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並非官職,而是世人對中正院平章事的雅稱,隻因為此職是百官之首,協相國事。
“正是李某,”李世琛現年五十有六,又是堂堂相國,按理說在宋茯苓麵前不應該如此自謙。
可他不僅這麽做了,還對宋茯苓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心:“先生體弱,今夜又是這等寒雨天,實在不該在車中苦等,萬一染上濕熱反倒叫陛下和太子憂心了。”
“多謝李大人,車中備有炭爐倒也不是太冷。”宋茯苓顯然早就習慣了:“守在府中反而憂心重重,隻等太子殿下甦醒方能真正落心。”
“宋先生不愧是守如山長義子,賢良方正堪稱當世讀書人之表率。隻是掛閑於東宮著實屈才,若先生有意……”
“宋先生多次推說有心無力,相國大人如何又忘了?”一道清脆爽朗的嗓音赫然打斷李世琛的話:“上了年紀最好還是致仕回去養病,左右李氏後輩人才輩出,連後顧之憂都沒有。”
李氏到了李世琛這一代,除了長子便沒有幾個子侄能堪大任,恰逢長孫出了那檔子見不得人的事,來人這話就差沒在李世琛胸口上捅刀子了。
偏李世琛還不能明著發難:“原來是益王,益王府就在皇宮外側,如何到現在才姍姍來遲?可是被哪位新得的女伎纏住了腳脖子?”
時人狎伎為樂,李世琛這話倒不算出格,頂多算調侃。
謝渺冷哼一聲不與回應,轉頭來和宋茯苓說話:“宋先生,你可是要進宮探望太子?”
“正是。”來這兒的誰不是想打聽太子情況?
“巧了,本王得皇兄口諭正要進宮,不若便捎你一程?”
宋茯苓自然不會拒絕:“如此宋某便多謝益王殿下。”
益王乃今上嫡親的弟弟,和長兄的溫和守禮不同,他於酒色一道頗有興致。
自十二年前延州之變後,如今禁軍三衙都歸他掌管,頗得皇帝信任。不過哪個皇帝放心嫡親兄弟去掌管禁軍?
偏偏益王是個例外,因為謝渺也有不足。生來便跛了一隻腳,身高也隻有常人半多,這等半殘瑕疵之人生來便與皇位無關,他自己沉迷酒色也很看得開。
如此能得皇帝寵幸也不算意料之外。
宮門很快開了,兩駕車馬相繼駛入皇宮內院。
沒多久其中一輛停下,下來個穿著蟒袍的矮個男子,他上了宋茯苓的馬車。
“王爺可是有何指教?”宋茯苓仰頭。
謝渺長得倒不差,就是矮了些,看著像個半大孩子,直勾勾盯著宋茯苓:“太子並未落水。”
宋茯苓先是有些疑惑,片刻後鬆了口氣:“那今日之事?”
“是做與世人看的,”謝渺道,“確切地說,是做與越國三皇子看的。”
宋茯苓明白他的意思:“他要來上京?”
“沒錯,”謝渺點頭,“作為使臣和皇兄商談北通商路的事。這是被逼急了,謝至文過了十多年苦日子終於是過怕了,哈哈……”
謝渺口中的謝至文便是越國當朝皇帝,說來荒唐,兩國皇帝其實是同父兄弟,寶成元年因為舊事才分國而治,延州那場戰事也與這件舊事有關。
宋茯苓隻是撥弄手裏的湯婆子,並未接茬兒。
一旁的謝渺見狀不禁疑惑:“你就不想知道本王為什麽將此事告訴你?”
“益王殿下想說,宋某便聽,益王殿下不想說,宋某自然不能勉強。”宋茯苓眼底含笑。
謝渺知道此人顏色好,卻不想笑起來如此讓人挪不開眼,怔愣了一瞬才幹咳兩聲回神:“本王便直說了,皇兄的意思,他以太子溺水為由推脫與使團會見,剩下的事要交給你和鴻臚寺去做。”
宋茯苓似乎很是驚訝,接連咳了好幾聲,待緩過來麵色不禁有些發白:“宋某殘缺之人,何德何能與使團會見?不可,有損國體。”
“要的就是有損國體。”謝渺雙目灼灼。
宋茯苓隱約猜到謝渺的意思:“不知陛下和益王如何打算?”
謝渺揚袖一笑:“待會兒自有皇兄與你說,而且今晚怕要留先生在宮內休息。”
宋茯苓點點頭:“太子溺水情勢不容樂觀,身為老師心中掛念是應該的。”
謝渺贊道:“先生聰慧。”
兩人這邊在馬車中密談,而另一邊“溺水”的太子謝巡也再次發起了熱。
太醫原以為這次也隻是走個過場,不成想發現太子竟然當真發起了熱來,東宮一時亂作一團。
作者有話要說:
果然,在下更禿了
這個故事哥哥不是哥哥,弟弟不是弟弟,不要糾結名字(捂臉)
第103章 七·二
昨夜下了一整夜的雨, 宋茯苓隻小憩了半個時辰,便一直坐在臨窗處發呆。
皇帝想要挑起戰事,叫越國的使團有來無回。可自古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不想落人口實, 便要在雙方會談時多動口舌。
宋茯苓想了一晚上, 腦子裏都隻有一個念頭:這仗打不得, 至少現在打不得。
國力相當打起來便沒完沒了,不如恃強淩弱有意思。若是現在就開戰,那他多年心血豈不付之東流?
“正是李某,”李世琛現年五十有六,又是堂堂相國,按理說在宋茯苓麵前不應該如此自謙。
可他不僅這麽做了,還對宋茯苓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心:“先生體弱,今夜又是這等寒雨天,實在不該在車中苦等,萬一染上濕熱反倒叫陛下和太子憂心了。”
“多謝李大人,車中備有炭爐倒也不是太冷。”宋茯苓顯然早就習慣了:“守在府中反而憂心重重,隻等太子殿下甦醒方能真正落心。”
“宋先生不愧是守如山長義子,賢良方正堪稱當世讀書人之表率。隻是掛閑於東宮著實屈才,若先生有意……”
“宋先生多次推說有心無力,相國大人如何又忘了?”一道清脆爽朗的嗓音赫然打斷李世琛的話:“上了年紀最好還是致仕回去養病,左右李氏後輩人才輩出,連後顧之憂都沒有。”
李氏到了李世琛這一代,除了長子便沒有幾個子侄能堪大任,恰逢長孫出了那檔子見不得人的事,來人這話就差沒在李世琛胸口上捅刀子了。
偏李世琛還不能明著發難:“原來是益王,益王府就在皇宮外側,如何到現在才姍姍來遲?可是被哪位新得的女伎纏住了腳脖子?”
時人狎伎為樂,李世琛這話倒不算出格,頂多算調侃。
謝渺冷哼一聲不與回應,轉頭來和宋茯苓說話:“宋先生,你可是要進宮探望太子?”
“正是。”來這兒的誰不是想打聽太子情況?
“巧了,本王得皇兄口諭正要進宮,不若便捎你一程?”
宋茯苓自然不會拒絕:“如此宋某便多謝益王殿下。”
益王乃今上嫡親的弟弟,和長兄的溫和守禮不同,他於酒色一道頗有興致。
自十二年前延州之變後,如今禁軍三衙都歸他掌管,頗得皇帝信任。不過哪個皇帝放心嫡親兄弟去掌管禁軍?
偏偏益王是個例外,因為謝渺也有不足。生來便跛了一隻腳,身高也隻有常人半多,這等半殘瑕疵之人生來便與皇位無關,他自己沉迷酒色也很看得開。
如此能得皇帝寵幸也不算意料之外。
宮門很快開了,兩駕車馬相繼駛入皇宮內院。
沒多久其中一輛停下,下來個穿著蟒袍的矮個男子,他上了宋茯苓的馬車。
“王爺可是有何指教?”宋茯苓仰頭。
謝渺長得倒不差,就是矮了些,看著像個半大孩子,直勾勾盯著宋茯苓:“太子並未落水。”
宋茯苓先是有些疑惑,片刻後鬆了口氣:“那今日之事?”
“是做與世人看的,”謝渺道,“確切地說,是做與越國三皇子看的。”
宋茯苓明白他的意思:“他要來上京?”
“沒錯,”謝渺點頭,“作為使臣和皇兄商談北通商路的事。這是被逼急了,謝至文過了十多年苦日子終於是過怕了,哈哈……”
謝渺口中的謝至文便是越國當朝皇帝,說來荒唐,兩國皇帝其實是同父兄弟,寶成元年因為舊事才分國而治,延州那場戰事也與這件舊事有關。
宋茯苓隻是撥弄手裏的湯婆子,並未接茬兒。
一旁的謝渺見狀不禁疑惑:“你就不想知道本王為什麽將此事告訴你?”
“益王殿下想說,宋某便聽,益王殿下不想說,宋某自然不能勉強。”宋茯苓眼底含笑。
謝渺知道此人顏色好,卻不想笑起來如此讓人挪不開眼,怔愣了一瞬才幹咳兩聲回神:“本王便直說了,皇兄的意思,他以太子溺水為由推脫與使團會見,剩下的事要交給你和鴻臚寺去做。”
宋茯苓似乎很是驚訝,接連咳了好幾聲,待緩過來麵色不禁有些發白:“宋某殘缺之人,何德何能與使團會見?不可,有損國體。”
“要的就是有損國體。”謝渺雙目灼灼。
宋茯苓隱約猜到謝渺的意思:“不知陛下和益王如何打算?”
謝渺揚袖一笑:“待會兒自有皇兄與你說,而且今晚怕要留先生在宮內休息。”
宋茯苓點點頭:“太子溺水情勢不容樂觀,身為老師心中掛念是應該的。”
謝渺贊道:“先生聰慧。”
兩人這邊在馬車中密談,而另一邊“溺水”的太子謝巡也再次發起了熱。
太醫原以為這次也隻是走個過場,不成想發現太子竟然當真發起了熱來,東宮一時亂作一團。
作者有話要說:
果然,在下更禿了
這個故事哥哥不是哥哥,弟弟不是弟弟,不要糾結名字(捂臉)
第103章 七·二
昨夜下了一整夜的雨, 宋茯苓隻小憩了半個時辰,便一直坐在臨窗處發呆。
皇帝想要挑起戰事,叫越國的使團有來無回。可自古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不想落人口實, 便要在雙方會談時多動口舌。
宋茯苓想了一晚上, 腦子裏都隻有一個念頭:這仗打不得, 至少現在打不得。
國力相當打起來便沒完沒了,不如恃強淩弱有意思。若是現在就開戰,那他多年心血豈不付之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