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濂不敢怠慢,立刻與伍廷芳通電話,伍廷芳聞言大驚,“蓮伯兄,南北和談尚未開始,秦都督怎能擅自命令開戰呢?這不是破壞和談嗎?”
“東北和清廷的停戰令已經過期,開戰勢在必然。”
“那為何不延長時日?”伍廷芳埋怨他,“上回讓你們延長你們偏不聽。”
“清廷不答應我們的條件,一味拖延,除了用武力,別無他法。”
“那可以再接著談。”兩個先決條件,伍廷芳是知道的,“區區十天,能談出什麽結果來,再說,我們這邊不是還沒有談嗎?”
“所以,南方還是接著談,東北還是繼續打,這是秦都督的命令。”
“如果我們一邊談判,你們一邊又在打仗,這在道義上站不住腳,讓人家懷疑我們誠意不夠,你們這麽做,我們很難談的呀。”
“都督說了,我們打,你們談,這對和談更有好處。”吳景濂告訴他,“好人你們做,惡人我們做了。”
“此話怎講?”
“我們打,打贏了,打得順了,你們腰杆就粗了,說話就有份量了,和談也有主動權了。”
“那萬一打輸呢?”
“打輸也不要緊,你們不是還在談嘛,輸了正好全國和平。”
“你這是強詞奪理!”伍廷芳又氣又急。
“都督還有話,如果和談不承認這兩個先決條件。他將來決不在協議上簽字,也決不承認那個政府。那樣的話,就是全國都和平了,我們東北也要打,一直打到建立共和為止!”
“唉,你們都督……”伍廷芳長歎一聲,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也沒有繼續扯皮地意義。
北京,胡家大宅,一個用人正在清掃庭院,突然“撲拉拉”一聲,一隻鴿子落在他的麵前,他一愣,突然反應過來,大叫起來:“太太,鴿子回來啦。^^^^回來啦!”
“大清早的,你胡說些什麽?”胡夫人還在洗漱,使喚婢女出來製止他的胡言亂語。
“沒有,我沒有!”掃地的用掃把一指鴿子,“你看,那不是老爺最喜歡的灰鴿子嘛!”
“是啊!”婢女也是一愣,自言自語道,“老爺不是帶著去東北了嗎?怎麽又跑回來了?”
“太太,太太,鴿子回來啦。回來啦!”
“這一大清早的,你們兩個中了什麽邪?”胡夫人邊說邊從裏麵走了出來,她心中一陣蹊蹺,這鴿子不是老爺帶去東北了嗎?怎麽又突然回來了?肯定是這兩人在瞎說,把別人家地誤認為自家的。
“太太,是真的,您看,鴿子額頭上還有一點紅。那是您給他點的啊婢女說的果然沒錯,的的確確是自家的鴿子,隻是怎麽突然回來了?胡夫人感到一陣暈眩,莫非老爺出事了?
“太太。您看,鴿子腿上還綁著東西呢。”婢女眼尖,一眼就看出了門道。
“快,快解下來看看!”胡夫人心中更加擔心,難道老爺在途中出了什麽事,派鴿子前來報信的?
婢女小心翼翼地將鴿子抱起來,解開那條細繩索。取下紙條遞給了胡夫人。
胡夫人用顫抖地手攤開。看見了紙條的全部內容,下麵的落款是管家的名字。果然是胡惟德派人送來的。看完紙條,胡夫人長出了一口氣,還好,老爺沒事。
“夫人,上麵都說了些什麽?”婢女不識字,好奇地問。
“快,阿德,快,趕緊備馬車,我要去袁府!”
“哎,好哩!”
到了袁世凱的府邸,胡夫人立馬去見了袁世凱最寵幸的洪姨太。**.**
“大妹子,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洪姨太是胡夫人的結拜姐妹。
“姐姐,袁大人在嗎,我找他有事。”
對方一愣,隨即滿臉堆笑地說:“妹妹,你可找錯地方了,老爺他半夜三更就走了,到現在還沒回來過呢!”
“啊?!”胡夫人更是驚訝,“姐姐你陪我去好不好?我一個婦道人家,見袁大人不方便!”
“有什麽方不方便的,又不是不認識。”一臉醋樣。
看她誤會了,胡夫人趕緊解釋,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番,還給她看了紙條,兩人這才上了馬車去找袁世凱。
袁世凱正在那裏發脾氣呢,看見洪姨太來,沒好氣地說:“你來這裏幹什麽?”
“呦,好大地火氣呢,深更半夜就走了,我來看看還不行啊?”
“我這不正忙著嘛,去去,趕緊回去,別在這給我添亂。”
“平時呀,就是你請我來我也不來,今兒個要不是看在大妹子的麵子上,我才不來呢!”乖乖,脾氣也不小。
胡夫人袁世凱還是認識的,不好意思發脾氣,趕緊問:“到底有什麽要緊事?”
“這是老爺派鴿子送來的。”胡夫人將紙條遞給袁世凱,帶著哭腔說“大人,您一定要想想辦法,把我家老爺平安無事地接回來啊!”
看完了紙條,袁世凱眉頭緊縮,嘴裏連連應承:“好,好,你放心吧,我包管他平安無事。”
胡夫人道了謝,轉身就想走,洪姨太卻站在那裏沒動。
“你怎麽還不走?”袁世凱見她不識趣,有點懊惱。
“這消息重要嗎?”
“重要,重要“那就這樣打發我們姐妹倆了啊?”洪姨太笑吟吟地說,“賞銀1000兩啊……”
“你……你,”袁世凱苦笑不得,女人真夠難纏的,“好好好,你去首飾鋪子裏看看,有什麽喜歡的就挑一件回來!”
說完,還是沒走。袁世凱猛然反應過來,“對,對,給你大妹子也挑一件,都記在我帳上好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還差不多!”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兩個女人高高興興地走了。見條即付1000兩銀子的懸賞,在她們兩人地共同努力下,變成了兩件首飾,而且上不封頂,這血,袁世凱出大了……
“大人,胡大人帶來什麽消息?”趙秉鈞小心翼翼地問
“唉,你自己看吧!”袁世凱轉手將紙條遞給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從紙條的時間來推測,恐怕眼下增援的部隊已快到山海關了。”趙秉鈞大驚,“得趕快通知曹錕提防。”,
“從胡大人地推測上來說,不少於5000人,革命軍本來已在山海關集結了一萬人,這麽一來,曹錕的壓力會更大啊。”馮國璋提醒袁世凱,“得趕緊派援軍了,一旦讓敵人衝破防線,必然京師動蕩。”
“你們說,這到底是秦時竹在向我示威、逼我就範還是真刀真槍地想幹一場?”袁世凱沒有繼續援軍的討論,反而思索這個問題。
“報,大人,最新通電。”一個參謀急匆匆地拿著報紙來了。
袁世凱接過來一看,全部都是觸目驚心的文字:……暗殺事件,現已查明,為一小撮滿族親貴之買凶殺人……抄沒金還、李平度、馮麟閣全部財產,通緝良弼、善耆、馮麟閣等人;
……又,清廷派來代表談判已經十日,至今毫無進展,對我方之正義要求遲遲不予答應,拖延時日,意圖蒙混過關,我方忍無可忍,乃決定暫停和談,恢複戰爭狀態……
……所有現仍供職於清廷四品以上之大臣,倘若在半月內不在報端或通電宣布辭官或與清廷脫離關係,其本人在東北之產業一律沒收,以充軍需;所有仍供職於北洋軍管帶以上之軍官,如不就地倒戈相向或解甲歸田,仍照前款辦理;所有革命政府轄區之居民,倘若敢暗中反對革命,與清廷互通款曲,一律追究其反革命之罪,罪行嚴重者,抄沒家產,本人處以極刑……
……秦都督指出,革命的目的在於:打到京城去,推翻清王朝!共和不成誓不收兵……
下麵革命將士歡聲雷動,齊聲高呼:“打到京城去,推翻清王朝!”……
東北兵馬大元帥秦時竹宣稱:此為對清廷的最後一戰,革命將士務必奮勇殺敵、一往無前;以革命之大無畏精神團結人民,以摧枯拉朽之勢掃蕩一切害人蟲;如此,中華可得新生,人民可得幸福……城鄉各處居民,無不翹首以盼,無不歡欣鼓舞,最後地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秦大元帥最後號召,一切有為青年,都要積極投身於革命洪流,可以學生軍、義勇軍名義參加革命,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為最後打倒清廷及其走狗而努力!……
還沒有看完,袁世凱已火冒三丈,將報紙摔在地上,惡狠狠地吼道:“不給秦時竹一點顏色看看,倒讓他小瞧了我袁某人。”
“大帥,火速增兵,機不可失,就在山海關與敵決一死戰,務必要挫其鋒芒!”
“傳令,何宗蓮率第一鎮火速開拔,增援曹錕,三日內務必趕到;命王永慶率巡防營接替察哈爾之防務;命曹錕固守待援,伺機反擊!命段祺瑞從武昌前線抽調兵力,待命於京、通、保間,十日內務必抵達,以為後援……”
“東北和清廷的停戰令已經過期,開戰勢在必然。”
“那為何不延長時日?”伍廷芳埋怨他,“上回讓你們延長你們偏不聽。”
“清廷不答應我們的條件,一味拖延,除了用武力,別無他法。”
“那可以再接著談。”兩個先決條件,伍廷芳是知道的,“區區十天,能談出什麽結果來,再說,我們這邊不是還沒有談嗎?”
“所以,南方還是接著談,東北還是繼續打,這是秦都督的命令。”
“如果我們一邊談判,你們一邊又在打仗,這在道義上站不住腳,讓人家懷疑我們誠意不夠,你們這麽做,我們很難談的呀。”
“都督說了,我們打,你們談,這對和談更有好處。”吳景濂告訴他,“好人你們做,惡人我們做了。”
“此話怎講?”
“我們打,打贏了,打得順了,你們腰杆就粗了,說話就有份量了,和談也有主動權了。”
“那萬一打輸呢?”
“打輸也不要緊,你們不是還在談嘛,輸了正好全國和平。”
“你這是強詞奪理!”伍廷芳又氣又急。
“都督還有話,如果和談不承認這兩個先決條件。他將來決不在協議上簽字,也決不承認那個政府。那樣的話,就是全國都和平了,我們東北也要打,一直打到建立共和為止!”
“唉,你們都督……”伍廷芳長歎一聲,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也沒有繼續扯皮地意義。
北京,胡家大宅,一個用人正在清掃庭院,突然“撲拉拉”一聲,一隻鴿子落在他的麵前,他一愣,突然反應過來,大叫起來:“太太,鴿子回來啦。^^^^回來啦!”
“大清早的,你胡說些什麽?”胡夫人還在洗漱,使喚婢女出來製止他的胡言亂語。
“沒有,我沒有!”掃地的用掃把一指鴿子,“你看,那不是老爺最喜歡的灰鴿子嘛!”
“是啊!”婢女也是一愣,自言自語道,“老爺不是帶著去東北了嗎?怎麽又跑回來了?”
“太太,太太,鴿子回來啦。回來啦!”
“這一大清早的,你們兩個中了什麽邪?”胡夫人邊說邊從裏麵走了出來,她心中一陣蹊蹺,這鴿子不是老爺帶去東北了嗎?怎麽又突然回來了?肯定是這兩人在瞎說,把別人家地誤認為自家的。
“太太,是真的,您看,鴿子額頭上還有一點紅。那是您給他點的啊婢女說的果然沒錯,的的確確是自家的鴿子,隻是怎麽突然回來了?胡夫人感到一陣暈眩,莫非老爺出事了?
“太太。您看,鴿子腿上還綁著東西呢。”婢女眼尖,一眼就看出了門道。
“快,快解下來看看!”胡夫人心中更加擔心,難道老爺在途中出了什麽事,派鴿子前來報信的?
婢女小心翼翼地將鴿子抱起來,解開那條細繩索。取下紙條遞給了胡夫人。
胡夫人用顫抖地手攤開。看見了紙條的全部內容,下麵的落款是管家的名字。果然是胡惟德派人送來的。看完紙條,胡夫人長出了一口氣,還好,老爺沒事。
“夫人,上麵都說了些什麽?”婢女不識字,好奇地問。
“快,阿德,快,趕緊備馬車,我要去袁府!”
“哎,好哩!”
到了袁世凱的府邸,胡夫人立馬去見了袁世凱最寵幸的洪姨太。**.**
“大妹子,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洪姨太是胡夫人的結拜姐妹。
“姐姐,袁大人在嗎,我找他有事。”
對方一愣,隨即滿臉堆笑地說:“妹妹,你可找錯地方了,老爺他半夜三更就走了,到現在還沒回來過呢!”
“啊?!”胡夫人更是驚訝,“姐姐你陪我去好不好?我一個婦道人家,見袁大人不方便!”
“有什麽方不方便的,又不是不認識。”一臉醋樣。
看她誤會了,胡夫人趕緊解釋,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番,還給她看了紙條,兩人這才上了馬車去找袁世凱。
袁世凱正在那裏發脾氣呢,看見洪姨太來,沒好氣地說:“你來這裏幹什麽?”
“呦,好大地火氣呢,深更半夜就走了,我來看看還不行啊?”
“我這不正忙著嘛,去去,趕緊回去,別在這給我添亂。”
“平時呀,就是你請我來我也不來,今兒個要不是看在大妹子的麵子上,我才不來呢!”乖乖,脾氣也不小。
胡夫人袁世凱還是認識的,不好意思發脾氣,趕緊問:“到底有什麽要緊事?”
“這是老爺派鴿子送來的。”胡夫人將紙條遞給袁世凱,帶著哭腔說“大人,您一定要想想辦法,把我家老爺平安無事地接回來啊!”
看完了紙條,袁世凱眉頭緊縮,嘴裏連連應承:“好,好,你放心吧,我包管他平安無事。”
胡夫人道了謝,轉身就想走,洪姨太卻站在那裏沒動。
“你怎麽還不走?”袁世凱見她不識趣,有點懊惱。
“這消息重要嗎?”
“重要,重要“那就這樣打發我們姐妹倆了啊?”洪姨太笑吟吟地說,“賞銀1000兩啊……”
“你……你,”袁世凱苦笑不得,女人真夠難纏的,“好好好,你去首飾鋪子裏看看,有什麽喜歡的就挑一件回來!”
說完,還是沒走。袁世凱猛然反應過來,“對,對,給你大妹子也挑一件,都記在我帳上好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還差不多!”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兩個女人高高興興地走了。見條即付1000兩銀子的懸賞,在她們兩人地共同努力下,變成了兩件首飾,而且上不封頂,這血,袁世凱出大了……
“大人,胡大人帶來什麽消息?”趙秉鈞小心翼翼地問
“唉,你自己看吧!”袁世凱轉手將紙條遞給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從紙條的時間來推測,恐怕眼下增援的部隊已快到山海關了。”趙秉鈞大驚,“得趕快通知曹錕提防。”,
“從胡大人地推測上來說,不少於5000人,革命軍本來已在山海關集結了一萬人,這麽一來,曹錕的壓力會更大啊。”馮國璋提醒袁世凱,“得趕緊派援軍了,一旦讓敵人衝破防線,必然京師動蕩。”
“你們說,這到底是秦時竹在向我示威、逼我就範還是真刀真槍地想幹一場?”袁世凱沒有繼續援軍的討論,反而思索這個問題。
“報,大人,最新通電。”一個參謀急匆匆地拿著報紙來了。
袁世凱接過來一看,全部都是觸目驚心的文字:……暗殺事件,現已查明,為一小撮滿族親貴之買凶殺人……抄沒金還、李平度、馮麟閣全部財產,通緝良弼、善耆、馮麟閣等人;
……又,清廷派來代表談判已經十日,至今毫無進展,對我方之正義要求遲遲不予答應,拖延時日,意圖蒙混過關,我方忍無可忍,乃決定暫停和談,恢複戰爭狀態……
……所有現仍供職於清廷四品以上之大臣,倘若在半月內不在報端或通電宣布辭官或與清廷脫離關係,其本人在東北之產業一律沒收,以充軍需;所有仍供職於北洋軍管帶以上之軍官,如不就地倒戈相向或解甲歸田,仍照前款辦理;所有革命政府轄區之居民,倘若敢暗中反對革命,與清廷互通款曲,一律追究其反革命之罪,罪行嚴重者,抄沒家產,本人處以極刑……
……秦都督指出,革命的目的在於:打到京城去,推翻清王朝!共和不成誓不收兵……
下麵革命將士歡聲雷動,齊聲高呼:“打到京城去,推翻清王朝!”……
東北兵馬大元帥秦時竹宣稱:此為對清廷的最後一戰,革命將士務必奮勇殺敵、一往無前;以革命之大無畏精神團結人民,以摧枯拉朽之勢掃蕩一切害人蟲;如此,中華可得新生,人民可得幸福……城鄉各處居民,無不翹首以盼,無不歡欣鼓舞,最後地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秦大元帥最後號召,一切有為青年,都要積極投身於革命洪流,可以學生軍、義勇軍名義參加革命,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為最後打倒清廷及其走狗而努力!……
還沒有看完,袁世凱已火冒三丈,將報紙摔在地上,惡狠狠地吼道:“不給秦時竹一點顏色看看,倒讓他小瞧了我袁某人。”
“大帥,火速增兵,機不可失,就在山海關與敵決一死戰,務必要挫其鋒芒!”
“傳令,何宗蓮率第一鎮火速開拔,增援曹錕,三日內務必趕到;命王永慶率巡防營接替察哈爾之防務;命曹錕固守待援,伺機反擊!命段祺瑞從武昌前線抽調兵力,待命於京、通、保間,十日內務必抵達,以為後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