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對此現象頗有不滿,甚至一度氣憤地在紙上寫下「商女不知亡國恨」一句話來。隻是事後又覺著這般行徑頗為魯莽,便趕忙刪了下去。
同僚聽罷他這番喋喋不休的抱怨話,神色變了又變,驀地想起幾年前自己來到此處時,也是對這番散漫風氣頗為不解。
「我隻是個推官,有些事,看不慣又如何?那不還是得忍著?認著?習慣著?」同僚拍拍司馬光的肩,安慰著。
這位判官啊,哪裏都好,不過仍有兩處缺陷,叫明眼人能看出來。
一則是缺少鋒芒。小判官的身後,可是在汴京城裏居住著的達官貴人之家。這樣好的家世,自然能叫他接觸許多旁人看不見的好地方。
隻是到底是年輕,被爹娘保護得太少,許多見解,眼光獨到,想出的法子也別出心裁,卻總是少了幾分年長之輩特有的狠辣之氣。
不地道,總是擺著官腔一般,深入不了民間去。
二則是,這位小判官在某些事上太過板正,不知變通,甚至到了執拗的地步。
這雪中小宴,知州願意辦,隨著他去便可。宴上一番場合,觥籌交錯,嬉鬧玩笑,豈不快活?給了知州好臉色,他豈能虧待下麵的人?
說到底,都是互惠互利的事罷了,人得識趣兒。
而這位小判官,顯然是個認死理的人。
「君實兄啊,你就遂了富公的意罷。」推官勸道。說罷,驀地想起前些日子無意中窺見的小判官同自家夫人你儂我儂的場麵,甚是叫人臉紅。
「對了,我那位閑不住的內人啊,近日來研發了些新的糕點樣式。這幾日一直在我身旁念叨著,說判官家的小娘子極愛酸甜口的小糕,每每邀人品嚐,小娘子定是樂得合不攏嘴,邀著我那內人沒事多聚聚。」
推官言的那位內人,正是常與張儒秀相會侃談的閆娘子。
推官算準了司馬光的心思,一語中的,一番話下來,見司馬光的眉頭早舒展了開來,嘴角隱隱還有了不多見的笑意。
看來叫他說中了。
「她倒是饞嘴。」司馬光想著張儒秀那般靈動模樣,隻覺著心裏暖得如在夏月一般。
那些個埋怨早消散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止不住的暖意。
半個時辰,足夠司馬光回到院裏,纏著張儒秀同人黏膩一番。
衙院裏那麽大點地方,穿過梧桐道,便是琳琅宴。
朝那歡鬧之處望過去,僕從裝著雪燈,塑著雪獅。雪落漫天時,無須點著精緻的琉璃宮秋燈,隻在邊邊角角點上幾盞昏昏暗暗地長明燈便好。
晚間,衙官攜著安人落座。還未曾言語幾句時,便有人拿著酒罈唱起詩來,坐在其中放聲大笑的,便是醉得滿臉通紅的富知州。
他倒是個容易盡興的人,旁人還未真正沉浸下去,他早不知跑到哪處湖心亭上賞著美景去了。
明明宴上一片歡聲笑語,可張儒秀偶爾朝外望去時,還能聽見簌簌的雪聲,時不時刮過來的風聲。
真奇怪啊,仔細聽還能聽見遠處的喃喃低語之聲。
「怎麽了?」閆娘子見她出神,便關切地問道。
「沒什麽。」張儒秀搖搖頭,將那些莫名起來的惆悵情緒趕到腦後。
「方才說到哪兒了?」
張儒秀身旁圍著幾位興致正高的安人,都在吃著酒,暖著身子。
張儒秀本不愛飲酒,被她們勸著,也吃了幾盞酒。果酒下肚,身子也暖了起來。
隔著幾道花鳥翠竹屏風,張儒秀能望見司馬光端坐著的背影。
那處早已玩脫了起來,富知州闊聲論著當年一行夥闖嶺南的事。「嶺南苦啊……」
「後來官家上來後,那邊才稍稍好了起來。」
知州的話似是隔著千重山一般,遙遙傳了過來。傳到張儒秀耳旁時,隻剩了幾個詞而已。
他們瞧起來十分盡興,隻是在一群吹噓大笑的官人群裏,司馬光又顯得那般格格不入。
他的背始終挺直著,不敢鬆懈半分。不遇人請酒,絕不主動端起酒盞來吃酒。
酒過三巡,酒場上隻剩下幾位清醒之人。
有幾位酒量極好的,笑著一旁酒醉人的失態。說罷,又拿起小酒罈來,往嘴裏灌。
也隻有司馬光一人,不沾染半點酒氣。
他就安靜本分地坐在高凳之上,看著麵前的眾人百態。
低頭吃酒時,斂眸低首,推杯換盞之間,不知在想些什麽。
張儒秀收回遙望的目光,繼續聽著閆娘子的話。
那些話雖是直白有趣,可張儒秀的心早不在什麽開鋪賺錢上去了。
窗外雪亮雪亮的,偶爾還能感受到幾分冷意吹過來。
最後,雪也小了下來。
宴散了場,知州被夫人扶著進了院。剩下的官也多被自家娘子同一些僕從給送了回去。
倒是司馬光,步履穩健地朝張儒秀走了過來。
張儒秀起身,遞上去一把紙傘,叫人敞開來,催著趕緊回去。
「一年又一年啊,彈指一瞬,新年便要來了。」
那傘並不算大,回去的路上,司馬光攬著張儒秀的腰往自己懷裏帶,才勉強給兩人都遮了住。
雪夜裏冷,腳踩在雪地上,倒像踩在仙境路上一般。
一片靜悄,張儒秀瞧著頭上的月明兒,一時恍惚起來。
同僚聽罷他這番喋喋不休的抱怨話,神色變了又變,驀地想起幾年前自己來到此處時,也是對這番散漫風氣頗為不解。
「我隻是個推官,有些事,看不慣又如何?那不還是得忍著?認著?習慣著?」同僚拍拍司馬光的肩,安慰著。
這位判官啊,哪裏都好,不過仍有兩處缺陷,叫明眼人能看出來。
一則是缺少鋒芒。小判官的身後,可是在汴京城裏居住著的達官貴人之家。這樣好的家世,自然能叫他接觸許多旁人看不見的好地方。
隻是到底是年輕,被爹娘保護得太少,許多見解,眼光獨到,想出的法子也別出心裁,卻總是少了幾分年長之輩特有的狠辣之氣。
不地道,總是擺著官腔一般,深入不了民間去。
二則是,這位小判官在某些事上太過板正,不知變通,甚至到了執拗的地步。
這雪中小宴,知州願意辦,隨著他去便可。宴上一番場合,觥籌交錯,嬉鬧玩笑,豈不快活?給了知州好臉色,他豈能虧待下麵的人?
說到底,都是互惠互利的事罷了,人得識趣兒。
而這位小判官,顯然是個認死理的人。
「君實兄啊,你就遂了富公的意罷。」推官勸道。說罷,驀地想起前些日子無意中窺見的小判官同自家夫人你儂我儂的場麵,甚是叫人臉紅。
「對了,我那位閑不住的內人啊,近日來研發了些新的糕點樣式。這幾日一直在我身旁念叨著,說判官家的小娘子極愛酸甜口的小糕,每每邀人品嚐,小娘子定是樂得合不攏嘴,邀著我那內人沒事多聚聚。」
推官言的那位內人,正是常與張儒秀相會侃談的閆娘子。
推官算準了司馬光的心思,一語中的,一番話下來,見司馬光的眉頭早舒展了開來,嘴角隱隱還有了不多見的笑意。
看來叫他說中了。
「她倒是饞嘴。」司馬光想著張儒秀那般靈動模樣,隻覺著心裏暖得如在夏月一般。
那些個埋怨早消散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止不住的暖意。
半個時辰,足夠司馬光回到院裏,纏著張儒秀同人黏膩一番。
衙院裏那麽大點地方,穿過梧桐道,便是琳琅宴。
朝那歡鬧之處望過去,僕從裝著雪燈,塑著雪獅。雪落漫天時,無須點著精緻的琉璃宮秋燈,隻在邊邊角角點上幾盞昏昏暗暗地長明燈便好。
晚間,衙官攜著安人落座。還未曾言語幾句時,便有人拿著酒罈唱起詩來,坐在其中放聲大笑的,便是醉得滿臉通紅的富知州。
他倒是個容易盡興的人,旁人還未真正沉浸下去,他早不知跑到哪處湖心亭上賞著美景去了。
明明宴上一片歡聲笑語,可張儒秀偶爾朝外望去時,還能聽見簌簌的雪聲,時不時刮過來的風聲。
真奇怪啊,仔細聽還能聽見遠處的喃喃低語之聲。
「怎麽了?」閆娘子見她出神,便關切地問道。
「沒什麽。」張儒秀搖搖頭,將那些莫名起來的惆悵情緒趕到腦後。
「方才說到哪兒了?」
張儒秀身旁圍著幾位興致正高的安人,都在吃著酒,暖著身子。
張儒秀本不愛飲酒,被她們勸著,也吃了幾盞酒。果酒下肚,身子也暖了起來。
隔著幾道花鳥翠竹屏風,張儒秀能望見司馬光端坐著的背影。
那處早已玩脫了起來,富知州闊聲論著當年一行夥闖嶺南的事。「嶺南苦啊……」
「後來官家上來後,那邊才稍稍好了起來。」
知州的話似是隔著千重山一般,遙遙傳了過來。傳到張儒秀耳旁時,隻剩了幾個詞而已。
他們瞧起來十分盡興,隻是在一群吹噓大笑的官人群裏,司馬光又顯得那般格格不入。
他的背始終挺直著,不敢鬆懈半分。不遇人請酒,絕不主動端起酒盞來吃酒。
酒過三巡,酒場上隻剩下幾位清醒之人。
有幾位酒量極好的,笑著一旁酒醉人的失態。說罷,又拿起小酒罈來,往嘴裏灌。
也隻有司馬光一人,不沾染半點酒氣。
他就安靜本分地坐在高凳之上,看著麵前的眾人百態。
低頭吃酒時,斂眸低首,推杯換盞之間,不知在想些什麽。
張儒秀收回遙望的目光,繼續聽著閆娘子的話。
那些話雖是直白有趣,可張儒秀的心早不在什麽開鋪賺錢上去了。
窗外雪亮雪亮的,偶爾還能感受到幾分冷意吹過來。
最後,雪也小了下來。
宴散了場,知州被夫人扶著進了院。剩下的官也多被自家娘子同一些僕從給送了回去。
倒是司馬光,步履穩健地朝張儒秀走了過來。
張儒秀起身,遞上去一把紙傘,叫人敞開來,催著趕緊回去。
「一年又一年啊,彈指一瞬,新年便要來了。」
那傘並不算大,回去的路上,司馬光攬著張儒秀的腰往自己懷裏帶,才勉強給兩人都遮了住。
雪夜裏冷,腳踩在雪地上,倒像踩在仙境路上一般。
一片靜悄,張儒秀瞧著頭上的月明兒,一時恍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