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玖半臥在車上,把玩著麈尾:「太後弄了一幫子弘農楊氏的門生故吏,專門和我作對,我支持什麽,他們就反對什麽。」
崔璟沉吟片刻:「八成是因為趙王那件事,小楊氏記恨你。她如此胡攪蠻纏,恐怕她養出來的兒子,也不是什麽賢王。你不支持趙王即位,甚是英明。」
「伯珪,你心思活絡,還有什麽方法,能不動一兵一卒,把修改律法這件事給辦成了?」
「荀老太尉的長女,嫁進了沈家。去年冬天,也死於誅三族。要是能把老太尉請出來主持廷議,應該能行。可以穩壓弘農楊氏一頭的,也隻有潁川荀氏了。」
顧玖點頭:「就這麽辦。」
要是荀老太尉出麵都不行,那顧玖也隻能再發揮一下權臣的特長: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
^
說話間,車聲轆轆如水,碾過城闕高台的陰影,來到位於開陽門外、洛陽城南郊的太學。
微風徐徐吹拂,送來清新的草木氣息。
馬車剛剛停穩,不等僕從擺好腳凳,蕭衡就先跳下了車,在廣闊的草地上奔跑。
相識數日,也隻有此刻,他才像個正常的少年。
顧玖若有所思,在太學門口的五芳齋買了一些五味脯、芝麻酥、小霜糖,連著盒子一起遞給蕭衡:「秦博士的弟子都是小饞貓,你和同窗吃著玩兒。」
崔璟也挺懷念這些小食,過手掂了掂:「這分量有問題,我以前經常買,一盒絕對沒有這麽多。掌櫃的憑什麽給你多裝呀?」
顧玖莞爾:「因為我好看,以前每次買小食,同窗都讓我來。」
崔璟手托下頜:「哦,有所耳聞,據說秦博士的弟子,有一句順口溜叫:攸之,接客啦。」
大權臣和小世子在太學門口打打鬧鬧。
幾乎從來不笑的蕭衡,也忍不住唇角上揚。
第10章 邀約
=====================
漢末亂世,太學曾經和洛陽城一起毀於戰火。
現在的太學,是魏文帝重建的。最初,無論是師資、規模,還是影響力,都不能和漢代相比。
後來,晉武帝擴建太學,下令:但凡公卿百官之子,年滿十五歲,必須入太學讀書。少數不具備入學條件的人,比如眼瞎耳聾等特殊情況,可以不來。
擴建之後的太學,分為五個區,中區「辟雍」,北區「上庠」,南區「成均」,西區「瞽宗」,東區「東序」。
其中,中區辟雍,占地最廣。五丈一座殿宇,十丈一處亭台,上百間寬敞明亮的屋舍,和楊樹、柳樹、翠竹合圍出一個可以容納上萬人的廣場。
太學生可以在廣場上學習射箭、騎馬、駕車、祭禮等君子六藝的必修課。當然,鬥雞、賽馬、蹴鞠、擊鞠、打群架也都可以搞一搞。
^
蕭衡亦步亦趨,跟在顧玖的身後。
竹林中隱隱傳來朗朗的讀書聲。
崔璟一邊走,一邊喋喋不休:「喜歡在竹林裏煮茶讀書的,多半是各個州郡舉薦上來的名儒,有些人的年紀比秦博士還大,抱著重孫兒作詩。那種一上課就蔫蔫的、直犯困,一下課就龍精虎猛、四處遊蕩的紅毛、黃毛,褐毛,大多是友邦的王子、或者世子。如果長得不像胡虜,也有可能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
這番話,倒是讓蕭衡放鬆了一些。他看向廣場,那裏圍了很多人,不知在做什麽,十分喧鬧。
崔璟善解人意地介紹:「圍在辟雍廣場上鬥雞、蹴鞠、擊鞠,還要順便賭錢的,一準兒是勛貴子弟。他們要是拉著你賭錢,你就把攸之搬出來,沒幾個人敢贏你。」
顧玖忽然回頭:「難怪你的錢袋總是掏不空,天天拿我發財呢?」
小世子:「哎呀呀,我肚子疼。攸之,你先辦正事。一會兒咱們在南門會合。」
^
辟雍正堂門外,是一片序列整齊的碑林。
每一座石碑上,都用古籀、小篆、漢隸這三種字體互相對照,雕刻著五經的範本。也就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的官方標準版本。
由於石碑上的字體皆出自書法名家之手,看起來賞心悅目,極具收藏價值。總有書法愛好者帶著絹帛紙張,在這裏拓碑。那些拓下來的文字,足以裝點書房,還可以臨摹上幾份,送給族中的孩童當字帖用。
碑林的西麵,還有一堵彩牆,是專門給學生練字塗鴉的。
蕭衡眼尖,在密密麻麻、五顏六色、層層疊疊的塗鴉之中看見了一行小字:不識攸之,枉入太學。署名是:臨潁笑笑生。
^
秦博士正值花甲之年,六十歲了,還奮鬥在和紈絝子弟鬥智鬥勇的第一線。
此君年輕的時候,長年待在太學的圖書館——東觀,校正古籍,因此視力受損非常嚴重。三丈開外雌雄莫辨,七丈之外人畜不分。
這樣的視力,大多數太學生,秦博士都是分不清的。
這對某些調皮搗蛋的太學生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處就是:可以在秦博士的課上,光明正大的看話本子,傳小紙條,閱春宮圖,不用遮遮掩掩的。隻要在秦博士看過來的時候,穩住,別自亂陣腳,就不會被發現。
壞處就很感人了,二十多個博士弟子,無論是誰,逃課玩擊鞠,被秦博士撞見,都是二十多個人一同挨戒尺。因為擊鞠的時候,要騎著馬,拿著長長的球杖,數十人策馬來回奔馳,大展身手,爭搶一球。兔起鶻落,人影交錯之間,浪得飛起。
崔璟沉吟片刻:「八成是因為趙王那件事,小楊氏記恨你。她如此胡攪蠻纏,恐怕她養出來的兒子,也不是什麽賢王。你不支持趙王即位,甚是英明。」
「伯珪,你心思活絡,還有什麽方法,能不動一兵一卒,把修改律法這件事給辦成了?」
「荀老太尉的長女,嫁進了沈家。去年冬天,也死於誅三族。要是能把老太尉請出來主持廷議,應該能行。可以穩壓弘農楊氏一頭的,也隻有潁川荀氏了。」
顧玖點頭:「就這麽辦。」
要是荀老太尉出麵都不行,那顧玖也隻能再發揮一下權臣的特長: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
^
說話間,車聲轆轆如水,碾過城闕高台的陰影,來到位於開陽門外、洛陽城南郊的太學。
微風徐徐吹拂,送來清新的草木氣息。
馬車剛剛停穩,不等僕從擺好腳凳,蕭衡就先跳下了車,在廣闊的草地上奔跑。
相識數日,也隻有此刻,他才像個正常的少年。
顧玖若有所思,在太學門口的五芳齋買了一些五味脯、芝麻酥、小霜糖,連著盒子一起遞給蕭衡:「秦博士的弟子都是小饞貓,你和同窗吃著玩兒。」
崔璟也挺懷念這些小食,過手掂了掂:「這分量有問題,我以前經常買,一盒絕對沒有這麽多。掌櫃的憑什麽給你多裝呀?」
顧玖莞爾:「因為我好看,以前每次買小食,同窗都讓我來。」
崔璟手托下頜:「哦,有所耳聞,據說秦博士的弟子,有一句順口溜叫:攸之,接客啦。」
大權臣和小世子在太學門口打打鬧鬧。
幾乎從來不笑的蕭衡,也忍不住唇角上揚。
第10章 邀約
=====================
漢末亂世,太學曾經和洛陽城一起毀於戰火。
現在的太學,是魏文帝重建的。最初,無論是師資、規模,還是影響力,都不能和漢代相比。
後來,晉武帝擴建太學,下令:但凡公卿百官之子,年滿十五歲,必須入太學讀書。少數不具備入學條件的人,比如眼瞎耳聾等特殊情況,可以不來。
擴建之後的太學,分為五個區,中區「辟雍」,北區「上庠」,南區「成均」,西區「瞽宗」,東區「東序」。
其中,中區辟雍,占地最廣。五丈一座殿宇,十丈一處亭台,上百間寬敞明亮的屋舍,和楊樹、柳樹、翠竹合圍出一個可以容納上萬人的廣場。
太學生可以在廣場上學習射箭、騎馬、駕車、祭禮等君子六藝的必修課。當然,鬥雞、賽馬、蹴鞠、擊鞠、打群架也都可以搞一搞。
^
蕭衡亦步亦趨,跟在顧玖的身後。
竹林中隱隱傳來朗朗的讀書聲。
崔璟一邊走,一邊喋喋不休:「喜歡在竹林裏煮茶讀書的,多半是各個州郡舉薦上來的名儒,有些人的年紀比秦博士還大,抱著重孫兒作詩。那種一上課就蔫蔫的、直犯困,一下課就龍精虎猛、四處遊蕩的紅毛、黃毛,褐毛,大多是友邦的王子、或者世子。如果長得不像胡虜,也有可能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
這番話,倒是讓蕭衡放鬆了一些。他看向廣場,那裏圍了很多人,不知在做什麽,十分喧鬧。
崔璟善解人意地介紹:「圍在辟雍廣場上鬥雞、蹴鞠、擊鞠,還要順便賭錢的,一準兒是勛貴子弟。他們要是拉著你賭錢,你就把攸之搬出來,沒幾個人敢贏你。」
顧玖忽然回頭:「難怪你的錢袋總是掏不空,天天拿我發財呢?」
小世子:「哎呀呀,我肚子疼。攸之,你先辦正事。一會兒咱們在南門會合。」
^
辟雍正堂門外,是一片序列整齊的碑林。
每一座石碑上,都用古籀、小篆、漢隸這三種字體互相對照,雕刻著五經的範本。也就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的官方標準版本。
由於石碑上的字體皆出自書法名家之手,看起來賞心悅目,極具收藏價值。總有書法愛好者帶著絹帛紙張,在這裏拓碑。那些拓下來的文字,足以裝點書房,還可以臨摹上幾份,送給族中的孩童當字帖用。
碑林的西麵,還有一堵彩牆,是專門給學生練字塗鴉的。
蕭衡眼尖,在密密麻麻、五顏六色、層層疊疊的塗鴉之中看見了一行小字:不識攸之,枉入太學。署名是:臨潁笑笑生。
^
秦博士正值花甲之年,六十歲了,還奮鬥在和紈絝子弟鬥智鬥勇的第一線。
此君年輕的時候,長年待在太學的圖書館——東觀,校正古籍,因此視力受損非常嚴重。三丈開外雌雄莫辨,七丈之外人畜不分。
這樣的視力,大多數太學生,秦博士都是分不清的。
這對某些調皮搗蛋的太學生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處就是:可以在秦博士的課上,光明正大的看話本子,傳小紙條,閱春宮圖,不用遮遮掩掩的。隻要在秦博士看過來的時候,穩住,別自亂陣腳,就不會被發現。
壞處就很感人了,二十多個博士弟子,無論是誰,逃課玩擊鞠,被秦博士撞見,都是二十多個人一同挨戒尺。因為擊鞠的時候,要騎著馬,拿著長長的球杖,數十人策馬來回奔馳,大展身手,爭搶一球。兔起鶻落,人影交錯之間,浪得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