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她自己的角度,廁所是一定要改的。再用上蒼蠅滿天飛的茅廁幾個月,她這個昔年追求極致衛浴體驗的人怕是會崩潰。


    從村裏人的角度來說,能解決肥料不足的問題更是好事。想要過上富足的日子,先得讓大家不再憂心田地裏的收成。


    「再者……」


    槿榮摸著袖袋中的玉璧,將視角挪到那一行慢慢逼近桃花村的外人上方。


    即便夜色降臨,槿榮還是從畫卷中認了出來,領頭的正是漁人無疑。


    若是他找不到這裏還好,可若是被他能找到桃花源。


    槿榮攥緊了玉璧,除了這個畫捲地圖她再沒別的寶貝,屆時又該怎麽做呢?


    玉璧像是能讀懂槿榮的內心一樣,竟然自發地切回了簡易模式。


    從漁人到桃花源之間,顯示出了一條淺淺的路線,中間注有著幾個小小的叉號。


    「這是什麽?」地圖上的紅叉往往是重要地點的意思。


    槿榮思索著,突然靈光一閃,「這些是漁人離開時,沿途做的標記!」


    像是滿意她的猜測,畫卷的亮度變了兩遍,隨後隻有桃花村的桃花標記隨著那幾個叉號共同閃爍。


    槿榮拉回桃花村上空,發現發亮的小桃花正是位於家家戶戶的茅廁之上。


    難道說,隻要改造建築,讓它們不再那麽髒亂臭,玉璧就能幫她抹去或者扭轉桃花源外漁人做的標記不成?


    這一次,玉璧沒再顯現任何變化。


    時間一分一秒過了很久,久到槿榮以為剛剛是她的錯覺。


    「多思無益,動手做吧。」


    玉璧比那周存福還要「精明」,不付出辛苦,它是絕不會給自己甜頭的。


    實在不行,再召集村人們想想對策。


    第9章 一絲不苟 畦田之北,三個村人各持一把……


    畦田之北,三個村人各持一把石鍬,開始按照槿榮劃的位置挖坑。


    有人再度確認尺寸:「長兩丈一尺,寬九尺,深,深多少來著?」


    槿榮以自己小臂的長度仔仔細細估量過,村裏的一尺與現代社會的一尺差不多,三尺可為一米;十尺即為一丈。


    家家戶戶都有抄量的刻度,縱然有誤差,也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槿榮答道:「深四尺,無須多挖,最終砌磚時還會冒出地麵一些。」


    「好嘞!」


    三百多人的蓄肥池,容積以二十立方為佳。


    考慮到桃花村的牲畜數量遠勝過現代農村,槿榮將容積擴至二十五六立方,得出了以上的數據。


    這邊坑刨得熱火朝天,挖出的泥土堆在田地兩旁,沒一會兒便被蓋房需要用的人家運走。


    那邊陶窯也是烘烘地開燒,蓄肥池裏要用的陶管並不多,更多的是得埋在地下,作「下水道」用。


    槿榮匆匆瞧了兩眼,有裴鬆盯著,她很放心。估摸著蓄肥池的基坑該挖得差不多了,槿榮沿途往回走。


    路過從前的家門口,槿榮同鄰居劉嬸打了聲招呼。


    「槿榮啊,正好你在。昨兒後來我沒聽清,既然蓄肥池開挖了,咱們的茅廁是不是也可以改了啊?」


    「先不急劉嬸,這幾日依舊正常用。」


    「為什麽啊?」


    「因為還早。」


    槿榮解釋道:「等那邊蓄肥池築好,陶管也在地下埋妥,最後再改造茅廁就成。一個上午就能搞定。」


    「那村東的蓄肥池啥時候挖呢,我家是不是得等到最後一波才能改好了?」


    唉,先前勸說的時候一個比一個勉強,如今開始幹上了,都希望早一點,再早一點。


    「急不得嬸嬸,穩妥為上。」


    槿榮看了看天,估算道:「七日,順利的話七日就能全部完成。」


    「好,好。孩子你辛苦啦,等一下。」劉嬸端著藤筐進院,一串咯咯雞叫響起,出來時劉嬸圍裙裏兜著四顆雞蛋。


    「這,這不必了。嬸留著家吃吧。」


    劉嬸往槿榮手絹裏一裹一塞:「拿著,午飯的時候記得讓做飯的給煮了或者加油煎。你們幹活兒的都辛苦,槿榮你又是個姑娘家,吃點營養的補補。」


    雞蛋摸著溫溫的,槿榮的心裏也暖呼呼的。


    「謝謝嬸兒。」


    回去時基坑恰好挖好,三個村人靠在樹下稍作歇息。


    槿榮誇讚道:「好極了,下一步鋪池底板。磚石打底,上澆築三寸的糯米砂漿,再貼上一層薄石板。」


    「多少,三寸?」村人們以為自己聽錯了,「是砂漿與石板統共三寸吧?」


    槿榮搖搖頭,重複道:「是三寸厚的糯米砂漿。自下而上分別是磚、糯米砂漿、石板,最後再抹上一層糯米砂漿。」


    「我的乖乖,這得多少糯米啊。」村人詫嘆道。


    也還好吧。二點一立方米的糯米砂漿澆築在坑底,再加上後麵塗抹表麵的用料,算起來頂天再添零點三立方。


    按照村裏的配比,石灰漿與糯米汁三十比一摻和,一個蓄肥池最多需要六十升糯米汁即可。


    而熬成這些糯米汁,則需要三十斤糯米。


    好吧,槿榮承認,她有點何不食肉糜了。


    「村裏攏共收集了百餘斤糯米,三個蓄肥池恰恰剛好。」


    「兩人鋪底磚,一人同我一起熬糯米汁。」


    灶是簡單堆好的,石鍋架上,放入二比一的糯米粉和水,文火熬煮,直至糯米成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進桃花源搞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辛西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辛西鴉並收藏穿進桃花源搞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