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像這樣的奏章,他麵前還有一箱子。
想到再過些日子,南京和各省的奏本也會如同雪片飛來吧?萬曆一陣陣心力憔悴,隻能一遍遍看著他特意讓人掛在牆上的畫像尋找力量。
禦像中的嘉靖皇帝頭戴翼善冠、身穿袞龍袍,一副『因為朕要贏,所以你們都得輸』的拽拽表情,端坐在龍椅上。好像在對自己的孫子說——
別低頭,皇冠會掉!別服軟,文官會笑!
「隻是爺爺,這『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滋味,真不好受啊!」萬曆喃喃道:「真懷念張先生在的時候啊……」
「呸呸!說什麽呢?!」他猛然警醒,差點給自己一耳光,那惡貫滿盈的偽君子有什麽好懷念的?真是太賤了!
「要讓他們知道,朕不怕他們請辭!這朝廷缺了誰都一樣轉!」萬曆再次充滿了力量,咬牙切齒道:「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進士滿地跑!」
他決定換不了思想就換人。當然也不是全換,隻重點換幾個閣部高官,應該就能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了吧?
於是萬曆開始琢磨人事安排,結果想破腦袋也沒想出個所以然。
因為他本來就對外臣不太了解。知道名字的官員,夠資格登堂入閣的都已經上本請辭了。汪汪隊那些又品級太低。總不能把七品官直接提拔成二品尚書大學士吧?那也太荒唐了。
按理說這時候應該讓吏部推薦的,可吏部從尚書到主事都已經撂挑子了,總不能找個書辦來問問吧?他隻好讓張宏再跑一趟李植家,讓言官們舉薦幾個人選。
李植等人聞命之後興奮極了,連夜熱火朝天的商討起來,結果差點沒把屋頂吵翻了。
雖然隻是讓他們推薦,而不是讓他們當官。但要是連尚書大學士都是自己推薦的,還不夠吹一輩子的?往後的路還不躺著走?
直到天亮,眾人才勉強達成一致,具本上奏。
第一個人選是險些逼死張居正的王錫爵。大廚原官詹事府詹事掌翰林院,還當過南北國子監的校長、副校長,資歷足夠,門生故吏滿天下。又因為在奪情事件中的惹眼表現,在海內深孚人望,推薦他入閣可謂水到渠成。
而且王錫爵是李植的館師,羊可立和丁此呂在國子監的校長,自然得到了三人的一致力挺。
另外兩個人選是原南京刑部尚書張嶽。當初奪情風暴中,兩京各部長官紛紛上本慰留元輔,獨他馳疏請居正奔喪,結果惹惱了張居正。適逢考查京官,便被彈劾落職閑住至今。
言官們推薦他出任吏部尚書。
還推薦了一個前任吏部侍郎何源,出任左都禦史。此人同樣是因為忤逆了張居正,被彈劾,罷官歸的。
至於同為保皇黨的右都禦史丘橓,吏部左侍郎趙世卿,戶部侍郎餘懋學三位,卻因為一直不肯替言官出頭,被他們排除在外。
就是要讓他們知道知道,你們的官位是我們推薦的!能推薦你們,也能推薦別人!
……
萬曆看到人選,覺得很妥。便直接特旨簡拔三人起復!
旨意八百裏加急分送太倉、餘姚、江西廣昌!
然而尷尬的一幕出現了,三人接到旨意後,皆上疏謝絕了皇帝的好意……
張嶽表示『大臣當由廷推,中旨簡拔非禮也,望吾皇三思』!
何源更是直言不諱的說,『廷推乃祖宗成例,賢士眾望所歸。今皇上無視眾議,以中旨指定微臣,實乃與眾臣慪氣,非聖君所為……』
萬曆鼻子差點氣歪了。好傢夥,朕要提拔你當部堂,你非但不領情還罵我?這也太不識抬舉了吧?!
不過這兩位的奏章跟王錫爵的一比,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第六十六章 大廚開火
王錫爵在他的《因事抗言辭恩命疏》中,因為言辭過於激烈,而險些把皇帝氣暈。
翻譯翻譯其大略曰:
啟奏陛下,臣有『三不能』奉命復出,一者未經廷推不能奉中旨,有違祖製;二者身為老師不能管教品性惡劣的子弟,愧為師表;三者身為前輩竟被別有用心的後輩推薦,實在不能覥顏奉召。
臣另有『不平者八』,一是張居正為相時,還是幹了很多有益的事,是有大功於社稷的,而且他是陛下的老師,不應該全盤否定!那些勸陛下將其徹底批倒批臭的人,是陷陛下於不義,還是想藉機上位,其用心令人懷疑!
二是言官們妄揣上意,以為陛下糾正居正的過失,就是要把他全盤否定!於是自以為得計,開始全麵倒張。這跟當初逢迎張居正,替他攻擊政敵的那批諂媚之臣又有什麽區別呢?
三是先前居正在時,鄒元標艾穆那些公然抗言的尚稱勇氣。現在張居正死了,那些言官才蹦出來,欺負死人不能開口嗎?隻能說是一群墳頭蹦迪的投機分子了。
四是言官們現在創為一種風尚,以為普天之下除卻建言之臣,別無人品;然而其除卻搜刮張馮舊事,別無建言!難道國家能靠一群嘴炮治理嗎?我看他們連縣令都當不明白!
五是這些言官以中人之資,乘一言之會、超越朝右,日尋戈矛,惟敵是求!僅因一言相左,便日謀手刃大臣,此不平之大也!
六是言路痛言居正專權跋扈、順昌逆亡。然而現在的元輔趙守正泊然處中,唾麵不拭,以強陪諸臣之顰笑,不過為重國體、惜人才耳。
想到再過些日子,南京和各省的奏本也會如同雪片飛來吧?萬曆一陣陣心力憔悴,隻能一遍遍看著他特意讓人掛在牆上的畫像尋找力量。
禦像中的嘉靖皇帝頭戴翼善冠、身穿袞龍袍,一副『因為朕要贏,所以你們都得輸』的拽拽表情,端坐在龍椅上。好像在對自己的孫子說——
別低頭,皇冠會掉!別服軟,文官會笑!
「隻是爺爺,這『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滋味,真不好受啊!」萬曆喃喃道:「真懷念張先生在的時候啊……」
「呸呸!說什麽呢?!」他猛然警醒,差點給自己一耳光,那惡貫滿盈的偽君子有什麽好懷念的?真是太賤了!
「要讓他們知道,朕不怕他們請辭!這朝廷缺了誰都一樣轉!」萬曆再次充滿了力量,咬牙切齒道:「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進士滿地跑!」
他決定換不了思想就換人。當然也不是全換,隻重點換幾個閣部高官,應該就能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了吧?
於是萬曆開始琢磨人事安排,結果想破腦袋也沒想出個所以然。
因為他本來就對外臣不太了解。知道名字的官員,夠資格登堂入閣的都已經上本請辭了。汪汪隊那些又品級太低。總不能把七品官直接提拔成二品尚書大學士吧?那也太荒唐了。
按理說這時候應該讓吏部推薦的,可吏部從尚書到主事都已經撂挑子了,總不能找個書辦來問問吧?他隻好讓張宏再跑一趟李植家,讓言官們舉薦幾個人選。
李植等人聞命之後興奮極了,連夜熱火朝天的商討起來,結果差點沒把屋頂吵翻了。
雖然隻是讓他們推薦,而不是讓他們當官。但要是連尚書大學士都是自己推薦的,還不夠吹一輩子的?往後的路還不躺著走?
直到天亮,眾人才勉強達成一致,具本上奏。
第一個人選是險些逼死張居正的王錫爵。大廚原官詹事府詹事掌翰林院,還當過南北國子監的校長、副校長,資歷足夠,門生故吏滿天下。又因為在奪情事件中的惹眼表現,在海內深孚人望,推薦他入閣可謂水到渠成。
而且王錫爵是李植的館師,羊可立和丁此呂在國子監的校長,自然得到了三人的一致力挺。
另外兩個人選是原南京刑部尚書張嶽。當初奪情風暴中,兩京各部長官紛紛上本慰留元輔,獨他馳疏請居正奔喪,結果惹惱了張居正。適逢考查京官,便被彈劾落職閑住至今。
言官們推薦他出任吏部尚書。
還推薦了一個前任吏部侍郎何源,出任左都禦史。此人同樣是因為忤逆了張居正,被彈劾,罷官歸的。
至於同為保皇黨的右都禦史丘橓,吏部左侍郎趙世卿,戶部侍郎餘懋學三位,卻因為一直不肯替言官出頭,被他們排除在外。
就是要讓他們知道知道,你們的官位是我們推薦的!能推薦你們,也能推薦別人!
……
萬曆看到人選,覺得很妥。便直接特旨簡拔三人起復!
旨意八百裏加急分送太倉、餘姚、江西廣昌!
然而尷尬的一幕出現了,三人接到旨意後,皆上疏謝絕了皇帝的好意……
張嶽表示『大臣當由廷推,中旨簡拔非禮也,望吾皇三思』!
何源更是直言不諱的說,『廷推乃祖宗成例,賢士眾望所歸。今皇上無視眾議,以中旨指定微臣,實乃與眾臣慪氣,非聖君所為……』
萬曆鼻子差點氣歪了。好傢夥,朕要提拔你當部堂,你非但不領情還罵我?這也太不識抬舉了吧?!
不過這兩位的奏章跟王錫爵的一比,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第六十六章 大廚開火
王錫爵在他的《因事抗言辭恩命疏》中,因為言辭過於激烈,而險些把皇帝氣暈。
翻譯翻譯其大略曰:
啟奏陛下,臣有『三不能』奉命復出,一者未經廷推不能奉中旨,有違祖製;二者身為老師不能管教品性惡劣的子弟,愧為師表;三者身為前輩竟被別有用心的後輩推薦,實在不能覥顏奉召。
臣另有『不平者八』,一是張居正為相時,還是幹了很多有益的事,是有大功於社稷的,而且他是陛下的老師,不應該全盤否定!那些勸陛下將其徹底批倒批臭的人,是陷陛下於不義,還是想藉機上位,其用心令人懷疑!
二是言官們妄揣上意,以為陛下糾正居正的過失,就是要把他全盤否定!於是自以為得計,開始全麵倒張。這跟當初逢迎張居正,替他攻擊政敵的那批諂媚之臣又有什麽區別呢?
三是先前居正在時,鄒元標艾穆那些公然抗言的尚稱勇氣。現在張居正死了,那些言官才蹦出來,欺負死人不能開口嗎?隻能說是一群墳頭蹦迪的投機分子了。
四是言官們現在創為一種風尚,以為普天之下除卻建言之臣,別無人品;然而其除卻搜刮張馮舊事,別無建言!難道國家能靠一群嘴炮治理嗎?我看他們連縣令都當不明白!
五是這些言官以中人之資,乘一言之會、超越朝右,日尋戈矛,惟敵是求!僅因一言相左,便日謀手刃大臣,此不平之大也!
六是言路痛言居正專權跋扈、順昌逆亡。然而現在的元輔趙守正泊然處中,唾麵不拭,以強陪諸臣之顰笑,不過為重國體、惜人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