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太難了。」趙昊苦笑道:「首先氣候的變化,是個漫長的過程,而且過程中還會出現反覆……根據我和弟子的科學預測,氣溫在未來十幾年,其實將持續回暖。這種情況下,我拋出小冰河的言論,哪裏會有市場?」
頓一下,他神情嚴肅道:「可這隻是一段迴光返照,隨後情況將不斷惡化,三十年後,大明開始進入極寒。到時吳淞江都會結冰,那些人自然會相信的,可那時候再想做什麽都晚了!」
「所以我們最多還有三十年時間,來設法抵禦即將到來的大災變。」趙昊沉聲道:「以避免漢唐的悲劇重演!避免我們的國家再度華夏陸沉!避免大明子民再次成為兩腳羊、四等人那樣的牲口草芥!」
一番話,說的李時珍震驚不已,他還是頭一回聽到趙昊這個論調。以前他總覺得這小子瞎折騰,而且過於野心勃勃,很奇怪海瑞這樣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清官,為什麽能容得下趙昊和江南集團。
現在才明白,原來趙昊是著急啊。而且海瑞也信了他的話,在一起著急……
「小冰河什麽的老夫不知道。」他插嘴道:「不過這天確實越來越冷倒是真的。五十年前跟著家父進京時,北運河一年冰期也就是三個月,現在基本上得結冰四個月了……」
海瑞點點頭,他這個年紀的人,自然也有同樣體會。問趙昊一個尖銳的問題道:「漢唐都闖不過去的難關,你認為自己能帶著大明闖過去?」
「盡人事,聽天命嘛。」趙昊淡淡一笑道:「至少我能拿出辦法不是。」
「把老百姓從北方移到海外?」海瑞冷笑一聲,他跟趙昊嘴炮久了,自然知道這小子一直鼓吹海外有十倍於大明的豐饒土地,實乃天賜之地,天予弗取、必受其咎!
「這隻是其中之一。」趙昊豎起三根手指,一字一頓道:「抗旱高產作物的推廣,大規模向南移民,削藩,這就是本公子的三板斧,很簡單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時珍之問
海瑞聞言,不由苦笑連連。
「你這三板斧,可不是一般的難啊。」
「這可是救亡圖存、逆天改命,怎麽可能不難?」趙昊笑道:「第一件事,中丞不用操心。我組建江南農學院,就是幹這個的。相信有個五到十年,就能完成選種、育苗、災害研究等推廣前的準備工作。」
「是嗎?」海瑞不禁大喜道:「就是之前你說的那個什麽,玉米和甘薯?」
「還有馬鈴薯。」趙昊笑著點點頭道:「之前農學院隻有玉米,年前去日本,又從佛郎機人的船上弄到了土豆。至於甘薯嗎,我已經安排人去南洋尋訪了,最多幾年定能找到。」
「好,等種出來了,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老夫。」海瑞拍了拍趙昊的肩膀道:「要是這幾樣能跟你說的那麽神,那你可功德無量,怎麽折騰都不怕了!」
「沒那麽誇張。」趙昊卻沒那麽樂觀,搖頭淡淡道:「這些粗糧隻能讓百姓勉強餓不死,而且前提是朝廷對他們的盤剝不要太重。不然他們一樣沒活路……地瓜玉米可沒法交稅。所以關鍵還得揚湯止沸!」
「你是說向南移民?」海瑞沉聲問道。
「嗯。」趙昊點點頭道:「但正如中丞擔心的那樣,非但江南能承載的人口有限,往海外移民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艱苦的前期工作。在排除所有阻力的最理想的狀態下,三十年內能移出去五百萬人口就是極限了。」
「五百萬那也夠誇張了……」海瑞倒吸口冷氣道:「折進一年裏也有個十幾萬人了,這麽大的人口流失,官府不可能不在意的。」
「哼,他們還有臉了!老百姓不是實在活不下去,誰會背井離鄉?」李時珍忍不住憤懣道:「如今在蘇鬆的流民加起來,已經過百萬了,也沒見哪兒的官府吆喝著,要把人給抓回去!」
「土地都被宗室兼併的七七八八了,把他們抓回去給藩王種地嗎?」趙昊笑道。
「但凡事是有個度的。毋庸諱言,官府其實樂見,少量逃亡一些過不下去的百姓,這樣會減輕官府的負擔,也能稍稍緩和下矛盾。」海瑞沉聲道:
「畢竟解決不了矛盾,讓矛盾的一方消失也是個辦法。但逃亡的人口多了,誰來種地養活那些宗室?那些吸血水蛭一樣的宗室們,是要鬧事的!到時候,官府就會不得不阻止流民外逃,甚至要施壓江南遣返流民了。」
「什麽藩王宗親,豬一樣的東西!」李時珍啐一口,恨恨道:「還特別能生孩子!」
站在大明百姓的立場上,就沒有不憎恨宗室藩王的。也難怪李時珍如此激憤:
「他們就因為有老朱家的血統,便可以一代代享受朝廷的奉養,還仗著皇室宗親的身份大肆圈占土地,掠奪人民。現在他們差不多二十年人數就能翻一番,再過幾十年,這大明朝不亡國才怪!」
說著李時珍忍不住質問道:「這是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為什麽朝廷就是看不到呢?」
「朝廷怎麽看不到?老夫的前任林中丞,在嘉靖四十一年的奏章裏,就說得很清楚了。天下供應京城和九邊的糧食每年四百萬石,但供應各王府的糧食,每年卻有八百萬石。每年朝廷開支的最大頭,就是供養這些宗室。具體到地方上,山西每年存留稅糧一百九十萬石,但當地王府消耗的糧食,卻有三百多萬石。河南省存糧九十四萬石,當地藩王消耗糧食,卻有一百九十多萬……」
頓一下,他神情嚴肅道:「可這隻是一段迴光返照,隨後情況將不斷惡化,三十年後,大明開始進入極寒。到時吳淞江都會結冰,那些人自然會相信的,可那時候再想做什麽都晚了!」
「所以我們最多還有三十年時間,來設法抵禦即將到來的大災變。」趙昊沉聲道:「以避免漢唐的悲劇重演!避免我們的國家再度華夏陸沉!避免大明子民再次成為兩腳羊、四等人那樣的牲口草芥!」
一番話,說的李時珍震驚不已,他還是頭一回聽到趙昊這個論調。以前他總覺得這小子瞎折騰,而且過於野心勃勃,很奇怪海瑞這樣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清官,為什麽能容得下趙昊和江南集團。
現在才明白,原來趙昊是著急啊。而且海瑞也信了他的話,在一起著急……
「小冰河什麽的老夫不知道。」他插嘴道:「不過這天確實越來越冷倒是真的。五十年前跟著家父進京時,北運河一年冰期也就是三個月,現在基本上得結冰四個月了……」
海瑞點點頭,他這個年紀的人,自然也有同樣體會。問趙昊一個尖銳的問題道:「漢唐都闖不過去的難關,你認為自己能帶著大明闖過去?」
「盡人事,聽天命嘛。」趙昊淡淡一笑道:「至少我能拿出辦法不是。」
「把老百姓從北方移到海外?」海瑞冷笑一聲,他跟趙昊嘴炮久了,自然知道這小子一直鼓吹海外有十倍於大明的豐饒土地,實乃天賜之地,天予弗取、必受其咎!
「這隻是其中之一。」趙昊豎起三根手指,一字一頓道:「抗旱高產作物的推廣,大規模向南移民,削藩,這就是本公子的三板斧,很簡單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時珍之問
海瑞聞言,不由苦笑連連。
「你這三板斧,可不是一般的難啊。」
「這可是救亡圖存、逆天改命,怎麽可能不難?」趙昊笑道:「第一件事,中丞不用操心。我組建江南農學院,就是幹這個的。相信有個五到十年,就能完成選種、育苗、災害研究等推廣前的準備工作。」
「是嗎?」海瑞不禁大喜道:「就是之前你說的那個什麽,玉米和甘薯?」
「還有馬鈴薯。」趙昊笑著點點頭道:「之前農學院隻有玉米,年前去日本,又從佛郎機人的船上弄到了土豆。至於甘薯嗎,我已經安排人去南洋尋訪了,最多幾年定能找到。」
「好,等種出來了,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老夫。」海瑞拍了拍趙昊的肩膀道:「要是這幾樣能跟你說的那麽神,那你可功德無量,怎麽折騰都不怕了!」
「沒那麽誇張。」趙昊卻沒那麽樂觀,搖頭淡淡道:「這些粗糧隻能讓百姓勉強餓不死,而且前提是朝廷對他們的盤剝不要太重。不然他們一樣沒活路……地瓜玉米可沒法交稅。所以關鍵還得揚湯止沸!」
「你是說向南移民?」海瑞沉聲問道。
「嗯。」趙昊點點頭道:「但正如中丞擔心的那樣,非但江南能承載的人口有限,往海外移民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艱苦的前期工作。在排除所有阻力的最理想的狀態下,三十年內能移出去五百萬人口就是極限了。」
「五百萬那也夠誇張了……」海瑞倒吸口冷氣道:「折進一年裏也有個十幾萬人了,這麽大的人口流失,官府不可能不在意的。」
「哼,他們還有臉了!老百姓不是實在活不下去,誰會背井離鄉?」李時珍忍不住憤懣道:「如今在蘇鬆的流民加起來,已經過百萬了,也沒見哪兒的官府吆喝著,要把人給抓回去!」
「土地都被宗室兼併的七七八八了,把他們抓回去給藩王種地嗎?」趙昊笑道。
「但凡事是有個度的。毋庸諱言,官府其實樂見,少量逃亡一些過不下去的百姓,這樣會減輕官府的負擔,也能稍稍緩和下矛盾。」海瑞沉聲道:
「畢竟解決不了矛盾,讓矛盾的一方消失也是個辦法。但逃亡的人口多了,誰來種地養活那些宗室?那些吸血水蛭一樣的宗室們,是要鬧事的!到時候,官府就會不得不阻止流民外逃,甚至要施壓江南遣返流民了。」
「什麽藩王宗親,豬一樣的東西!」李時珍啐一口,恨恨道:「還特別能生孩子!」
站在大明百姓的立場上,就沒有不憎恨宗室藩王的。也難怪李時珍如此激憤:
「他們就因為有老朱家的血統,便可以一代代享受朝廷的奉養,還仗著皇室宗親的身份大肆圈占土地,掠奪人民。現在他們差不多二十年人數就能翻一番,再過幾十年,這大明朝不亡國才怪!」
說著李時珍忍不住質問道:「這是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為什麽朝廷就是看不到呢?」
「朝廷怎麽看不到?老夫的前任林中丞,在嘉靖四十一年的奏章裏,就說得很清楚了。天下供應京城和九邊的糧食每年四百萬石,但供應各王府的糧食,每年卻有八百萬石。每年朝廷開支的最大頭,就是供養這些宗室。具體到地方上,山西每年存留稅糧一百九十萬石,但當地王府消耗的糧食,卻有三百多萬石。河南省存糧九十四萬石,當地藩王消耗糧食,卻有一百九十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