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他說仗都沒打起來,澹臺雁貿然求援太過魯莽,如今寧王都已經走到行宮腳下,她倒是要看看謝輔還有什麽話好說!
「來人,本宮要見謝總兵,快去通傳!」
還是昨日的屋子,還是昨日的那些人。玉內官得知九成山已被圍困,麵上除了焦急之外,更多了幾分孤注一擲的憤恨,孟海則是警惕地觀察四周,生怕突然闖出一隊精兵來挾持了皇後。
澹臺雁和謝輔對桌而坐,先開口的卻是澹臺彥明。
「舅舅,如今寧王犯上作亂已成事實,就算謝家軍要駐守壁州,要防範外敵匪患,但也不需要二十萬人一動不動吧?」彥明道,「舅舅若是信得過,侄兒願意當個急先鋒,帶上十萬兵馬前去支援……」
謝輔嗤之以鼻:「二十萬人走了一半,這樣大的動靜,你是當西南匪徒是傻子,還是丹蘇人都是傻子?到時候兩方同時攻入壁州,你再回來給我收屍嗎?」
他又朝皇後道:「娘娘,若是從前的玄武軍女帥在此,以譚娘子之能,臣未必不能放心交付兵馬於女帥,隻是……」
謝輔笑得意味深長,仍舊意指她舍了玄武軍的舊事。
這次澹臺雁沒再逃避,而是直問道:「總兵可知,玄武軍為何變成如今的模樣?」
「陛下聖明,兵部要行製改,首當其衝便是玄武軍。」謝輔笑道,「娘娘果真太久未掌兵,連這都記不清了……」
褚霖甫一登位,便要削減韋氏之亂時有從龍之功的眾將兵權,澹臺雁手中玄武軍是第一個,然後便是澹臺闊秋等人手中兵馬。
這些分屬不同軍隊的兵馬都被打亂,又被重新集結,分派往不同的地方駐守,又更換了不同的將領。
居首功的被封賜爵位留在京城,立了軍功的則被封軍職鎮守一方,失去兵權的獲得了地位,立下戰功的也都成了將軍,可以說是家家都歡喜。
可在謝輔看來,京城的那些人卻是用將士們換了富貴,最後連旗號都留不住,實在可笑至極。
最可笑的便是澹臺雁,用玄武軍換了皇後的位置,十萬殘部至今鎮守苦寒北境,澹臺雁卻在行宮享榮華富貴,天下朝賀。
「若是如此,那天下兵馬便都該被分化,何意壁州守軍至今仍姓謝?」澹臺雁緩緩眨了眨眼,這也是她昨夜輾轉一夜想明白的事,「將軍一口一個玄武軍,但將軍真正了結玄武軍嗎?」
謝輔皺起眉頭,不明白她在這關節說這些是為了什麽。
「本宮自南境起,帶著趙王府數百府兵一路北上,途中不斷吸納民間義軍,不斷降伏匪寇叛亂,僥倖得了幾場勝仗之後再有許多人聞名而來投軍,這才成了後來抗擊突厥立下赫赫戰功的玄武軍。眾人隻知道玄武軍最多時有三十多萬人,到突厥敗退,陛下登基時也尚有二十餘萬,而後兵部製改,卻陡然削減到隻剩十萬,且殘部長年駐守北境。」澹臺雁道,「謝將軍看到的是玄武由二十多萬銳減,兵馬尚不足巔峰時三成,然而玄武軍最開始,也不過是百十來個王府護衛罷了。
「本宮領軍時,這些人裏有匪徒,有賊盜,也有手上積攢人命的江洋大盜,也有□□,閨閣小姐,甚至還有無名無籍的逃奴。」
澹臺雁成立玄武軍,最先是不肯坐以待斃,要北上支援褚霖,再然後便是見過被戰亂□□的百姓城池,要抗擊突厥,平定叛亂,救大衍於水火之中。
戰時人命如草芥,玄武軍勝仗雖打得多,但也不是沒有損傷,在這時節,隻要沒有逃命還肯參軍的,都能算是心懷家國的義士,澹臺雁一律吸納進來,再以嚴明軍令約束,好歹是撐起了個玄武軍的架子。
但是,「謝家壁州軍多是壁州當地人,世代的軍戶,也都世代忠於謝家,隻要謝將軍不出壁州,隻要謝將軍是謝家後人,他們天生便會聽謝將軍的話,服謝將軍的管。但是玄武軍,隻會聽從女帥一人指令,隻肯服從女帥一人管製。戰時兵荒馬亂,又有我坐鎮軍中,尚且不會出什麽亂子,但等到海晏河清之時,等到我回宮之日,這些人又當如何?」
玄武軍本就是匪徒,盜賊,流氓之類,不通規訓,難以教化,戰時能與敵寇拚殺的你來我往,可等到和平時,他們的刀尖又會對向誰呢?
「更何況……謝家有壁州安放謝家軍,本宮身為褚家婦,不能鎮守一方當個總兵,這二十多萬人該放在哪?又以什麽名目安放?錢糧又該由誰撥派?」
褚霖做出改製的決定,固然會有很多謀算,什麽分化兵權,遏製外戚勢力之類,但最關鍵的,還是錢糧二字。
澹臺雁不可能駐守邊境,不可能為一方主將,也不可能封到什麽地方去當個王侯,這支龐大的軍隊無處可去,隻能屯居京城,還要朝廷每年撥派錢糧來供養。連駐守壁州,震懾丹蘇,還要防範西南匪患的謝家軍也隻有二十萬人,玄武軍比謝家軍人數更多,且魚龍混雜,不但沒什麽用處,要花的錢糧還要更多。
妻子成立軍隊,帶兵救援丈夫,聽起來是很瀟灑很快意的事情,可等到海晏河清,戰亂平定,卻成了最大的麻煩事。所謂鳥盡弓藏,實在是朝廷供養不起這副良弓了。
若是玄武軍服管也就罷了,可惜這幫從血海裏拚殺出來悍勇之士匪氣甚重,褚霖不敢冒險,隻能將他們打亂重來,最不服管的那一群殘部,則被安放在最遠最荒的北境,讓他們帶血的牙尖,永遠指向突厥。
「來人,本宮要見謝總兵,快去通傳!」
還是昨日的屋子,還是昨日的那些人。玉內官得知九成山已被圍困,麵上除了焦急之外,更多了幾分孤注一擲的憤恨,孟海則是警惕地觀察四周,生怕突然闖出一隊精兵來挾持了皇後。
澹臺雁和謝輔對桌而坐,先開口的卻是澹臺彥明。
「舅舅,如今寧王犯上作亂已成事實,就算謝家軍要駐守壁州,要防範外敵匪患,但也不需要二十萬人一動不動吧?」彥明道,「舅舅若是信得過,侄兒願意當個急先鋒,帶上十萬兵馬前去支援……」
謝輔嗤之以鼻:「二十萬人走了一半,這樣大的動靜,你是當西南匪徒是傻子,還是丹蘇人都是傻子?到時候兩方同時攻入壁州,你再回來給我收屍嗎?」
他又朝皇後道:「娘娘,若是從前的玄武軍女帥在此,以譚娘子之能,臣未必不能放心交付兵馬於女帥,隻是……」
謝輔笑得意味深長,仍舊意指她舍了玄武軍的舊事。
這次澹臺雁沒再逃避,而是直問道:「總兵可知,玄武軍為何變成如今的模樣?」
「陛下聖明,兵部要行製改,首當其衝便是玄武軍。」謝輔笑道,「娘娘果真太久未掌兵,連這都記不清了……」
褚霖甫一登位,便要削減韋氏之亂時有從龍之功的眾將兵權,澹臺雁手中玄武軍是第一個,然後便是澹臺闊秋等人手中兵馬。
這些分屬不同軍隊的兵馬都被打亂,又被重新集結,分派往不同的地方駐守,又更換了不同的將領。
居首功的被封賜爵位留在京城,立了軍功的則被封軍職鎮守一方,失去兵權的獲得了地位,立下戰功的也都成了將軍,可以說是家家都歡喜。
可在謝輔看來,京城的那些人卻是用將士們換了富貴,最後連旗號都留不住,實在可笑至極。
最可笑的便是澹臺雁,用玄武軍換了皇後的位置,十萬殘部至今鎮守苦寒北境,澹臺雁卻在行宮享榮華富貴,天下朝賀。
「若是如此,那天下兵馬便都該被分化,何意壁州守軍至今仍姓謝?」澹臺雁緩緩眨了眨眼,這也是她昨夜輾轉一夜想明白的事,「將軍一口一個玄武軍,但將軍真正了結玄武軍嗎?」
謝輔皺起眉頭,不明白她在這關節說這些是為了什麽。
「本宮自南境起,帶著趙王府數百府兵一路北上,途中不斷吸納民間義軍,不斷降伏匪寇叛亂,僥倖得了幾場勝仗之後再有許多人聞名而來投軍,這才成了後來抗擊突厥立下赫赫戰功的玄武軍。眾人隻知道玄武軍最多時有三十多萬人,到突厥敗退,陛下登基時也尚有二十餘萬,而後兵部製改,卻陡然削減到隻剩十萬,且殘部長年駐守北境。」澹臺雁道,「謝將軍看到的是玄武由二十多萬銳減,兵馬尚不足巔峰時三成,然而玄武軍最開始,也不過是百十來個王府護衛罷了。
「本宮領軍時,這些人裏有匪徒,有賊盜,也有手上積攢人命的江洋大盜,也有□□,閨閣小姐,甚至還有無名無籍的逃奴。」
澹臺雁成立玄武軍,最先是不肯坐以待斃,要北上支援褚霖,再然後便是見過被戰亂□□的百姓城池,要抗擊突厥,平定叛亂,救大衍於水火之中。
戰時人命如草芥,玄武軍勝仗雖打得多,但也不是沒有損傷,在這時節,隻要沒有逃命還肯參軍的,都能算是心懷家國的義士,澹臺雁一律吸納進來,再以嚴明軍令約束,好歹是撐起了個玄武軍的架子。
但是,「謝家壁州軍多是壁州當地人,世代的軍戶,也都世代忠於謝家,隻要謝將軍不出壁州,隻要謝將軍是謝家後人,他們天生便會聽謝將軍的話,服謝將軍的管。但是玄武軍,隻會聽從女帥一人指令,隻肯服從女帥一人管製。戰時兵荒馬亂,又有我坐鎮軍中,尚且不會出什麽亂子,但等到海晏河清之時,等到我回宮之日,這些人又當如何?」
玄武軍本就是匪徒,盜賊,流氓之類,不通規訓,難以教化,戰時能與敵寇拚殺的你來我往,可等到和平時,他們的刀尖又會對向誰呢?
「更何況……謝家有壁州安放謝家軍,本宮身為褚家婦,不能鎮守一方當個總兵,這二十多萬人該放在哪?又以什麽名目安放?錢糧又該由誰撥派?」
褚霖做出改製的決定,固然會有很多謀算,什麽分化兵權,遏製外戚勢力之類,但最關鍵的,還是錢糧二字。
澹臺雁不可能駐守邊境,不可能為一方主將,也不可能封到什麽地方去當個王侯,這支龐大的軍隊無處可去,隻能屯居京城,還要朝廷每年撥派錢糧來供養。連駐守壁州,震懾丹蘇,還要防範西南匪患的謝家軍也隻有二十萬人,玄武軍比謝家軍人數更多,且魚龍混雜,不但沒什麽用處,要花的錢糧還要更多。
妻子成立軍隊,帶兵救援丈夫,聽起來是很瀟灑很快意的事情,可等到海晏河清,戰亂平定,卻成了最大的麻煩事。所謂鳥盡弓藏,實在是朝廷供養不起這副良弓了。
若是玄武軍服管也就罷了,可惜這幫從血海裏拚殺出來悍勇之士匪氣甚重,褚霖不敢冒險,隻能將他們打亂重來,最不服管的那一群殘部,則被安放在最遠最荒的北境,讓他們帶血的牙尖,永遠指向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