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無奈回望,像是念書開小差的弟子被夫子抓了個正著。
怎麽皇帝就盯著她,賢妃說話不被問,她就笑了聲就倒黴被質問。
於是她回:「賢妃娘娘一片良苦用心,臣妾感懷,故而會心一笑。」
又故作嬌聲道:「臣妾心疼陛下,怕您累著。」
皇帝被她膈應的如芒在背,捏著酒杯道:「你快些滾吧。」
星月撇嘴:「陛下真是沒良心,臣妾自討沒趣。」
皇帝冷哼一聲:「朕的後宮裏,有你一個妖精足矣,再多了受不了。」
星月便笑道:「那若是陛下不愛美人,就給臣妾得了,臣妾喜歡歌舞,也愛美人,至於陛下,便收收心思,不要多想了。」
皇帝飲了口酒,慢聲道:「怎麽朕就不能欣賞歌舞了?食色性也,美人環繞,豈不美哉?」
星月在座下,又夾了一筷子菜,慢吞吞的咽。
得,不就是喜歡看人吃醋的樣子嗎,便噁心噁心自己哄哄他吧,誰叫往後還得指望他呢,簷下低頭,良禽擇木,不算違心。
於是星月笑了笑,顧盼而望:「陛下好不知足,這滿殿其中,還能找到比臣妾更美之人嗎?陛下已得極品,竟還要惦記別的美人,臣妾心裏可不快活了。」
皇帝輕笑,與宴席中親近臣侍道:「你們聽聽,竟有如此狂傲之人。」
他復言:「不過朕心甚喜。」
昌平侯聞言忙附和:「娘娘天姿國色,舞姬豈敢媲美?娘娘若喜歡,隻管拿去賞玩。」
說著又問左右:「那罈子陳年的女兒釀呢,不是讓夫人去取了嗎,怎麽還沒過來?」
下人回話:「這就去催。」
不多時,昌平侯的夫人林氏帶著抬酒的小廝從偏門進來,向皇帝請安後道:「這罈子是百年的老窖女兒釀,文帝十七年間秋狩時在玉都別宮存了二十壇美酒,如今僅剩這最後一壇,今日取出來獻與陛下和諸位娘娘,賀陛下登基以來頭回秋狩,妾以美酒敬陛下,願陛下武帝啟世,四海昇平,百世揚名,萬古流芳。」
林氏上前為皇帝斟酒,昌平侯與有榮焉的看著自家落落大方的夫人。
皇帝舉杯道:「承夫人美言,願朕武帝一朝,能真正做到河清海晏。」
林氏頷首而笑,隨後沿席而下,為賢妃,熙妃斟酒,再下,至星月桌前。
陡然抬眼,望著眼前那張有些熟悉的如花美麵,酒勺在手裏握住,竟一時不能言語。
三姑娘,三姑娘不是早應該死在詔獄那場大火裏了嗎?
如今卻活生生在這裏坐著,還成了北周的昭儀娘娘。
是她認錯了?不,不是,這位昭儀娘娘分明也姓許,怎麽會有這麽巧合的事。
林氏顫著手為星月斟酒,東都貴女,儲妃之妹,詔獄罪囚,北周昭儀。
無論如何她都不能把這些事情串起來。
反倒是星月自見了她第一眼後,便一直默默注視著她,在她斟完酒後,輕啟聲問了句:「江北林姝?」
星河冊儲妃大典上的貴女司禮之一。
酒勺掉落在紅木雕銅的桌角,磕下沉重的一聲,林氏驚慌失措的撿起來,昌平侯怒道:「夫人,怎麽回事?毛手毛腳的,不要驚到昭儀娘娘。」
皇帝擺了擺手:「無妨,昭儀膽大,不怕嚇。」
星月捋著耳後的盤發,靜靜道:「夫人頭回侍奉宴席,難免驚亂些,陛下都說了,不妨事。」
宴席散後,夜已沉了,絲竹撤下,舞姬退去,徒留滿殿輝煌寂寞。
林氏在廊下吹冷風,不知是不是酒氣上頭,她有些暈。
此時有宮女前來尋她,福身道:「昭儀娘娘想要見夫人,請夫人隨我移步。」
林氏正滿肚子求解之問,隨那宮女繞過長廊,來到一間小亭前。
星月正坐在亭間喝茶,見到她便笑起來:「林六姑娘,他鄉遇故知,當算喜事一樁。」
她說:「本宮如今是昭儀許氏。」
林氏望著她,惘然一瞬後,也緩緩一笑:「是啊,三姑娘已死,您早已不再是儲妃之妹,現今的您,是北周的昭儀娘娘。」
星月道:「本宮還未問,你又是怎麽嫁到北周來的,本宮記得你許給了永川郡王,他人呢,死了?」
林氏苦笑,隨後釋懷一嘆:「倒是沒死,隻不過換了個人娶,輔治公府那樁案子後,東都發生了許多事,聖上立靜安王為太子,我姐姐悔了與赫海侯的婚事,許婚給新太子,誰知不久後信王就舉證彈劾新太子,條條罪狀觸目驚心,朝野兩派相爭,新太子被冷棄在青州,信王成了無冕儲君,可誰知信王府中三子接連而死,東都天有異象,欽天高台垮塌,有大道算卦,言曰信王是地頭蛇,新太子是真天龍,蛇不可壓龍,終究自取滅亡,而我家之前與新太子有了瓜葛,糾纏到黨派之爭中,永川郡王怕受連累,因而退婚,父兄無奈,願將我嫁到赫海侯家,重修兩家舊好,可誰知姐姐又以死相逼,要重新許嫁赫海侯,侯爺喜愛姐姐勝過我,即便曾被悔婚也願意接納她,我二度被棄聲名盡喪,我也不願再留在那看似繁華實則遍地醃臢的地方,便自求遠嫁,經姑母說媒後,來到北周嫁給侯爺,在我嫁來以後,聽聞後麵幾個姐妹的婚事,也大抵都不如意,受太子所累,受長姐悔婚拜高踩低之名所累,紛紛成了家族棄子。」
怎麽皇帝就盯著她,賢妃說話不被問,她就笑了聲就倒黴被質問。
於是她回:「賢妃娘娘一片良苦用心,臣妾感懷,故而會心一笑。」
又故作嬌聲道:「臣妾心疼陛下,怕您累著。」
皇帝被她膈應的如芒在背,捏著酒杯道:「你快些滾吧。」
星月撇嘴:「陛下真是沒良心,臣妾自討沒趣。」
皇帝冷哼一聲:「朕的後宮裏,有你一個妖精足矣,再多了受不了。」
星月便笑道:「那若是陛下不愛美人,就給臣妾得了,臣妾喜歡歌舞,也愛美人,至於陛下,便收收心思,不要多想了。」
皇帝飲了口酒,慢聲道:「怎麽朕就不能欣賞歌舞了?食色性也,美人環繞,豈不美哉?」
星月在座下,又夾了一筷子菜,慢吞吞的咽。
得,不就是喜歡看人吃醋的樣子嗎,便噁心噁心自己哄哄他吧,誰叫往後還得指望他呢,簷下低頭,良禽擇木,不算違心。
於是星月笑了笑,顧盼而望:「陛下好不知足,這滿殿其中,還能找到比臣妾更美之人嗎?陛下已得極品,竟還要惦記別的美人,臣妾心裏可不快活了。」
皇帝輕笑,與宴席中親近臣侍道:「你們聽聽,竟有如此狂傲之人。」
他復言:「不過朕心甚喜。」
昌平侯聞言忙附和:「娘娘天姿國色,舞姬豈敢媲美?娘娘若喜歡,隻管拿去賞玩。」
說著又問左右:「那罈子陳年的女兒釀呢,不是讓夫人去取了嗎,怎麽還沒過來?」
下人回話:「這就去催。」
不多時,昌平侯的夫人林氏帶著抬酒的小廝從偏門進來,向皇帝請安後道:「這罈子是百年的老窖女兒釀,文帝十七年間秋狩時在玉都別宮存了二十壇美酒,如今僅剩這最後一壇,今日取出來獻與陛下和諸位娘娘,賀陛下登基以來頭回秋狩,妾以美酒敬陛下,願陛下武帝啟世,四海昇平,百世揚名,萬古流芳。」
林氏上前為皇帝斟酒,昌平侯與有榮焉的看著自家落落大方的夫人。
皇帝舉杯道:「承夫人美言,願朕武帝一朝,能真正做到河清海晏。」
林氏頷首而笑,隨後沿席而下,為賢妃,熙妃斟酒,再下,至星月桌前。
陡然抬眼,望著眼前那張有些熟悉的如花美麵,酒勺在手裏握住,竟一時不能言語。
三姑娘,三姑娘不是早應該死在詔獄那場大火裏了嗎?
如今卻活生生在這裏坐著,還成了北周的昭儀娘娘。
是她認錯了?不,不是,這位昭儀娘娘分明也姓許,怎麽會有這麽巧合的事。
林氏顫著手為星月斟酒,東都貴女,儲妃之妹,詔獄罪囚,北周昭儀。
無論如何她都不能把這些事情串起來。
反倒是星月自見了她第一眼後,便一直默默注視著她,在她斟完酒後,輕啟聲問了句:「江北林姝?」
星河冊儲妃大典上的貴女司禮之一。
酒勺掉落在紅木雕銅的桌角,磕下沉重的一聲,林氏驚慌失措的撿起來,昌平侯怒道:「夫人,怎麽回事?毛手毛腳的,不要驚到昭儀娘娘。」
皇帝擺了擺手:「無妨,昭儀膽大,不怕嚇。」
星月捋著耳後的盤發,靜靜道:「夫人頭回侍奉宴席,難免驚亂些,陛下都說了,不妨事。」
宴席散後,夜已沉了,絲竹撤下,舞姬退去,徒留滿殿輝煌寂寞。
林氏在廊下吹冷風,不知是不是酒氣上頭,她有些暈。
此時有宮女前來尋她,福身道:「昭儀娘娘想要見夫人,請夫人隨我移步。」
林氏正滿肚子求解之問,隨那宮女繞過長廊,來到一間小亭前。
星月正坐在亭間喝茶,見到她便笑起來:「林六姑娘,他鄉遇故知,當算喜事一樁。」
她說:「本宮如今是昭儀許氏。」
林氏望著她,惘然一瞬後,也緩緩一笑:「是啊,三姑娘已死,您早已不再是儲妃之妹,現今的您,是北周的昭儀娘娘。」
星月道:「本宮還未問,你又是怎麽嫁到北周來的,本宮記得你許給了永川郡王,他人呢,死了?」
林氏苦笑,隨後釋懷一嘆:「倒是沒死,隻不過換了個人娶,輔治公府那樁案子後,東都發生了許多事,聖上立靜安王為太子,我姐姐悔了與赫海侯的婚事,許婚給新太子,誰知不久後信王就舉證彈劾新太子,條條罪狀觸目驚心,朝野兩派相爭,新太子被冷棄在青州,信王成了無冕儲君,可誰知信王府中三子接連而死,東都天有異象,欽天高台垮塌,有大道算卦,言曰信王是地頭蛇,新太子是真天龍,蛇不可壓龍,終究自取滅亡,而我家之前與新太子有了瓜葛,糾纏到黨派之爭中,永川郡王怕受連累,因而退婚,父兄無奈,願將我嫁到赫海侯家,重修兩家舊好,可誰知姐姐又以死相逼,要重新許嫁赫海侯,侯爺喜愛姐姐勝過我,即便曾被悔婚也願意接納她,我二度被棄聲名盡喪,我也不願再留在那看似繁華實則遍地醃臢的地方,便自求遠嫁,經姑母說媒後,來到北周嫁給侯爺,在我嫁來以後,聽聞後麵幾個姐妹的婚事,也大抵都不如意,受太子所累,受長姐悔婚拜高踩低之名所累,紛紛成了家族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