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自山年近九十,無論是保守治療,還是溶血手術,成功概率都非常低下。
手術室外靜悄悄的,沒人知道手術室裏與死神的這場搏鬥多麽激烈。
六點二十一分搶救室的紅燈熄滅了。
楊箏眼眸顫了顫,落在了神色疲憊的醫生身上。
醫生緩緩走過來,麵色沉重。他的眼睛裏有自責和悔恨。
「很對不起,人……沒有搶救過來。」
楊箏心髒鈍痛。
她跌坐在長椅上。
元宜老太由楊淨誠和孟女士攙扶著,沒能跪坐下去。
楊家人和沈元宜都沒有哭鬧。
他們留著眼淚,在震驚與悲痛中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
醫生不是神。
他們在死亡的荊棘裏殺出一條血路,給病人留下生的希望。
病人的死亡帶給他們的悲痛,不比家屬少。
最後的最後,元宜老太和楊家人對著那位枯坐在角落,搶救了半宿沈自山的醫生表達了感謝。
醫生因為他們的理解而紅了眼眶。
七點多,媒體蜂擁而至。
瀏覽器的頭條變成了「民國後的唯一一人——沈自山,於今日六點十七分去世,享年八十八歲。」
沈自山的百度百科照片變成了灰白色。角落裏的那個紅燭被無數人點亮。
陳念恩沒走,她一直守著楊箏。
悲痛的楊家人沒有精力去過問她的身份。
她一直在照顧楊箏。
楊箏在搶救室門外表現並不激烈。她感謝了醫生,告別了沈自山的遺體,麻木地應對媒體的採訪。
應對完一切後,楊箏沒坐電梯,從安全通道下樓。
快到一樓應急門時,楊箏頓住了,她緩緩回過頭,看著身後跟著她的陳念恩,眼睛裏慢慢映出淚光。
陳念恩心疼地抱住她。
楊箏的淚水濡濕了陳念恩的頸窩。陳念恩抱著她,眼淚也落了下來。
楊箏極力壓抑著自己的哽咽聲,低低地抽泣。
沒人知道她有多難過。
楊直去世那年,楊箏十二歲,她抱著爺爺留給她的古琴,反鎖房門,嚎啕大哭。
沈自山在門外守了很久。
楊箏打開門,沈自山佝僂著身軀,僵硬地半蹲在她麵前。
他摸著楊箏哭得蓬亂的頭髮說:「生離死別是人生的必修課。」
「孟子說:『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頓了頓沈自山說:「你爺爺常誇你聰明,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楊箏搖頭。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會生,每個人都會死,這是常態。死也是生的另一種形式。」
「你的爺爺隻是換了種方式,永遠陪伴在你身邊。」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楊箏明白這個道理。
沈自山半生安寧和樂。
八十八歲已是高壽,年老時並無太多疾病纏身。
是喜喪。
可楊箏為什麽還是這麽難過呢。
她在陳念恩的臂彎裏,哭得像個孩童。
--------------------
作者有話要說:
「生也死之徒,死 也生之始,孰知其紀。」出自《莊子·知北遊》
第41章 出櫃
=====================
沈自山的遺體告別會在臨安殯儀館舉行。
考古學術界的後輩學者, 沈自山教過的學生,敬仰沈自山的民眾都來了。
沈自山在花圈和輓聯的簇擁中,靜靜躺著,好似睡著了。
外界再過紛雜也與他無關, 他是那麽的孤寂, 陪伴他的隻有無窮無盡的空曠。
楊箏胸口別著朵白花。
她深深地, 深深地,凝望著沈自山最後的模樣。楊箏想永遠記住他。
下午, 悼念的人群散去。
沈自山的遺體被推去火化。
他的遺體經過修容,顯得寧靜且平和。
火葬場的門爐前,楊箏背過身, 不願再看。
不知過了多久,工作人員讓家屬去拾骸骨。
元宜老太不忍心看到那樣的場景——陪自己度過大半生的人成了一堆枯骨。
楊箏眸灰暗,她低低道:「我來送爺爺最後一程吧。」
楊淨誠陪在她身邊。
骨灰,並不都是灰。
軀體經過烈火灼燒隻剩下破碎枯黃的骨骼。楊箏要將它們一點點收起, 裝進骨灰盒。
人的一生或短暫或漫長,或平淡或跌宕,但最終歸宿都在這小小的一方木匣裏。
沈自山前半生的困苦與挫折, 後半生的成就與聲望都隨著這把大火散成了灰燼,再一點一點湮沒在木匣的黑暗中。
世上再沒了沈自山。
楊箏經歷了從悲痛到麻木的心境轉變, 此刻她釋然了。
她抱著沈自山的骨灰盒,從焚化室裏走出來,交到了元宜老太手上。
沈元宜蒼老幹枯的手輕輕摩挲著骨灰盒, 就像年輕時沈自山輕撫她的麵龐那樣。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新年的鞭炮聲仍在, 世界仍在運轉。
過度的悲痛隻是徒勞,不僅讓生者更加痛苦, 而且讓逝者更加內疚。
元宜老太說:「他可算解脫咯。」
她擁著沈自山,艱難地起身,佝僂著背脊,踽踽前行。
手術室外靜悄悄的,沒人知道手術室裏與死神的這場搏鬥多麽激烈。
六點二十一分搶救室的紅燈熄滅了。
楊箏眼眸顫了顫,落在了神色疲憊的醫生身上。
醫生緩緩走過來,麵色沉重。他的眼睛裏有自責和悔恨。
「很對不起,人……沒有搶救過來。」
楊箏心髒鈍痛。
她跌坐在長椅上。
元宜老太由楊淨誠和孟女士攙扶著,沒能跪坐下去。
楊家人和沈元宜都沒有哭鬧。
他們留著眼淚,在震驚與悲痛中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
醫生不是神。
他們在死亡的荊棘裏殺出一條血路,給病人留下生的希望。
病人的死亡帶給他們的悲痛,不比家屬少。
最後的最後,元宜老太和楊家人對著那位枯坐在角落,搶救了半宿沈自山的醫生表達了感謝。
醫生因為他們的理解而紅了眼眶。
七點多,媒體蜂擁而至。
瀏覽器的頭條變成了「民國後的唯一一人——沈自山,於今日六點十七分去世,享年八十八歲。」
沈自山的百度百科照片變成了灰白色。角落裏的那個紅燭被無數人點亮。
陳念恩沒走,她一直守著楊箏。
悲痛的楊家人沒有精力去過問她的身份。
她一直在照顧楊箏。
楊箏在搶救室門外表現並不激烈。她感謝了醫生,告別了沈自山的遺體,麻木地應對媒體的採訪。
應對完一切後,楊箏沒坐電梯,從安全通道下樓。
快到一樓應急門時,楊箏頓住了,她緩緩回過頭,看著身後跟著她的陳念恩,眼睛裏慢慢映出淚光。
陳念恩心疼地抱住她。
楊箏的淚水濡濕了陳念恩的頸窩。陳念恩抱著她,眼淚也落了下來。
楊箏極力壓抑著自己的哽咽聲,低低地抽泣。
沒人知道她有多難過。
楊直去世那年,楊箏十二歲,她抱著爺爺留給她的古琴,反鎖房門,嚎啕大哭。
沈自山在門外守了很久。
楊箏打開門,沈自山佝僂著身軀,僵硬地半蹲在她麵前。
他摸著楊箏哭得蓬亂的頭髮說:「生離死別是人生的必修課。」
「孟子說:『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頓了頓沈自山說:「你爺爺常誇你聰明,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楊箏搖頭。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會生,每個人都會死,這是常態。死也是生的另一種形式。」
「你的爺爺隻是換了種方式,永遠陪伴在你身邊。」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楊箏明白這個道理。
沈自山半生安寧和樂。
八十八歲已是高壽,年老時並無太多疾病纏身。
是喜喪。
可楊箏為什麽還是這麽難過呢。
她在陳念恩的臂彎裏,哭得像個孩童。
--------------------
作者有話要說:
「生也死之徒,死 也生之始,孰知其紀。」出自《莊子·知北遊》
第41章 出櫃
=====================
沈自山的遺體告別會在臨安殯儀館舉行。
考古學術界的後輩學者, 沈自山教過的學生,敬仰沈自山的民眾都來了。
沈自山在花圈和輓聯的簇擁中,靜靜躺著,好似睡著了。
外界再過紛雜也與他無關, 他是那麽的孤寂, 陪伴他的隻有無窮無盡的空曠。
楊箏胸口別著朵白花。
她深深地, 深深地,凝望著沈自山最後的模樣。楊箏想永遠記住他。
下午, 悼念的人群散去。
沈自山的遺體被推去火化。
他的遺體經過修容,顯得寧靜且平和。
火葬場的門爐前,楊箏背過身, 不願再看。
不知過了多久,工作人員讓家屬去拾骸骨。
元宜老太不忍心看到那樣的場景——陪自己度過大半生的人成了一堆枯骨。
楊箏眸灰暗,她低低道:「我來送爺爺最後一程吧。」
楊淨誠陪在她身邊。
骨灰,並不都是灰。
軀體經過烈火灼燒隻剩下破碎枯黃的骨骼。楊箏要將它們一點點收起, 裝進骨灰盒。
人的一生或短暫或漫長,或平淡或跌宕,但最終歸宿都在這小小的一方木匣裏。
沈自山前半生的困苦與挫折, 後半生的成就與聲望都隨著這把大火散成了灰燼,再一點一點湮沒在木匣的黑暗中。
世上再沒了沈自山。
楊箏經歷了從悲痛到麻木的心境轉變, 此刻她釋然了。
她抱著沈自山的骨灰盒,從焚化室裏走出來,交到了元宜老太手上。
沈元宜蒼老幹枯的手輕輕摩挲著骨灰盒, 就像年輕時沈自山輕撫她的麵龐那樣。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新年的鞭炮聲仍在, 世界仍在運轉。
過度的悲痛隻是徒勞,不僅讓生者更加痛苦, 而且讓逝者更加內疚。
元宜老太說:「他可算解脫咯。」
她擁著沈自山,艱難地起身,佝僂著背脊,踽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