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覺用手中的禪杖,輕敲無塵的額頭,怒道:「為師病重,命你監寺,你卻隻為自身,畏手畏腳!」
無塵默默接受這一禪杖的重擊,垂眸道:「弟子知錯了。」
慧覺輕咳兩聲,慈愛地望向無碌,道:「無碌說得沒錯,若無今日繁榮和平的大周,又豈能有如今慧山寺享受諸多香客的香火?若無聖上旨意,他匈奴,休想從我慧山寺中,帶走任何一人!」
慧覺的禪杖重重擊在地上,聲音傳至門外所有匈奴人的耳中——他們迎娶閼氏,卻受到百般阻撓,如今還要受一群禿驢的侮辱,已然怒火中燒。
雲笙聽見慧山寺如此維護自己,連忙同無清一起出來道謝。
亞父波瀾不驚,見雲笙露麵,繼續道:「臣戎狄靡,恭請閼氏順懿長公主出寺!」
見亞父如此,其餘人隻好暫時壓下怒火。
見眾多虯髯大漢之中,那漢人模樣的亞父口口聲聲為他族盡心盡力,更何況早知他本為漢人,無碌此時更為生氣。他提起劍,徑直衝向寺門外!
說時遲那時快,無碌這劍,下一刻便落在了亞父的肩頭,他痛心疾首道:「本為漢人,卻為蠅頭小利而背信棄義。施主夜不能寐之時,心頭可否有過悔恨!」
幾乎是同一時間,亞父身後的匈奴人各個從腰間拔出彎月刀,沖向無碌。
慧山寺的師兄弟們齊呼道:「無碌師兄!」
亞父擺擺手,示意身後人放下武器,非但不生氣,目光之中還全是父親對於孩子的疼愛之色,欣慰地笑道:「小師傅好膽識!」
關鍵時分,雲楚岫趕了回來。他下馬,走近無碌道:「無碌,放下手中的劍。」
無碌氣急道:「小公爺,他要帶走那位女施主!」
雲楚岫用僅有三人能聽清的音量無奈地說道:「無碌,你的英魄劍,所指之人可是你的生父啊……」
第116章 與君生別離(3)
霎時間,天地一片靜謐。
寺外小徑旁有一枝小樹苗,是今歲新春之時,無碌親自栽下。可它尚不夠強壯,難以承受風與雪的摧殘,最後的枝椏終被前幾日累積的落雪壓斷,甚至連折斷聲都顯得有氣而又無力。
平素上山撿柴的閑暇時光,無碌總愛胡思亂想,甚至還悟出了人生真諦——人的一生總在遺忘中度過。
他有時會將這條真諦告訴無清,可後者卻對此極為費解。
此時無碌總會佯裝出高深莫測的模樣,清嗓道:「師弟啊,回想幼時,你可還記得二三事?」
無清思索一番,搖搖頭。
「所以這人的一生豈不是在遺忘中度過?今日不記得往昔,明日又忘卻了今朝。倘若所有的喜怒哀樂全部銘記於心,那一生又該有多辛苦……」無碌望向無清仍舊不解的樣子,略有自豪道,「師弟啊,做人做事難得糊塗,你還年輕,且慢慢悟……」
然而當時的無碌也不懂,隻不過從話本子上多讀了些,想要炫耀一下罷了。
可時至今日,他仿佛明白了。
年幼時的記憶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僅有幾個片段勉強湊成了幼年。不是在寺中晨鍾暮鼓,便是在正殿之中的蒲團上冥想,盯著那塊虎紋玉佩發呆,羨慕著前來進香的小施主都有父母……
「碌兒……」亞父喑啞著嗓子,腔調中帶有在心間隱忍多年的疼愛。
熟悉而又陌生的稱呼,將無碌從過往的記憶中拉了回來。出人意料的是,他的神色波瀾不驚,令人瞧不出喜或憂。
亞父以為是他無法接受自己這位父親,迫切地證明道:「碌兒,你身上的那枚虎紋玉佩,乃是為父親親手放在繈褓之中。當時我甫一進匈奴軍中,由於略懂兵法,並幫助當時的達魯那將軍擊敗了周邊的部落,達魯那將軍便將前任匈奴單於賜予他的水紋玉賞賜給了我,我著人打造了這枚玉佩,私心想著日後能憑此信物,與你相認……」
無碌苦笑道:「當日為何要棄我?」
聞此,亞父矍鑠的目光忽而黯淡了下去,他又能如何將殘酷的事實說出?扶持他行至今日地位的達魯那將軍若知曉他在大周尚有一子,又怎會將唯一的女兒許配給他?
見他垂下了頭顱,無碌毫無表情地收起了劍。
亞父欣喜若狂,以為無碌原諒了自己,隻聽後者冷冰冰地說道:「慧山寺慧覺大法師座下弟子無碌,生是佛門中人,死也必入我佛門下。今生唯一的牽掛與家人,皆在慧山寺。望施主慎言!阿彌陀佛!」
無碌轉身而去。
饒是雲楚岫與他相識多日,也從未見他有過如此淒涼而悲愴的言語。
無碌一生俠肝義膽,卻擁有一位背國求榮的生父。
叫他如何能承受這無情的真相與現實?
無碌退回寺內,隻覺手中的英魄劍有千斤之重,恍惚之間劍脫於手,滑落到青石板之上。
眾人皆察覺到無碌的異常,但無人敢上前勸慰。
一道尖銳刺耳的聲音倏爾劃破了這駭人的寂靜,隻見梁德英連滾帶爬地下了馬,不懷好意地跑至雲楚岫身旁,偽笑道:「小公爺馬技高超,這一路上風馳電掣,叫老奴好生追趕!」
宮中內侍來此,定無好事。
無塵雙拳緊握,眼眸微眯,下意識上前一步,將慧山寺群僧護在身後。
梁德英繼續敦促道:「小公爺快將這喜訊昭告於天下吧,想必順懿長公主也等良久了!」
無塵默默接受這一禪杖的重擊,垂眸道:「弟子知錯了。」
慧覺輕咳兩聲,慈愛地望向無碌,道:「無碌說得沒錯,若無今日繁榮和平的大周,又豈能有如今慧山寺享受諸多香客的香火?若無聖上旨意,他匈奴,休想從我慧山寺中,帶走任何一人!」
慧覺的禪杖重重擊在地上,聲音傳至門外所有匈奴人的耳中——他們迎娶閼氏,卻受到百般阻撓,如今還要受一群禿驢的侮辱,已然怒火中燒。
雲笙聽見慧山寺如此維護自己,連忙同無清一起出來道謝。
亞父波瀾不驚,見雲笙露麵,繼續道:「臣戎狄靡,恭請閼氏順懿長公主出寺!」
見亞父如此,其餘人隻好暫時壓下怒火。
見眾多虯髯大漢之中,那漢人模樣的亞父口口聲聲為他族盡心盡力,更何況早知他本為漢人,無碌此時更為生氣。他提起劍,徑直衝向寺門外!
說時遲那時快,無碌這劍,下一刻便落在了亞父的肩頭,他痛心疾首道:「本為漢人,卻為蠅頭小利而背信棄義。施主夜不能寐之時,心頭可否有過悔恨!」
幾乎是同一時間,亞父身後的匈奴人各個從腰間拔出彎月刀,沖向無碌。
慧山寺的師兄弟們齊呼道:「無碌師兄!」
亞父擺擺手,示意身後人放下武器,非但不生氣,目光之中還全是父親對於孩子的疼愛之色,欣慰地笑道:「小師傅好膽識!」
關鍵時分,雲楚岫趕了回來。他下馬,走近無碌道:「無碌,放下手中的劍。」
無碌氣急道:「小公爺,他要帶走那位女施主!」
雲楚岫用僅有三人能聽清的音量無奈地說道:「無碌,你的英魄劍,所指之人可是你的生父啊……」
第116章 與君生別離(3)
霎時間,天地一片靜謐。
寺外小徑旁有一枝小樹苗,是今歲新春之時,無碌親自栽下。可它尚不夠強壯,難以承受風與雪的摧殘,最後的枝椏終被前幾日累積的落雪壓斷,甚至連折斷聲都顯得有氣而又無力。
平素上山撿柴的閑暇時光,無碌總愛胡思亂想,甚至還悟出了人生真諦——人的一生總在遺忘中度過。
他有時會將這條真諦告訴無清,可後者卻對此極為費解。
此時無碌總會佯裝出高深莫測的模樣,清嗓道:「師弟啊,回想幼時,你可還記得二三事?」
無清思索一番,搖搖頭。
「所以這人的一生豈不是在遺忘中度過?今日不記得往昔,明日又忘卻了今朝。倘若所有的喜怒哀樂全部銘記於心,那一生又該有多辛苦……」無碌望向無清仍舊不解的樣子,略有自豪道,「師弟啊,做人做事難得糊塗,你還年輕,且慢慢悟……」
然而當時的無碌也不懂,隻不過從話本子上多讀了些,想要炫耀一下罷了。
可時至今日,他仿佛明白了。
年幼時的記憶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僅有幾個片段勉強湊成了幼年。不是在寺中晨鍾暮鼓,便是在正殿之中的蒲團上冥想,盯著那塊虎紋玉佩發呆,羨慕著前來進香的小施主都有父母……
「碌兒……」亞父喑啞著嗓子,腔調中帶有在心間隱忍多年的疼愛。
熟悉而又陌生的稱呼,將無碌從過往的記憶中拉了回來。出人意料的是,他的神色波瀾不驚,令人瞧不出喜或憂。
亞父以為是他無法接受自己這位父親,迫切地證明道:「碌兒,你身上的那枚虎紋玉佩,乃是為父親親手放在繈褓之中。當時我甫一進匈奴軍中,由於略懂兵法,並幫助當時的達魯那將軍擊敗了周邊的部落,達魯那將軍便將前任匈奴單於賜予他的水紋玉賞賜給了我,我著人打造了這枚玉佩,私心想著日後能憑此信物,與你相認……」
無碌苦笑道:「當日為何要棄我?」
聞此,亞父矍鑠的目光忽而黯淡了下去,他又能如何將殘酷的事實說出?扶持他行至今日地位的達魯那將軍若知曉他在大周尚有一子,又怎會將唯一的女兒許配給他?
見他垂下了頭顱,無碌毫無表情地收起了劍。
亞父欣喜若狂,以為無碌原諒了自己,隻聽後者冷冰冰地說道:「慧山寺慧覺大法師座下弟子無碌,生是佛門中人,死也必入我佛門下。今生唯一的牽掛與家人,皆在慧山寺。望施主慎言!阿彌陀佛!」
無碌轉身而去。
饒是雲楚岫與他相識多日,也從未見他有過如此淒涼而悲愴的言語。
無碌一生俠肝義膽,卻擁有一位背國求榮的生父。
叫他如何能承受這無情的真相與現實?
無碌退回寺內,隻覺手中的英魄劍有千斤之重,恍惚之間劍脫於手,滑落到青石板之上。
眾人皆察覺到無碌的異常,但無人敢上前勸慰。
一道尖銳刺耳的聲音倏爾劃破了這駭人的寂靜,隻見梁德英連滾帶爬地下了馬,不懷好意地跑至雲楚岫身旁,偽笑道:「小公爺馬技高超,這一路上風馳電掣,叫老奴好生追趕!」
宮中內侍來此,定無好事。
無塵雙拳緊握,眼眸微眯,下意識上前一步,將慧山寺群僧護在身後。
梁德英繼續敦促道:「小公爺快將這喜訊昭告於天下吧,想必順懿長公主也等良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