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雪浪和鄭燕如等秦淮名妓,都被趙公子每人忽悠了各千把兩銀子……當時趙昊通過紅樓詩社放出風去,隻要捐資一千兩,將來天文研究會就會用她的名字,為一顆新發現的星辰命名!


    這是多浪漫的事啊,花魁終有凋零時,而星辰,千古不朽!一千兩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不過是幾盒香粉、幾套首飾錢,與織女嫦娥同輝的機會,怎能錯過呢?


    秦淮女史們怦然心動了,覺得趙公子真是浪漫到天上去了。於是她們紛紛慷慨解衣……哦不,解囊。結果一不小心,紫金山天文研究基金會募集的經費,就暴漲到了八萬兩。


    好麽,名妓們還沒從趙公子身上賺到一文錢,先都讓他開張了。


    『老師為了大明的天文事業,真是操、碎了心啊……』


    隻是老徒弟高興之餘,又有些擔心,這將來滿天都是妓女名兒,被祖師爺戳屁眼花不怕,就怕被皇帝滿門抄斬啊……


    趙昊便罵他死心眼,非要用恆星命名啊?太陽係內127萬顆小行星就不是星了嗎?別說秦淮河的名妓了,就是給泰山姑子、西湖船娘、揚州瘦馬、大同婆姨……乃至天下的妓女一人一顆都夠了……吧?


    總之有了錢,事情就好辦多了。貝培嘉把爛透了的南京欽天監丟到一邊,專心致誌的經營起紫金山研究會來。


    他向各大天文世家發布了招賢令——沒有多餘的辭藻,隻有一份樸實無華又枯燥的價目表:


    招聘高級研究員,月薪五十兩銀子。


    中級研究員,月薪二十兩銀子。


    初級研究員,月薪十兩銀子。


    助理研究員,月薪五兩銀子。


    研究生,月薪三兩銀子。


    這道銀光閃閃的招賢令,就如一塊巨石丟入死水一潭中。


    畢竟哪怕收入最低的研究生,月錢也是南京城熟練工匠的兩倍。而且每月月底發薪,絕不拖欠。不會像原先在街上擺攤那樣,颳風減半,下雨全完……


    各大天文世家轟動了,麻木已久的陰陽人們競相填寫報名表,想要成為一名光榮的研究員。


    但還得先參加入會考試,考試分算術、天文、地理、氣象四門,都是陰陽人們吃飯的技能。兩千多陰陽人信心滿滿的報名,結果隻錄取了三百人。


    其中十幾個確實精擅此道的老陰陽人,被聘為初級研究員,在貝培嘉直接領導下工作。


    幾十個功底紮實、踏實肯幹的中陰陽人,被聘為助理研究員,協助初級研究員工作。


    還有兩百多個愛好此道,聰明可造的小陰陽人,則成為貝培嘉親自教導的研究生……他們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至於那些招聘到的研究員,其實貝培嘉並不滿意,他們的知識體係太陳舊了,而且年紀越大越固執己見,知識越多就越反動。


    貝培嘉僱傭他們一是千金買馬骨,二是先當人手用著罷了……因為師父安排的任務實在太緊了。


    在對這些人突擊培訓兩個月後,他便按照趙昊的命令,啟動一個個研究項目,包括:


    利用天文望遠鏡展開天文觀測,並嚐試驗證《自然科學的數學原理》所闡述的宇宙運行規則。


    整理欽天監浩若煙海的天文資料,嚐試編製恆星表。


    用裴繡的製圖六體重繪星圖,並建立經緯網格係統。


    而且趙公子有想一出是一出的老毛病,哪天一拍腦袋想到什麽點子,馬上就會讓馬秘書寫信給他加擔子。


    後來又陸續給貝培嘉派了試製八分儀,編製與航海鍾配套的《天文年曆》,研究氣象預報,甚至颱風預警等各種跟欽天監越來越不相幹的任務……


    可沒辦法,師命如山啊。貝培嘉隻好咬牙堅持著推進一個個艱巨的任務。到如今,也勉強算是碩果纍纍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氣預報


    單說這氣象預報工作吧。貝培嘉已經在南京雨花台、蘇州洞庭東山和崇明島,以南京欽天監的名義成立了三座觀象台,為金陵、蘇州和崇明島預報天氣。


    占卜晴雨本就屬於欽天監的業務範疇,商朝時的甲骨文上就記載著『壬寅日占卜,癸日下雨,接著會起暴風』。


    不過欽天監要是隻靠占卜來預報天氣,多少腦袋都不夠砍的,所以他們會有許多『輔助手段』,通過觀測風雲變幻來預測天氣變化,並總結出一套係統的預報方法。


    比如《呂氏春秋》就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種,對預示著不同天氣的雲進行了簡單分類。後人還根據雲層的薄厚、顏色總結出了一係列天氣和氣象諺語。


    諸如『天上灰布雲,下雨定連綿』,這是『雨層雲』;『黑豬過河、大雨滂沱』,這是『大塊碎雨雲』;『炮台雲,雨淋淋』,這是『堡狀高積雲』;『天上鯉魚斑,曬穀不用翻』這是『透光高積雲』;『棉花雲、雨快淋』,這是『絮狀高積雲』……對雲的觀測研究已經十分到位了。


    他們還會利用動物的行為和器物的變化來預測天氣。比如『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將有大雨到』。


    還會自行製作工具預測晴雨,比如將幹潔的棉線緊繃於木台上。如果棉線忽然變得鬆弛,說明濕度陡然上升,這預示著今明兩天將有陰雨。


    再比如漢時張衡就製作了世界上最早的風向儀『候風銅鳥』——即在空地上立一根五丈高的杆子,杆子上裝一隻可靈活轉動的銅鳥,依據銅鳥的轉動方向預測風向和風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閣老(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小閣老(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