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門穿過幾扇梨花木屏障,司香的婢女正往博山爐裏添香。將磨的細細的香料透過福字漏盤碼在爐中,點上火,降真香氣味滿溢。侍奉供果的童女在殿廳穿行,「咚——咚——咚——」的幾聲鍾響,厚重、彌遠,震的人心發顫,是山上的道士開始念經祈福。
周念蘊靠在軟榻上假寐,聞聲黛眉微蹙,才睜開眼露出一絲不滿大宮女采鬱便過來:「小姐醒了。」
她是當今聖上的嫡長女,出生便有了封號雲川,在她及笄的那年又將瓊州賜給她做為封地。不久前她大病一場,一直查不出病因,久病拖成心疾,她幹脆請旨來了封地修養。因是微服出行,身邊伺候的不多,主僕也都以尋常稱謂相稱。
「外頭動靜不小。」采鬱扶她起來,周念蘊透過梅花開式的風窗,抬頭恰好能看到晨霧繚繞中肅穆的同鳴觀。
采鬱回道:「是曾知府找了數位家世清白品貌端正的公子小姐,今兒一早馬車接來的,方才辰初時刻已經開始為小姐抄經祈福了。」
她在京中時就做過多場法事,這場雖是曾知府自行安排,但既然已經開始,就沒有半途停下的道理。周念蘊不甚在意地點頭:「都賞。」
采鬱領命下去,沒一會又折回,說是曾知府到了。
曾如易年過四十,身形瘦削,沒學那些老學究下巴蓄鬍,清爽的一身灰白色便服,進來便朝她行禮:「公……」一碰上到周念蘊提點的眼神,他趕忙改口,「雲小姐。」
早就聽聞雲川公主貌冠群芳,如今淡淡的病容沒叫她憔悴難堪,反而更襯得她帶著易碎的嬌俏,舉手抬眼間叫曾如易忍不住將目光投過去,卻又擔心唐突冒犯。
采鬱帶著幾個丫鬟出去,周念蘊一抬手,曾如易道謝後挨著椅子邊坐了,客套道:「今日沒見順公公?」
「我叫他搬出去了。」周念蘊本不想解釋,但想到他如此浩大的行事,想想還是得敲打一番,「他雖不像別的公公一出聲兒就能看出身份,但總歸是個太監,我此次是來靜養的,不想多生事端。」
官場沉浮多年,曾如易一下子就明白,頓時如坐針氈:「是是是,請雲小姐放心,下官絕未將您的身份泄露半分。」
周念蘊不想聽賭咒發誓的話,擺手讓他不要多說。眼見曾如易濃眉黑髮,自有一股儒雅氣派,她想起什麽:「真論起來,你我尚有些親緣關係。」
曾如易是她母後曾氏一族的旁係,她母後還在世時機緣巧合下給他指了份差事,如今他憑著自己已做到一州知府了。
她話音剛落,曾如易卻是真坐不住了,噗通一聲跪下,五體投地:「實在是折煞下官了!」
與皇家扯親緣關係,最多在背地裏大家心照不宣,周念蘊這樣講出來,誰也不敢接茬。
屋裏靜的出奇,曾如易盯著黢黑的地縫,心裏百轉千回,縱使一向被誇贊有七巧玲瓏心,可周念蘊半聲不出,其中意味他實在難以揣摩。
且不說雲川公主是聖上心頭肉,幾位皇子公主中她的恩典向來是獨一份的。又聽聞她性子說一不二,自知道她要來曾如易便懸著一顆心,生怕做錯一步。
「起來吧。」輕輕的一聲,曾如易躊躇著抬起頭,見周念蘊麵色如常才敢起身,卻是不敢坐了。
周念蘊也不管他,隨口說:「觀裏供養的銀子我已叫采鬱拿去了,給其他人的賞錢還要勞煩曾大人代勞。」
曾如易忙不迭應下來,拿出花名冊遞給她,周念蘊沒心情知曉是些什麽人,隨手撂在矮幾上兩人隨意說了幾句話後讓他走了。
迷迷糊糊又睡一會,睜開眼采鬱已將事情都安排妥當:「賞錢已請曾知府帶回,各位公子小姐也已全部安排馬車接回去了。他們本想來見過小姐,可那時您睡著,就沒叫進來打攪。」說著她捧來兩摞子經文,厚厚的散發著墨味,「請小姐過目。」
經文選的是《太平清領書》1中的部分,左邊一打字跡工整,以簪花小楷居多,是那些小姐們抄錄的,另一邊則隨性許多。
周念蘊對著右上方寫下的名字翻閱著,覺得字如其人還是很有道理的,驀地,她停了下來。
周念蘊抽出全是空白的幾頁,幹幹淨淨的連名字也沒署上:「放錯了?」
采鬱大驚,怎會出這種紕漏?
她忙接過來瞧一瞧,又將頁數全部清點一遍:「不該是放錯。都是道長一個個收齊的,哪裏會有意放上幾張白頁的?」
那便是有人存心的了。
「比對出來。」周念蘊點點桌上的花名冊,采鬱立馬取了筆來,一個個的勾劃著名。她將有了名字的圈起來,沒多久指了其中一個給周念蘊看——徐玉朗。
周念蘊把秀眉一皺,顯然不高興:「叫曾如易來。」
曾如易剛到府衙門口,還未來得及下馬車又被叫回。到了別館,門口丫鬟小廝各個噤聲,沒一會采鬱來領他進去,裏麵已有一位道長,正與周念蘊說話。
顧不得曾如易是要跪還是不跪,周念蘊下巴一揚,叫他去看桌上的東西,整齊的鋪了一桌,是他挑選的抄經紙箋。又見一旁的花名冊被翻開,上麵「徐玉朗」三字光禿禿的留著,格外顯眼。
曾如易心裏一咯噔,壞事了!
果然便聽周念蘊問他:「曾大人挑的什麽人?」
曾如易腿一軟,要跪前想起她交待過的話,不敢暴露她的身份,一個人便像是半蹲著,誠惶誠恐:「請小姐示下。」
進門穿過幾扇梨花木屏障,司香的婢女正往博山爐裏添香。將磨的細細的香料透過福字漏盤碼在爐中,點上火,降真香氣味滿溢。侍奉供果的童女在殿廳穿行,「咚——咚——咚——」的幾聲鍾響,厚重、彌遠,震的人心發顫,是山上的道士開始念經祈福。
周念蘊靠在軟榻上假寐,聞聲黛眉微蹙,才睜開眼露出一絲不滿大宮女采鬱便過來:「小姐醒了。」
她是當今聖上的嫡長女,出生便有了封號雲川,在她及笄的那年又將瓊州賜給她做為封地。不久前她大病一場,一直查不出病因,久病拖成心疾,她幹脆請旨來了封地修養。因是微服出行,身邊伺候的不多,主僕也都以尋常稱謂相稱。
「外頭動靜不小。」采鬱扶她起來,周念蘊透過梅花開式的風窗,抬頭恰好能看到晨霧繚繞中肅穆的同鳴觀。
采鬱回道:「是曾知府找了數位家世清白品貌端正的公子小姐,今兒一早馬車接來的,方才辰初時刻已經開始為小姐抄經祈福了。」
她在京中時就做過多場法事,這場雖是曾知府自行安排,但既然已經開始,就沒有半途停下的道理。周念蘊不甚在意地點頭:「都賞。」
采鬱領命下去,沒一會又折回,說是曾知府到了。
曾如易年過四十,身形瘦削,沒學那些老學究下巴蓄鬍,清爽的一身灰白色便服,進來便朝她行禮:「公……」一碰上到周念蘊提點的眼神,他趕忙改口,「雲小姐。」
早就聽聞雲川公主貌冠群芳,如今淡淡的病容沒叫她憔悴難堪,反而更襯得她帶著易碎的嬌俏,舉手抬眼間叫曾如易忍不住將目光投過去,卻又擔心唐突冒犯。
采鬱帶著幾個丫鬟出去,周念蘊一抬手,曾如易道謝後挨著椅子邊坐了,客套道:「今日沒見順公公?」
「我叫他搬出去了。」周念蘊本不想解釋,但想到他如此浩大的行事,想想還是得敲打一番,「他雖不像別的公公一出聲兒就能看出身份,但總歸是個太監,我此次是來靜養的,不想多生事端。」
官場沉浮多年,曾如易一下子就明白,頓時如坐針氈:「是是是,請雲小姐放心,下官絕未將您的身份泄露半分。」
周念蘊不想聽賭咒發誓的話,擺手讓他不要多說。眼見曾如易濃眉黑髮,自有一股儒雅氣派,她想起什麽:「真論起來,你我尚有些親緣關係。」
曾如易是她母後曾氏一族的旁係,她母後還在世時機緣巧合下給他指了份差事,如今他憑著自己已做到一州知府了。
她話音剛落,曾如易卻是真坐不住了,噗通一聲跪下,五體投地:「實在是折煞下官了!」
與皇家扯親緣關係,最多在背地裏大家心照不宣,周念蘊這樣講出來,誰也不敢接茬。
屋裏靜的出奇,曾如易盯著黢黑的地縫,心裏百轉千回,縱使一向被誇贊有七巧玲瓏心,可周念蘊半聲不出,其中意味他實在難以揣摩。
且不說雲川公主是聖上心頭肉,幾位皇子公主中她的恩典向來是獨一份的。又聽聞她性子說一不二,自知道她要來曾如易便懸著一顆心,生怕做錯一步。
「起來吧。」輕輕的一聲,曾如易躊躇著抬起頭,見周念蘊麵色如常才敢起身,卻是不敢坐了。
周念蘊也不管他,隨口說:「觀裏供養的銀子我已叫采鬱拿去了,給其他人的賞錢還要勞煩曾大人代勞。」
曾如易忙不迭應下來,拿出花名冊遞給她,周念蘊沒心情知曉是些什麽人,隨手撂在矮幾上兩人隨意說了幾句話後讓他走了。
迷迷糊糊又睡一會,睜開眼采鬱已將事情都安排妥當:「賞錢已請曾知府帶回,各位公子小姐也已全部安排馬車接回去了。他們本想來見過小姐,可那時您睡著,就沒叫進來打攪。」說著她捧來兩摞子經文,厚厚的散發著墨味,「請小姐過目。」
經文選的是《太平清領書》1中的部分,左邊一打字跡工整,以簪花小楷居多,是那些小姐們抄錄的,另一邊則隨性許多。
周念蘊對著右上方寫下的名字翻閱著,覺得字如其人還是很有道理的,驀地,她停了下來。
周念蘊抽出全是空白的幾頁,幹幹淨淨的連名字也沒署上:「放錯了?」
采鬱大驚,怎會出這種紕漏?
她忙接過來瞧一瞧,又將頁數全部清點一遍:「不該是放錯。都是道長一個個收齊的,哪裏會有意放上幾張白頁的?」
那便是有人存心的了。
「比對出來。」周念蘊點點桌上的花名冊,采鬱立馬取了筆來,一個個的勾劃著名。她將有了名字的圈起來,沒多久指了其中一個給周念蘊看——徐玉朗。
周念蘊把秀眉一皺,顯然不高興:「叫曾如易來。」
曾如易剛到府衙門口,還未來得及下馬車又被叫回。到了別館,門口丫鬟小廝各個噤聲,沒一會采鬱來領他進去,裏麵已有一位道長,正與周念蘊說話。
顧不得曾如易是要跪還是不跪,周念蘊下巴一揚,叫他去看桌上的東西,整齊的鋪了一桌,是他挑選的抄經紙箋。又見一旁的花名冊被翻開,上麵「徐玉朗」三字光禿禿的留著,格外顯眼。
曾如易心裏一咯噔,壞事了!
果然便聽周念蘊問他:「曾大人挑的什麽人?」
曾如易腿一軟,要跪前想起她交待過的話,不敢暴露她的身份,一個人便像是半蹲著,誠惶誠恐:「請小姐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