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後,他和兩位大隊副,帶著各自中隊的準移民安頓下來。


    王青嶴一共三個村落,一個在山腰,一個在山裏,一個在山下,正好一個中隊一個村。


    基本每戶移民一個小院,柴米油鹽都是現成的,當天就可以自家開夥了。


    不過因為上半年是移民的高峰期,住房有些緊張,所以李守忠兄弟倆這樣的單身漢,就不分獨門獨院了,而是住進了大隊部的單身宿舍。


    宿舍八人一間,朝陽通風,水泥地麵。雖然是上下床,卻也比一路上的大通鋪好太多。


    尤其對李守忠和高達這種生下來就沒睡過床,更沒睡過單人床的人來說,幸福都要冒泡泡了。


    而且住集體宿舍可以吃食堂,不用自己開火,簡直是單身漢們的福音。


    當然也有不好的地方,比方規矩相對多一些。每天必須疊被掃地,維持室內整潔;刷牙洗臉,保持個人衛生……總之天天在培訓幹部眼皮子底下,想偷懶都沒機會。


    好在他們從正月裏進移民辦開始,就一直被嚴格要求,保持個人和公共衛生,紀律性也已經大大提高,所以也沒什麽不適應的。


    ……


    安頓下來之後,各中隊先是進行了一天的紀律宣導,這一塊準移民們已經不陌生了。隻是多了一塊勞作居住時的要求。準移民們已經習慣了集團這種處處有紀律,事事講規矩的做派,無須贅述。


    培訓幹部又把每個中隊分為十個小隊,每十戶左右為一隊。又從中指定了小隊長,負責協助隊幹部分配任務、組織學習,領取物資等日常事務。


    雖然小隊長沒工資也沒編製,但也不是白幹的。他們的表現會寫進培訓檔案中,等分配到行政區後,表現優秀者自然會得到更多的機會。


    這天剩下的時間,便由各小隊長帶人到大隊倉庫去領取服裝,農具,勞保用品等必須的生產生活物資,然後分發給各家各戶。也讓各家好好歸置歸置自己的小家,適應一下當地的環境。


    從上島第三天開始,無比充實的培訓生活便正式開始了。


    每天早晨天不亮,中隊便敲鍾催促人們起床。


    十四歲以上的成年男女,都趕緊起床,胡亂吃口幹糧,按照前一天小隊長的要求,攜帶不同的農具和工具,趕到村頭集合。


    所有人必須要在二遍鍾響前趕到,遲到的要扣工分的。大夥兒還不太清楚工分是個什麽鬼東東,但已經知道了,從下個月開始他們全家的吃用,都要拿工分兌換了……


    然後培訓幹部簡單講講今天的學習任務,便帶著他們分赴王青嶴各處開始勞動實踐……


    勞動實踐主要有三種,種地、築海塘和修水庫。


    起先準移民有些不以為然,覺得這些力氣活還用學?誰不是從小種地,又有誰沒服過勞役?


    但一學習還真大開眼界,跟以前完全不是一碼事兒啊!


    比方種地這碼事吧。雖然這個季節種的是水稻,北方人雖然不太懂,卻依然大受震撼。


    原來這邊不是直接往地裏灑種子。都是用農學院專門提供的優良品種,經過消毒清洗之後,在秧田中先進行育苗的。


    他們聽農技員說早稻育秧都是在暖房中進行的。好傢夥,俺們北方人還挨凍呢,人這邊莊稼都住上暖房了……


    秧苗移栽前還要整地。他們開始幹的就是這個活,除了正常的中耕除草外,居然這就要向地裏施肥。除了有機肥,還有什麽什麽丐,什麽什麽甲之類的化肥,什麽殺菌液。必須按照農技員給的比例混合攪拌勻了,才能撒到地裏去。


    耕地的法子也大不一樣,原先他們都是靠人拉犁,這邊卻用牛拉,而且都是雙牛耦犁。更離譜的是非但犁身整體都是鑄鐵的,移民中的幾個鐵匠出身的,還很篤定的說,那光可鑑人的犁板、犁鏵,都是純鋼的。


    這說法後來也得到了培訓幹部的證實,這就離了大譜了。老鐵匠們惋惜連連說,人家都是好鋼用在刀刃上,你們卻用來犁地,這也太糟蹋了。


    培訓幹部們卻笑道,民以食為天,這天下還有比種地更大的事嗎?老鐵匠們竟無以反駁。他們不知道,那是因為集團還有更好的鋼……


    其實是因為江南土質潮濕粘重,哪怕是專門為水田耕作研發的江東犁,耕不了多長距離,犁鏵也會被粘土沾滿。農工們不得不停下牲口,摳掉粘土再繼續耕地,這大大拖累了勞動效率。


    農學院的技術人員通過不斷摸索發現,如果將犁板、犁鏵磨光,型板合適的話,犁在耕地時是能夠自行清理的。又都經過反覆的試驗改進,最終『孟河牌』自清理犁於萬曆十二年定型。


    次年,蕪湖鋼鐵廠專門搭建的犁鋼生產線,為江南農具廠軋製出了第一塊鑄鋼犁板。


    到去年,也就是萬曆十六年,蕪鋼已經達到年產五萬套犁板、犁鏵的水平。使集團得以將六成的水田犁都換成了孟河牌自清犁。


    對大規模生產來說,任何生產工具上的改進都是值得的。


    用原本的江東犁,二牛三人一個耕作季節可管五頃,即五百畝水田。換成孟河自清犁後,非但勞動效率提高了六成。而且孟河自清犁安裝了活動式犁箭,以控製犁地深淺﹐不再需人掌轅。所以還能減一個勞動力。


    駛牛技術嫻熟老把式,甚至不需要旁人牽牛,一個人就能架二牛耕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閣老(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小閣老(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