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大怒,連換來文彥博下令徹查此事。又實在是氣憤不過,下令欲派人捉拿劉平一家。
這番魯莽行事,還未動起來,便被天章閣待講賈昌朝給攔了回去,叫官家效仿真宗行逕行事。
官家火大勁下去的也快,聽罷賈昌朝言,覺著確實不妥,便又把旨意給徹了回去。正愁著如何進一步動作時,恰逢富弼上言,要好生安撫劉平與石元孫家眷。
官家也便依諫官所言行事。
幾日後,文彥博也回來稟事。官家聽著報告,心裏隻恨著黃德和的懦弱怕事,後發旨,黃德和應梟首於延州城下,追贈劉石二人官職,子孫可為官。
事處理了,三川口大敗的消息卻久久亙於人心中,叫人不得安寧。
官家先前養在富裕窩之中,如今手下出了戰事,自然也坐不住。這會兒聽聽宋庠的意見,過會兒又覺著富弼說的在理,末了還得問問文彥博與韓琦的看法,一番忙亂。
新年出頭便不太平,官家頭大,常言:「改元!改元!」
「寶元」二字實在打臉。
如今朝堂都忌憚李元昊的名兒,瞧見「元」字身子都得抖三抖,不願再想那般丟人事。
「寶元」年號是官家自己定的,如今看來,滿是諷刺之意。
於是二月廿一,官家改寶元三年為康定元年。同日,又應諫官富弼言,容許朝廷內外議政得失。
官家心有餘辜,又調著中央人事。
範雍下延州,知安州;韓琦、範仲淹、龐籍三人上陝西赴任。樞密院罷官設議事廳,同樞密院共商邊境之事。
外放者入京,居京者外任。
官場一番洗血,隻是戰敗的事仍被釘上恥辱柱,叫人不得安寧。
而三川口戰敗的消息,傳到蘇杭這處,已到二月尾了。
作者有話說:
參考書《司馬光和他的時代》、《宋仁宗時代共治》。
「梟首延州城下」出自《續資治通鑑長編》。
第89章 我隻有你
戰敗的消息縱使快馬加鞭也得等個幾日才能傳到汴京城裏, 更毋庸提傳到吳中地區了。
二月尾,初春來,蘇杭處都忙著送冬春耕, 鄉下一片忙活, 衙裏也忙著處理去年積攢下的難案子,翻著舊帳,數著新事。
上元日後, 張儒秀的鋪子也張羅打鼓地開了業。她存著野心, 先前幾番同閆娘子糾纏,才叫人融了一筆資進去。
張儒秀想以「講師」的名頭加盟閆娘子手下的酒樓茶館建設裏, 畢竟給人算心這等本事一時看來前途光明坦蕩, 卻終究走不遠,臨到頭也隻是多開幾間小鋪店來回打轉而已,做不大。
盡管現今張儒秀不缺錢,甚至可以說是日子過得相當富裕充足,可她還想著繼續往上走幾步, 走到哪兒算哪兒, 絕不是現今這般平庸無為。
不過目前所做的事也是為了籌資後的開鋪做準備, 一麵按部就班地開業做事,一麵又關心著前線局勢。
宋夏戰爭的大體走向她也知道, 不過具體到某個拐點她也不甚清楚。
廿三,衙裏收了三川口戰敗的消息, 一片慌亂。縱使是富知州這般平和樂嗬的人, 聽到這消息也皺著眉頭,低落的心境久久不能恢復。
這般重大的消息往往是先傳到衙裏再下放到州郡各處街道之上, 故而張儒秀也是在午後關鋪回院後才得知了這消息。
是司馬光告訴她這消息的。拉著她回了裏屋, 關上了門, 不叫她聲張。
張儒秀早先知道三川口戰敗的事,隻是如今聽到司馬光再複述一番,心境也與原先不同。
司馬光話裏,滿是不可置信,滿是對官家與那幫朝臣的不滿。
「誰曾想元昊竟是狼子野心之人,彼時我大宋為上上藩主國,如今竟被黨項小人給打了個落花流水,說出去,豈不叫外人恥笑?」話裏滿是氣憤,他方才放衙過來,連口茶都顧不上喝,竟想這些丟臉事了。
「該慶幸沒把延州城給丟了才是。」張儒秀給人遞了盞茶,叫人消消火氣。
大宋治國強軍方麵的弊病她再清楚不過,文人以東華門外唱名者為英才,彼此之間又存著階級鏈條,更不用提看待他們自以為是草包匹夫的武將了。
劉平可是當年太後親自提點上去的人,亦是得了官家的信任。後又成了汴京城裏的紅人,有「儒將」之美稱。文武雙全的人才會被調到延州這片要地。
可如今劉石二將下落不明,金明寨重兵淪為降卒,範雍輕敵致使城池遭圍攻,一樁樁事順下來,叫人憤懣心碎,也定會叫一部分人痛定思痛。
而司馬光,顯然是那少數思痛之人。不過當下弊病太多,他也想不出個什麽好法子來。
張儒秀見狀,開口說道:「官家容許朝野內外議政得失,不已是圖變了麽?景佑年時官家痛恨朝野私自議政,封了朝官的嘴。幾年下來,弊病頗多。如今三川口戰敗的事也算是叫官家知了錯。」
司馬光點頭認同,隻是心裏仍有怒氣,無處可撒:「戰敗便說明內部出了問題,從上到下,都得查漏補缺。若是還似從前那般因循守舊,黨項人又急於擴張,恐怕還是生出更多亂子來。」
張儒秀瞧他一時間又是無奈又是憂愁,心裏也糾了起來。總要親身經歷過這一番戰亂才能體會到病根紮得有多深,圖變圖得有多艱難。
這番魯莽行事,還未動起來,便被天章閣待講賈昌朝給攔了回去,叫官家效仿真宗行逕行事。
官家火大勁下去的也快,聽罷賈昌朝言,覺著確實不妥,便又把旨意給徹了回去。正愁著如何進一步動作時,恰逢富弼上言,要好生安撫劉平與石元孫家眷。
官家也便依諫官所言行事。
幾日後,文彥博也回來稟事。官家聽著報告,心裏隻恨著黃德和的懦弱怕事,後發旨,黃德和應梟首於延州城下,追贈劉石二人官職,子孫可為官。
事處理了,三川口大敗的消息卻久久亙於人心中,叫人不得安寧。
官家先前養在富裕窩之中,如今手下出了戰事,自然也坐不住。這會兒聽聽宋庠的意見,過會兒又覺著富弼說的在理,末了還得問問文彥博與韓琦的看法,一番忙亂。
新年出頭便不太平,官家頭大,常言:「改元!改元!」
「寶元」二字實在打臉。
如今朝堂都忌憚李元昊的名兒,瞧見「元」字身子都得抖三抖,不願再想那般丟人事。
「寶元」年號是官家自己定的,如今看來,滿是諷刺之意。
於是二月廿一,官家改寶元三年為康定元年。同日,又應諫官富弼言,容許朝廷內外議政得失。
官家心有餘辜,又調著中央人事。
範雍下延州,知安州;韓琦、範仲淹、龐籍三人上陝西赴任。樞密院罷官設議事廳,同樞密院共商邊境之事。
外放者入京,居京者外任。
官場一番洗血,隻是戰敗的事仍被釘上恥辱柱,叫人不得安寧。
而三川口戰敗的消息,傳到蘇杭這處,已到二月尾了。
作者有話說:
參考書《司馬光和他的時代》、《宋仁宗時代共治》。
「梟首延州城下」出自《續資治通鑑長編》。
第89章 我隻有你
戰敗的消息縱使快馬加鞭也得等個幾日才能傳到汴京城裏, 更毋庸提傳到吳中地區了。
二月尾,初春來,蘇杭處都忙著送冬春耕, 鄉下一片忙活, 衙裏也忙著處理去年積攢下的難案子,翻著舊帳,數著新事。
上元日後, 張儒秀的鋪子也張羅打鼓地開了業。她存著野心, 先前幾番同閆娘子糾纏,才叫人融了一筆資進去。
張儒秀想以「講師」的名頭加盟閆娘子手下的酒樓茶館建設裏, 畢竟給人算心這等本事一時看來前途光明坦蕩, 卻終究走不遠,臨到頭也隻是多開幾間小鋪店來回打轉而已,做不大。
盡管現今張儒秀不缺錢,甚至可以說是日子過得相當富裕充足,可她還想著繼續往上走幾步, 走到哪兒算哪兒, 絕不是現今這般平庸無為。
不過目前所做的事也是為了籌資後的開鋪做準備, 一麵按部就班地開業做事,一麵又關心著前線局勢。
宋夏戰爭的大體走向她也知道, 不過具體到某個拐點她也不甚清楚。
廿三,衙裏收了三川口戰敗的消息, 一片慌亂。縱使是富知州這般平和樂嗬的人, 聽到這消息也皺著眉頭,低落的心境久久不能恢復。
這般重大的消息往往是先傳到衙裏再下放到州郡各處街道之上, 故而張儒秀也是在午後關鋪回院後才得知了這消息。
是司馬光告訴她這消息的。拉著她回了裏屋, 關上了門, 不叫她聲張。
張儒秀早先知道三川口戰敗的事,隻是如今聽到司馬光再複述一番,心境也與原先不同。
司馬光話裏,滿是不可置信,滿是對官家與那幫朝臣的不滿。
「誰曾想元昊竟是狼子野心之人,彼時我大宋為上上藩主國,如今竟被黨項小人給打了個落花流水,說出去,豈不叫外人恥笑?」話裏滿是氣憤,他方才放衙過來,連口茶都顧不上喝,竟想這些丟臉事了。
「該慶幸沒把延州城給丟了才是。」張儒秀給人遞了盞茶,叫人消消火氣。
大宋治國強軍方麵的弊病她再清楚不過,文人以東華門外唱名者為英才,彼此之間又存著階級鏈條,更不用提看待他們自以為是草包匹夫的武將了。
劉平可是當年太後親自提點上去的人,亦是得了官家的信任。後又成了汴京城裏的紅人,有「儒將」之美稱。文武雙全的人才會被調到延州這片要地。
可如今劉石二將下落不明,金明寨重兵淪為降卒,範雍輕敵致使城池遭圍攻,一樁樁事順下來,叫人憤懣心碎,也定會叫一部分人痛定思痛。
而司馬光,顯然是那少數思痛之人。不過當下弊病太多,他也想不出個什麽好法子來。
張儒秀見狀,開口說道:「官家容許朝野內外議政得失,不已是圖變了麽?景佑年時官家痛恨朝野私自議政,封了朝官的嘴。幾年下來,弊病頗多。如今三川口戰敗的事也算是叫官家知了錯。」
司馬光點頭認同,隻是心裏仍有怒氣,無處可撒:「戰敗便說明內部出了問題,從上到下,都得查漏補缺。若是還似從前那般因循守舊,黨項人又急於擴張,恐怕還是生出更多亂子來。」
張儒秀瞧他一時間又是無奈又是憂愁,心裏也糾了起來。總要親身經歷過這一番戰亂才能體會到病根紮得有多深,圖變圖得有多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