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關大捷和東北全線光複後,東北人馬政府的威望進一步樹立起來,而發行新貨幣的時機也成熟了。


    熊希齡匯報了新幣發行方案:新幣名人民幣,正麵圖案為漢、滿、蒙、回、藏等各族人民,背麵圖案為萬裏長城,象征各族人民大團結,喻五族共和之義。麵值為一元、五角、兩角、一角、五分、兩分和一分,各種麵值的鈔票正麵圖案均一致,隻有背麵圖案、顏色、大小規格的不同,與舊幣等值流通。”


    看過展示的樣票後,眾人均表示同意,秦時竹指示:“立即印刷,推廣使用,同時收回各舊幣,舊幣隻進不出,新幣發行數額要略少於回收數額,以便提高幣值,恢複信譽。”


    “革命公債首期發行數額為1000萬,截至今日上午,除遼陽集團獨家認購400萬外,其餘賣出近200萬,由於山海關大捷,各地認購踴躍,預計10日內必能銷售完畢。”


    “這個繼續抓緊,同時印製第二期1000萬,以備不時之需,吉林、黑龍江均已光複,可安排兩省一定數額。”


    柳大年匯報抄家情況:“各類反動分子,均已按軍政府要求抄家沒收,已入庫現洋40餘萬,鈔票並銀號存款共80餘萬,田畝、房屋、店鋪、大小牲畜等物件均在登記造冊中,估計數額不少於300餘萬。”


    “幹的漂亮!一概納入財政預算,除大小牲畜歸後勤部留用外,其餘一律低價變賣。”秦時竹想了想。“凡持有革命公債一百元以上的,可優先購


    司法部張根仁負責清理沒收皇室財產:“據初步登記,皇室在奉天大部為不動產,價值在3000萬以上,在吉林、黑龍江亦有一定分布,數額不少於1000萬;各大官僚在東北財產也以田畝、不動產為主,確切數額不詳,估計不下2000萬。”


    “一律先登記、查抄,等柳大年處賣得差不多時,再予以變賣。”秦時竹笑著說。“從來隻許他們搜刮民脂民膏,今天也要讓人民來抄他們地家。”


    “請問都督,清北陵如何處理?”北陵埋著清朝最早幾個皇帝的骨骸,如努爾哈赤、皇太極等。


    “北陵要善加保護,任何人不得擅入。”


    “都督,我有個想法,”後勤部長寧武發言,“撫恤陣亡、受傷將士,本來按規定是用錢的,現在既然資金短缺。而田畝有多餘,不妨直接分配田地,一來可以緩解財政壓力,二來分配田畝。是給該戶人家以謀生之道,比現洋更有助於解決實際問題。”


    “好主意!”大家一致讚同。“依你之見,分配多少合適?”


    “秉照都督厚恤之意,我覺得俺每戶30個大洋及50畝地比較適合。”


    “果然好計,每年還可上繳政府田畝賦稅若幹。^^^^”熊希齡又發覺了好處。


    “既然如此有益無害。一律照此辦理。”


    張榕談到了各級政府機構及官員問題:“按都督要求,凡留辮子的官員,一律罷免,現已有三成左右大小官員辭官回鄉,剩餘官員,正在按德、能、勤、績、廉五項要求予以考察,估計還要再辭退四成,真正能為革命政府留用者,不過三成而已;各革命黨、人民黨成員。有些已進入政府,擔任各種官職,待全部考核完畢後,官員總數將為以前的七成左右。”


    秦時竹知道,清代的官僚機構其實規模不算大,官民之比遠遠低於後世國民黨和共產黨時期。但清代的官府機構也有自身的問題:首先是層次太多。有省、府、州、廳、縣各級,疊床架屋。下級疲於應付;其次是職責不明,府、州、廳三級之間權力劃分不明顯,遇事經常推諉;再次是同級官員及相應助手太少,比如在縣一級,縣太爺既是縣長,又是縣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法院院長、財政局長等等,一人身兼數職,助手往往隻有師爺一人,根本忙不過來;複次是專業知識缺乏,各級官員,一般都由文人充任,而這些人往往是八股文章的受害者,隻知因循守舊,不懂新政;最後賣官鬻爵嚴重,出錢就可以捐官,而捐了官的人,一上任就想著怎樣把錢早撈回來,官場作風自然是腐敗不堪。秦時竹很想趁著這個機會,改良一下。


    “既然人手不夠,不妨撤銷某些機構,精簡下來地人員充實到不足的部門。”


    “請問都督,精簡哪個機構呢?”


    “奉天一個省,下設府、州、廳、縣各級,權責不清,機構重疊,我意撤銷錦州、奉天兩府,相應人員一律充實到以下各級。”


    “都督的想法很有道理,奉天一共也就這麽兩個府,人為劃分確屬毫無必要。我同意照此辦理。”


    “我的想法,還不止於此,”秦時竹笑著說,“等將來革命成功,我們騰出手來,好好將機構重新劃分,我覺得省下設四至五道,道下轄縣,變五級為三級,當可政令暢通。”


    “都督的遠見,隻有等革命成功後再實施了,眼下還是安定要緊,不可驟改。”


    “先照此辦理,同時通報吉、黑,如法炮製。”秦時竹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革命既然已經成功,再叫奉天之名恐怕不合適。”


    眾人不解:“如何個不合適法?”


    “奉天一詞原本自盛京而來,滿清朝廷為標榜自己皇統得於天意,故名奉天,以奉天意。毒害民眾,妄圖千秋萬代。現今革命成功,自然要打破一切舊秩序,我等奉行的乃是萬民之重托,豈是虛無縹緲之天意可比?這奉天一詞,萬萬不可再用。”


    “不知都督想改成什麽?仍舊改回盛京嗎?”


    “盛京一詞,亦是炫耀東北乃龍興之地,陪都重地故名盛京,我意改名遼寧,奉天地處遼東半島。^^^^取安寧之意,諸位以為如何?”


    “妙!遼寧一語,既說明方位,又含寧靜致遠寓意,我看可以。”袁金鎧率先表態,眾人紛紛同意。,


    “既然如此,明日還請議會通過更名決議,布告民眾,同時奉天府既然也已撤銷,省城可改稱沈陽----聲水之南。”


    “都按都督的意思辦理。革命自然要有新氣象。”


    在最後討論各國外交承認問題時,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秦時竹拿出日本領事地照會,說,“日方要求共8款12項。主要為鐵路構築權,一是四鄭線二是洮昂線;顧問權;鞍山鐵礦開采權;等等”


    秦時竹又拿起另一張紙:“這是俄國領事發來的照會,具體要求大同小異,唯一的區別是,俄國要求在黑龍江地森林開采權。龍江到洮南的鐵路修築權,同時要求我方承認俄國在蒙古的特殊利益。”


    “其他各國,除德國已承認我方為交戰團體,表示恪守中立外,英、法、美三國尚未表態,其中英法兩國支持袁世凱,不願承認我方,美國遲遲不表態在於等待時機,以便開出價碼。”


    “欺人太甚。”大家憤憤不平。


    “而各國所謂之承認。均隻是承認我們為交戰團體而已,各國還將繼續承認滿清政府並保持外交關係。”


    “既如此無益,都督,這些條件不答應也罷。”


    “不可,不可,日本關東軍磨刀霍霍。若斷然拒絕。恐怕會禍起蕭牆。”與會中有些人表示反對。


    “諸位,賣國條約是不能簽的。但據可靠情報來源。清廷擬以割讓遼東半島為代價,乞求日本出兵消滅我革命政府。”葛洪義順勢在火上澆了一勺油。


    聽到葛洪義地情況說明後,眾人議論紛紛,個個義憤填膺。


    “諸位,以清廷向來之舉動,此舉不象是空穴來風,而且關東軍頻頻調動,確屬事實,莊河顧人宜屢屢有匯報。”秦時竹掃視了眾人一眼,“我的意思,為了革命的長遠利益,暫時忍氣吞聲,答應各國要求。”“都督,即使答應,也不好辦!你看,日本要求洮南到昂昂溪,俄國要求龍江到洮南,雙方線路重合,必起爭端。”


    “俄國隻要求一條,日本要求兩條,我看不如兩家一人一條,免得彼此心裏不平衡。”秦時竹把他地想法告訴了大家,“日與俄,一丘之貉也,許誰都一樣,東北北部是俄國勢力範圍,不如將洮龍線許給俄國,日本方麵構築四鄭線。”


    “日本要是不滿意怎麽辦?倭寇向來貪婪,這點所得恐怕不能滿足其胃口。”


    “外交交涉,雙方自然要討價還價,哪有隻許你開價,不許我還價的道理。想要鐵路線可以,但既然各國都還未承認我為合法政府,一律用新洮路模式操作。”


    “如果真能以新洮路方式解決,對我主權倒也幾乎毫無損害,答應他們自然無妨。”張榕支持後,“隻是這鞍山鐵礦權如何操作?開采權已授予了遼陽集團,即便政府允了,如何補償遼陽方麵?”


    “所以政府授權給遼陽集團,然後與日本合辦。”


    “都督,不可!自來合辦,我方屢屢吃虧,政府每年財政都要背上赤字,還是租與他人經營算了。”熊希齡對撫順煤礦一事還心有餘悸。其實事實說穿了也很簡單,合辦過程中,會計、主管、工程師都是出於外方,財務、管理、技術大權亦落入他人之手,中方自然隻能忍氣吞聲地承擔虧損。


    “秉三休要疑慮,遼陽集團熟悉業務,精通商戰,不會輕易受人愚弄。”


    “都督就這麽有把握?”


    “那要問禹部長了。我甚至在想,就是撫順煤礦中地官股也可以趁早轉讓給遼陽集團經營。”


    “遼陽集團支持本省財政每年出力甚多,上次也曾施以援手,轉讓一事自然合情合理,前次會議不已經定下基調可以將官股轉讓給商股麽?隻是撫順煤礦每年官股要承擔虧損近10萬元,恐怕不太好辦。”


    “這肯定是日本人在搗鬼,用遼陽公司出麵和他們鬥一鬥豈非更好?”禹子謨表態道,“我敢說,隻要由遼陽實業接手,不僅沒有虧損。而且還可以上繳稅收若幹。”


    “如都督同意按原有官股價轉讓,我舉雙手讚同。”熊希齡不愧是個生意精,企業連年虧損,股價早已沒不如原先高,按原有價格轉讓,無非是讓遼陽實業承擔虧損。


    “諸位,涉及自家產業,我不好表態。這樣吧,由你們民主表決,通過了就可以轉讓。若通不過,那就維持原樣。”


    “我同意按秉三兄以原有股價轉讓的要求,但一時拿不出這麽多現洋,希望能寬限時日或以革命公債相抵。”禹子謨及時跟上。


    在座大多是聰明人。一看秦時竹這架勢,再看禹子謨那勢在必得地樣子,財政部長熊希齡又已開了綠燈,紛紛舉手表示同意。


    秦時竹笑了:“各位,你們可以監督和作證。這樁交易雖然涉及於我,但我絲毫不願以私害公。”


    “都督兩袖清風,公私分明,大家自然服氣。”熊希齡說,“如果遼陽實業尚有餘財,不妨把所有的官業都吸納過來。實業方麵,西方各國都是與民商辦,唯獨我國搞什麽官督商辦、官商合辦,不倫不類。流弊叢生。”


    “秉三言之有理。”秦時竹大喜過望,本來想說的話熊希齡將它說了出來,“待革命勝利後,由財政部監督,所有官業可一一折價售於民間,價格也由財政部擬定。購買過程中讓遼陽實業和其他商家公平競爭。確保政府收益。”


    “日方如能答應我方修改後的條款,這個協議是可以簽署的。”張榕問。“都督,日方除了照會上的要求外,有無私下事項。”


    “日方許諾,如能答應這些條件,可向我方提供貸款,支持財政,唯一地要求是照會條款暫且不要公開,以便引起國際糾紛。”


    “貸款一事,自然大有裨益,但求無損於我主權,即可答應,不如讓都督交涉時會同熊部長用條款商定。”,


    “東北這幾個海關,一年有多少關稅?”秦時竹開始轉過頭問王永江。


    “海關關稅向來都是單獨列支,原由朝廷統一管理,不納入地方財政範圍,估計每年不下600餘萬。”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如此數額,怎麽開支?”


    “關稅主項用於償還外債,由海關匯總後匯至總稅務司處支付,關餘部分才可動用。”


    “既然西方各國不承認我革命政府,那我們也不承認他們與滿清政府之間地借款合同,將海關稅收直接留用。”


    “如果真能這樣,那最好不過,隻是這樣一來,西方各國必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我們承受的壓力將更大。”


    “都督,我倒有個好辦法,既然海關控製在日本人手裏,不妨再加一款,除日本方麵借款外,其餘所餘關稅交由我方支配。”


    “控製在俄國手裏的常關也可如此操作。”


    “諸位地意思我記住了,我一定盡最大力量達成協議。”秦時竹拿起俄方照會,“現在來討論一下俄國方麵的要求吧。”


    “俄與日,內容大同小異,可參照日方處理辦法,酌情答複。”秘書長左雨農說,“隻是承認俄國在蒙古的特殊利益地條款究竟是何居心?”


    “諸位,據可靠情報,俄國勾結、唆使一部分蒙古王公,準備趁革命時期宣布獨立,從我國分離出去。”葛洪義解釋道,“所謂地特殊利益,大概就是指這個。”


    “如此萬萬不可!蒙古雖然貧瘠,但好歹是我中華領土,怎能拱手相讓他國?這條一定不能答應,否則我們都是民族罪人,要遭子孫後代痛罵地。”張榕一聽如此陰謀,連忙表態拒絕。


    “蔭華地想法和我相同,蒙古獨立,有傷元氣,有害國本,的確不能答應。隻是俄國方麵沒有明說,我們就幹脆來個裝聾作啞,加上前提條件,如不得損害我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倘若俄國真的居心不良,將來也有退路。”秦時竹雖然知道俄國想幹什麽,但在尚未成為既定事實前隻能未雨綢繆。


    “妙計!”眾人大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影梧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影梧桐並收藏國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