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言官上奏曾呈上梅相和白相往來書信,臣回去之後細細查驗了,確實是梅相和白相親筆所書。」溫誠辨認字跡的本事朝中無人能出其右,早前冥婚案中也是靠他說名冊上的字跡不是白秉臣所書,才撇開白秉臣的嫌疑。如今他發這一言,那些書信上的內容算是徹底坐實在梅韶和白秉臣的身上。
「白相此前已經承認此事,為何還要提及?」趙禎察覺到不對,想要用話岔開。
「因為除了白相的往來書信遠遠不止這些。」溫誠上前一步,遞出一打書信,「自陛下登基以來,白相把持朝政,控製科舉,收取賄賂,皆有往來書信為證據。並且白相在燕州之時,曾秘密見過薑國李巽書,商討礦山一事,而如今的涼國太子秦承澤潛伏在燕州之時,也和白相多有接觸。白相不臣之心,已非一日,樁樁件件,皆有書信印章為證。望陛下明察奸邪,降下罪責,以安民心,以清朝堂。」
溫誠話畢,大殿內皆是群臣的竊竊私語聲,連最初發聲的兩個言官都愣在當地,臉上一片茫然。
趙禎從福順的手中接過書信,看著上頭的熟悉字跡,卻是越看越心驚。
真的是白秉臣的字跡,字字句句都是狼子野心之言。
趙禎還在震驚中沒有緩過來,又聽得大理寺少卿郭桓上前道:「臣有白相妨礙公務,阻止滄州防汛的證據。滄州知州方敏是白相學生,他們私下往來已久,藉此私吞防汛銀兩,導致順江水患頻發。後又因陛下命家父和前工部尚書去平東收取稅銀,為了掩蓋自己私吞的部分銀兩,禍水東引,指示家父做平帳本,全數將罪責推到張九岱身上。臣有白相威逼方敏配合白相遮掩帳目的書信往來,印章信物一應俱全,足以定白相之罪。」
「張九岱已經定罪,你的父親也已經流放,你是如何突然想起翻出這樁舊案。你人身在平都,又是如何拿到滄州的隱秘?」趙禎微微眯了眼睛,沉聲問道。
「臣思念父親,整理父親留下的物品時發現隱秘,便拜託禦史大夫派人前去查清此事。」郭桓回道。
「沒有朕的旨意,朝中官員沒有私下探查之權!」趙禎低喝道:「你私自探查,也是有罪。」
「臣身為禦史大夫有監察百官之權,也有下放官員探查之權。」溫誠不卑不亢道:「可陛下說臣有罪,臣便是有罪,隻是白相於公於私德行有虧,又有叛國之舉,此乃黎國之禍,陛下應當先剷除此毒瘤,再來定臣的罪!」
「溫誠!」趙禎怒聲剛落,白秉臣淡淡的聲音響起,不帶一點感情,卻一字一句地砸在趙禎的心上。
「臣有負陛下重託,名利薰心,未曾守住當初和陛下的君臣之諾,是臣之罪,臣認罪伏誅。」
認罪伏誅——這四個字一出,趙禎下意識攥緊了手中的書信,他看看溫誠和郭桓,又看看白秉臣,一下子全明白了。
滄州的帳本,燕州的李巽書,這些隱蔽的事情根本沒有留下書麵交談,而且這些事情隻有寥寥幾人知道,趙禎也是知道的,若不是白秉臣親自授意,誰又能拿捏住他的短處,這麽清楚白秉臣的一舉一動,將他這些年來在各種事情上模稜兩可的態度扳到白秉臣的罪過上頭。
自己手中的書信恐怕也是白秉臣親手寫的,他親手毀了自己的聲名,並且還想要交付出自己的性命。
在白秉臣想要以一己之身滅神之時,就曾經和趙禎說過,若是有朝一日他說出「認罪伏誅」,便是讓趙禎親自下旨,要了他的性命。
從梅韶回來之後,白秉臣漸漸地歇了這個念頭,再也未曾在趙禎麵前提起,趙禎便覺得不會再有這麽一天,誰知在梅韶死後,白秉臣心灰意冷,竟不與自己商量,就已經親自下手,逼迫自己下旨誅殺。
好在他們曾經商量過,若有一日情勢所逼,不得以之時白秉臣提出這種破釜沉舟的法子,趙禎會命人端上「毒酒」,讓白秉臣假意身死,全了這個計謀。
可是莫名地,趙禎心慌得厲害,總覺得空落落的。
「陛下,白相之罪皆有證據,字字句句確鑿,陛下應當早下決斷,安定朝臣之心。」
「陛下,白相既已叛國,不可再留,陛下應當公斷!」
「陛下……陛下……」
「陛下!」
眾人之口皆是喚他做出處置,趙禎耳邊全是他們的喧囂之言,腦子裏卻突然冒出梅韶走時拜託自己時的眼神,他懇求自己護住白秉臣時殷切目光似是透過時空,重新注視著自己。
「白卿……」趙禎艱難開口,舉目全是跪下的朝臣,隻有白秉臣還站在當地。
趙禎突然湧上深深的厭倦來,他煩夠了去做一個賢良的君王,為了他的名聲,他的德治,白秉臣在背後背負了多少罵名他不是不知道。
如今他真的想任性那麽一次,隻要白秉臣不說,哪怕千萬人上書逼迫他下令誅殺白秉臣,他也敢撕開自己這麽多年仁德的麵孔,做一個不聽諫言,跋扈不堪的昏君。
隻要白秉臣他……
在趙禎幽深的目光中,白秉臣淺淺一笑,撩袍跪下,混雜在那些要他死的朝臣中。
趙禎一下子就找不到他了,沒有人站著了。
「臣願伏誅,隻求陛下不要牽連其他人。」
掐的手心生疼的都沒有鬆開的拳頭,因為白秉臣輕飄飄的一句話放開了。
「白相此前已經承認此事,為何還要提及?」趙禎察覺到不對,想要用話岔開。
「因為除了白相的往來書信遠遠不止這些。」溫誠上前一步,遞出一打書信,「自陛下登基以來,白相把持朝政,控製科舉,收取賄賂,皆有往來書信為證據。並且白相在燕州之時,曾秘密見過薑國李巽書,商討礦山一事,而如今的涼國太子秦承澤潛伏在燕州之時,也和白相多有接觸。白相不臣之心,已非一日,樁樁件件,皆有書信印章為證。望陛下明察奸邪,降下罪責,以安民心,以清朝堂。」
溫誠話畢,大殿內皆是群臣的竊竊私語聲,連最初發聲的兩個言官都愣在當地,臉上一片茫然。
趙禎從福順的手中接過書信,看著上頭的熟悉字跡,卻是越看越心驚。
真的是白秉臣的字跡,字字句句都是狼子野心之言。
趙禎還在震驚中沒有緩過來,又聽得大理寺少卿郭桓上前道:「臣有白相妨礙公務,阻止滄州防汛的證據。滄州知州方敏是白相學生,他們私下往來已久,藉此私吞防汛銀兩,導致順江水患頻發。後又因陛下命家父和前工部尚書去平東收取稅銀,為了掩蓋自己私吞的部分銀兩,禍水東引,指示家父做平帳本,全數將罪責推到張九岱身上。臣有白相威逼方敏配合白相遮掩帳目的書信往來,印章信物一應俱全,足以定白相之罪。」
「張九岱已經定罪,你的父親也已經流放,你是如何突然想起翻出這樁舊案。你人身在平都,又是如何拿到滄州的隱秘?」趙禎微微眯了眼睛,沉聲問道。
「臣思念父親,整理父親留下的物品時發現隱秘,便拜託禦史大夫派人前去查清此事。」郭桓回道。
「沒有朕的旨意,朝中官員沒有私下探查之權!」趙禎低喝道:「你私自探查,也是有罪。」
「臣身為禦史大夫有監察百官之權,也有下放官員探查之權。」溫誠不卑不亢道:「可陛下說臣有罪,臣便是有罪,隻是白相於公於私德行有虧,又有叛國之舉,此乃黎國之禍,陛下應當先剷除此毒瘤,再來定臣的罪!」
「溫誠!」趙禎怒聲剛落,白秉臣淡淡的聲音響起,不帶一點感情,卻一字一句地砸在趙禎的心上。
「臣有負陛下重託,名利薰心,未曾守住當初和陛下的君臣之諾,是臣之罪,臣認罪伏誅。」
認罪伏誅——這四個字一出,趙禎下意識攥緊了手中的書信,他看看溫誠和郭桓,又看看白秉臣,一下子全明白了。
滄州的帳本,燕州的李巽書,這些隱蔽的事情根本沒有留下書麵交談,而且這些事情隻有寥寥幾人知道,趙禎也是知道的,若不是白秉臣親自授意,誰又能拿捏住他的短處,這麽清楚白秉臣的一舉一動,將他這些年來在各種事情上模稜兩可的態度扳到白秉臣的罪過上頭。
自己手中的書信恐怕也是白秉臣親手寫的,他親手毀了自己的聲名,並且還想要交付出自己的性命。
在白秉臣想要以一己之身滅神之時,就曾經和趙禎說過,若是有朝一日他說出「認罪伏誅」,便是讓趙禎親自下旨,要了他的性命。
從梅韶回來之後,白秉臣漸漸地歇了這個念頭,再也未曾在趙禎麵前提起,趙禎便覺得不會再有這麽一天,誰知在梅韶死後,白秉臣心灰意冷,竟不與自己商量,就已經親自下手,逼迫自己下旨誅殺。
好在他們曾經商量過,若有一日情勢所逼,不得以之時白秉臣提出這種破釜沉舟的法子,趙禎會命人端上「毒酒」,讓白秉臣假意身死,全了這個計謀。
可是莫名地,趙禎心慌得厲害,總覺得空落落的。
「陛下,白相之罪皆有證據,字字句句確鑿,陛下應當早下決斷,安定朝臣之心。」
「陛下,白相既已叛國,不可再留,陛下應當公斷!」
「陛下……陛下……」
「陛下!」
眾人之口皆是喚他做出處置,趙禎耳邊全是他們的喧囂之言,腦子裏卻突然冒出梅韶走時拜託自己時的眼神,他懇求自己護住白秉臣時殷切目光似是透過時空,重新注視著自己。
「白卿……」趙禎艱難開口,舉目全是跪下的朝臣,隻有白秉臣還站在當地。
趙禎突然湧上深深的厭倦來,他煩夠了去做一個賢良的君王,為了他的名聲,他的德治,白秉臣在背後背負了多少罵名他不是不知道。
如今他真的想任性那麽一次,隻要白秉臣不說,哪怕千萬人上書逼迫他下令誅殺白秉臣,他也敢撕開自己這麽多年仁德的麵孔,做一個不聽諫言,跋扈不堪的昏君。
隻要白秉臣他……
在趙禎幽深的目光中,白秉臣淺淺一笑,撩袍跪下,混雜在那些要他死的朝臣中。
趙禎一下子就找不到他了,沒有人站著了。
「臣願伏誅,隻求陛下不要牽連其他人。」
掐的手心生疼的都沒有鬆開的拳頭,因為白秉臣輕飄飄的一句話放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