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年來頭一次跟範大同勾肩搭背,輕鬆的站在船尾,笑看崑山縣城遠去。


    第二十章 蔡一林同學


    四月春和景明。


    魚鱗般的片片白雲,隨著春風緩緩流動,遮住了明媚的日光。耽羅海麵上便出現了流動的斑駁光影,與層層浪花相映成趣。


    草木豐茂的耽羅島,如一枚翠綠的寶石一般,鑲嵌在這碧波萬裏之上。島的最東端,那由九十九塊尖石圍繞的日出峰上,開滿了黃燦燦的油菜花,從空中俯瞰下去,真如一頂巨大的皇冠!


    一陣嘹亮整齊的歌聲,伴著輕微的喘息聲,迴蕩在這日出峰上。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戰旗飄。號令夷船聞風遁,大爺管撞不管撈!」


    唱歌的是一隊清一色身穿白色短打,腳踏硬底芒鞋、挽著短小髮髻的精壯漢子,他們在一個同樣打扮,但左胸前繡著一條紅色粗槓的男子帶領下,正沿著環日出峰的磚石山道跑步。


    山道是為給炮台運送物資而修築的。在城山日出峰麵向大海的一麵,一共設有五處圓形的混凝土炮台,每個炮台都安裝有五門又粗又長的岸防炮。黑洞洞的炮口指向海麵,與對麵牛島上的牛島峰炮台形成交叉火力,徹底封鎖住通往城山港的海麵。


    不過周長四裏的日出峰,都趕上一個小縣城那麽大了,單單用作炮台實在可惜。原先李朝軍人把這裏當成牧場,種滿了苜蓿和油菜。


    耽羅警備區占據這裏後,本打算將司令兵設在這居高臨下之處,但實地勘察發現,那樣上上下下太不方便,不利於軍令暢通,而且連吃水都成問題,還是建在山下軍港旁的好。


    趙公子便決定,在日出峰上興建耽羅島海警學校。反正警校生就是來挨折騰的,建在山上正合適。


    這所大明乃至全世界最早的海軍專門學校,下設警官、警士、警員三個學院,負責海警部隊軍官、士官和水兵的培養。


    除了建校前入伍的海警官兵,直接進入相應的院校進修一年,補上相關課程,通過考試就算合格外。建校後新招募的兵員,都要先在警員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


    這一年的學習中,所有學員從最基礎的著裝、敬禮、內務開始學習。到初步的隊列訓練、條例學習,令行禁止。然後熟悉海警部隊的基本情況,了解海警和自身的責任,被注入精神……哦不,是反覆灌輸榮譽、忠誠、勇氣、決心等信條。還要進行基本的格鬥射擊訓練。


    同時,所有不識字的學員……好吧,絕大部分都不識字,還要在晚上進行掃盲,待其識字和算數能通過考試後,學院便按照需要和學員自身的特點,將他們分配到不同的班上去。


    比如炮手班,要學習基本的計算、幾何知識,學習利用工具熟練測量距離,計算彈道。


    導航班,自然學習看圖作圖,以及星板、六分儀等航海儀器的使用。


    此外還有信號班、船藝班、氣象班、損管班等等,針對戰艦上各個部門的需求,進行不同方向的培養。


    待到學年結束,通過結業考核者,便可成為一名正式海警,掛三級警員銜。


    其中表現優異的前十名警員,可授二級警員銜。


    此外,綜合排名位列上段,也就是前百分二十的警員,才有資格報考警官學院。通過考試的警員,在警官學院中繼續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畢業後就能成為一名見習警司,步入警官的行列。


    沒有被錄取的警員也不必氣餒,他們進入海警部隊之後,每年都有一次用積分兌換報考警官學院資格的機會。可以與新學員一同參加新一期的警官學院入學考試。


    不過畢業後,同樣掛見習警司銜。這對從警多年的老警員來說,顯然是不劃算的。因為他們的餉銀遠比初級警官高。


    趙昊這樣設計,就是為了限製老警員考警官。基層軍官必須要年輕有朝氣,弄一幫老兵油子可不行。


    不過老警員們也不必沮喪,趙公子還為他們貼心設計了另一條晉升渠道——一級警士服務期滿,或者攢夠積分後,可以申請進入警士學院進修。一年期滿後,考試通過便可授予三級警士,獲得終身服務的資格。


    ……


    這隊跑操的男子,正是警員學院的二期生,也是第一批接受完整科目訓練的學員。


    他們是去年四月報名加入海警部隊的。與之前的警員要麽出身流民,要麽出身沙船幫不同,這一期的學員中,有半數是出身江南各府的民戶,甚至軍戶子弟。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改變,是因為前年年底,大批警員返鄉休假造成的。經過長期的軍旅鍛鍊,營養充足的夥食,警員們從體格到氣質,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配上那身設計得體,用料考究的警服,一個個格外耀眼,成為了整條街上最靚的崽。


    而且他們回來後就買房置地娶媳婦,自然更是引人注目,都知道他們在外頭髮了財。


    當然也有褚六響那樣的倒黴蛋,因為遇人不淑被誣告通倭的。但經過趙公子妥善處理,壞事變好事,開動機器大肆宣傳了一波,把褚六響為代表的海警官兵們,塑造成了為江南百姓保護海上貿易安全的英雄。並重點強調了海警的待遇高,而且還在招人。


    除了常規宣傳外,趙昊還請徐渭將褚六響的故事寫成戲曲,在江南各府巡迴演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閣老(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小閣老(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