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要命的還是行宮,裏頭的消息傳不出來,誰也不知道褚霖到底是不是殯天了,外頭的消息也傳不進去,眾人隻怕皇帝信了寧王勢大,以為外無來援,沒等打起來便寫下禪位詔書向寧王稱臣,屆時這些前來「練兵」的將領,隻怕個個都是有來無回了。
所有人都在僵持,恐怕在這僵持中,最滿意的反倒是寧王。
行宮內存糧有限,醫藥有限,外頭那些前來「練兵」的軍隊們長途跋涉而來,所帶輜重隻怕也不多,而寧王則是準備充足,不但圍困了行宮,還派兵守住了運河碼頭,有江南道源源不斷的糧草船來往,寧王軍雖有十萬之眾,卻完全不缺補給。
寧王十萬軍隊在原地紮營,外頭那些援軍想走不敢走,想打不敢打,隻能一樣蹲守在外頭按兵不動,就這般等到了澹臺雁匆匆趕來。
澹臺雁畢竟是曾經的玄武軍女帥,又是當朝皇後,頗有幾分麵子,她同壁州軍才到九成山不久,寧王那頭得到消息,便立刻送了位使者前來見她。
論說起來,澹臺雁同寧王還有幾分舊怨未消,且這次褚霖行宮被圍,澹臺雁借了人家的兵馬匆匆趕來,顯然就是要支援皇帝,剷除叛賊,兩方立場天然敵對。
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且玉內官隻怕行宮有難,提醒澹臺雁不如先探聽一下褚霖的消息,澹臺雁想了想,便點點頭放人進來。
使臣一身文士打扮,沒帶任何兵械,眼看著護衛們身上的刀劍都被沒收,被謝家軍士兵刀劍相向也並不懼怕,頗有幾分風骨,挺直著脊樑走進帥帳。
使臣風度翩翩地朝澹臺雁行禮:「見過玄武軍譚女帥。」
澹臺雁蹙起眉:「我看寧王是糊塗了,本宮澹臺氏,乃是當朝皇後。寧王派來的是個什麽東西,自己糊塗,手底下的幕僚也跟著糊塗。」
彥明呼和一聲,帳中幾個士兵立時上前將那使臣壓在地上。
戰時使臣便是主君本人,使臣受辱,有如寧王受辱。但那使臣卻不以為意,隻仰著脖子道:「此言為時尚早!寧王托臣下帶了件禮物給貴主,究竟要做大衍的皇後,還是玄武軍的女帥,貴主不妨看過這份禮再說。」
他盡力抖了抖袖子,示意自己袖子裏有東西。
也不知寧王究竟在賣什麽關子,澹臺雁抬起下巴朝那使臣指了指,孟海上前半跪下身,在他袖子裏頭掏了掏,果然掏出個小木盒來。
孟海一時手快,還沒等澹臺雁阻攔便將盒蓋打開了,見了裏頭的東西卻是一驚。
「娘娘,這……」她快步走過來,將盒子翻給澹臺雁看。
裏頭是一隻帶著血的紅寶赤金耳墜。
?
作者有話說:
將失一令,軍破身死。——《呂氏春秋》
修改了一些bug
第70章
彥明也看見了盒中的東西,目光一凜,同孟海對了個眼神便叫人將使臣壓下去,使臣是代表寧王出麵說和,羞辱使臣有如羞辱寧王。
隻見使臣掙開全副武裝的士兵,朝澹臺雁和澹臺彥明一拱手:「女帥自可慢慢思量,隻是若臣未能按時回到營地,隻怕寧王會有其他想法了。」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眼木盒,又再看了眼澹臺雁。
澹臺雁緊緊抿著唇,彥明道:「將這位……先生,請下去好生照管,務必不能傷了一分一毫。」
使臣自覺占了上風,微笑著再行一禮,轉身跟著士兵們出去了。
人一走,彥明立刻揮退帳內其他士兵,焦急道:「娘娘,這難道是陛下的……」
澹臺雁怔怔盯著盒中耳墜,沉默不語。
大衍皇帝褚霖禮賢下士,素有善名,他樣貌俊俏,行止坐臥有張有弛,一舉一動無不有大家風範,言談時亦是引經據典,言之有物。打眼一看,真像個在中原禮儀裏浸養出來的端方君子。
唯有耳垂上那對離經叛道的金紅寶石耳墜,顯示出這位君主的不堪出身來。
玉內官麵色發白,強笑道:「臣伴隨陛下身側多年,從未見過陛下的耳墜離身,見過那對耳墜的人不在少數,若要仿製,也不是太難……」他指著木盒道,「臣在宮中長大,也算見過不少飾物,金環無缺,如何佩戴摘取?或許寧王仿冒之時沒有留意細節,這才留了破綻。」
澹臺雁苦笑道:「連你這般親近之人都不清楚,寧王又如何能得知……」
若非澹臺雁親眼見過,又親自過問過,隻怕也不清楚,褚霖耳垂上的「飾物」本就沒有可供摘取的缺口。
且在中原,耳墜一向是女子飾物,就算寧王派去的人並不精通這些,那偽造仿製之人還能不知曉嗎?若此物當真是仿製偽造,反倒該像玉內官所說,該有個缺口才是。
澹臺雁緊緊盯著盒中耳墜,耳墜上的紅寶石依舊璀璨奪目,但那鮮艷的深紅,卻不如金環上星星點點的血跡更觸目驚心。
褚霖究竟是遭遇了什麽?金環無缺,不可輕易摘卸,這耳墜又是在什麽樣的情況下被拿下來的?
澹臺雁隻覺得一陣目眩。
耳墜自然是真的,使臣有所倚仗,身在敵營也處變不驚,倒比心思紛亂的澹臺雁等人更像個主人。
待到日頭西落東升,他料想澹臺雁已經辨認清楚了東西,也想清楚了當下是個怎樣的局勢,便早早地整好衣袍,等待召見。
所有人都在僵持,恐怕在這僵持中,最滿意的反倒是寧王。
行宮內存糧有限,醫藥有限,外頭那些前來「練兵」的軍隊們長途跋涉而來,所帶輜重隻怕也不多,而寧王則是準備充足,不但圍困了行宮,還派兵守住了運河碼頭,有江南道源源不斷的糧草船來往,寧王軍雖有十萬之眾,卻完全不缺補給。
寧王十萬軍隊在原地紮營,外頭那些援軍想走不敢走,想打不敢打,隻能一樣蹲守在外頭按兵不動,就這般等到了澹臺雁匆匆趕來。
澹臺雁畢竟是曾經的玄武軍女帥,又是當朝皇後,頗有幾分麵子,她同壁州軍才到九成山不久,寧王那頭得到消息,便立刻送了位使者前來見她。
論說起來,澹臺雁同寧王還有幾分舊怨未消,且這次褚霖行宮被圍,澹臺雁借了人家的兵馬匆匆趕來,顯然就是要支援皇帝,剷除叛賊,兩方立場天然敵對。
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且玉內官隻怕行宮有難,提醒澹臺雁不如先探聽一下褚霖的消息,澹臺雁想了想,便點點頭放人進來。
使臣一身文士打扮,沒帶任何兵械,眼看著護衛們身上的刀劍都被沒收,被謝家軍士兵刀劍相向也並不懼怕,頗有幾分風骨,挺直著脊樑走進帥帳。
使臣風度翩翩地朝澹臺雁行禮:「見過玄武軍譚女帥。」
澹臺雁蹙起眉:「我看寧王是糊塗了,本宮澹臺氏,乃是當朝皇後。寧王派來的是個什麽東西,自己糊塗,手底下的幕僚也跟著糊塗。」
彥明呼和一聲,帳中幾個士兵立時上前將那使臣壓在地上。
戰時使臣便是主君本人,使臣受辱,有如寧王受辱。但那使臣卻不以為意,隻仰著脖子道:「此言為時尚早!寧王托臣下帶了件禮物給貴主,究竟要做大衍的皇後,還是玄武軍的女帥,貴主不妨看過這份禮再說。」
他盡力抖了抖袖子,示意自己袖子裏有東西。
也不知寧王究竟在賣什麽關子,澹臺雁抬起下巴朝那使臣指了指,孟海上前半跪下身,在他袖子裏頭掏了掏,果然掏出個小木盒來。
孟海一時手快,還沒等澹臺雁阻攔便將盒蓋打開了,見了裏頭的東西卻是一驚。
「娘娘,這……」她快步走過來,將盒子翻給澹臺雁看。
裏頭是一隻帶著血的紅寶赤金耳墜。
?
作者有話說:
將失一令,軍破身死。——《呂氏春秋》
修改了一些bug
第70章
彥明也看見了盒中的東西,目光一凜,同孟海對了個眼神便叫人將使臣壓下去,使臣是代表寧王出麵說和,羞辱使臣有如羞辱寧王。
隻見使臣掙開全副武裝的士兵,朝澹臺雁和澹臺彥明一拱手:「女帥自可慢慢思量,隻是若臣未能按時回到營地,隻怕寧王會有其他想法了。」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眼木盒,又再看了眼澹臺雁。
澹臺雁緊緊抿著唇,彥明道:「將這位……先生,請下去好生照管,務必不能傷了一分一毫。」
使臣自覺占了上風,微笑著再行一禮,轉身跟著士兵們出去了。
人一走,彥明立刻揮退帳內其他士兵,焦急道:「娘娘,這難道是陛下的……」
澹臺雁怔怔盯著盒中耳墜,沉默不語。
大衍皇帝褚霖禮賢下士,素有善名,他樣貌俊俏,行止坐臥有張有弛,一舉一動無不有大家風範,言談時亦是引經據典,言之有物。打眼一看,真像個在中原禮儀裏浸養出來的端方君子。
唯有耳垂上那對離經叛道的金紅寶石耳墜,顯示出這位君主的不堪出身來。
玉內官麵色發白,強笑道:「臣伴隨陛下身側多年,從未見過陛下的耳墜離身,見過那對耳墜的人不在少數,若要仿製,也不是太難……」他指著木盒道,「臣在宮中長大,也算見過不少飾物,金環無缺,如何佩戴摘取?或許寧王仿冒之時沒有留意細節,這才留了破綻。」
澹臺雁苦笑道:「連你這般親近之人都不清楚,寧王又如何能得知……」
若非澹臺雁親眼見過,又親自過問過,隻怕也不清楚,褚霖耳垂上的「飾物」本就沒有可供摘取的缺口。
且在中原,耳墜一向是女子飾物,就算寧王派去的人並不精通這些,那偽造仿製之人還能不知曉嗎?若此物當真是仿製偽造,反倒該像玉內官所說,該有個缺口才是。
澹臺雁緊緊盯著盒中耳墜,耳墜上的紅寶石依舊璀璨奪目,但那鮮艷的深紅,卻不如金環上星星點點的血跡更觸目驚心。
褚霖究竟是遭遇了什麽?金環無缺,不可輕易摘卸,這耳墜又是在什麽樣的情況下被拿下來的?
澹臺雁隻覺得一陣目眩。
耳墜自然是真的,使臣有所倚仗,身在敵營也處變不驚,倒比心思紛亂的澹臺雁等人更像個主人。
待到日頭西落東升,他料想澹臺雁已經辨認清楚了東西,也想清楚了當下是個怎樣的局勢,便早早地整好衣袍,等待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