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妡堅信,上輩子她那一刀定是捅死了蕭瑉。


    一刀捅進柔軟的肚腹,刀上血槽放血,再用全力扭轉刀身,攪爛了肉。


    她用蕭瑉教的方法捅了他自己。


    「毒婦……王妡……姽嫿……你回來,我們好好說說,王妡!」


    隨著王妡跨過門檻,甘露殿的大門轟然關上,把蕭瑉的怒吼、詛咒、以及哀求都關在了裏麵。


    無人可聞。


    第241章 軍令所出


    五月, 王妡用大駕鹵簿送蕭瑉離開京城,在北宮度過他的餘生。


    北宮已由殿前司都指揮使李漸親自安排禁軍層層把手,裏麵的人出不來, 外麵的人進不去。


    在皇帝離京第二日,王妡在慶德殿召見了德陽王蕭珹。


    慶德殿裏外都被屏退, 沒有人第三人知道半日時間, 他們都談了什麽。


    這之後,守在德陽王府的禁軍撤去, 德陽王恢復了自由,並領了將作監職,頭件大事就是督促南監土木工匠盡快收尾。


    朝臣們簡直看不懂了。


    王皇後這是在做什麽?


    德陽王又是在做什麽?


    民間士林對皇帝移宮別居反應非常激烈,更有狂士沖入當地衙門大鬧, 直呼「幹坤顛倒,日月不明」, 提著一罈子酒對縣令一頓狂潑,縣令都嚇傻了。


    讓那些士子們奇怪的事, 身為士林領袖的十三子詩社對此事竟毫無動靜。


    十三子詩社以吳慎為首, 共十三人,都是朝中舉重若輕的文臣,也是天下士林的風向標。


    怎麽回事兒?


    十三子詩社也成了禍國妖姬的走狗了嗎?


    這天下還能不能好了?


    憂國憂民、滿腔抱負的文人士子嚎啕大哭,哭這天下, 哭這眾生。


    然後,在京畿昇平縣鳳凰穀聚眾活動的五常學社,被昇平縣縣衙派捕快和武候都給抓了起來。


    一共一百三十九人, 一個不落,全被關進了昇平縣地牢裏。


    「狗官,我們都有功名在身, 你不分青紅皂白抓人,草菅人命,你……」


    「邪.教蠱惑人心,禍害一方百姓。」昇平縣令打斷了五常學社社主的話,「即日起,爾等身上的功名已被革除。」


    牢裏的士子們全都如遭雷擊,反應過來開始此起彼伏喊冤。


    大梁有功名在身者,哪怕沒做官也是免除徭役的,還有見縣官不跪、不可輕易用刑等特權。


    功名被革除,首先就是苦重的徭役,何況他們被打成了邪.教,怕是要受徒刑。


    一旁典獄把朝廷下發的公文展開,給這些人看:「都好好看看,朝廷定了你們五常學社乃邪.教。想想你們都做了些什麽,別在這兒罵咱們縣令,多行不義必自斃。」


    他們做了什麽?


    他們不就是寫詩撰文罵了禍國妖姬!


    五常詩社的人又怕又氣,最終還是憤怒占據了上風,破口大罵起來。


    大概是朝廷放開民議給了他們錯覺,真以為想罵就罵,皇後拿他們沒辦法。


    昇平縣令搖搖頭,好良言難勸要死鬼,隨後離開了地牢。


    抓了五常詩社這群人,對昇平縣令來說也算是政績一件,且不說朝廷定其為邪.教,這群不事生產的士子在昇平縣這一帶不少有對普通百姓作威作福的,苦主告上縣衙,因這些人功名在身,罰也是不痛不癢。


    讀書是為明理,明理是為修身,修身即為做人。


    若讀書是為淩駕於普通百姓之上的優越感,這樣的人趁早革除了功名得好。


    昇平縣令反應很快地先抓了五常詩社,緊接著,朝廷有明令下來,各地抓捕妖言惑眾者。


    一時間,各地廂軍出動,不少地方縣衙地牢塞滿了人。


    文人士林處處哀嚎。


    朝中對皇後下令抓捕士子的行為頗有微詞,然而讓他們更在意的是,這次各地廂軍出動的軍令是從兵部發出來的,而非樞密院。


    樞密院掌兵符、武將選拔除授、兵防邊備及軍師屯戍之政令,這是太.祖定下來的。大梁所有軍令皆是從樞密院發出,之前王妡調動軍隊,也是按照流程走了一遍樞密院。


    可現在,由早隻是個架子的兵部發出軍令,朝臣們豈能不多想。


    樞密院已經被一堆差遣的知院事和一個副使搞得烏煙瘴氣了,派係林立,互相攻訐,政令能拖上十天半月才下發到各屯所,然後皇後就有「百司受事超出程限」的理由,對樞密院上下一通罰了。


    樞密院的官員就沒有不被罰俸的,不被罰俸的隻能說明你是流外吏,都沒有入流被罰的資格。


    包括被差遣到樞密院還不到一月的沈摯,也被罰了俸。


    還有末品的幹辦官,已經累計被罰了三年的俸祿,為朝廷辦事不僅沒錢,還得倒貼錢。聽說這人一家現在都靠著妻子的嫁妝過日子,聽起來就很慘的樣子。


    其中最慘還不是被架空了的樞密副使阮權,而是判樞密院事姚巨川。


    這位丟了爵位幾番沉浮的王皇後的親戚,因為領了個「判」,理論上來說是一眾樞密院知院事之首,可他卻是挨最多的罵、罰最多的俸、受最多的氣、掌最少的權。


    樞密院知院事前有六人之多,後又加了個沈摯,裏頭有樞密院都承旨、太常禮院判事、京兆府尹李德宏、製敕院公事、殿前司都指揮使,再加一個幽州將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經年未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經年未醒並收藏女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