置革命黨人於死地,人家反抗,要革命畢竟是理所必然,而袁世凱、黎元洪和秦時竹等人都是清廷官員,特別是袁世凱,可謂是“世受國恩”,但就是這家夥,奪了清朝的天下,故而遺老遺少們有評論:“大清非亡於革命黨,實是亡於袁世凱”,同理,秦時竹揭竿而起,奪了東北,也是對清朝覆滅的重重一擊,自然而然地位於仇恨榜的高位;
其次,秦時竹在東北鬧革命,推翻了滿清政權不說,還把關外“祖宗隆興之地”地皇莊、各親貴大臣的田畝統統給沒收了,把一幫子遺老遺少氣得不輕,更絕的是,秦時竹把蒙古和滿族賴以發家的八旗製度也廢除了,來了釜底抽薪,讓他們是捶胸頓足,更增加了仇恨的心態;
再次,秦時竹不像袁世凱那些對某些複辟人士優容,赫圖阿拉案、甘肅趙惟熙等都是被秦時竹以妄圖複辟的手段打掉的,這一年多來,被秦時竹鎮壓下去的舊時旗主、王公不計其數,有不少人死在秦時竹、葛洪義的手裏,舊時東北的勢力被硬生生地一點點連根拔起,這幫人是舊仇新恨,聲稱秦時竹若是膽敢前來皇宮地話,必定讓他“血濺三尺”。
當然,載灃懦弱,隆裕又舍不得為此搭上優待條件,自然不會同意這麽做,實際上提這些主意的都是文人,手無縛雞之力,隻是嘴上說說罷了,良弼、善耆這樣的強硬派已經死了,禁衛軍也被解散,根本沒有什麽像樣的力量,而秦時竹又以強硬號稱,既然敢來,肯定做好了一切準備,任何對他不利地舉動都不太可能成功,到時候隻怕落得個灰飛煙滅的下場。
當然,清廷對秦時竹也不是一點好感也沒有,起碼秦時竹說話還是算數的。說過要沒收,真的就沒收了,說的要改革,也真的改革了,同理,說過要分田,也真的分了田。一般的旗民通過繳納一筆注冊費分得旗地後,都高興地不得了,連呼“巡閱使萬歲!”。下層人民才不管你們高層怎麽想呢。他們有了活路才是最主要地。人在北京,旗籍在東北地人聽到消息後也不禁心癢癢,興衝衝地跑到關外。果然也分得了田地,回來這麽一宣傳,京城的八旗子弟就走了不少--人都是現實地,大清眼看是沒有指望了,但好歹還有一份田地可以指望,大家鬧騰歸鬧騰,不滿歸不滿,但誰也不會和自己的日子過不去。,
最後。最最要緊的一點是,在秦時竹大力倡導的墾荒政策下,關內滿人開始了回流。由於南方革命黨勢力比較強,排滿情緒也相對嚴重,對滿人的態度都不是太友好,隆裕和載灃,雖然已經遜了位,但在名義上畢竟還是滿的首領,這種情況他們看了也急,軟弱的領導也不是沒有優點。他們兩個畢竟還在心裏牽掛著自己的人民;聽說秦時竹給妥善安置了,也都鬆了口氣--他們可沒那本事。因此,秦時竹沒收資產地事情就有了一個很好的解釋--就當是分給那些滿人了吧。大清還在的時候沒能給自己的子民一些財產,那就隻有在它的廢墟上給子民一些安慰了……至於剪辮子等等都是小事了,誰也管不著。更妙的是,分得田地後居然也有滿人子弟願意參加北疆國防軍(八旗本來尚武精神就強一些),而秦時竹還真敢收,讓他們覺得這“五族共和”倒也不是虛名。
“徐大人,秦大人,你們二位來了?”世續站在門口迎接。“太後和王爺特意讓我在此迎候。”
世續還是老規矩,一口一個“大人”,秦時竹一臉苦笑,也不知道該稱呼他什麽好。還是徐世昌反應快,說:“那咱們趕緊進去吧,別讓太後和王爺久等……”
一行人進了宮,情況特殊,秦時竹的警衛也被允許進來了,包圍了大殿,負責外圍的保衛工作。
隆裕和載灃坐在正中央,徐世昌上前一步:“老臣拜見太後、王爺……”
“徐大人。免禮。免禮。”
該如何行禮呢?秦時竹稍微愣了一下,冷不防從旁邊的偏門裏竄出一個孩子。衝到秦時竹麵前,厲聲質問道:“你就是秦時竹?”
“正是在下。”秦時竹定睛一看,樂了,這不是溥儀嘛?剛要說話,溥儀揮動著手裏的小拳頭就朝他打來,嘴裏一個勁喊:“你還我天下來,還我天下來……”
秦時竹猝不及防,挨了溥儀好幾下,雖說是孩子,但拳打腳踢地,還能感覺到疼。
“皇上,不得放肆……”座位上的隆裕發話了。
這個時候,旁邊的太監趕緊把溥儀拉開,本來秦時竹的貼身警衛要上前,被沈蓉製止住了,她知道,溥儀的拳頭對秦時竹沒有危險,眼前這個人畢竟是退位的皇上,還是不要太突兀----夫人英明!
溥儀聽到隆裕的訓斥,手腳立即停了下來,轉過頭去,委屈地對隆裕說:“皇額娘,就是這家夥奪去大清天下的,朕要拿回來,拿回來……”說罷,用惡狠狠的眼光盯著秦時竹。
“皇上,不得無禮……”隆裕在秦時竹麵前出了醜,隻好再次訓斥溥儀。
秦時竹麵帶笑容,走到溥儀麵前,蹲下身子:“你是誰啊?”
“朕是愛新覺羅·溥儀,大清皇上。”溥儀氣哼哼地說著,“你怎麽還不跪下?”
載灃有點看不下去了,剛要起來製止,被秦時竹用眼光阻止了。
“你剛才為什麽要打我呢?”
“因為你奪了大清天下,也就是奪了朕的天下。”
“這是誰告訴你地?”
“太傅、張謙他們都這麽說……”溥儀一愣,隨即又理直氣壯地說。
秦時竹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你說我奪了你的天下,那我問你,這天下究竟是個什麽東西?有多大啊?長什麽樣呢?”
“這……”溥儀一愣,“天下就是很大很大的國土,很多很多的人……”
“你能把他拿在手裏嗎?”“不能。天下很大,不能拿地。”
“你能把他藏在家裏嗎?”
“也不能。天下人很多,家裏藏不下的。”
“那你憑什麽認定天下是我奪去了?”秦時竹嗬嗬地笑著,“這東西我一不能拿著走,二不能藏在家裏,我怎麽占有他呢?”
“這……”溥儀愣了,“這是太傅告訴朕的,說朕的天下是給袁世凱和你這幫亂臣賊子奪去了。”
“那你什麽時候有過天下啊?”
“朕是皇上,一生下來天下就是朕的。”
“天下既然不能拿著走,也不能藏在家裏,你怎麽占有他啊?你怎麽說一生下來就是你的呢?”
“夠了!皇上,你趕緊回去歇著,沒有額娘的吩咐,不要出來……”溥儀嘟囔了一聲,怏怏地走了。
“別走,別走,我還有東西送給你。”秦時竹這麽一說,溥儀又停下了腳步。畢竟是小孩子,聽說有東西送給自己,很好奇地想看個究竟。
像變戲法似的,左雨農從馬車上搬下了兩樣東西,一樣是飛艇地模型,一樣是一輛小自行車。秦時竹給溥儀細細地解說起來:“這是飛艇模型,就是那種能在空中飛地大家夥的樣子,這是小自行車,專門生產出來給你騎地。”
“飛艇?”溥儀的小眼睛裏閃爍著光芒,拿著手裏的模型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是不是就是你送給袁世凱的那種?能在天上飛來飛去,還可以載人的東西?”
“對,就是這東西,不過這個是模型,不能飛。”
溥儀又走到自行車的麵前,問:“他們說這自行車兩個輪子就能騎了,這車怎麽有四個輪子?”
“旁邊的小輪子是為了保持車的平衡用的,剛開始學的時候容易東倒西歪,等你熟練後,就可以把小輪子卸去,光用兩個大輪子騎車啦。”
“這兩樣東西當真是送給朕的?”溥儀一副不相信的樣子。
“是啊,這東西現在就歸你了。”
“可師傅說你是個大壞蛋,你為什麽要送朕東西?”
“你還小,將來懂事了就會明白的。”秦時竹歎了口氣,“壞蛋和好人不是寫在臉上,一看就可以看出來的……”
“不管怎麽說,朕謝謝你啦。”溥儀第一次對師傅的話產生了懷疑,抱著飛艇模型,讓太監幫忙推著小自行車,心滿意足地走了,對小皇帝來說,看不見摸不著的天下,哪有眼前的東西好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