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隻以為又是什麽貴人的玩笑,亦或者是刻意的羞辱,許鬆藍隨同父親行醫多年,因為樣貌出挑,也不是沒見過這等陣仗。
隻是澹臺闊秋同其他人都不一樣,他竟是認真求娶,純然一片赤誠真心。
許鬆藍嚴詞拒絕了,甚至幹脆不肯再去醫館,可澹臺闊秋不肯放棄,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門求娶,最終在第三次時,許鬆藍鬆了口,嫁給了澹臺闊秋。
這也是所謂三次登門,三顧醫廬求娶,終抱得美人歸的舊事。
「我高嫁入晉國公府,京城人人都說我是一步登天,又說我先前兩次拒絕二公子,不過是欲擒故縱,這麽多年來,我以為國公爺心裏有數,是以不曾說過……如今想來,或許國公爺也以為,我一個小小醫女,能得入國公府當正妻已是三世修來的福氣,先前的拒絕不過是在拿喬吧?」
澹臺闊秋眉目沉沉,默然不語。
「二公子雖同旁人有幾分不同,但畢竟出身貴胄,許氏不過是白身,就算今日公子肯以正妻禮儀相待,明日就算休妻另娶,我也是毫無辦法。我隨父親多年行醫,輾轉豪族內宅之間,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是以先時兩次,國公爺誠心求娶,我都不為所動,甚至避忌不及。
「許家有祖訓,有救無類,不論是高門貴胄,還是強盜匪類,有藥則救,舊時許家醫館地處偏僻,門前有深坑泥濘,就連衙差也很少前來,如此便有群無家可歸的小乞兒聚集在門前討飯……可這些乞兒也真是傻,能來許家求醫的都心繫病症,要麽就囊中羞澀,誰能有餘錢施捨呢?
「二公子前兩次來醫廬,路過那群乞兒時皆都目不斜視,足不沾塵,然而到了第三回 ,醫廬門前卻突然多了個茅草棚,幾個乞丐都躲在裏頭躲雨……你隻是順手而為,並未宣揚,然而那些乞兒卻都記得你的恩德。」說到此處,許鬆藍已是淚眼婆娑,「我那時想,你出身已經如此富貴,卻仍有善心能對窮困者施以援手,能見旁人所不能見之苦痛,必是胸有丘壑,有一顆善心的……」
澹臺闊秋怔怔地抬眼看著她,許鬆藍含著淚,眼中滿是哀切。
「當年能以草棚替人遮蔽風雨的二公子,如今卻說要『去母留子』?國公爺,你說我變了,可真正變了的到底是誰?
「喻蘭有什麽錯?她或許趨炎附勢,或許攀附權貴,但若你無半分情思,也絕不會同她有任何來往。她為你誕育子嗣,為你持家教子,如今你卻用短短的四個字定了她的前程……國公爺,你當真能問心無愧嗎?」
許鬆藍已是淚流滿麵,但她看著澹臺闊秋的雙眼仍是堅定:「我要同你和離,不是因為旁人,隻是能以一己私利動輒要人性命的國公爺,已經不再是我的良人。」
言盡於此,已是不必再多說,澹臺闊秋腳步踉蹌地出了梧桐殿,許鬆藍獨自留在殿中,俯身在桌邊哽咽一會兒,收幹眼淚不再哭了。
澹臺雁得了許鬆藍的意思,沒有派人在殿宇周圍,並不清楚父親母親究竟細談了些什麽。
她隻知道,澹臺闊秋回去不久,放妻書便送到宮裏來了,澹臺闊秋沒有在九成山下久留,很快便遞上摺子向朝廷請了病假,收拾東西回了京城。
他好似是被傷透了心,連再見澹臺雁一麵,同她告別都不肯。
許鬆藍一直都很冷靜,眉眼也一直帶著笑意,直到拿到放妻書,聽說澹臺闊秋回京之後,倒是默默了良久。
在這之後,褚霖令玉內官和孟海一同去官府銷了婚書,拿回了許鬆藍的戶籍,和離一事終於告一段落。
隻是澹臺闊秋回了京城,許鬆藍卻不能再留在行宮,也不能再留在九成山了。
澹臺雁也是這時候才知道,澹臺闊秋和許鬆藍和離的這件小事,鬧得究竟有多大。
澹臺闊秋本是寒門商定好了的戶部尚書人選,但晉國公府究竟也算得上是世家門戶,真要出了什麽事,說不定偏幫的會是那一頭,世家正忙著爭奪崔氏留下來的地盤,雖在上朝時會象徵性地爭一爭,卻也對他上位一事沒有太大的牴觸。
然而許鬆藍要求和離,皇後公然發懿旨在晉國公府牌匾前頭宣讀,將澹臺闊秋置於風口浪尖之上,寒門內部本就對推舉澹臺闊秋頗有爭議,再加上寒門一派,立身根本就在於才學聲名,有了這一出,澹臺闊秋已是再無望接手戶部。
既如此,寒門少不得要推舉其他人頂上,那便是原定為戶部左侍郎的常璋。
這下可讓世家炸了鍋——崔氏一案雖有崔從筠謀刺的前情,但能鬧得這樣大,鬧成這樣慘烈的結局,也少不了常璋這個軸人在崔府門前頂天立地、全城皆知的那幾日堅持。
鄭氏、盧氏乃至其他世族捫心自問,自家相比起崔家雖然差得很遠,但究竟也不是多麽清白。大家都是佇立幾十年上百年的門戶,哪家哪戶沒有幾個不成器的族人?
先前常璋在大理寺裏還好,除非大案要案,也輪不上他出陣,但現在換成戶部則不一般。戶部掌管田籍戶冊,若是誰家哪個子弟私占良田、欺男霸女被他知道了,常璋是不是也要在他們門前苦站幾日,站得個朝廷公審的結果?他在戶部的徒子徒孫,是不是也要同他一般在世家府邸門前站成一道人牆?
常璋當左侍郎時上頭還能有個尚書管束,現下常璋要真當了戶部尚書、掌管了戶部,他們這些人哪裏還能有活路?
隻是澹臺闊秋同其他人都不一樣,他竟是認真求娶,純然一片赤誠真心。
許鬆藍嚴詞拒絕了,甚至幹脆不肯再去醫館,可澹臺闊秋不肯放棄,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門求娶,最終在第三次時,許鬆藍鬆了口,嫁給了澹臺闊秋。
這也是所謂三次登門,三顧醫廬求娶,終抱得美人歸的舊事。
「我高嫁入晉國公府,京城人人都說我是一步登天,又說我先前兩次拒絕二公子,不過是欲擒故縱,這麽多年來,我以為國公爺心裏有數,是以不曾說過……如今想來,或許國公爺也以為,我一個小小醫女,能得入國公府當正妻已是三世修來的福氣,先前的拒絕不過是在拿喬吧?」
澹臺闊秋眉目沉沉,默然不語。
「二公子雖同旁人有幾分不同,但畢竟出身貴胄,許氏不過是白身,就算今日公子肯以正妻禮儀相待,明日就算休妻另娶,我也是毫無辦法。我隨父親多年行醫,輾轉豪族內宅之間,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是以先時兩次,國公爺誠心求娶,我都不為所動,甚至避忌不及。
「許家有祖訓,有救無類,不論是高門貴胄,還是強盜匪類,有藥則救,舊時許家醫館地處偏僻,門前有深坑泥濘,就連衙差也很少前來,如此便有群無家可歸的小乞兒聚集在門前討飯……可這些乞兒也真是傻,能來許家求醫的都心繫病症,要麽就囊中羞澀,誰能有餘錢施捨呢?
「二公子前兩次來醫廬,路過那群乞兒時皆都目不斜視,足不沾塵,然而到了第三回 ,醫廬門前卻突然多了個茅草棚,幾個乞丐都躲在裏頭躲雨……你隻是順手而為,並未宣揚,然而那些乞兒卻都記得你的恩德。」說到此處,許鬆藍已是淚眼婆娑,「我那時想,你出身已經如此富貴,卻仍有善心能對窮困者施以援手,能見旁人所不能見之苦痛,必是胸有丘壑,有一顆善心的……」
澹臺闊秋怔怔地抬眼看著她,許鬆藍含著淚,眼中滿是哀切。
「當年能以草棚替人遮蔽風雨的二公子,如今卻說要『去母留子』?國公爺,你說我變了,可真正變了的到底是誰?
「喻蘭有什麽錯?她或許趨炎附勢,或許攀附權貴,但若你無半分情思,也絕不會同她有任何來往。她為你誕育子嗣,為你持家教子,如今你卻用短短的四個字定了她的前程……國公爺,你當真能問心無愧嗎?」
許鬆藍已是淚流滿麵,但她看著澹臺闊秋的雙眼仍是堅定:「我要同你和離,不是因為旁人,隻是能以一己私利動輒要人性命的國公爺,已經不再是我的良人。」
言盡於此,已是不必再多說,澹臺闊秋腳步踉蹌地出了梧桐殿,許鬆藍獨自留在殿中,俯身在桌邊哽咽一會兒,收幹眼淚不再哭了。
澹臺雁得了許鬆藍的意思,沒有派人在殿宇周圍,並不清楚父親母親究竟細談了些什麽。
她隻知道,澹臺闊秋回去不久,放妻書便送到宮裏來了,澹臺闊秋沒有在九成山下久留,很快便遞上摺子向朝廷請了病假,收拾東西回了京城。
他好似是被傷透了心,連再見澹臺雁一麵,同她告別都不肯。
許鬆藍一直都很冷靜,眉眼也一直帶著笑意,直到拿到放妻書,聽說澹臺闊秋回京之後,倒是默默了良久。
在這之後,褚霖令玉內官和孟海一同去官府銷了婚書,拿回了許鬆藍的戶籍,和離一事終於告一段落。
隻是澹臺闊秋回了京城,許鬆藍卻不能再留在行宮,也不能再留在九成山了。
澹臺雁也是這時候才知道,澹臺闊秋和許鬆藍和離的這件小事,鬧得究竟有多大。
澹臺闊秋本是寒門商定好了的戶部尚書人選,但晉國公府究竟也算得上是世家門戶,真要出了什麽事,說不定偏幫的會是那一頭,世家正忙著爭奪崔氏留下來的地盤,雖在上朝時會象徵性地爭一爭,卻也對他上位一事沒有太大的牴觸。
然而許鬆藍要求和離,皇後公然發懿旨在晉國公府牌匾前頭宣讀,將澹臺闊秋置於風口浪尖之上,寒門內部本就對推舉澹臺闊秋頗有爭議,再加上寒門一派,立身根本就在於才學聲名,有了這一出,澹臺闊秋已是再無望接手戶部。
既如此,寒門少不得要推舉其他人頂上,那便是原定為戶部左侍郎的常璋。
這下可讓世家炸了鍋——崔氏一案雖有崔從筠謀刺的前情,但能鬧得這樣大,鬧成這樣慘烈的結局,也少不了常璋這個軸人在崔府門前頂天立地、全城皆知的那幾日堅持。
鄭氏、盧氏乃至其他世族捫心自問,自家相比起崔家雖然差得很遠,但究竟也不是多麽清白。大家都是佇立幾十年上百年的門戶,哪家哪戶沒有幾個不成器的族人?
先前常璋在大理寺裏還好,除非大案要案,也輪不上他出陣,但現在換成戶部則不一般。戶部掌管田籍戶冊,若是誰家哪個子弟私占良田、欺男霸女被他知道了,常璋是不是也要在他們門前苦站幾日,站得個朝廷公審的結果?他在戶部的徒子徒孫,是不是也要同他一般在世家府邸門前站成一道人牆?
常璋當左侍郎時上頭還能有個尚書管束,現下常璋要真當了戶部尚書、掌管了戶部,他們這些人哪裏還能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