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娘卻不死心,仍舊繼續喂,「不會的,算命的都說福喜是大富大貴的命,不可能就這麽死了。她剛剛還叫我娘呢,隻要吃得下東西一定會好起來。」接著又沖氣息全無的孫福喜說,「福喜乖,你吃了就會好起來,你張嘴,張嘴啊!」
郎中見勸說不成,扭頭看向同樣身材瘦削的孫萬貴,道:「你也不勸勸你婆娘,隻是死了個丫頭,你婆娘肚子裏的沒準是個小子。」
孫萬貴卻一臉的堅定,「我不管什麽丫頭還是小子,我隻要福喜活過來!」說完不理那個郎中,蹲在張雲娘身旁伸出幹巴巴的手輕輕去掰孫福喜的嘴,「雲娘,你再喂喂看。」
也許是他們的誠意感動了上蒼,目睹這一切的魂魄沒有任何防備便「嗖」的一下被吸進本尊體內。當再有米湯灌入,猶如久旱逢甘霖的她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吞咽起來。
「這……」老郎中第一次對自己醫術產生懷疑,難道是誤診了?因為感到羞愧,末了,老郎中沒有收取任何診金便匆匆離去。
十分可惜的是孫福喜因為有了她這個外來戶重獲新生,而她娘肚子裏的那個卻沒能保住。
因為一直在逃荒,吃不好穿不暖又不能好好修養,張雲娘的身子骨非但沒有養好,還越來越差。孫福喜也是一樣,不過她可以仗著年紀小又有一家人寵著不用幹活,她娘卻不行。孫福喜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奈何她自身都難保,別說改變現狀,就是活著,一家人都齊齊整整的活著都難。
沒過多久,張雲娘和孫福全各背了一個不算大的包裹返回。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為實在是沒有多少家當。
等待的過程備受煎熬,在前麵的孫萬貴父子幾人也同樣備受煎熬,隻因為官府給了他們這些災民兩條出路,還限定在一個時辰內做出抉擇。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文了,請大家多多支持!
第2章 選擇第二條出路
所謂的第一條出路是:返回原籍。
他們這群人之所以逃荒除了家鄉入春以來一直大旱的緣故之外,最主要是匪患。
那些個土匪簡直就不是人,燒殺掠奪無惡不作。
這次聽官兵說那些土匪已經被朝廷派去的官兵清繳,他們回去後可以安心居住,絕大多數人心動了。
比起流離失所,當然是有田有宅的日子才讓人更安心。哪怕是家園被毀,田地荒蕪但肯定比四處漂流、居無定所強。
「爹,咱們回鄉吧?」看到村民們一個個欣喜地選擇回鄉,老大孫福文也有所意動。
孫萬貴想了想卻搖了搖頭,「不行,回鄉太遠了,你娘和你小妹的身子骨恐怕走不了那麽遠的路。」
他這話並非杞人憂天,就孫福喜和張雲娘現在的狀況別說是回鄉,就是哪也不去幹養著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養好。想到這一點孫福文帶著歉意說道:「爹說的對,是兒子想得不周全,那咱們去恆山郡開荒。」
沒錯,朝廷給出的第二條出路就是去恆山郡,也就是大安朝最北邊之地開荒。還許諾將來開出來的荒地全部歸個人,並且在五年內不收取任何賦稅。
聽起來是不錯,可萬一開出來的地種不出糧食怎麽辦?可為了孫福喜和張雲娘,孫萬貴在同幾個兒子商量過後還是選擇開荒。
接下來,他們領了一家人在這裏最後一頓救濟糧的同時,官兵在孫萬貴從懷中掏出的一家人戶籍上做出更改,添加了遷往恆山郡一項,還在路引上也增加了這一項。這樣一來,他們家想要反悔還得再花費一筆銀子。
從這也不難看出,無需官兵催促和押送,他們這些人就會乖乖地返鄉返鄉,開荒的開荒。
收好戶籍和路引,孫萬貴領著三個兒子急匆匆回到窩棚,同張雲娘和孫福喜簡單交代過後便想要趕在別人之前出發。
這次去恆山郡開荒的人雖然比選擇返鄉的人少一些,但也有很多。幾個村加在一起初步估算得有個五六百人,肯定是到的越早越有利。
他們家的窩棚比較靠後,有一些離前麵近的,又得到消息早的在他們回來的路上就已經出發。
孫萬貴原本以為大家都不會有疑議,可自打穿越過來很少發言的孫福喜卻猶豫著開了口。
「爹,娘,咱們能不能晚幾天再走?」她小聲請求。
「怎麽了福喜?哪裏不舒服嗎?用不用請郎中?」聽她忽然開口讓晚幾天再走,嚇得張雲娘連忙抬手去摸她的頭。
孫福喜搖了搖頭,「娘,我沒事兒。」隨後抬頭看向同樣一臉關切的孫萬貴,「爹,我就是覺得早走固然有利,可是未見得走得早的人就能早到。」又問,「這一路怎麽著也得有好幾百裏的路吧?」
「豈止是幾百,」向來有些跳脫的老二孫福武插嘴回答,「我剛剛朝官兵打聽了下,說是雖然比咱們返鄉路途近一些,但是也得有一千來裏的路,就是快走也要一兩個月才能到,慢走得兩三個月,甚至更久。」
「那就是了。」孫福喜點了點頭,「既然要走兩三個月,那麽早走這一天半天也沒什麽意義啊!」
「誰說沒意義了?」孫福武反駁,「你還小不知道,要是走的晚,人家在前麵把能吃的野菜都薅幹淨了,等咱們路過時吃什麽?到時候可就不光是晚到的事,還有可能一家人活不到地方。」
郎中見勸說不成,扭頭看向同樣身材瘦削的孫萬貴,道:「你也不勸勸你婆娘,隻是死了個丫頭,你婆娘肚子裏的沒準是個小子。」
孫萬貴卻一臉的堅定,「我不管什麽丫頭還是小子,我隻要福喜活過來!」說完不理那個郎中,蹲在張雲娘身旁伸出幹巴巴的手輕輕去掰孫福喜的嘴,「雲娘,你再喂喂看。」
也許是他們的誠意感動了上蒼,目睹這一切的魂魄沒有任何防備便「嗖」的一下被吸進本尊體內。當再有米湯灌入,猶如久旱逢甘霖的她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吞咽起來。
「這……」老郎中第一次對自己醫術產生懷疑,難道是誤診了?因為感到羞愧,末了,老郎中沒有收取任何診金便匆匆離去。
十分可惜的是孫福喜因為有了她這個外來戶重獲新生,而她娘肚子裏的那個卻沒能保住。
因為一直在逃荒,吃不好穿不暖又不能好好修養,張雲娘的身子骨非但沒有養好,還越來越差。孫福喜也是一樣,不過她可以仗著年紀小又有一家人寵著不用幹活,她娘卻不行。孫福喜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奈何她自身都難保,別說改變現狀,就是活著,一家人都齊齊整整的活著都難。
沒過多久,張雲娘和孫福全各背了一個不算大的包裹返回。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為實在是沒有多少家當。
等待的過程備受煎熬,在前麵的孫萬貴父子幾人也同樣備受煎熬,隻因為官府給了他們這些災民兩條出路,還限定在一個時辰內做出抉擇。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文了,請大家多多支持!
第2章 選擇第二條出路
所謂的第一條出路是:返回原籍。
他們這群人之所以逃荒除了家鄉入春以來一直大旱的緣故之外,最主要是匪患。
那些個土匪簡直就不是人,燒殺掠奪無惡不作。
這次聽官兵說那些土匪已經被朝廷派去的官兵清繳,他們回去後可以安心居住,絕大多數人心動了。
比起流離失所,當然是有田有宅的日子才讓人更安心。哪怕是家園被毀,田地荒蕪但肯定比四處漂流、居無定所強。
「爹,咱們回鄉吧?」看到村民們一個個欣喜地選擇回鄉,老大孫福文也有所意動。
孫萬貴想了想卻搖了搖頭,「不行,回鄉太遠了,你娘和你小妹的身子骨恐怕走不了那麽遠的路。」
他這話並非杞人憂天,就孫福喜和張雲娘現在的狀況別說是回鄉,就是哪也不去幹養著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養好。想到這一點孫福文帶著歉意說道:「爹說的對,是兒子想得不周全,那咱們去恆山郡開荒。」
沒錯,朝廷給出的第二條出路就是去恆山郡,也就是大安朝最北邊之地開荒。還許諾將來開出來的荒地全部歸個人,並且在五年內不收取任何賦稅。
聽起來是不錯,可萬一開出來的地種不出糧食怎麽辦?可為了孫福喜和張雲娘,孫萬貴在同幾個兒子商量過後還是選擇開荒。
接下來,他們領了一家人在這裏最後一頓救濟糧的同時,官兵在孫萬貴從懷中掏出的一家人戶籍上做出更改,添加了遷往恆山郡一項,還在路引上也增加了這一項。這樣一來,他們家想要反悔還得再花費一筆銀子。
從這也不難看出,無需官兵催促和押送,他們這些人就會乖乖地返鄉返鄉,開荒的開荒。
收好戶籍和路引,孫萬貴領著三個兒子急匆匆回到窩棚,同張雲娘和孫福喜簡單交代過後便想要趕在別人之前出發。
這次去恆山郡開荒的人雖然比選擇返鄉的人少一些,但也有很多。幾個村加在一起初步估算得有個五六百人,肯定是到的越早越有利。
他們家的窩棚比較靠後,有一些離前麵近的,又得到消息早的在他們回來的路上就已經出發。
孫萬貴原本以為大家都不會有疑議,可自打穿越過來很少發言的孫福喜卻猶豫著開了口。
「爹,娘,咱們能不能晚幾天再走?」她小聲請求。
「怎麽了福喜?哪裏不舒服嗎?用不用請郎中?」聽她忽然開口讓晚幾天再走,嚇得張雲娘連忙抬手去摸她的頭。
孫福喜搖了搖頭,「娘,我沒事兒。」隨後抬頭看向同樣一臉關切的孫萬貴,「爹,我就是覺得早走固然有利,可是未見得走得早的人就能早到。」又問,「這一路怎麽著也得有好幾百裏的路吧?」
「豈止是幾百,」向來有些跳脫的老二孫福武插嘴回答,「我剛剛朝官兵打聽了下,說是雖然比咱們返鄉路途近一些,但是也得有一千來裏的路,就是快走也要一兩個月才能到,慢走得兩三個月,甚至更久。」
「那就是了。」孫福喜點了點頭,「既然要走兩三個月,那麽早走這一天半天也沒什麽意義啊!」
「誰說沒意義了?」孫福武反駁,「你還小不知道,要是走的晚,人家在前麵把能吃的野菜都薅幹淨了,等咱們路過時吃什麽?到時候可就不光是晚到的事,還有可能一家人活不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