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雁別管那些,快些睡,朕看你睡了再走。」褚霖伸進被子裏抓住她冰冷的腿,毫不介意地抱在懷裏。
那溫度驚得澹臺雁一顫,她連忙往後縮:「陛下,髒!」
褚霖不明所以,仍舊把她的腳塞在懷裏:「阿雁不是才方梳洗過麽,不髒。」
「不是這個……是……」
澹臺雁咬著唇,鼻尖再又一陣酸楚,眼瞳霧蒙蒙的。
「……陛下不嫌棄我麽?」
澹臺雁緊緊盯著褚霖,不肯漏過他臉上任何一絲表情,仿佛隻要他流露出一點點厭惡,便能支撐著她擺脫所有的溫暖。
可褚霖隻是淡淡笑起來。
「又在瞎想什麽?」褚霖仿佛意有所指,「你我是夫妻,這點小事不可避免。朕絕不會嫌棄阿雁,阿雁也……不會嫌棄朕。」
-
帝後省親不過三日,很快就回了行宮,但民間卻漸漸傳出些流言來。
自打皇帝從京城搬到行宮之後,朝臣們不得不三三兩兩跟著在九成山下定居,商戶們隨之也往此處遷,緊接著,泥瓦匠、金銀鋪、點心糕點鋪也都在九成山下開起來。
九成山同京城間隔不遠,離水路更緊,蘇杭的時興玩意也是先到九成山再到京城,由此,九成山腳下行宮附近,雖暫且沒有京城那般富庶豐饒,卻也是人丁興旺,財路亨通。
茶館中人聲鼎沸,都圍著個說書人喝彩。幾個布衣漢子給不起賞錢,隻能圍坐在角落的一桌剝胡豆。
茶博士給他們上了些碎渣子,暗淬一口便走了。場正中的熱鬧一陣翻過一陣,這些糙漢也不以為意,蹭著鞋底說他們自己聽來的閑話。
「……我有個侄子在龍武衛當值,他說得真真兒的,那突厥的蠻人確是進了宮,我侄兒親眼瞧見的。」
「嗐!你那侄兒不過就是個灑掃漿洗的,你就吹吧!」
「去去去。我侄兒可說了,那兩個突厥人進了宮,一個,哢,頭沒了,另一個幹脆就沒影了,也不知究竟是出了什麽事……」
「你那侄兒的消息不準!我大姨家小叔子舅家的三女兒年前被征進宮當宮女,那才看得真切。她說那突厥人是一個要造反,另一個不肯造反,護著咱們陛下。兩個人急紅了眼,自己打自己,這才一個死了,一個跑了。」
前些年修整行宮時,確實就近在當地征補了一批宮女進宮,這個說法倒是更可信些。眾人連忙催他快繼續說。
「當年突厥人被咱們陛下打回老家,那得多恨啊,可是沒辦法。突厥現在是又亂又抓瞎,咱們大衍壯實漢卻多得很。」他拍拍肩膀,自誇兩句才道,「突厥人不高興了,想要謀刺陛下,陛下是真龍降世,有神佛庇佑,當然不會讓他傷著。反倒是那突厥人的一個同伴,捨身擋在陛下前頭……」
「死的是哪個?傷得是哪個?」
那人極不耐煩:「死的當然是擋刀的那個,想要謀害陛下的那個當然是跑了,不然這滿大街的海捕文書是在抓誰?」
海捕文書是在早晨才發下來的,這幾個漢子或許認不得字,但畫像上確實畫的是個突厥人。
「你可拉倒吧,該不會是看了那海捕文書,瞎編個故事來誆騙我們吧!要真是突厥人謀刺,陛下不早就公布天下,率軍北上了?」
「著什麽急,我這不是還沒說到嘛。」漢子喝了口混著碎茶渣子的白水,抹了把嘴,「突厥人自然是要打的,但是……」他示意幾個人湊近來,「那突厥人能帶著兵器混進宮,是有大衍人相幫,據說這人還是個了不得的人物,陛下念及他先前有功勞,這才不好聲張。」
眾人齊齊變了臉色。
「這……這樣的叛國蠹蟲,還不趕快抓出來?陛下也太仁慈了。」
「誰說不是呢?」
「陛下什麽都好,就是太仁厚了……」
「要是不仁厚,也不會被個婆娘管製著……」
「你們知道什麽呀,那人是……」漢子在桌上劃了一道,在兩邊點了點,「這家人!」
滿朝文武半朝崔,這群閑漢說起皇帝時尚且能繪聲繪色,恨不得同皇帝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待說到崔家時,卻又個個噤聲,連忙又談論起別的事情來。
茶館中,如他們這般聽不起說書,躲在一邊喝茶渣子的人不少,是以並沒有人沒發現,同他們相隔兩桌有個人靜靜聽完他們說話,放下一枚銅錢,帶上鬥笠,匆匆走出門去。
此人衣著並不起眼,很快便穿過巷子,走進一扇朱門——崔府大宅的後門。
?
作者有話說:
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古今醫統》
感謝訂閱
第46章
戴鬥笠的人身穿布衣,不過是個尋常百姓,同所有大衍的平頭百姓一樣,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閑暇時能擠出幾個錢喝碗殘茶聊作休息。但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是崔家的眼睛。
如他一般的眼睛還有許多,他們有的在京城,有的在九成山,還有的散落在大衍的其他地方,各種各樣的消息,通過各種各樣的門道傳遞進窄窄朱門之後,這樣又密又廣的信息網,也隻有富可敵國的崔家才能供養。
自中秋節宴之後,關於突厥人的各類流言從來沒有停息過,崔家也有意無意地在探聽相關的消息。如今□□兩位使臣的去向竟與崔家聯絡起來,管家不敢輕忽,捧著紙卷就去了書房。崔甫原在練字,得知消息之後也是一怔,撇下一桌價值千金的聖賢真跡,匆匆去見父親——崔氏一族真正的掌事人,左相崔敬暉。
那溫度驚得澹臺雁一顫,她連忙往後縮:「陛下,髒!」
褚霖不明所以,仍舊把她的腳塞在懷裏:「阿雁不是才方梳洗過麽,不髒。」
「不是這個……是……」
澹臺雁咬著唇,鼻尖再又一陣酸楚,眼瞳霧蒙蒙的。
「……陛下不嫌棄我麽?」
澹臺雁緊緊盯著褚霖,不肯漏過他臉上任何一絲表情,仿佛隻要他流露出一點點厭惡,便能支撐著她擺脫所有的溫暖。
可褚霖隻是淡淡笑起來。
「又在瞎想什麽?」褚霖仿佛意有所指,「你我是夫妻,這點小事不可避免。朕絕不會嫌棄阿雁,阿雁也……不會嫌棄朕。」
-
帝後省親不過三日,很快就回了行宮,但民間卻漸漸傳出些流言來。
自打皇帝從京城搬到行宮之後,朝臣們不得不三三兩兩跟著在九成山下定居,商戶們隨之也往此處遷,緊接著,泥瓦匠、金銀鋪、點心糕點鋪也都在九成山下開起來。
九成山同京城間隔不遠,離水路更緊,蘇杭的時興玩意也是先到九成山再到京城,由此,九成山腳下行宮附近,雖暫且沒有京城那般富庶豐饒,卻也是人丁興旺,財路亨通。
茶館中人聲鼎沸,都圍著個說書人喝彩。幾個布衣漢子給不起賞錢,隻能圍坐在角落的一桌剝胡豆。
茶博士給他們上了些碎渣子,暗淬一口便走了。場正中的熱鬧一陣翻過一陣,這些糙漢也不以為意,蹭著鞋底說他們自己聽來的閑話。
「……我有個侄子在龍武衛當值,他說得真真兒的,那突厥的蠻人確是進了宮,我侄兒親眼瞧見的。」
「嗐!你那侄兒不過就是個灑掃漿洗的,你就吹吧!」
「去去去。我侄兒可說了,那兩個突厥人進了宮,一個,哢,頭沒了,另一個幹脆就沒影了,也不知究竟是出了什麽事……」
「你那侄兒的消息不準!我大姨家小叔子舅家的三女兒年前被征進宮當宮女,那才看得真切。她說那突厥人是一個要造反,另一個不肯造反,護著咱們陛下。兩個人急紅了眼,自己打自己,這才一個死了,一個跑了。」
前些年修整行宮時,確實就近在當地征補了一批宮女進宮,這個說法倒是更可信些。眾人連忙催他快繼續說。
「當年突厥人被咱們陛下打回老家,那得多恨啊,可是沒辦法。突厥現在是又亂又抓瞎,咱們大衍壯實漢卻多得很。」他拍拍肩膀,自誇兩句才道,「突厥人不高興了,想要謀刺陛下,陛下是真龍降世,有神佛庇佑,當然不會讓他傷著。反倒是那突厥人的一個同伴,捨身擋在陛下前頭……」
「死的是哪個?傷得是哪個?」
那人極不耐煩:「死的當然是擋刀的那個,想要謀害陛下的那個當然是跑了,不然這滿大街的海捕文書是在抓誰?」
海捕文書是在早晨才發下來的,這幾個漢子或許認不得字,但畫像上確實畫的是個突厥人。
「你可拉倒吧,該不會是看了那海捕文書,瞎編個故事來誆騙我們吧!要真是突厥人謀刺,陛下不早就公布天下,率軍北上了?」
「著什麽急,我這不是還沒說到嘛。」漢子喝了口混著碎茶渣子的白水,抹了把嘴,「突厥人自然是要打的,但是……」他示意幾個人湊近來,「那突厥人能帶著兵器混進宮,是有大衍人相幫,據說這人還是個了不得的人物,陛下念及他先前有功勞,這才不好聲張。」
眾人齊齊變了臉色。
「這……這樣的叛國蠹蟲,還不趕快抓出來?陛下也太仁慈了。」
「誰說不是呢?」
「陛下什麽都好,就是太仁厚了……」
「要是不仁厚,也不會被個婆娘管製著……」
「你們知道什麽呀,那人是……」漢子在桌上劃了一道,在兩邊點了點,「這家人!」
滿朝文武半朝崔,這群閑漢說起皇帝時尚且能繪聲繪色,恨不得同皇帝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待說到崔家時,卻又個個噤聲,連忙又談論起別的事情來。
茶館中,如他們這般聽不起說書,躲在一邊喝茶渣子的人不少,是以並沒有人沒發現,同他們相隔兩桌有個人靜靜聽完他們說話,放下一枚銅錢,帶上鬥笠,匆匆走出門去。
此人衣著並不起眼,很快便穿過巷子,走進一扇朱門——崔府大宅的後門。
?
作者有話說:
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古今醫統》
感謝訂閱
第46章
戴鬥笠的人身穿布衣,不過是個尋常百姓,同所有大衍的平頭百姓一樣,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閑暇時能擠出幾個錢喝碗殘茶聊作休息。但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是崔家的眼睛。
如他一般的眼睛還有許多,他們有的在京城,有的在九成山,還有的散落在大衍的其他地方,各種各樣的消息,通過各種各樣的門道傳遞進窄窄朱門之後,這樣又密又廣的信息網,也隻有富可敵國的崔家才能供養。
自中秋節宴之後,關於突厥人的各類流言從來沒有停息過,崔家也有意無意地在探聽相關的消息。如今□□兩位使臣的去向竟與崔家聯絡起來,管家不敢輕忽,捧著紙卷就去了書房。崔甫原在練字,得知消息之後也是一怔,撇下一桌價值千金的聖賢真跡,匆匆去見父親——崔氏一族真正的掌事人,左相崔敬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