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穿成女單冠軍對照組[花滑] 作者:桃花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宮本美嘉,26歲的日本老將,曾拿過兩屆全日本錦標賽的金牌,但在世界大賽上毫無斬獲。上賽季因傷退出了整個賽季,本賽季回歸雖然仍獲得了兩站的名額,但沒能爭取到日本站的選站。
本站厲兵秣馬,一鳴驚人,是唯一兩套節目雙clean的選手。
雖然被艾琳娜以遠遠勝出的基礎分值碾壓了,但宮本憑藉其強項滑行與表演,獲得了略高於艾琳娜的表演分,最終摘得銀牌。
季軍是來自韓國的崔允淑,今年19歲,同樣以表演見長。短道速滑世家,家中麽妹,一兄一姐均為韓國短道速滑選手,唯獨她是不一樣的煙火,從小唯愛花滑。
出成績得很早,年僅9歲時就成為韓國少兒冠軍,青年組也是國內的一枝獨秀,但升上成年組後成績平平,直到前一姐林知泫退役,這兩年才隱隱有重振雄風的意思。
本站短節目clean,長節目緊跟宮本後麵出場,可能略有壓力,出現兩個小失誤而屈居第三。
如果不算米國站的席吳兩名冠亞選手,僅從楓葉站的整體水平來看,是強於米國站的其他十位選手的。
米國站中,銅牌阪井直美以204.70分把手200分大關,其餘九名選手都是「1」字開頭。
而在楓葉站中,有六名選手上了200分,除艾琳娜的得到239.53外,其他五名選手的分差較為接近,集中在200-210分之間,可以說是水平較為平均的一站。
一周後是第三站中國站,席叢柔再次出場,以238.34的總分奪魁;銀牌是今年上半年世青賽的銅牌,本賽季剛剛升組的薩沙·庫爾尼科娃;銅牌則是本土老將喬思瑩。
中國站可謂眾星拱月的一站,除了席叢柔一個大月盤子,其他選手星光黯淡。
如果硬要說有誰還算大牌,新生代毛蘿二號薩沙可以充個數。
薩沙與她的隊友兼競爭對手艾琳娜是死對頭,兩個人都練四周,艾琳娜有拿得出手的4t與4s,薩沙就蹦4lz和4f,兩種四周跳躍難度分值沖頂,絕對壓艾琳娜一頭。
美中不足的是,薩沙幾乎沒有3a,曾在青年組創下12跳11摔的偉大戰績,後被教練組強行去掉3a換回2a。
吳妤看薩沙比賽十分親切,因為覺得這個女孩和原主挺像,看她在自由滑中三個四周摔了兩個,還有一個翻身降組,仿佛看到了原主本人當年勇上難度的英姿。
當然,薩沙與原主不能比,畢竟薩沙自由滑隻有三個四周,原主放了五個。
本站薩沙的總分是214.82,獲得銀牌;喬思瑩以195.67分獲得銅牌。
至此,大獎賽分站賽的賽程已過半。
吳妤對著幾十張小分表,來回比對,再與這些選手過去的小分表相比,發現了一些規律。
裁判們也不是不抓錯刃之類的,但隻是對著特定的人群抓。
有些習慣性被抓的,總需要特別小心。還有的選手從來不被抓,往往被輕輕放過,隻偶爾標上一兩個表示輕微的符號。
冰迷說是部分選手的國籍優勢和裁判的眼瞎偏好,但不管是什麽原因,這種不公平的風向體現得特別明顯,而且不僅僅體現在女單項目上。
所以想要獲得卓越的表演分,讓自己成為被裁判會「輕輕放過」的那類選手十分重要。本周期內,在國際滑聯的風向引導下,能長期保持穩定性發揮的選手更容易獲得虛高的pcs。
或許可以這樣說,哪怕技術不規範,隻要能夠長期穩定表現,給觀眾「美的體驗」,那即使有存錯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如果有粉絲,那更妙了,粉絲會全方位洗地這是全新的流派。
但如果技術有問題,又是個抽貨,那就是場場被抓沒商量,若想不被抓,隻有苦兮兮地去改刃,對抗強大的習慣,走一條辛苦的彎路以便回到正途。
這樣的風氣看似有很多捷徑可走,但說千道萬,如果能保證自己的技術沒有問題,那裁判想抓也抓不著。
然而,這樣的大道理誰都知道,能練出來規範的跳躍、清晰的用刃誰不願意呢?隻是規範的動作意味著更高的難度,更不容易完成,到頭來損害節目的完整性,照樣被裁判嗤之以鼻。
比如親親原主就是這樣。她的跳躍是裏某人教的,規範性上毫無問題,但一到比賽場上就瘋狂抽風。隻要是和席大女主共同出場,就會受到莫名之力遭遇失敗,當然,如果不能以不可抗力來解釋,就是曾經心理素質不錯的選手變成了心理素質暴爛的代表性人物。
至於後期,傷病累積下/體力跟不上,更加有心無力了。
此外,吳妤還給裁判做記錄,分析每個裁判的打分傾向,給他們製作表格分門別類。
這就叫知己知彼嘛。
在備戰法國站的最後一周裏,吳妤加大了體能訓練的強度,除了每天早上的跑山增加到10公裏外,還增加了器械訓練以增強力量。
原則上,吳妤不算一個熱愛健身的人士,但如今沉迷訓練,幾乎成了個競技狂熱分子,隻要是能幫助在比賽中進步的訓練她都樂於做。
米國站自由滑後半段喘成風箱的經歷使她記憶猶新,所以這一階段增強體能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冰上練習。
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合樂練習。
在通過一些科技輔助手段後,吳妤的跳躍精確性獲得了大幅的提升,雖然體能上的進步短期內不那麽明顯,但通過一次次完整的合樂練習,她能夠準確地判斷自己在節目的各個階段的體力消耗情況如何,以提前適應。
本站厲兵秣馬,一鳴驚人,是唯一兩套節目雙clean的選手。
雖然被艾琳娜以遠遠勝出的基礎分值碾壓了,但宮本憑藉其強項滑行與表演,獲得了略高於艾琳娜的表演分,最終摘得銀牌。
季軍是來自韓國的崔允淑,今年19歲,同樣以表演見長。短道速滑世家,家中麽妹,一兄一姐均為韓國短道速滑選手,唯獨她是不一樣的煙火,從小唯愛花滑。
出成績得很早,年僅9歲時就成為韓國少兒冠軍,青年組也是國內的一枝獨秀,但升上成年組後成績平平,直到前一姐林知泫退役,這兩年才隱隱有重振雄風的意思。
本站短節目clean,長節目緊跟宮本後麵出場,可能略有壓力,出現兩個小失誤而屈居第三。
如果不算米國站的席吳兩名冠亞選手,僅從楓葉站的整體水平來看,是強於米國站的其他十位選手的。
米國站中,銅牌阪井直美以204.70分把手200分大關,其餘九名選手都是「1」字開頭。
而在楓葉站中,有六名選手上了200分,除艾琳娜的得到239.53外,其他五名選手的分差較為接近,集中在200-210分之間,可以說是水平較為平均的一站。
一周後是第三站中國站,席叢柔再次出場,以238.34的總分奪魁;銀牌是今年上半年世青賽的銅牌,本賽季剛剛升組的薩沙·庫爾尼科娃;銅牌則是本土老將喬思瑩。
中國站可謂眾星拱月的一站,除了席叢柔一個大月盤子,其他選手星光黯淡。
如果硬要說有誰還算大牌,新生代毛蘿二號薩沙可以充個數。
薩沙與她的隊友兼競爭對手艾琳娜是死對頭,兩個人都練四周,艾琳娜有拿得出手的4t與4s,薩沙就蹦4lz和4f,兩種四周跳躍難度分值沖頂,絕對壓艾琳娜一頭。
美中不足的是,薩沙幾乎沒有3a,曾在青年組創下12跳11摔的偉大戰績,後被教練組強行去掉3a換回2a。
吳妤看薩沙比賽十分親切,因為覺得這個女孩和原主挺像,看她在自由滑中三個四周摔了兩個,還有一個翻身降組,仿佛看到了原主本人當年勇上難度的英姿。
當然,薩沙與原主不能比,畢竟薩沙自由滑隻有三個四周,原主放了五個。
本站薩沙的總分是214.82,獲得銀牌;喬思瑩以195.67分獲得銅牌。
至此,大獎賽分站賽的賽程已過半。
吳妤對著幾十張小分表,來回比對,再與這些選手過去的小分表相比,發現了一些規律。
裁判們也不是不抓錯刃之類的,但隻是對著特定的人群抓。
有些習慣性被抓的,總需要特別小心。還有的選手從來不被抓,往往被輕輕放過,隻偶爾標上一兩個表示輕微的符號。
冰迷說是部分選手的國籍優勢和裁判的眼瞎偏好,但不管是什麽原因,這種不公平的風向體現得特別明顯,而且不僅僅體現在女單項目上。
所以想要獲得卓越的表演分,讓自己成為被裁判會「輕輕放過」的那類選手十分重要。本周期內,在國際滑聯的風向引導下,能長期保持穩定性發揮的選手更容易獲得虛高的pcs。
或許可以這樣說,哪怕技術不規範,隻要能夠長期穩定表現,給觀眾「美的體驗」,那即使有存錯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如果有粉絲,那更妙了,粉絲會全方位洗地這是全新的流派。
但如果技術有問題,又是個抽貨,那就是場場被抓沒商量,若想不被抓,隻有苦兮兮地去改刃,對抗強大的習慣,走一條辛苦的彎路以便回到正途。
這樣的風氣看似有很多捷徑可走,但說千道萬,如果能保證自己的技術沒有問題,那裁判想抓也抓不著。
然而,這樣的大道理誰都知道,能練出來規範的跳躍、清晰的用刃誰不願意呢?隻是規範的動作意味著更高的難度,更不容易完成,到頭來損害節目的完整性,照樣被裁判嗤之以鼻。
比如親親原主就是這樣。她的跳躍是裏某人教的,規範性上毫無問題,但一到比賽場上就瘋狂抽風。隻要是和席大女主共同出場,就會受到莫名之力遭遇失敗,當然,如果不能以不可抗力來解釋,就是曾經心理素質不錯的選手變成了心理素質暴爛的代表性人物。
至於後期,傷病累積下/體力跟不上,更加有心無力了。
此外,吳妤還給裁判做記錄,分析每個裁判的打分傾向,給他們製作表格分門別類。
這就叫知己知彼嘛。
在備戰法國站的最後一周裏,吳妤加大了體能訓練的強度,除了每天早上的跑山增加到10公裏外,還增加了器械訓練以增強力量。
原則上,吳妤不算一個熱愛健身的人士,但如今沉迷訓練,幾乎成了個競技狂熱分子,隻要是能幫助在比賽中進步的訓練她都樂於做。
米國站自由滑後半段喘成風箱的經歷使她記憶猶新,所以這一階段增強體能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冰上練習。
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合樂練習。
在通過一些科技輔助手段後,吳妤的跳躍精確性獲得了大幅的提升,雖然體能上的進步短期內不那麽明顯,但通過一次次完整的合樂練習,她能夠準確地判斷自己在節目的各個階段的體力消耗情況如何,以提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