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裏火辣辣的疼,從前曼妙婉轉的聲喉,已經嘶啞幹澀。
她試著發聲,卻連一句簡短的話都說不出。
一個字一個字的說,也是模糊不清。
她輕輕的念,星月,許星月。
連這幾個字都說不出來了。
這藥太猛,從咽喉直疼到心口,在這四下無人之處,星月捂住嘴偷偷哭了。
但她不敢發出任何動靜,因為言昭就在外麵。
她不能讓李昀知道她在哭,許星月不能哭,永遠不能哭。
第十章 北風瑟瑟,微雨時節,一輛厚帷……
北風瑟瑟,微雨時節,一輛厚帷馬車隱秘的駛入北周直隸,業城之地。
業城繁華,臨近上京,雖屬都城直隸管轄之地,但通行鑑察不比天子皇城腳下的上京那般嚴苛,且貿易通達,常有各國商賈往來經商,從東魏而來,也不會引起市井百姓的注意,算是一處宜居之地。
馬車停在一間小院前,言昭先行下去,隨後星月掀簾出來,李昀下令此行不許太過顯眼,因此隻有言昭一人護送她來。
所幸他身手敏捷,忠心耿耿,這一路還算風平浪靜並無驚險,不過月餘,星月便順遂到達北周國土。
言昭話少,星月損了嗓子,一路上兩人就如啞巴對啞巴,什麽也不說,不過到底在路上走了月餘,還算有些默契,星月如今言語不便,隻略微比劃下,或是動動眼神,言昭便能知道她是要做什麽。
小院位置偏僻,地方不大,兩進兩出,一間正房兩間廂房,分前後門,後院較雜亂,還沒收拾出來,前院種了幾株杏樹,眼下天冷,早已枯敗了,推門進去時,風卷落葉,滿目蕭瑟,人也涼心也涼,真應了這般悽惻景象。
進了院裏,言昭大致灑掃收拾了下,先理出一間屋子讓星月休息,舟車勞頓月餘,人也疲乏的很。
他從馬車裏取出一盒金錠交到星月手裏:「三姑娘,這是殿下贈予你的,足以讓你這一世衣食無憂,如今你嗓子不大方便,一個人生活也艱難,下午我去市集買一個丫頭回來,往後讓她照顧你,不日我便要回青州,這幾日你若想到什麽安排不周全的地方,請及時與我說。」
星月捧著那一盒沉甸甸的金錠,低著眉,眼睫輕眨,日頭照下來,在白皙的頰邊投下細碎剪影。
如今她不能說話,喜怒哀樂無法宣之於口。
一盒金子,贈予她,保她一世衣食無憂。
倒像是她欠了他人情一般,真是笑話。
輔治公府抄家滅族,幾代積蓄財富皆充國庫,東魏皇族欠她的遠不止這些,留下這麽一盒金銀死物,妄想她感恩戴德嗎?
星月垂著眉眼不作聲,言昭也沒有再多說些什麽,他知道,三姑娘如今怨忿沖天,說再多,她也是聽不進去的。
他將星月送進房裏,站在門邊,似是寬慰,似乎囑託,低聲說了句:「希望姑娘以後,能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冤冤相報何時了,過去的一切,就讓它煙塵入水,了卻蹤跡罷。」
下午言昭去了趟市集,添置了許多桌椅家具,還帶回來一個小姑娘。
星月在屋子裏沉沉睡了一覺,醒來便看見他帶著小姑娘在收拾屋子。
小姑娘十幾歲的樣子,站在窗邊怯生生看著星月,言昭對她說:「這是三姑娘,是你以後要伺候的主子,三姑娘不能言語,你問她話要寫在紙上。」
姑娘年紀不大,也不知做活利不利落,她相貌不醜,又是市集人牙手中唯一一個能識字的女孩子,言昭便將她買回來了,人牙說這樣能識字的姑娘,大多是賣給人家做小妾的。
言昭將筆墨拿給星月:「她沒有名字,你給她取一個吧。」
他翻開自己的手掌,示意星月下筆。
星月在他手心默默寫下兩個字:見春。
春是一年好時節,有生機勃勃的期盼,但願能讓她這死氣沉沉的心境活泛一些。
羊毫的毛筆是下午才從市集上買回來的,頭一回舔墨寫字,毛尖在手心刺的微癢,低頭是星月認真的一雙眉眼,言昭靜靜看著,隨後對那女孩子道:「三姑娘給你取了名字,叫見春。」
見春小聲回:「多謝姑娘。」
星月將筆遞還給言昭,言昭指了指八寶架後的櫃子給她看,做一個寫的動作。
他想她往後難以交談,便買了許多紙筆回來,置在櫃子裏,用個一年半載都不成問題。
星月望著他,輕輕點頭,表示她知道了。
傍晚,小院裏頭回開火,言昭親自動手煮米做菜。
小丫頭年輕,不會這些,星月是望族出身,自幼嬌生慣養,言昭也知道她這樣的千金小姐十指不沾陽春水,必定做不來這些柴米油鹽的粗活。
他叫那丫頭跟在後麵看著他做,學著些,以後做給姑娘吃,不過看那個見春小姑娘一臉迷茫的樣子,言昭深覺心累,思考著明天要不要出去找個廚子,省得他走了以後這兩個人餓死在這裏。
煮好了飯菜,言昭挑了兩碗菜,盛上飯,端去給星月。
星月在院子裏,坐在小杌子上,望著昏暗的天和隱隱欲出的月,不知在想些什麽。
他將飯菜放在矮桌上,星月回過身看見他,拿起桌上的紙筆寫給他看:你快要走了嗎?
她把筆遞給言昭,他接著寫:是的。
她試著發聲,卻連一句簡短的話都說不出。
一個字一個字的說,也是模糊不清。
她輕輕的念,星月,許星月。
連這幾個字都說不出來了。
這藥太猛,從咽喉直疼到心口,在這四下無人之處,星月捂住嘴偷偷哭了。
但她不敢發出任何動靜,因為言昭就在外麵。
她不能讓李昀知道她在哭,許星月不能哭,永遠不能哭。
第十章 北風瑟瑟,微雨時節,一輛厚帷……
北風瑟瑟,微雨時節,一輛厚帷馬車隱秘的駛入北周直隸,業城之地。
業城繁華,臨近上京,雖屬都城直隸管轄之地,但通行鑑察不比天子皇城腳下的上京那般嚴苛,且貿易通達,常有各國商賈往來經商,從東魏而來,也不會引起市井百姓的注意,算是一處宜居之地。
馬車停在一間小院前,言昭先行下去,隨後星月掀簾出來,李昀下令此行不許太過顯眼,因此隻有言昭一人護送她來。
所幸他身手敏捷,忠心耿耿,這一路還算風平浪靜並無驚險,不過月餘,星月便順遂到達北周國土。
言昭話少,星月損了嗓子,一路上兩人就如啞巴對啞巴,什麽也不說,不過到底在路上走了月餘,還算有些默契,星月如今言語不便,隻略微比劃下,或是動動眼神,言昭便能知道她是要做什麽。
小院位置偏僻,地方不大,兩進兩出,一間正房兩間廂房,分前後門,後院較雜亂,還沒收拾出來,前院種了幾株杏樹,眼下天冷,早已枯敗了,推門進去時,風卷落葉,滿目蕭瑟,人也涼心也涼,真應了這般悽惻景象。
進了院裏,言昭大致灑掃收拾了下,先理出一間屋子讓星月休息,舟車勞頓月餘,人也疲乏的很。
他從馬車裏取出一盒金錠交到星月手裏:「三姑娘,這是殿下贈予你的,足以讓你這一世衣食無憂,如今你嗓子不大方便,一個人生活也艱難,下午我去市集買一個丫頭回來,往後讓她照顧你,不日我便要回青州,這幾日你若想到什麽安排不周全的地方,請及時與我說。」
星月捧著那一盒沉甸甸的金錠,低著眉,眼睫輕眨,日頭照下來,在白皙的頰邊投下細碎剪影。
如今她不能說話,喜怒哀樂無法宣之於口。
一盒金子,贈予她,保她一世衣食無憂。
倒像是她欠了他人情一般,真是笑話。
輔治公府抄家滅族,幾代積蓄財富皆充國庫,東魏皇族欠她的遠不止這些,留下這麽一盒金銀死物,妄想她感恩戴德嗎?
星月垂著眉眼不作聲,言昭也沒有再多說些什麽,他知道,三姑娘如今怨忿沖天,說再多,她也是聽不進去的。
他將星月送進房裏,站在門邊,似是寬慰,似乎囑託,低聲說了句:「希望姑娘以後,能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冤冤相報何時了,過去的一切,就讓它煙塵入水,了卻蹤跡罷。」
下午言昭去了趟市集,添置了許多桌椅家具,還帶回來一個小姑娘。
星月在屋子裏沉沉睡了一覺,醒來便看見他帶著小姑娘在收拾屋子。
小姑娘十幾歲的樣子,站在窗邊怯生生看著星月,言昭對她說:「這是三姑娘,是你以後要伺候的主子,三姑娘不能言語,你問她話要寫在紙上。」
姑娘年紀不大,也不知做活利不利落,她相貌不醜,又是市集人牙手中唯一一個能識字的女孩子,言昭便將她買回來了,人牙說這樣能識字的姑娘,大多是賣給人家做小妾的。
言昭將筆墨拿給星月:「她沒有名字,你給她取一個吧。」
他翻開自己的手掌,示意星月下筆。
星月在他手心默默寫下兩個字:見春。
春是一年好時節,有生機勃勃的期盼,但願能讓她這死氣沉沉的心境活泛一些。
羊毫的毛筆是下午才從市集上買回來的,頭一回舔墨寫字,毛尖在手心刺的微癢,低頭是星月認真的一雙眉眼,言昭靜靜看著,隨後對那女孩子道:「三姑娘給你取了名字,叫見春。」
見春小聲回:「多謝姑娘。」
星月將筆遞還給言昭,言昭指了指八寶架後的櫃子給她看,做一個寫的動作。
他想她往後難以交談,便買了許多紙筆回來,置在櫃子裏,用個一年半載都不成問題。
星月望著他,輕輕點頭,表示她知道了。
傍晚,小院裏頭回開火,言昭親自動手煮米做菜。
小丫頭年輕,不會這些,星月是望族出身,自幼嬌生慣養,言昭也知道她這樣的千金小姐十指不沾陽春水,必定做不來這些柴米油鹽的粗活。
他叫那丫頭跟在後麵看著他做,學著些,以後做給姑娘吃,不過看那個見春小姑娘一臉迷茫的樣子,言昭深覺心累,思考著明天要不要出去找個廚子,省得他走了以後這兩個人餓死在這裏。
煮好了飯菜,言昭挑了兩碗菜,盛上飯,端去給星月。
星月在院子裏,坐在小杌子上,望著昏暗的天和隱隱欲出的月,不知在想些什麽。
他將飯菜放在矮桌上,星月回過身看見他,拿起桌上的紙筆寫給他看:你快要走了嗎?
她把筆遞給言昭,他接著寫:是的。