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下午,司徒晏留在王帳處理軍務和政務,阿諾爾前往醫帳,終至傍晚方歸,親自為其煎藥換藥,隨後和他一起食用晚膳,並於王帳中就寢。
之於此,福公公對外宣稱,司郎中之所以至今仍夜宿王帳,乃因聖上龍體尚未徹底痊癒,實乃事急從權無奈之舉。
信的人自是無話可說,不信之人亦不敢隨隨便便亂嚼舌根。
總之,繼叢岩和賀銘一再表明自家師父是漢子不是哥兒之後,他在軍營內的名聲仍是毀譽參半。
轉眼之間,阿諾爾便已入軍月餘之久。
時及此時,司徒晏的傷勢已然徹底痊癒。
後撤數十餘裏之外的北離駐軍,至今仍無動靜。
司徒晏已然準備重振旗鼓,近日出兵打他個措手不及。
這日,司徒晏宣召陸北戰及眾將士入王帳,意欲與其商討出兵事宜,阿諾爾甚為罕見的不曾先一步出帳避嫌。
司徒晏樂的他能時時刻刻陪在身邊,自是不會主動讓他離開。
至於」避嫌」,司徒晏從來不覺得他們二人之間有嫌可避。
陸北戰已然自司徒晏口中知曉二人的關係,自是不會自討沒趣。
餘下眾將士更是不敢越俎代庖,以上犯下。
於是阿諾爾就這樣毫無阻力的留在了王帳內。
起初他們商討出兵計劃時,眾將士還有些放不開,言辭之間,難免有人心存顧忌。
後來發現阿諾爾隻聽不說,安安靜靜猶如無物,眾將士便漸漸放開了顧忌,逐漸將之忽視。
唯司徒晏仍會分神關注阿諾爾的麵色變化,及時示意福公公為其添倒茶水。
近午時分,將近兩個時辰的商討,出兵計劃具體實施時間及施行步驟,皆一一敲定。
眾將士連同陸北戰,盡皆恭領聖命匆匆退出王帳。
福公公適時遣人送來午膳。
司徒晏和阿諾爾一起用罷膳食。
待福公公親自收拾了桌上的殘羹冷炙退出王帳,阿諾爾攔下了欲要帶他出帳散步消食的司徒晏。
這日,二人就」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說,進行了一番深入探討。
話至終了,阿諾爾膽大包天作出假設,讓司徒晏在國破家亡的亡國君和一統天下的始皇君之間,做出選擇。
也得虧了王帳中隻有他二人在,但凡多出任何一人聽到這一大不敬的假設,怕是當即就要掀桌而起,問罪於阿諾爾。
所幸,司徒晏也並未辜負阿諾爾的信任。
不僅未曾問罪於他,還半分也不曾猶豫的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假如時間是在遇見阿諾爾之前,讓他做出選擇,司徒晏必然不會在乎東越國亡或不亡。
亦或者應該說,在那之前,司徒晏本就無心王位。
說來不怕人笑話,在那之前,司徒晏當可謂是整日都期待著,有個人能勇敢的站出來,同他爭搶王位,好讓他名正言順的退位讓賢。
可惜,這樣的好事始終不曾發生。
而今,司徒晏的心態卻是已經與當初截然不同。
遇見阿諾爾之前,王位之於司徒晏而言,是他自開蒙起就必須承擔的負累,亦是他無從掙脫的枷鎖。
直到遇見阿諾爾,並隨他親自體驗了一番平民生活之後,司徒晏方知,何為民,何為國,何為君。
當負累變成了責任,枷鎖亦隨之消弭於無形。
如今的司徒晏依舊嚮往著無拘無束、仗劍天涯的自由生活,但同時他亦早已下定決心,承擔起自身理應承擔的責任,有始有終的做一位以民為本的東越國一國之君。
當然,若說做出這個決定時司徒晏毫無私心,那絕對是假的。畢竟,他喜歡上的人,身世非凡。
也正是因此,他才更要抓緊手中的權勢,以免橫生枝節遭人阻礙。
如此可想而知,於亡國君和始皇君之間,此時此刻的他,會做出何種選擇。
此間細節,阿諾爾自是無從得知。
在他做出選擇之後,阿諾爾甚至沒問他原因為何,亦不曾探尋,他的野心何時而起。
當時,阿諾爾隻道了句:「既然如此,那便早做準備吧。」
那時的司徒晏還未將假設當真,聽到這話,卻未做深想。
隻當阿諾爾如此說僅僅隻是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而已,順口便說了句:「近年來,諸國皆有些蠢蠢欲動,我們確實應當早做些準備。」
阿諾爾笑著點頭,未再多言其他,以免徒增壓力。
直到三個月之後,北離軍兵敗如山倒,援軍也被打的潰敗而逃,東越軍大捷,北境邊關戰亂徹底平息。
至今已入軍近五個月的阿諾爾,這才將自己近期所做的準備交給司徒晏,順帶著還將近期探知的各國機密情報,皆一言不漏的說與司徒晏聽之。
起初,阿諾爾說到西啟國與北離國,已於月前暗中結盟時,司徒晏的注意力多半仍集中在他,畫出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兵甲圖紙上。
直至阿諾爾說到西啟國太子麾下工匠,近期已製出殺傷力極大的火銃和火炮時,司徒晏的注意力才被他說的話全拉了去。
「火銃和火炮,為何物?」司徒晏揚眸看他,目中隻有疑惑無有懼怕。
「火銃為此物。」
阿諾爾邊說邊挑出一張畫了完整形態火銃的圖紙,遞給他。
之於此,福公公對外宣稱,司郎中之所以至今仍夜宿王帳,乃因聖上龍體尚未徹底痊癒,實乃事急從權無奈之舉。
信的人自是無話可說,不信之人亦不敢隨隨便便亂嚼舌根。
總之,繼叢岩和賀銘一再表明自家師父是漢子不是哥兒之後,他在軍營內的名聲仍是毀譽參半。
轉眼之間,阿諾爾便已入軍月餘之久。
時及此時,司徒晏的傷勢已然徹底痊癒。
後撤數十餘裏之外的北離駐軍,至今仍無動靜。
司徒晏已然準備重振旗鼓,近日出兵打他個措手不及。
這日,司徒晏宣召陸北戰及眾將士入王帳,意欲與其商討出兵事宜,阿諾爾甚為罕見的不曾先一步出帳避嫌。
司徒晏樂的他能時時刻刻陪在身邊,自是不會主動讓他離開。
至於」避嫌」,司徒晏從來不覺得他們二人之間有嫌可避。
陸北戰已然自司徒晏口中知曉二人的關係,自是不會自討沒趣。
餘下眾將士更是不敢越俎代庖,以上犯下。
於是阿諾爾就這樣毫無阻力的留在了王帳內。
起初他們商討出兵計劃時,眾將士還有些放不開,言辭之間,難免有人心存顧忌。
後來發現阿諾爾隻聽不說,安安靜靜猶如無物,眾將士便漸漸放開了顧忌,逐漸將之忽視。
唯司徒晏仍會分神關注阿諾爾的麵色變化,及時示意福公公為其添倒茶水。
近午時分,將近兩個時辰的商討,出兵計劃具體實施時間及施行步驟,皆一一敲定。
眾將士連同陸北戰,盡皆恭領聖命匆匆退出王帳。
福公公適時遣人送來午膳。
司徒晏和阿諾爾一起用罷膳食。
待福公公親自收拾了桌上的殘羹冷炙退出王帳,阿諾爾攔下了欲要帶他出帳散步消食的司徒晏。
這日,二人就」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說,進行了一番深入探討。
話至終了,阿諾爾膽大包天作出假設,讓司徒晏在國破家亡的亡國君和一統天下的始皇君之間,做出選擇。
也得虧了王帳中隻有他二人在,但凡多出任何一人聽到這一大不敬的假設,怕是當即就要掀桌而起,問罪於阿諾爾。
所幸,司徒晏也並未辜負阿諾爾的信任。
不僅未曾問罪於他,還半分也不曾猶豫的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假如時間是在遇見阿諾爾之前,讓他做出選擇,司徒晏必然不會在乎東越國亡或不亡。
亦或者應該說,在那之前,司徒晏本就無心王位。
說來不怕人笑話,在那之前,司徒晏當可謂是整日都期待著,有個人能勇敢的站出來,同他爭搶王位,好讓他名正言順的退位讓賢。
可惜,這樣的好事始終不曾發生。
而今,司徒晏的心態卻是已經與當初截然不同。
遇見阿諾爾之前,王位之於司徒晏而言,是他自開蒙起就必須承擔的負累,亦是他無從掙脫的枷鎖。
直到遇見阿諾爾,並隨他親自體驗了一番平民生活之後,司徒晏方知,何為民,何為國,何為君。
當負累變成了責任,枷鎖亦隨之消弭於無形。
如今的司徒晏依舊嚮往著無拘無束、仗劍天涯的自由生活,但同時他亦早已下定決心,承擔起自身理應承擔的責任,有始有終的做一位以民為本的東越國一國之君。
當然,若說做出這個決定時司徒晏毫無私心,那絕對是假的。畢竟,他喜歡上的人,身世非凡。
也正是因此,他才更要抓緊手中的權勢,以免橫生枝節遭人阻礙。
如此可想而知,於亡國君和始皇君之間,此時此刻的他,會做出何種選擇。
此間細節,阿諾爾自是無從得知。
在他做出選擇之後,阿諾爾甚至沒問他原因為何,亦不曾探尋,他的野心何時而起。
當時,阿諾爾隻道了句:「既然如此,那便早做準備吧。」
那時的司徒晏還未將假設當真,聽到這話,卻未做深想。
隻當阿諾爾如此說僅僅隻是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而已,順口便說了句:「近年來,諸國皆有些蠢蠢欲動,我們確實應當早做些準備。」
阿諾爾笑著點頭,未再多言其他,以免徒增壓力。
直到三個月之後,北離軍兵敗如山倒,援軍也被打的潰敗而逃,東越軍大捷,北境邊關戰亂徹底平息。
至今已入軍近五個月的阿諾爾,這才將自己近期所做的準備交給司徒晏,順帶著還將近期探知的各國機密情報,皆一言不漏的說與司徒晏聽之。
起初,阿諾爾說到西啟國與北離國,已於月前暗中結盟時,司徒晏的注意力多半仍集中在他,畫出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兵甲圖紙上。
直至阿諾爾說到西啟國太子麾下工匠,近期已製出殺傷力極大的火銃和火炮時,司徒晏的注意力才被他說的話全拉了去。
「火銃和火炮,為何物?」司徒晏揚眸看他,目中隻有疑惑無有懼怕。
「火銃為此物。」
阿諾爾邊說邊挑出一張畫了完整形態火銃的圖紙,遞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